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60字短資訊,印度這家本土新聞聚合平臺的成功秘訣在哪?

2020-12-09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騰訊傳媒,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網際網路的出現讓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天下事,然而伴隨著網際網路信息量的不斷增加,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倦怠於長篇大論的新聞寫作。對於如今印度的年輕人而言,他們可以一站式閱讀世界新聞,因為新聞聚合平臺Inshorts可以把動輒上千個字的新聞稿件濃縮成六十字以內的小摘要。只需要用手指一划,海量新聞立刻呈現在你的屏幕上。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帶您一同探索印度新聞聚合平臺Inshorts,讓我們共同發掘Inshorts崛起背後的秘訣與危機。

15.4+4.5:億萬用戶背後的Inshorts

Inshorts 成立於 2013 年,目前已然是印度最受歡迎的新聞類應用程式之一,每月下載量高達 1500 萬次,僅安卓端的頁面瀏覽量就超過 30 億次,Inshorts的用戶每月約使用產品15. 4 天,每周約4. 5 天。起初,Inshorts還主要依賴於廣告營收,但從 2017 年開始通過運營增加營收,根據世界報業和新聞出版協會(WAN-IFRA)統計數據,Inshorts在2019- 2020 期間收入達到 1400 萬美元。

Inshorts最初的形態是一個提供六十字新聞摘要的Facebook界面,因為這一功能備受歡迎,所以幾個月後,製作團隊乘熱打鐵地推出一個名為「News inShorts」的應用,這一應用也被TLabs孵化器項目看中,並從各方,包括印度在線購物巨頭Flipkart的創始人Binny Bansal處募集了大量的啟動資金。Bansal表示自己是News inShorts的用戶,而他也相信News inShorts可以藉助行動裝置重新定義新聞消費

此後該項目先後獲得了 340 萬美元的A輪融資與 1750 萬美元的B輪融資。在 2015 年將「News inShorts」改成「Inshorts」,並試圖去觸摸新聞之外的世界。 

算法+編輯:

打造更高參與度的新聞聚合平臺

Inshorts成功的第一大要義是充分契合了用戶的閱讀習慣。Inshorts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Deepit Purkayastha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發現,許許多多我們的同齡人並沒有閱讀新聞的習慣,他們往往想在短時間內就獲得大量的新聞資訊,Facebook往往是他們的首選,」但Purkayastha也指出Facebook上往往充滿了太多的個人觀點,真正的新聞事實有所欠缺,「所以我們想去填補這一空白。」

Inshorts致力於提供移動化的可消費的新聞內容,用至多 60 個單詞介紹一條新聞的來龍去脈,每條新聞都會製作成卡片狀,包括新聞圖片、標題以及摘要,用戶可以在卡片間任意滑動,從而迅速瀏覽信息,並可以個性化編輯管理自己的新聞卡片。與新聞列表相比,這種卡片狀的新聞會帶來更多點擊,」Purkayastha解釋道。而目前,Inshorts採用了名為Rapid60 的人工智慧算法,通過學習之前五年裡編輯們整理的一百萬篇新聞摘要,已經可以成功地壓縮新聞,目前,Rapid60 已經可以成功地壓縮新聞,每月可以總結超過十萬篇新聞。

而對於人工智慧驅動的新聞產品而言,如何規避信息繭房是一個重要的挑戰,用戶可能會不斷閱讀那些自己喜愛的新聞而無法走出「回音室」,所以Inshorts也試圖在算法與新聞編輯之間找到平衡點。

一方面,算法通過觀測用戶在每條新聞上停留的時間,來預測用戶的興趣,與此同時,編輯們也會基於一張千分量表為新聞賦分,如果編輯給一條新聞打 1000 分,那麼這條新聞就會被發送給所有的用戶。Purkayastha 說:「我們希望讀者能看到和自己興趣相關的新聞,同時也能關注那些和自己完全無關但極為重要的新聞,而在某種意義上,這種相關性仍然是一個爭議性的概念,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個性化敘事模式已然把控了讀者的想像力,但對於新聞業而言,尤其對於正在給讀者提供消費內容的新聞平臺而言,打破回音室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事實證明,Inshorts的實踐也卓有成效,閱讀量最大的新聞有20%都來自於編輯精選,這些新聞在閱讀量上領先於80%的人工智慧匹配的內容。

除了在內容與算法上精益求精之外,Inshorts也探索到正確的變現模式——通過B2B渠道的廣告獲得收益。Inshorts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Azhar Iqubal表示:「目前Inshorts正在與近 300 多家廣告客戶合作,每月增加大約 10 個新廣告客戶,客戶名單包括Vodafone,Oneplus,Netflix,Mercedes和Myntra等品牌。」

