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突變數據展開下遊分析靠什麼發了7分+SCI?

2021-01-11 沃斯智研

今天分享的是2020年10月份發表於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的一篇文章,標題是Association of Clock-like Mutational Signature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 and NSCLC,影響因子7.032,這裡主要基於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隊列的WES數據和靶向測序隊列,基於突變數據確定相應的突變圖譜,並分析其驅動基因,基於clock-like 將病人分為兩組後進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和腫瘤突變負荷的比較,確定兩個分組的確一系列差異。

一:研究思路

二:結果

2.1 黑色素瘤免疫治療隊列的突變圖譜

這裡主要用到了兩個概念,COSMIC Signature和Cosine Similarity,COSMIC Singature主要作為reference存在,與我們發現的Sigature進行比較得到相應的相似度的值,這算是主流的分析方法之一;Clock-like Signature是指該突變有時鐘特性,研究表明其在患者中的數目與確診時的患者年齡有關。

本文主要分析了黑色素瘤免疫治療隊列的WES數據,並提取了3個Signature,與基於COSMIC Signature進行餘弦相似性分析,主要為Signature 1,7,11(A);並用堆疊圖展示了3種signature在每個樣本中的分布(B);Signature1 便是Clock-like Signature;此外基於Clock-like Signature將樣本分為2組,進行生存分析,發現non clock-like的病人比clock-like的預後好,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C);並將其他臨床信息,如年齡、性別、藥物類型等考慮進去後,進行多因素cox分析,發現,基於Clock-like Signature對病人進行的二分類,可以作為獨立預後因素(D);從箱線圖和堆疊圖兩個維度展示了基於clock-like的二分類下,6種鹼基替換 (C>A, C>G, C>T, T>C, T>A, T>G)的比例和計數情況(E-F);且clock-like相較non clock-like的病人,腫瘤突變負荷高,且具有統計學意義(G),因為文章研究的切入點是突變方向,所以,腫瘤突變負荷的比較是很有必要的。

2.2 確定與clock-like突變圖譜相關的驅動基因

OncodriveCLUST算法主要基於突變聚類,基於突變無偏分布找到可能存在的突變,而MutsigCV根據突變信息建立突變背景模型,並根據背景推斷每個基因的突變是否比偶然突變顯著;

這裡整合 OncodriveCLUST 和 MutsigCV 算法,獲得了4個潛在的突變基因,圖中標星展示(A);並展示了Non clock-like和Clock-like兩個分組中,這幾個基因的突變情況(B);且基於Fisher檢驗,分析BRAF和PPP6C更有可能在Non Clock-like的亞組中存在(C)。

2.3 多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隊列的clock-like 突變圖譜

同樣的,在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隊列中,進行了類似黑色素瘤相應的分析,包括餘弦相似性確認突變圖譜(4,7,1)(B),堆疊圖展示其在樣本中的突變佔比(A),二分類後做生存分析,與前面結果一致,發現non clock-like的病人比clock-like的預後好,且具有統計學意義(C),結合多個臨床因素進行多因素分析,發現,基於Clock-like Signature可以作為獨立預後因素,與在黑色素瘤隊列中的結果一致(D),小提琴圖展示兩個分組的腫瘤突變負荷,可以看出clock-like相較non clock-like的病人,腫瘤突變負荷高,且具有統計學意義(E),隨後進行了驅動基因的確定,這裡是KRAS(Fisher檢驗,p為0.006)(G-H);

2.4 在靶向測序隊列中證明clock-like突變圖譜的存在

除WES隊列外,文章還利用了黑色素瘤和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測序數據,同樣證明了clock-like突變圖譜的存在,文中展示的主要是二分類後的生存分析(A、B),結合臨床因素的多因素cox分析(C、D),以及腫瘤突變負荷的比較(E、F);多個證據證明了Clock-like signature對預後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2.5 與clock-like突變圖譜相關的通路和免疫細胞浸潤分析

T 細胞炎性 GEP是 T 細胞炎性腫瘤微環境的生物標誌物,其含有與抗原 提呈、趨化因子表達、細胞毒性及IFN-γ應答等相關 的基因。TIDE(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反應的是對免疫檢查點的敏感性;

對黑色素瘤患者進行了基於REACTOME數據集的GSEA富集分析,並用氣泡圖展示其富集得到通路(A);ssGSEA進行免疫浸潤分析後並用熱圖展示免疫細胞浸潤情況(B);CIBERSORT分析肺腺癌患者中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富集情況,並用箱線圖展示其在兩個分組的浸潤水平(C);分析TIDE和T細胞炎性GEP在兩個亞群的分布,發現,TIDE在Non Clock-like亞群高於Clock-like亞群,且具有統計學意義(D),T細胞炎性GEP在Non Clock-like亞群低於Clock-like亞群(E);

