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暢銷書《這不科學》: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精闢

2020-09-12 一書一法一工具


曾經2005年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

  • 55%的美國人相信靈媒或認定心靈擁有對身體的治癒力量
  • 41%的人相信超感官知覺
  • 42%的人相信地球人有時會被魔鬼附體
  • 32%的人相信幽靈或死人的魂靈在某些地點或情境下能復活
  • 31%的人相信傳心術存在,或不用傳統的五感進行交流是可以做到的
  • 24%的人相信外星人在過去的某個時候造訪過地球
  • 26%的人相信千裡眼或心靈有了解過去、預見未來的能力
  • 21%的人相信人能聽到死人說話,或人能在精神上與死人溝通
  • 25%的人相信佔星術,或恆星與行星的位置變化能影響人的生活
  • 21%的人相信巫婆
  • 20%的人相信轉世,即人死後靈魂會在新的身體裡重生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怪異的現象,人們都相信它們。比如瀕臨死亡的人講述他們來到來世的極樂體驗,講述不同,但細節不斷重複。

哪些為偽科學呢?我們該如何判斷呢?

來自美國的小西奧多.席克和劉易斯.沃恩著的《這不科學》給出了答案,為你提高評判任何主張正確與否的思維模板。

一、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本科學指南呢?

1、怪異事物的陳述總是隱逸在混淆、誤解、錯誤感知,以及我們的主觀臆斷裡;我們需要拋開這些外在的迷霧才能發現本質的真相。

2、很多怪異現象,沒有充足的為什麼做支持,我們需要多問幾個為什麼?

3、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或者不相信這些怪異事物,我們需要一個理由。

二、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

1、陳述主張

描述要儘可能清晰而具體,給出最清晰、最具體的理解。

比如說:「鬼是真實的」就不是一個好的清晰的表達;換成「死人的無實體靈魂存在並且可以被人的肉眼看到」則更加具體。

同樣,「佔星術是真的」這種說法不具體,換成「佔星師能使用太陽星座準確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則更加清晰具體。

所以,我們在陳述主張的時候要清晰而具體,不要泛泛而談,空洞的說。

2、審查支持主張的證據

1)確定經驗證據的確切性質與局限性

要對證據做出客觀的評價。

比如人類的感知、記憶和判斷是否存在扭曲;科學研究是否存在偏差和偏見,含混的數據是否存在缺陷。

只有做到對於證據的客觀確認,才能進行下一步。

2)發現這些理由是否是不合格的

這些證據是否能為主張提供支持。

比如:我們的主觀思考、信仰以及毫無根據的直覺等主觀的理由。

3)判斷所討論的假說是否真的解釋了證據

我們來判斷證據和主張是否存在關聯,是否主張可以解釋證據。

如果證據中的因素未被考慮,該假說就不是一個好假說,我們就沒必要進一步考慮它了。

3、考慮備擇假說

考慮備擇假說涉及創造性和開放性思維。

當另一個假說可以輕鬆推翻我們手頭足夠信服的證據的時候,我們就會提出一種新的假說來解釋這種現象。

比如:紅鼻子馴鹿魯道夫-------聖誕老人、會飛的「照明燈」是真的,住在北極。

作為證據,會有數百萬人特別是孩子相信魯道夫是真實的;聖誕節裡,每個地方都有它的畫像;世界上馴鹿數量很多和悠久的歷史,很有可能某個時間一隻能飛的馴鹿會進化成魯道夫;甚至有人親眼看見過它。