Inshorts通過個性化引擎定位廣告,通過分析用戶的行為模式與新聞消費歷史來推送不同的廣告。Inshorts提供的廣告可以劃分為六種不同的類別,其中最受歡迎的類別是「六十詞的品牌故事」,廣告客戶可以將廣告故事以及內嵌的圖片或視頻一起以六十詞的形式分享給Inshorts的用戶。除此之外,Inshorts還推出了數字雜誌(Digital Magazine)與事實卡(Fact Card)兩種參與度較高的廣告模式,數字雜誌往往匯總了視頻、動態圖像、投票等多種形式的互動,曾幫助Netflix的《雨傘學院》(Umbrella Academy)獲得了超過文字廣告三倍的用戶參與度;事實卡則是整合了一些關於某個品牌或某一行業的趣味故事,也非常容易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分享。相較於傳統的廣告投放,廣告商們能在Inshorts上獲得更高的用戶參與度。

在Inshorts平臺上的六十詞的品牌促銷信息

媒體+語言:

新聞聚合平臺直面重重挑戰

儘管備受市場歡迎,進入到新時代的Inshorts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諸如如何協調與媒體、廣告市場之間的關係等。

伴隨著Inshorts這類新聞聚合平臺用戶數量的不斷攀升,平臺會給予許多大型的媒體機構少量的保證金,使媒體的內容可以在新聞聚合平臺上被分享與管理。

然而當付款條件發生變化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媒體機構選擇撤出新聞聚合平臺,諸如印度最大的印地語媒體機構Malayala Manorama早在 2017 年就撤出了新聞聚合平臺DailyHunt。另一家印度新聞聚合平臺NewsPlus的編輯Chitti Pantulu表示:「許多聚合平臺去彰顯自己的用戶數量從而提高估值、吸引投資以進一步增加用戶數量。然而廣告市場的增長速度並不能保持一致,所以這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Pantulu表示很多媒體機構做內容分發都是希望可以從廣告或者其他形式的收入分配中獲取利潤。初創投資公司BlumeVentures的負責人Sajith Pai表示:「目前用戶獲取成本確實很高,儘管用戶和廣告客戶的數量依然正在增長,但增長速度還不夠快。」

事實上,廣告行業增速緩慢,但越來越多的新聞聚合平臺出現並競爭著有限的市場份額,印度的新聞聚合產業已然戰火紛飛

印度的主流新聞聚合平臺包括Inshorts, Dailyhunt,NewsPlus, InstaNews, Filpboard

地方性語言則是另一大挑戰。印度有 22 種官方的區域性語言,這些區域性語言的用戶也正在不斷遞增,然而廣告商們並沒有關注這一點,「甚至當短視頻來勢洶洶之時,廣告商們也沒有在英語與印地語的基礎上邁出新的一步,」Malayala Manorama的營銷總經理Boby Paul介紹道。Vivek Durai一直以來關注民間資本,他表示現在在新聞聚合平臺上的故事都是一些本土化的內容,平臺也在努力嘗試視頻、社交、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其他業務,「畢竟廣告收入沒有增長,領域內的大佬們也意識到規模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在Inshorts平臺上,目前仍然只提供英語和印地語服務

除此之外,用戶的消費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走向了視頻消費。Sharechat等新的視頻應用也正讓注意力和廣告的競爭不斷升溫。

2020,Inshorts路在何方?

Inshorts近期推出了新產品「Public」,這是一個基於位置、視頻優先、超本地化的社交平臺,無論是特約記者、新聞機構還是廣告商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發布消息。在沒有任何明星代言或公開宣傳的情況下,Public也能產生超過五萬次的下載,被稱為「可以自給自足的公關工具」。Public已經見證了印度各地用戶的每月一百萬條風格迥異的視頻,Inshorts也在積極使用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與圖像處理技術去審查這一產品。

Inshorts也將會對品牌進行調查,以獲取品牌廣告推出時的實時用戶反饋。Inshorts還提出使用新的交互方式傳播新聞,諸如圖形卡(graphic cards)等等,公司也與益普索(Ipsos 全球知名市場調查公司)合作去探索用戶的意見。「我們的調查通常一天會收到 40 萬份反饋,我們也意識到這是一份巨大的資源,今年也打算充分利用它。」Purkayastha解釋道。

在Inshorts的故事裡,既有智能技術與新聞業務的交鋒與融合,也有國際化與本地化的衝突與共存,印度商業網站OfficeChai的記者Eshwar表示Inshorts讓新聞消費變得更加容易,也讓媒體人們從那些之前從不閱讀新聞的讀者那裡收到了反饋,「Inshorts確實卓有成效地進入了新的市場」。Inshorts仿佛是一個縮影,見證了印度新聞聚合平臺的興起、升級與爭鬥,也在困境重重中不斷尋求新的突破。