三:結語

文章主要基於黑色素瘤和非小細胞肺癌的突變數據展開分析,基於獲得的突變圖譜,分析獲得潛在的驅動基因;並基於Clock-like 將病人進行二分類,後續進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腫瘤突變負荷等分析;當然,富集分析是繞不開的,文章採用了GSEA對非小患者進行了富集分析;此外還用ssGSEA和CIBERSORT展開了腫瘤浸潤方面的分析;

聲明:本文轉自「生信發文助手」,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

相關焦點

  • 太厲害了,利用TCGA數據發了12分的SCI
    有的人利用TCGA數據發了1-2分的SCI;有的人利用TCGA數據發了3-5分的SCI;現在有人利用TCGA數據發了12的SCI。這篇文章發表在Nat Commun上,該期刊屬於Nature子刊,影響因子:12.121,中科院分區:1區。
  • 40分+文獻解讀|巧用被忽視的「體細胞突變」數據發Science
    在這些條件下,尿路上皮可能通過反覆的細胞更新積累體細胞突變。本文章中多涉及生物信息分析方法,臨床醫生簡單作為了解即可。我們重點從臨床醫生角度看,自己如何設計和完成類似研究。此外,對120例患者中的126例腫瘤(93例膀胱癌,17例輸尿管癌和16例腎盂腫瘤)組織也完成測序,並對上述測序結果進行分析(具體分析過程不在此贅述)。
  • 利用這個套路,環狀RNA輕鬆發4.5分SCI
    RNA(GEO2R做差異分析),然後收集臨床樣本、細胞實驗進行驗證。文章題目: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ircRNA_102231 in lung cancer and its clinicalsignificance全文下載方式:打開網址https://sci-hub.se/輸入上面的標題即可找到文章並且可以免費下載全文。
  • 文獻解讀︱單靠數據挖掘做生信分析也能發6分SCI(免費領取軟體大...
    以往的舊藥新用,多數靠醫生在臨床實踐的偶然發現,隨著更多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舊藥新用逐漸告別「靠天吃飯」的尷尬處境。  研究目的和意義  雖然當今全球醫學界都在開展大型臨床試驗,評估現有藥物是否有效地治療COVID-19住院病人,但是目前學術界缺乏一套基於大數據分析針對藥物再利用(drug repurposing)的系統分析方法,所以這篇文章旨在系統地評估SARS-CoV-2對COVID
  • 論文寫作丨基於單細胞RNA-seq構建基因調控網絡如何發7分+SCI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文獻是2020年12月發表在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 (IF=7.031)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文章利用GEO資料庫中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單細胞轉錄組數據構建基因調控網絡並得到關鍵基因ETV6,分析ETV6基因的功能多樣性。
  • 從數據分析到結論產生,談談scATAC-seq
    為了克服ScATAC-seq數據分析中的這些限制,在過去幾年中開發了新的方法和軟體工具。然而,關於scATAC-seq數據分析的最佳實踐還沒有達成共識。在這篇綜述中,我們討論了scATAC-seq技術和數據分析方法,從預處理到下遊分析,以及涉及該方法應用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們希望這篇綜述將為成功的數據產出和分析方法提供指導,使用適當的軟體工具和資料庫研究單細胞解析度下染色質的可及性。
  • 別人家的學校:發一篇SCI論文獎勵60W!
    話說,你們學校發一篇SCI獎勵多少錢?據學霸姐姐所知,現在各個高校都十分看重sci論文,只要你敢發,學校就敢獎勵!發論文所花的心血≠你得到的獎勵之前學霸姐姐也分析過,寫一篇頂級的CNS論文大概要花多長時間,結論是:最少也要3年+540個實驗!而一篇普通的2-5分的論文,在非常順利的情況下,也得要1年才能完成。
  • SCI換作者需要說明嗎?
    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和比較,相信大家也能明白選擇sci期刊不能單純的只看sci期刊影響因子,要綜合考慮才能選擇出適合投稿的期刊,也可以選擇出幾個備選期刊,這對提高論文中稿率是很有幫助的。肯定是需要的,而且sci論文換作者也要分情況,在修改階段是可以更換作者的,但是論文被錄用後作者信息是很難更改的。無論是哪個情況下更換sci論文作者,都是要說明原因的,下面小編也以相關案例給大家進行分享:  小編也服務過一些sci論文投稿人員,論文被接收後,收到了proof郵件,作者按照單位的要求添加了其他合作單位和合作作者,並且提交了。