看起來是一個令人信服的論證;不過考慮到魯道夫只是人們聖誕歌曲中杜撰出來的一個動物,這個假說就顯得荒唐了。

這時候,歌曲假說則更可能是真相。

往往一個神秘現象最合理的解釋並不是來自我們提供的一個超常或超自然的假說;而是來自一個自然解釋。

4、根據合適性標準,評價每一個假說。

1)可檢驗性

很多怪異現象不具備可檢驗性,並不意味著它們是虛假的。

但是不可檢驗的假說,它對於我們毫無價值。

就比如,我們頭疼,提出了一個小精靈在腦袋中搗亂,這個並不具備可檢驗性;所以對我們的沒有任何價值。

2)豐富性

當我們能通過一個假說來準確判斷,預見意想不到的事情,這樣的假說更加讓我們信服。

如果這個假說並不能做出預見,雖然不能表面它們是假的;但是是否為真也需要多多驗證。

3)廣泛性

這個假說是否可以解釋更多的現象,同等條件下,它解釋的越多,他的真實性就越高。

當這個假說解釋了範圍廣泛的現象,它包括知覺大小恆常性、對刺激的錯誤感知、幻覺、錯覺等。

4)簡單性

一般來說,解釋現象的最簡單的假說是最好的,最有可能是正確的。

最簡單的意識是最少的假定。

舉個例子:某天早晨,自己的汽車打不著火了。針對這一現象,我們會有兩種假說:一種是電池沒電了;一種假說是有人惡作劇。

雖然有人惡作劇這種假說確實存在;但是根據簡單性標準,電池假說正確的可能性更大。

5)保守性

這個假說和我們已經確定的信念一致嗎?

比如:有人聲稱發明了永動機,它不需要外力可以一直運動,它的能量可以自給自足;這個概念顛覆了能量守恆定律。

所以,當有人提出與現有確證的理論相衝突的假說,這個假說更多會被看作不可能,除非有好的證據表明該假說正確,而其他理論錯誤。

寫在最後

來自美國小西奧多.席克和劉易斯.沃恩著的《這不科學》,它不僅僅教你運用科學方法區分科學和偽科學獨創「查究公式」;更主要的是還從30+思考原則,通過50+超自然例證進行了論證。

涉及不可能之事的可能性,好論證、壞論證和怪異事物,知識、信念與證據,以及從個人經驗中尋求真相,科學及假冒者,相對主義真理與實在等多方面進行了闡述。

有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可以購買閱讀。

精華閱讀:

相關焦點

  • 《這不科學》:教你如何辨別偽科學?這套查究公式送給你
    哪些為偽科學呢?我們該如何判斷呢?來自美國的小西奧多.席克和劉易斯.沃恩著的《這不科學》給出了答案,為你提高評判任何主張正確與否的思維模板。一、我們為什麼要學習這本科學指南呢?3、我們為什麼要相信或者不相信這些怪異事物,我們需要一個理由。二、用查究公式教你科學地思考偽科學1、陳述主張描述要儘可能清晰而具體,給出最清晰、最具體的理解。
  • 淬鍊百毒不侵的理智思維,教你專業破解偽科學
    在追逐健康的道路上,任何與養生相關的事物都能被人們賦予特殊的魔力,利用偽科學已成為騙子行騙屢屢得手的慣用手段。《這不科學!》本書深入思維層面,運用邏輯原理求證如今被大眾廣泛追捧的超自然現象,分析事物存在的根本理由,告訴你偽科學之所以不科學的原因,一舉擊碎似是而非的偽科學幻象。
  • 教你辨別什麼是偽科學,科學理論的標準是什麼?
    什麼是偽科學?偽科學是一種假科學,它基於錯誤或不存在的科學證據提出索賠。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偽科學以一種使它們看似可能的方式提出主張,但對這些主張幾乎沒有經驗支持。圖形學,數字命理學和佔星學都是偽科學的例子。
  • 別讀了,多數人的智商止於暢銷書
    至於選什麼書,理化生公式一竅不通,文史哲讓人昏昏欲睡,知音故事會好看但格調不高,那麼科普類暢銷書就是最好的選擇,殊不知自己掉進了偽科學的陷阱而不自知。《2016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新版圖書數量為26.24萬種,圖書市場每年湧現大量新書,絕大部分銷量慘澹,其中一些則脫穎而出成為暢銷書賺得滿盆金。
  • 科學與偽科學區別在哪裡,有哪些特徵?
    教育,不只是要教「科學」知識,也要教如何分辨「科學」跟「偽科學」。學習,不單要學「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科學觀」。1959年,英國劍橋的一位院士史諾(C.P.Snow),發表了一場轟動學界的演講:「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
  • 用科學的眼光看待偽科學,迷信鬼神通通不用怕
    也許你會說,其實有時候覺得星座還蠻準的。其實,你被騙了!在《這不科學》這本書中,從多個維度來舉例論證偽科學到底有多麼不科學,不管是鬼怪還是佔卜,在書中都有科學方法逐一解析。當然,這本書並不是揭穿真相,而是幫助我們學會思考,讓更多的人在面對一個問題時,可以具有批判性思維。就像美國著名學者威爾杜蘭特說的:「大多數人的麻煩是他們不用理智思考,而是用希望、恐懼或願望思考。」
  • 《這才是心理學》:尊重科學與事實才是思考及判斷一切事物的基礎
    也就是說我們隨處可見的那些打著心理學旗號招搖過市的信息並不一定都屬於心理學,而想要辨別哪些內容是真正的心理學知識,就需要我們對心理學中的概念、結論及作用等相關信息做些基本了解,否則你就會被那些看上去挑不出什麼問題的、難以證偽的偽科學所影響。而這種影響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它滲透到了人們的整體認知當中,你會下意識地用已經被影響的認知去理解一切事物,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 哲學、神學、科學和偽科學
    「通俗來講,科學規律永遠不可能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來證明。比方說小編提出一個「科學規律」:天下的羊都是白的。那怎麼證明呢?我只能把全世界的羊都抓來,然後發現每一隻羊都是白的。我就跟你說:「你看,我從全世界抓了那麼多的羊,都是白的。這下你總該相信了吧?」
  • 科學與偽科學、民科之爭:中國不缺言論自由,缺的是新的科學啟蒙
    為了讓國人擺脫愚昧與無知,中國的科學先賢們一代一代傳承,艱苦卓絕的奮鬥,不遺餘力地為中國的進步獻身於中國的科學啟蒙運動,以圖早日實現中國人的強國之夢,在世界上不再受人欺凌。在如今的網絡上,不時可以看到科學與偽科學、與「民科」之間的爭論。偽科學自不必多解釋,大家都能甄別,而「民科」的泛濫成災卻更值得警惕。「民科」這個詞本意是指民間科學愛好者,本來不含褒貶之意,而科學更無「民間」與「官方」之別。
  • 科學和宗教、偽科學的區別
    「質疑」實際上是批評地學習和接受,其目的是揭示以前工作的漏洞、缺陷、不完善、沒有經過檢驗,或者不能完全適用的地方。比如愛因斯坦對牛頓力學和牛頓引力理論質疑的結果是發現了牛頓力學和牛頓引力理論只有在低速(相對於光速)和弱引力場(空間扭曲可以忽略)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否則就需要使用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 中醫被人用解剖學和生物學質疑為偽科學,那麼哲學是科學嗎?