相關焦點

  • 印度本土新聞聚合平臺Inshorts的成功秘訣:只做60字短資訊,在算法...
    編者按:對於如今印度的年輕人而言,他們可以一站式閱讀世界新聞,因為新聞聚合平臺Inshorts可以把動輒上千個字的新聞稿件濃縮成六十字以內的小摘要。Inshorts 成立於2013年,目前已然是印度最受歡迎的新聞類應用程式之一,每月下載量高達1500萬次。印度新聞聚合平臺Inshorts的成功之處在哪裡呢?
  • 巨頭接連收縮,新聞聚合平臺出海走不通?|Morketing深度
    隨即,印度的Newsdog,印尼的Babe和Baca,都在短短半年時間裡迅速拿到融資,大量網際網路企業也不斷地嘗試複製自家已在國內成功的產品,想要在海外再度複製自己的成功。而時至今日,人們都認為疫情下,人們對於資訊的渴求,會進一步加強新聞聚合類應用的空間,但時至2020年,曾經被寄予厚望的新聞聚合類應用出海似乎已經陷入了僵局。
  • OPay CEO周亞輝:我想做網際網路平臺領域的主流
    他用自己的創業熱情,印證著公司門口處高懸著那行字:與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創造出足以改變世界的產品。Opera News在海外有很大機會作為Opera聯席CEO和OPay CEO,周亞輝基本上把60%的時間放在了這個新興市場中廣有影響的網際網路平臺上。周亞輝認為,當前國內網際網路用戶數成長已變慢,但海外網際網路平臺的高速成長才剛剛開始。
  • 2017媒體融合發展高峰論壇舉行 融合新路徑:聚合+算法
    不能只局限於 做單一新聞   主流媒體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的這幾年,業界普遍認識到,大數據在媒體傳播中的廣泛運用,極大地改變了信息生產和傳播方式,同時也深刻地改變著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環境。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則談道,融合時代,不能只局限於做單一新聞,否則將沒有辦法打造真正有影響力的平臺,要有更寬泛的信息傳播方式、技巧融入其中,才能吸引更多用戶的關注和參與。
  • 新聞聚合app那麼多 今日頭條之後我們還該看好誰
    在綜合門戶移動客戶端林立的情況下,今日頭條依然斬獲了屬於它的一方天地,CEO張一鳴曾表示:「我當然想做龍頭,規模越大就有越多的資源來提高技術。」由此可見今日頭條的野心,爾後,國內不少新聞閱讀產品都把今日頭條的「個性化閱讀」學了去,可惜始終不得其精髓。
  • 矩陣型組織結構優化短視頻業務
    但縱觀傳統媒體特別是平面媒體短視頻業務模式,還面臨著許多困難。   從內容角度看,現有的短視頻新聞產品普遍缺乏全行業共通的品質,在內容呈現的表現力上明顯不足,畫面普遍較為平淡,製作較為隨意,且不同媒體的產品之間辨識度較低。從渠道角度看,多數媒體機構尚未探索出適合短視頻的內容分發模式,對社交平臺、新聞聚合類平臺的重視程度較低,未能根據不同平臺的特色進行個性化、定製化生產。
  • 【GET2017】全球教育圓桌對話:教育技術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GET2017】全球教育圓桌對話:教育技術成功的秘訣是什麼?Charles McIntyre,英國教育科技大會 EdTechxGlobal,CEOZishaan Hayath,印度自適應在線教輔平臺 Topper,CEOKnut Marius Thorvaldser,挪威高校遊戲化課堂互動工具 EduSpike,聯合創始人Norihisa Wada,日本在線測試系統 EduLab,CMOSalar
  • 露臉 印度搞了個大新聞!「一箭104星」成功發射創紀錄 技術遠超中美俄?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 環球網當地時間15號上午9點28分,印度航天局成功在安得拉邦的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了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
  • 使用聚合收單平臺最需要注意什麼?
    現如今很多人對聚合支付這個詞,也不再陌生,新奇。並且聚合收單平臺也是參差不齊,曾經的「二清」例子就很多,讓這個市場混亂了很多。然而一個靠譜的平臺不僅要有穩定的通道,資金安全也是重中之重。在我們使用聚合收單平臺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是:1、資金安全問題對於商戶來說,資金信息安全一定是第一要考慮的因素,一個靠譜的聚合支付服務商,必需擁有頂尖的安全技術優勢,完全符合金融平臺安全標準,超強的系統防禦能力是用戶資金信息安全的最根本的保障基礎
  • 聚合理論:平臺產品的基本邏輯
    例如在新聞內容分發上新聞App和傳統報紙之前的區別,把報紙投放到每一個新的地區都對應著一份渠道成本,但新聞App做內容投放則完全不需要這個成本。其次,網際網路讓交易成本降低到零,也讓和消費者建立直接聯繫的成本可以無限趨向於零,這讓渠道成規模地與消費者建立聯繫,向前整合需求端成為了可能。
  • 中國動漫產業逾千億 本土原創團隊如何"搶食"?
