原標題:三亞水質向好促進生蠔繁衍過度捕撈會影響生態平衡
6月18日晚,三亞潮見橋下迎來撈生蠔「大軍」,百餘位市民趁三亞河退潮後下河撈生蠔,盆盛袋裝,手抱擔挑,場面頗為壯觀。此事經本報報導後更是引起網友讀者的廣泛關注,一些網友擔心下河捕撈生蠔會破壞三亞河的生態環境,而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為這種擔憂沒有必要。究竟下河捕撈生蠔會不會破壞三亞河生態環境?為此,三亞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政府就沒有什麼明文規定禁止下河,違者罰款嗎?這麼多人下河難免不會留些垃圾什麼的,還會破壞生態環境。」網友「G。sweetie」在三亞日報官方微信留言道。「退一步講,生蠔都被撈走了,水鳥吃什麼?」這種觀點也引起了網友「公子小白」的認同,他認為,河裡還有其它生態循環,這麼肆意且無組織無計劃地進行捕撈,會破壞灘涂、破環河道食物鏈。還有網友對衛生情況表示擔憂,留言問「衛生到底怎麼樣?」
然而一部分網友則認為這種擔憂不必要。「這是大自然提供給人類的回報,為什麼不能好好享受呢?」網友「不是因為美麗才…」留言表示道。網友「我行我素」認為,捕撈生蠔就像在海裡捕魚一樣,非但不是破壞環境,反而是種可持續的循環。「去河裡和海裡捕捉不就是居住在河邊和海邊的生活常態嗎?」「生蠔是在3月份開始生長,九月份後就會爛肉死掉,不捕撈則是浪費大自然賜給老百姓的美味。」一些網友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看法。
還有一些網友看到消息後就坐不住了,表示也想參與到捕撈「大軍」中,「有生蠔撈,為什麼沒人通知我啊?」網友「信仰的力量」打趣道。網友「總有逗逼挑釁本尊」感嘆:「這才是三亞,好久沒見到這麼壯觀的場面了。」不過,也有網友提出建議「政府還是規定一下,多大的生蠔可以捕撈,捕撈的數量也限制一下。」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歷年來,三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以「生態立市」為根本準則,緊緊圍繞水汙染防治工作要求,著力解決水環境突出問題。通過控源截汙(完善基礎設施等)、生態修復、綜合管理等多項措施使三亞水體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提升。隨著水質狀況逐漸向好,水中的生物物種多樣性也隨之增多,在環境變好,食物充足的情況下,促進了生蠔的繁衍,因此出現了這樣的景象。
同時,該負責人也表示,生蠔作為食物鏈中的一環,是保證生態平衡不可或缺的一員,建議市民不要過度捕撈,過多的人為幹擾會影響生態的平衡,同時從安全角度考慮,下河也存在一定危險。
(責編:李浩蓉、蔣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