  • 這篇meta分析厲害了,發了30分的SCI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很狂的科研人,作者慶直登科研,版權歸慶直登SCI狂人團隊所有,更多資料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很狂的科研人很多人都說發meta分析就是「灌水」,但是這次介紹的文章還敢說是「灌水」嗎?當然,能夠發表在這種期刊上的人肯定不會缺文章,更不會擔心畢業問題和評職稱問題。
  • 真的有必要發一大堆meta分析或者純生信數據挖掘SCI嗎?
    但是懂行的人不會只看這個數字,還會看文章裡面有多少篇是論著,有多少篇是meta分析、綜述、comments、letter等等,期刊影響因子,被引用的次數,通過這些就可以看出真正是否有料。如果在這麼多SCI論文中,meta分析、綜述這些佔大多數,而且期刊影響因子都是2-3分的,那麼很容易會被人們認為是「灌水行為」,因此華西這位博士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質疑與爭議。
  • 基於DNA甲基化的分子亞型構建發5+分
    大家好,今天小編分享的是19年12月份發表在Aging (Albany NY)(IF:5.515)的一篇文章,「Molecular subtypes based on DNA methylation predict prognosis in colon adenocarcinoma patients」,文章作者基於TCGA-COAD隊列甲基化數據對COAD進行分型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遇到囊性纖維化肺 這種細菌靠突變應對
    原標題:遇到囊性纖維化肺 這種細菌靠突變應對《科學·信號》2020.11.3雙組分調控系統(TCS)是廣泛存在於細菌中的一種信號傳導機制。從囊性纖維化(CF)患者中分離出的銅綠假單胞菌菌株通常具有影響雙組分調控系統的突變,而該雙組分調控系統可感知並響應環境刺激。
  • EGFR/ALK難治突變無藥可治?NO!盤點已上市藥物數據!
    在數據截止時有7例患者死亡,但中位總生存期(OS)尚未達到。12個月和18個月OS率分別為86% (95% CI 74%~98%)和56% (95% CI 39%~73%)。 JNJ-6372(JNJ-61186372)是美國強生公司與丹麥Genmab公司合作,基於DuoBody平臺研發的靶向EGFR以及cMet的人源化雙特異性抗體。JNJ-6372能夠同時抑制EGFR以及cMet的磷酸化,以及下遊信號的激活,並且有較強的ADCC(抗體依賴性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
  • 生信結合臨床數據發表了32分的SCI
    分+SCI快速搶發3-5分純生信SCI看這些可以快速發幾篇SCI?購買VIP會員可以免費學習所有課程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生信狂人,更多思路分享可以關注生信狂人有人想看10分以上的SCI,好的,安排來了。
  • 雙非院校讀研,有幸發了二區SCI論文,不讀博如何利用論文優勢?
    小西上午看到一個碩士生留下的疑惑:在雙非學校讀研期間有幸發了一篇二區的SCI論文,如果不準備去讀博的情況下,該如何去利用論文的優勢?不清楚這位學生所在的具體學科或研究方向是什麼,也沒有說清楚是中科院sci分區(指定閾值劃分)或是JCR分區(Q4均分)?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從發表論文代表的學術水平來說,從低到高依次是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
  • 基因表達+突變分析利器
    小夥伴們大家好呀,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於2020年9月1日發布的資料庫muTarget(http://www.mutarget.com/),分析實體瘤中基因表達變化和突變狀態的資料庫。muTarget資料庫的分析是基於R v3.5.2統計環境,從而進行數據處理步驟和算法開發。使用MAFtools R Bioconductor程序進行匯總。
  •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
    sci期刊可以快速發論文嗎?當然可以。一個領域的sci期刊,都不止一本,每本sci期刊都有其既定的發行周期和排刊要求,只要投稿發表的論文水平與投稿的sci期刊要求一致,就能夠比較順利的安排發表,否則會耽誤不少的時間。
  • 單基因泛癌發5分SCI,這個基因打幾分?
    Figure 1該基因在TCGA泛癌中的mRNA表達和突變以及拷貝數變異的情況(符合條件1)Figure 5該基因與免疫相關基因,TMB(腫瘤突變負荷),MSI(微衛星不穩定)分數的相關性分析(符合條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