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0年10月份發表於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的一篇文章,標題是Association of Clock-like Mutational Signature with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Melanoma and NSCLC,影響因子7.032,這裡主要基於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隊列的WES數據和靶向測序隊列,基於突變數據確定相應的突變圖譜,並分析其驅動基因,基於clock-like 將病人分為兩組後進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和腫瘤突變負荷的比較,確定兩個分組的確一系列差異。
一:研究思路
二:結果
2.1 黑色素瘤免疫治療隊列的突變圖譜
這裡主要用到了兩個概念,COSMIC Signature和Cosine Similarity,COSMIC Singature主要作為reference存在,與我們發現的Sigature進行比較得到相應的相似度的值,這算是主流的分析方法之一;Clock-like Signature是指該突變有時鐘特性,研究表明其在患者中的數目與確診時的患者年齡有關。
本文主要分析了黑色素瘤免疫治療隊列的WES數據,並提取了3個Signature,與基於COSMIC Signature進行餘弦相似性分析,主要為Signature 1,7,11(A);並用堆疊圖展示了3種signature在每個樣本中的分布(B);Signature1 便是Clock-like Signature;此外基於Clock-like Signature將樣本分為2組,進行生存分析,發現non clock-like的病人比clock-like的預後好,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C);並將其他臨床信息,如年齡、性別、藥物類型等考慮進去後,進行多因素cox分析,發現,基於Clock-like Signature對病人進行的二分類,可以作為獨立預後因素(D);從箱線圖和堆疊圖兩個維度展示了基於clock-like的二分類下,6種鹼基替換 (C>A, C>G, C>T, T>C, T>A, T>G)的比例和計數情況(E-F);且clock-like相較non clock-like的病人,腫瘤突變負荷高,且具有統計學意義(G),因為文章研究的切入點是突變方向,所以,腫瘤突變負荷的比較是很有必要的。
2.2 確定與clock-like突變圖譜相關的驅動基因
OncodriveCLUST算法主要基於突變聚類,基於突變無偏分布找到可能存在的突變,而MutsigCV根據突變信息建立突變背景模型,並根據背景推斷每個基因的突變是否比偶然突變顯著;
這裡整合 OncodriveCLUST 和 MutsigCV 算法,獲得了4個潛在的突變基因,圖中標星展示(A);並展示了Non clock-like和Clock-like兩個分組中,這幾個基因的突變情況(B);且基於Fisher檢驗,分析BRAF和PPP6C更有可能在Non Clock-like的亞組中存在(C)。
2.3 多個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隊列的clock-like 突變圖譜
同樣的,在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隊列中,進行了類似黑色素瘤相應的分析,包括餘弦相似性確認突變圖譜(4,7,1)(B),堆疊圖展示其在樣本中的突變佔比(A),二分類後做生存分析,與前面結果一致,發現non clock-like的病人比clock-like的預後好,且具有統計學意義(C),結合多個臨床因素進行多因素分析,發現,基於Clock-like Signature可以作為獨立預後因素,與在黑色素瘤隊列中的結果一致(D),小提琴圖展示兩個分組的腫瘤突變負荷,可以看出clock-like相較non clock-like的病人,腫瘤突變負荷高,且具有統計學意義(E),隨後進行了驅動基因的確定,這裡是KRAS(Fisher檢驗,p為0.006)(G-H);
2.4 在靶向測序隊列中證明clock-like突變圖譜的存在
除WES隊列外,文章還利用了黑色素瘤和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測序數據,同樣證明了clock-like突變圖譜的存在,文中展示的主要是二分類後的生存分析(A、B),結合臨床因素的多因素cox分析(C、D),以及腫瘤突變負荷的比較(E、F);多個證據證明了Clock-like signature對預後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2.5 與clock-like突變圖譜相關的通路和免疫細胞浸潤分析
T 細胞炎性 GEP是 T 細胞炎性腫瘤微環境的生物標誌物,其含有與抗原 提呈、趨化因子表達、細胞毒性及IFN-γ應答等相關 的基因。TIDE(Tumor immune dysfunction and exclusion)反應的是對免疫檢查點的敏感性;
對黑色素瘤患者進行了基於REACTOME數據集的GSEA富集分析,並用氣泡圖展示其富集得到通路(A);ssGSEA進行免疫浸潤分析後並用熱圖展示免疫細胞浸潤情況(B);CIBERSORT分析肺腺癌患者中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的富集情況,並用箱線圖展示其在兩個分組的浸潤水平(C);分析TIDE和T細胞炎性GEP在兩個亞群的分布,發現,TIDE在Non Clock-like亞群高於Clock-like亞群,且具有統計學意義(D),T細胞炎性GEP在Non Clock-like亞群低於Clock-like亞群(E);
三:結語
文章主要基於黑色素瘤和非小細胞肺癌的突變數據展開分析,基於獲得的突變圖譜,分析獲得潛在的驅動基因;並基於Clock-like 將病人進行二分類,後續進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腫瘤突變負荷等分析;當然,富集分析是繞不開的,文章採用了GSEA對非小患者進行了富集分析;此外還用ssGSEA和CIBERSORT展開了腫瘤浸潤方面的分析;
聲明:本文轉自「生信發文助手」,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沃斯(WOSCI)由耶魯大學博士團隊匠心打造,專注最新科學動態並提供各類科研學術指導,包括:前沿科學新聞、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論文寫作技巧、學術講座、論文潤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