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論中的一些反生活直覺問題

2020-12-05 和文文一起成長

有一些問題會反直覺,比如說:在一個盒子裡有10張卡片,只有一張是有獎的,若干人依次從中各取一張不放回,問每個人中獎的概率與抽獎的順序有關嗎?

某超市有獎銷售,一共有n張卡片,只有2張是有獎的,則第k個人中獎的概率與第一個人中獎的概率一樣嗎?

四個不同的盒子,五個不同的小球,把這五個小球放進這四個盒子裡面,要求每個盒子至少一個小球,則有多少种放法?

方法一:先取出四個球,分別放進四個盒子,再把剩下的一個小球放進任意的一個盒子。

方法二:先把五個球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兩個球,其餘各部分各一個球,把這四部分放進四個盒子裡。

問: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嗎?為什麼?

把六本不同的書分給三個人,要求每人二本,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把六本不同的書分給三個人,其中甲、乙、丙各兩本,有多少種不同的分法?

有些問題我們直覺認為答案一樣,但是實際上是不一樣的,有的認為答案一樣的,事實上又是不一樣的。而且數學最常見的一種情況是用錯誤的方法得到了正確的答案,比如最後一個問題,數學跟物理一樣是去偽存真的,是嚴謹的學科。

相關焦點

  • 經典概率題,著名的反直覺問題——百囚徒挑戰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靠直覺去評價一件事情,但很多時候,我們的直覺是錯的,哪怕感覺有多麼準確,而最著名的反直覺問題,就是百囚徒挑戰。案例和問題監獄決定給關押的100名囚徒一次特赦的機會,條件是囚徒通過一項挑戰。
  • 反直覺的「生日悖論」問題
    點擊藍色「五分鐘學算法」關注我喲加個「星標」,一起學算法作者 | labuladong來源 | labuladong生日悖論是由這樣一個問題引出的按照直覺,要得到 50% 的概率,起碼得有 183 個人吧,因為一年有 365 天呀?其實不是的,覺得這個結論不可思議主要有兩個思維誤區:第一個誤區是誤解「存在」這個詞的含義。
  • 數學反常識,不能亂猜的直覺與結論
    原標題:數學反常識,不能亂猜的直覺與結論 數學上有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以為很簡單的問題其實是很難的難題;有時候做著做著就忘了某些定理成立的條件;一些看似簡單的方程卻存在一些奇特的解的形態,不考慮條件概率和 Bayesian 定理從而相信各種偽科學……說得極端點,在受過教育之前
  • 善用概率論,股票預測、生活預判這些統統不是問題
    生活中有很多數學的應用,大到航空基建,小到公司財務,都要用到數學知識。但是要說和我們日常生活聯繫最緊密的,應該就是概率論了。概率論是數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天氣預報、地震監測、樣品抽查,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各位家長如果能善用概率論的知識,一定能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
  • 令人困惑的條件概率——紅球藍球概率問題
    在概率論中,在已知事件 B 已經發生的情況下,事件 A 發生的概率就記做 P(A|B),它應該等於 P(AB)/P(B),即 A 和 B 同時發生的概率除以 B 自身發生的概率。例如一個國際班裡有 10 個學生,3 名中國人,2 名日本人,5 名美國人,隨機選出一名學生,已知他來自亞洲,則他來自中國的概率為 3/10 除以 5/10 等於 3/5。
  • 量子力學是建立在概率的基礎上的,這是一個反直覺的理論
    愛因斯坦在1885年建議建立量子力學,這個理論跟經典力學觀點有不少矛盾之處,然而不管怎麼說,量子力學是建立在概率的基礎上的,這是一個反直覺的理論。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在重要性上的不同點在於量子力學通過測量來決定態的具體形態,經典力學通過測量來決定態的變化的大小。
  • 概率問題丨找東西背後的概率!
    提示:點擊上方"上海四季教育"↑即可關注我們各種違反常理的錯覺圖片和數學事實告訴我們,直覺並不可靠
  • 我們為什麼不能相信直覺?:讀《反直覺思考》
