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新流量黑洞」:裂變券,讓拉新成本不到1元

2021-01-15 電商在線官方

新品、新客、新店將是2019年天貓的三大核心戰略。今年6月,天貓總裁蔣凡給擔心網際網路人口紅利已經結束的人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新客,意味著新的流量。流量獲取成本水漲船高。如何獲取流量,提高轉換率,是每一個店家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好在新的營銷工具層出不窮,而裂變券正是一個拉新客、引新流的流量黑洞。

裂變券是一種通過社交運營觸達更多新用戶的優惠券。商家需要創建父券(分享者券)和子券(被分享者券)兩種優惠券,當消費者看到大額父券時,只需要將優惠分享給3、5個好友即可領取。被觸達的好友被成功地「種草」,有極大的的概率會回流到手淘,獲得子券,再進店逛逛。甚至為了更多的福利成為新一輪的「父券」分享者。

據統計,目前裂變券的分享率高達30%(每100人看到,就有超30人發起分享)。站外觸達新客比例高達近90%(每100個子券回流,有90人是店鋪新客)。每有1人分享,可帶來近3個新客進店。拉新效率比其他營銷工具高50%以上,成為當之無愧的新「流量黑洞」。

一個甜筒撬動整個夏天

炎熱夏日裡的一支甜筒,既能清涼解暑,也能滿足味蕾。如果這支美味的甜筒僅售1元,那它無疑會受萬千寵愛,成為爆款。

這個夏季,某知名快餐品牌用一個爆款甜筒配合裂變券玩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在該品牌的手淘首頁,一段吸金文案赫然吸引著光顧者的眼球:1元分享得甜筒。甜筒本來的售價是4元,有心的買家可以先領取一張滿4減3的裂變券父券,然後將優惠分享給3個好友,就可以1元低價購得甜筒。

值得一提的是,該商家的裂變券面額設置十分巧妙,無論是父券還是子券,額度都是滿4減3,這意味著無論是發券者還是收到子券的好友,都能享受到1元甜筒的福利,而不必擔心自己是「被發券者」就少領了福利。

僅僅通過這一「爆款」,該品牌就吸引了大量的站外流量。除了「1元甜筒」以外,顧客們常常還會搭配店裡的其他食品來佐餐或湊單,真可謂「一個甜筒撬動整個夏天」。據統計,「1元甜筒」裂變券拉新效果極好,訪客UV成本,拉新成本低至不到1元。拉新效率和成本遠遠優於其他同類型拉新引流工具。

由於良好的效果,目前該知名快餐品牌店鋪首頁長年累月可以看到裂變券的「1元分享得甜筒」玩法,已經沉澱為商家日常玩法。

看到這家名快餐品今年夏天生意火爆,不少同品類的品牌運營前來討教經驗,該品牌的運營默默地把裂變券的玩法「安利」給他們。

618老顧客就是品牌的布道者

幫助品牌引爆增量

MiniBalabla是一家童裝店,店鋪的運營負責人介紹,裂變券是他們在今年618期間主推的利益點。在童裝、母嬰會場的領券位置上推廣了裂變券。

「我們品牌在今年年初就接觸到了裂變券這種玩法,曾經兩次小試牛刀,覺得效果很好,就把它定做了618活動的主要的營銷優惠手段。」

計劃確定以後,MiniBalabl對裂變券的推廣可謂不遺餘力,把私域內的大部分資源都給了裂變券:店鋪首頁領券位置的透出、專屬客服分發的預熱引導文案、營銷推廣工具、站外引流……觸達到的潛在消費者都獲得了一個信息:通過分享優惠券可以享受到5折。

不同於前文所提到的「商品裂變券」,MiniBalabla這次設置的是「店鋪裂變券」。

minibalabala的裂變券

「裂變券的額度是滿300減120,全場通用。配合618期間滿300減30的購物津貼使用,就是滿300減150了。」

原本就關注MiniBalabla的粉絲領到了第一批父券。整個618期間,MiniBalabla共發出1.8萬張父券,使用率高達35%。

「可能有買家本來只想買一件衣服,但是當看到力度這麼大的優惠以後,會情不自禁地隨手轉發,再湊滿300元。」

收到子券的潛在買家得知「MiniBalabla領券享受五折」這一信息以後,不少人來到店裡逛逛;一逛之下,又有不少人湊了300元的寶貝,如果300不夠買,那就再領父券,繼續分享……整個618期間,迷你巴拉巴拉共發出超11萬張子券,使用率達6.6%,促成的成交額也相當可觀。戰報顯示,用戶同比增長160%,成交同比增長112%。