    學會借力 與大平臺合作打造IP 和席霖的「單打獨鬥」相反,重慶尚章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堅持團隊合作,從紙質版的連載漫畫到網際網路時代的線上動漫,再到短視頻、表情包,一步步豐富IP形態。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楊家坪的重慶尚章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這家有30多人的「技術宅」團隊,正忙於多形態IP作品的創作。
  • 揭開涉黃聚合直播平臺黑色利益鏈條
    警方不僅一舉打掉了目前已知國內最大、最活躍的跨國涉黃網絡直播聚合平臺——「桃花島寶盒」,還搗毀了與其關聯的月兔、一代佳人、貓咪等35個涉黃網絡直播站點,成功抓獲涉案人員163人,特別是涉案骨幹成員全部到案。這是「淨網2018」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偵破的第一起利用具有直播、雲播功能的聚合直播平臺大範圍、高密度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
  • 印度東北各邦為什麼與本土格格不入
    也許有人會說我國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在我國民族融合與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如今的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在上古時代是山越民族聚居的蠻荒之地,然而如今這些地區和中國其他地區使用著同樣的方塊字。如果用印度和中國進行對比就不難發現:如今的印度仍有14種官方語言,英語只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用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的話說「英語在其他13種語言中起著連結的作用」。
  • 手機瀏覽器平臺尋求差異化發展 UC加速豐富短視頻內容
    垂直應用信息平臺數量如今已過於龐大,大部分網民使用瀏覽器的主要原因是基於對生活常識、碎片知識的搜索剛需。從PC時代培養出的門戶搜索習慣,依舊延續到移動時代,瀏覽器也被歷來認為是網際網路企業的流量入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針對手機瀏覽器的資訊信息流內容,有49.5%的受訪用戶更為關注信息的真實性,另外,分別有46.0%和40.1%的受訪用戶則更關注信息精準性與新聞時效性。
  •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印媒:簡單複製中國,印度很難成功 2020-11-16 0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田華:網易新聞的優勢在於對品質內容的堅持
    網易傳媒副總編輯田華在大會上做了《視頻的內容生態》的主題演講,闡述了網易傳媒在視頻內容生態方面的布局。田華認為,視頻極大地改變了傳統資訊產業,網易傳媒的優勢就在於對品質內容的堅持,這也是2019年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網易新聞的戰略方向之一。
  • 「印度版今日頭條」Dailyhunt如何變身為一隻「獨角獸」?
    據悉,新一輪融資將幫助Dailyhunt公司擴大其短視頻娛樂產品Josh的規模。Josh這款產品是Dailyhunt公司在印度禁止TikTok後的幾周時間內推出的。儘管Josh發展迅速,並成功積累了1億次的下載量,但Dailyhunt的核心業務——新聞聚合業務已有停滯不前的跡象。
  • 谷歌正測試新功能:將聚合TikTok和Instagram的短視頻
    谷歌正在測試一項新功能,該功能將使Instagram和TikTok視頻出現在移動版谷歌應用中自己的專用轉盤中--此舉可以幫助該公司留住尋找社交視頻娛樂的用戶,使其不至於完全離開谷歌的平臺該功能本身是對今年早些時候啟動的一項測試的擴展,谷歌在Google Discover中首次引入了「短視頻 」轉盤,這是谷歌移動應用中的個性化feed,在一些Android設備的主屏幕左側。
  • 極光:新資訊行業系列報告-內容篇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內容對於新資訊平臺來說是長久留住用戶的核心要素;目前,新聞類資訊仍為最受眾的資訊大類,不同性別、年齡、職業的用戶群體對於新聞資訊及泛娛樂資訊的偏好差異明顯,而知識類資訊的圈層覆蓋面相對更廣;近年來,用戶對於圖文資訊的偏好度在下降,注意力更多地轉移到短視頻、直播上;剛起步不久的直播形式在新資訊行業中像是
  • 黃渤做電影宣發,在短視頻平臺打響又一槍
    這也是首部採用「短視頻+演員導演直播」電影宣發新模式的電影作品。直播的總觀看人數達到1105.2萬,點讚數1465.7萬。10月28日當晚,快手老鐵們在直播間評論區刷起了電影名和「1106」(電影上映日期),搶光了快手聯合貓眼送出的100萬電影代金券。 短視頻平臺興起,推動了電影宣發模式新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