    先亮明觀點:解剖學和生物學質疑中醫用哲學「建模」為偽科學很正常,因為拉美特利就是用解剖學來證明經院哲學家們相信的亞里斯多德哲學中「人用心臟思考」為荒謬(人是用大腦而非心臟來思考的),算是西方早期證明哲學為偽科學的代表。
  • 弦論是偽科學嗎?一個沒有經驗檢驗的理論還是科學嗎?
    他認為,波普爾等人一直在試圖為科學和偽科學提供精確的定義,類似於幾何中的定義。例如,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擁有這一特性對三角形的定義來說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勞丹指出,對於劃界問題,永遠找不到這樣的解決方案,因為像科學和偽科學這樣的概念是複雜的、多維的、模糊的、不存在明確的邊界。然而,波普爾並不像勞丹、卡羅爾、蘇士金德和其他人所說的那樣天真。
  • 弦論是偽科學嗎?一個沒有經驗檢驗的理論還是科學嗎?
    物理學家一致認為,這意味著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其中一個理論或兩者都是不完整的。弦理論試圖通過將兩者納入更廣泛的框架來協調兩者。但是弦論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一些科學家自信地認為,弦理論不僅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科學理論,而且是唯一的選擇。但是,反對者輕蔑地回應,它甚至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任何經驗證據。振動的弦,多維時空是不可能被實驗驗證的,他們是數學上的、形上學的推測。
  • 春分豎雞蛋是科學嗎?這裡面有科學和「偽科學」!
    豎雞蛋的遊戲當然很有趣,尤其是孩子們經過多次嘗試,小心翼翼地把雞蛋豎起來,會獲得熱烈的掌聲和極大的滿足感。所以只是一個遊戲罷了,而且借春分這個日子玩吧。就跟過節一樣。於是有人用科學來論證春分的時候,太陽光直射赤道,所以來自太陽的萬有引力南北平衡,這樣當地球、雞蛋和太陽都排列到合適的位置時,雞蛋就能豎起來了。也只有在這一天才能豎起來。
  • 偽科學?在尋找地外生命過程中縱橫50多年的德雷克公式
    知道你的錯誤德雷克公式很簡單,但只是看起來很簡單。弗蘭克最初的公式只有7種參數,其他研究人員對這個公式的進一步改進也並沒有顯著地改變這一數字。所以,你可能會天真地認為你只需要測量或猜測一些參數就可以了。但現實並非如此簡單。估計和測量總是有不確定性的。這個概念對於科學探究來說絕對是至關重要的:「你所知道的」遠沒有你了解「你所知道的」程度重要。
  • 如何區別科學和偽科學
    雞長三條腿該不該報導?關鍵字:科普 國家地理訪談嘉賓:李栓科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 【文字實錄】[李栓科]:放大了說,比如《中國國家地理》,像這本雜誌,我認為這本雜誌要做的是什麼?這本雜誌做的是科學傳播,傳播真正的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理念的。所有科學的源頭是什麼?
  • 什麼是「偽科學」,最前延告訴你
    這本身具有革命性質、可以顛覆整個地理學的可能性,在當時,卻如一滴水珠落入洶湧的大海,僅泛起一瞬漣漪。弗朗西斯·培根在搞哲學、科學以前,弗朗西斯·培根是玩兒政治的,只不過他的志趣一開始就沒放在國務活動上,而是對科學探索積極地思考、深挖。典型的當官兒只是為了混口飯吃,求知才是畢生的理想。
  • 科學與偽科學兩者之間的親密關係
    科學是神聖的,大家都知道只要是科學的都是靠譜的,大家不知到的是科學也時有不靠譜的,我們把這種科學性的東西叫做偽科學。科學與偽科學之間有著很親密的關係,科學與偽科學就像是親密的兄弟倆,從小玩到大,相愛相殺就是科學與偽科學之間的關係。
  • 對「通靈」現象所引發的科學思考
    原標題:對「通靈」現象所引發的科學思考 近年來所謂「心靈學」的炒作在網上喧囂甚上,而與此「學說」有關的這類「通靈性」組織在社會上也暗流湧動,有的甚至以「超心理文化」的態勢由海外滲入。如日本的「幸福科學教」、德國的「昴宿星人」,還有被國內已認定為邪教組織的「銀河聯邦」等(另外,網上有「光之家族」、「銀河光之家族」等類似「昴宿星人」的傳播)。
  • 《這不科學》:你相信佔星術嗎?從星座如何看出你的性格和命運?
    聽著她給我娓娓道來命運和性格,我依然不能確定這是不是真相。直到我讀了《這不科學:如何科學地思考偽科學》之後,才知道如何去判斷這類事情是不是真的。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哲學家小西奧多·席克和獨立學者劉易斯·沃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