運用裂變券,MiniBalabla在618打了個漂亮仗。

「測算下來,拉新引流數據很不錯,拉新成本相對其他工具也很低。後面不管是日常還是大促,我們都會推廣這個玩法。」 MiniBalabla 營銷負責人受採訪時說。

很多商家可能還不熟悉裂變券是啥,大家可自行到淘寶BBS搜索「裂變券」關鍵詞了解。也可以到營銷工作檯,優惠券後臺創建嘗試一下

相關焦點

  • 2020年,應該怎麼拉新?
    編輯導語:因為疫情的影響,上半年的一些業務轉到了線上做業務,這就造成了用戶拉新後的運營不太好;在2020年,到底應該用哪些方法進行拉新和後期運營呢?本文作者詳細介紹了幾種拉新的留存的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小程序搞裂變:就用這實測1招,每天裂變上千粉圈入平臺
    更多參考的是,目前【會員制社交電商的團隊拉新玩法】。具體怎麼來做呢:積分拉新功能。①設計一款相對來說具有吸引力的積分兌換贈品。比如說某奢侈化妝品的試用裝那種,還是參考我之前給大家講的超級誘餌的包裝術(適度突出價格/描述對用戶的使用價值)。我們測試過,只要超級誘餌包裝出來誘惑性,裂變威力還是相當給力的。
  • 社區團購團長該如何拉新?學會這幾招,流量不用愁!
    不論是傳統電商,還是最近興起的社團團購電商,如何拉新都是一個逃不掉的話題,流量的重要性就不必再過多贅述了。我們都知道,社區團購離不開供應鏈和團長,而團長則是離不開社區中的群眾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下,團長如何去快速拉新,將社區裡的老老少少都拉進自己的群裡。
  • 如何快速解決APP的拉新需求?
    5種工具類APP拉新方式拉新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產品,用戶增長方式也不同。我們討論5種當下最常見的拉新方式:1、好友裂變邀請;2、原生廣告信息流;3、藉助媒體平臺;4、明星流量擔當;5、營造用戶口碑。一:好友裂變邀請邀請的本質是激發社交,存量帶動增量。
  • 人為先的流量運營 以獲客成本的角度來看拉新 多樣化場景收割用戶
    這就是大方向,一個是你已經知道了大環境,也看到了市場競爭環境,以需求尋找產品,就像今年炒的很火新零售,社區團購等等,歸根到底,還是市場產生了新需求,這些產品、服務才應運而生。如果我們的產品是解決了用戶需求,那麼接下來店鋪運營就很簡單,無非就是拉新和收割。
  • 神策2019數據驅動大會成林松:基於數據的社交裂變場景化分析
    且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增長不再主要依賴廣告投放,如SEM,而是主要基於社交網絡的裂變拉新。  1.兩種獲取用戶的方式  首先,從傳統流量採買與裂變拉新兩個角度進行對比。  傳統流量採買主要存在 3 個特點:第一,其是一個層層轉化的過程,如對於線上付費產品,用戶轉化過程是從拉新到註冊再到體驗課最終實現成交才形成一個高價值用戶,其對應的實際獲客成本較高;第二推式營銷,如做APP推廣時,一般應用商店以及信息流廣告帶來的用戶質量會低於產品本身自然流量質量;第三用戶易疲勞,其投放素材以及用戶技巧都需要不斷迭代以持續吸引用戶,因此難一直產出有效的推廣方式。
  • 三喜生活:電商時代的新變革,從0到1構建社群生態圈
    本網11月20日訊 相信大部分人已經意識到,流量為王的時代已經悄然過去,在如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社群正作為一個大型流量入口,吸引了許多中小企業、個體零售、電商、微商,大家紛紛建立屬於自己的社群,為自己的企業、品牌宣傳推廣,培養忠實粉絲。1.什麼是社群是以網際網路為載體,有著相同而明確的目標和期望的人群聚集。
  • 《裂變營銷》:小程序裂變引流方法以及裂變營銷的12個案例
    達到一定的人氣和連結後,就漲價了,這個時候流量已經穩定了,就可以盈利了。2、抵用券引流比如:如果你是賣電器的,你可以在家具店放抵用券。同時你幫這家家具店發券。如果你是開餐廳、足浴、KTV 你可以到周邊的旅館前臺發抵用券。報團取暖,同一顧客群體的兩個老闆,相互導流是生存的關鍵!
  • 深度揭秘:裂變增長的三大要點
    編輯導語:對於營銷推廣的各種方式來說,裂變的方式是最常見也是比較簡單的,比如拼多多的轉發等等就是裂變拉新的一種方式;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裂變增長的三大要點,介紹了如何做好一個裂變活動,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裂變營銷|最簡單有效的引流裂變公式
    流量裂變系統,解決的是客源的核心問題。新客戶資源(意向目標客戶俗稱流量)不能持續的獲取,而且是不能低成本的獲取(記住,一定是低成本的獲取),那麼企業一定會走入到瓶頸。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如今獲得一個銷售機會的成本幾乎都是 100 元以上。
