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心主義用主觀臆造的、人為的聯繫代替社會歷史的真實的聯繫,本質上是對社會歷史本來面貌的歪曲,對人類的認識、真理的發展起著阻礙的作用。
唯意志論 又稱「唯意志主義」。片面地誇大意志的作用,把意志看成是世界萬物的本質和基礎的哲學學說。其認為把情感意志的性質加以歪曲,將其作用無限誇大,根本否認客觀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實在性,主張意志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體,是一切事物產生和變化的決定力量。
二元論企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和物質兩個實體。二元論實質上堅持精神離開物質而獨立存在,歸根結底還是唯心的。庸俗唯物主義混淆物質與意識的界限,不了解人腦產生意識的過程、抹煞意識本質的一種唯物主義哲學。在思維與存在關係問題上,主張存在第一性,思維第二性。
但對思維、意產生過程及其本質,完全作了歪曲地、機械地理解,把意識當作是人腦分泌出來的一種液汁,人腦產生意識如同肝臟分泌膽汁一樣。經驗主義認為經驗或感性認識是人的一切知識或觀念的唯一來源,輕視,甚至否定理性認識的作用和確定性的認識論。
一種把認識看作是先於人的經驗的唯心主義認識學說。認為人的知識和才能是先於客觀事物、先於社會實踐、先於感覺經驗的東西,人們只能通過先天的形式或手段才能獲得。否認認識世界或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不可知論斷言人的認識能力不能超出
一切利用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論斷,否認真理或阻礙探索真理的思維方式的統稱。它常常利用客觀事物和概念普遍具有辯證矛盾這一特性,冒充辯證法,或同辯證法相互摻雜地表述出來;用概念的聯繫取代和掩蓋事物真實的聯繫,否認相對中有絕對,並誇大相對性一面,否定確定性和絕對性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