  • 3個月變現1000萬元,幫企業降低75%營銷成本 | 對話小裂變創始人...
    相比普通的漲粉方法,裂變增長成本相對較低,但獲取用戶的效率更高。2017 年,張東晴通過自己一系列的裂變漲粉方法,累計獲取用戶近 100 萬,並將 40 萬粉絲的微信號出售給某微信頭部帳號。他還曾通過兩期策劃活動, 4 天內 0 成本成功獲取 10 萬區塊鏈精準用戶。
  • APP裂變指南:如何設計產品化拉新機制實現用戶增長?
    編輯導語:拉新的模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老帶新拉新模式,用老用戶進行裂變轉化,拉取新用戶;對於新用戶來說,老用戶是有一定的信任度的,所以轉化率較高;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APP裂變中,如何設計產品化拉新機制實現用戶增長,我們來看一下。
  • 如何設計微信小程序裂變?四大裂變玩法降低獲客成本!
    作為小程序的先行者,微信坐擁10億的用戶流量,可以說佔據了移動互聯的半壁江山。而依託微信生態而生的微信小程序無疑成為了各家開發者爭奪的要地。因為如此的境遇正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機會,這無疑是大家都想要看好的。
  • 社群裂變失敗,我的3點教訓
    復盤2019,網際網路運營界又火了一個概念「私域流量」,什麼自主擁有、自由控制、免費穩定、多次利用反覆觸達,等等。扒開華麗的外衣,無非也是新瓶裝舊酒。說白了這些邏輯展現不就是社群嗎?估計從在線社交誕生那一天起,私域流量就有了,現在被人包裝從新著重提起,估計又要來收割智商稅了吧。最近兩年,網際網路行業大浪淘沙,旦夕之間,牌桌上新人變舊人。新進者眾,淘汰者更甚。投資者越來越加的理性,流量成本也越來越高,這也使曾經輝煌過的低成本社群運營又火了一把。其實社群運營這些年一直很火,只是不再風暴中心,關注者少,偏顯落寞。
  • 拼多多(PDD.US):社交裂變與低價爆款鑄造第二大電商平臺 公司增長...
    2015年,我國網購用戶數已經達到4.1億人,同比+14.4%,網購滲透率為60%,用戶增速以及滲透速度明顯放緩。從龍頭電商獲客成本來說,2014A-2018A,阿里巴巴人均獲客成本從55元提升至279元;2013-2017年,京東對應人均獲客成本從88元提升至225元,人均獲客成本不斷攀高。
  • 美團買菜正在上海瘋狂拉新
    最近,我走在小區裡被美團買菜小哥拉新,幫他完成了一單任務,下載獨立App首單買了20多元後,被贈了一盒15枚裝雞蛋。據這個河南小夥子說,他只管拉新,每天任務20單,根據訂單金額拿梯度提成,另有專人負責配送,上海現在已有50多個網點服務站。上海街頭身穿綠色衝鋒衣的美團買菜配送員和地推人員增加明顯。
  • 移動網際網路巨頭掃尾戰:流量黑洞效應愈演愈烈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從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月活躍用戶數隻增長了1.8%,整個大盤都撞到了天花板。糟糕的宏觀形勢下,用戶規模均破10億的BAT三家大盤滲透率較之去年卻仍有增長。
  • 用戶增長、裂變繞不開的分銷與傳銷
    在筆者近5年用戶增長職業生涯中,指標層面,分別負責過App日活、拉新、綁卡等北極星指標,業務層面,圍繞以上指標,從活動運營開始,逐漸擴展到產品運營、場景運營、用戶運營等多項細分領域,基於前期的一些經驗,我們來一起聊一聊增長、裂變、分銷、傳銷這些事。
  • 抖音定點爆破門店流量
    當更多的內容回流到線上去之後,個性化推薦又會裂變出更多的循環,更多的內容又會激活更多的粉絲群體去線下打卡,最終形成一個超長周期的流量裂變和破壁循環。也就是通過打卡的方式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內容創作上來,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流量裂變的起點。抖音的個性化推薦和「拍同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小程序如何裂變營銷?
    同時產品做活動價的時候需要選擇在成本可控範圍內,也要預防裂變速度過快造成一定損失或是無法兌現承諾給用戶,這將對商家的信譽和品牌造成損失。二、提高活動參與感商家設置活動的門檻不能太高,例如說朋友圈集贊需要100個才能參加活動,對於一些用戶來說這是一個難實現的目標,即使獎品是用戶期待的,也會使用戶失去參與這場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