    《反直覺思考》說的就是這個問題。人類社會發展到如今,現實的增速超過了思維的進化速度,所以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其根源就在於大腦的「默認設置」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在《反直覺思考》中,作者將「默認設置」稱之為「直覺思考」,並認為我們需要在這個時代重啟大腦、升級「軟體的版本」,也就是我們需要反直覺型的思考。
  • 顛倒漂浮的反直覺小船
    但物理學家告訴你,這種反直覺的挑戰並非完全不可能。20世紀50年代起,科學家發現,振動可以引起一些奇怪的行為,來對抗重力。隨後,Fort的團隊進一步調整了實驗,在懸浮的液體中放上了一些小珠子,結果振動「逆轉」了浮力的規律。這些小珠子可以平穩地漂浮在液體的下表面。
  • 想不到概率論竟然是從賭博問題中起源和發展的
    而惠更斯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解決了擲骰子中的一些數學問題。1657年,他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了專著《論擲骰子遊戲中的計算》。這本書迄今為止被認為是概率論中最早的論著。因此可以說早期概率論的真正創立者是帕斯卡、費爾馬和惠更斯。這一時期被稱為組合概率時期,計算各種古典概率。  在他們之後,對概率論這一學科做出貢獻的是瑞士數學家族——貝努利家族的幾位成員。
  • 概率論入門:從古典到現代
    16世紀,義大利的一些學者開始研究擲骰子等賭博中的一些簡單問題,例如比較擲兩個骰子出現總點數為9或10的可能性大小。17世紀中葉,法國數學家B.帕斯卡、P.de費馬及荷蘭數學家C.惠更斯基於排列組合的方法研究了一些較複雜的賭博問題,他們解決了「合理分配賭注問題」(即「得分問題」)、「輸光問題」等等。
  • 三門問題:直覺究竟去了哪裡?
    30年前這一問題被美國一知名雜誌刊登後引發了熱議,因為直覺告訴我們換不換都是一樣的,但答題人選擇換。數學愛好者、專業人士紛紛加入討論,進行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論戰,還發展出了諸多變種。現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道經典問題,來看看直覺到底哪出錯了,信息又是如何影響結果的。
  • 為什麼會搞反狗腦 - 我們是不是直覺的奴隸
    所以左右腦搞反了!研究中為了訓練狗在裡面不亂動還花了約半年,不過文中表示左右腦搞反對文章的主要結論並沒有影響,因為文章強調的是不同的腦半球有不同的作用,而不是具體到哪個半球。(以上為轉載)現在文章的摘要已修改過來了,不再強調左腦還是右腦,只是說兩邊識別的語言的要素不同。
  • 五個已證實的科學理論,卻很難讓人接受,因為太反直覺了!
    量子力學中有許多神奇的現象,已經被實驗證實,宇宙大爆炸也是一門反直覺的理論。隧穿效應量子力學中還有一個隧穿效應,描述粒子有一定概率穿過高於粒子能量的勢壘,由於宏觀事物也是由基本粒子組成,所以理論上一個人,也是有一定概率穿過牆壁的。
  • 硬幣到底是正面還是反面,關於貝葉斯概率的思考
    歷史文章回顧:心理經濟學之常見概念說明心理經濟學之二 直覺思維和理性思維行為經濟學中反直覺的概率故事吸菸和禽流感哪個危害更大--被忽略的基礎比率貝葉斯定理,讓你「大吃一驚」的概率前一篇文章已經介紹了貝葉斯定理的概念,並且舉例說明貝葉斯定理的反直覺之處。那麼貝葉斯定理是否是否就是萬能的呢?世界真的都是反直覺的嗎?
  • 相信直覺?那你就輸了:蒙提霍爾問題
    雖然看起來違反直覺,改掉你原來選的門實際上是在質疑你自己贏得車的運氣,但這怎麼可能呢?這就是「蒙提霍爾問題」。一開始,絕大多數的人都正確的,假定了有1/3的機會選到對的門,但在排除掉一扇門後,再假定每扇門有各半成功的機率贏得轎車就不正確了。讓我們用一沓紙牌來解釋這是為什麼!
  • 概率論的起源與發展
    這些問題後來被來到巴黎的荷蘭科學家惠更斯(Huygens)獲悉,回荷蘭後,他獨立地進行研究。 帕斯卡和費爾馬一邊親自做賭博實驗,一邊仔細分析計算賭博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終於完整地解決了「分賭注問題」,並將此題的解法向更一般的情況推廣,從而建立了概率論的一個基本概念——數學期望,這是描述隨機變量取值的平均水平的一個量。
  • 學透經典概率,抓住獲勝機會
    學透經典概率,抓住獲勝機會——遊戲中概率是如何反直覺的概率不僅用來決定遊戲時爆頂級裝備的機會,它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你出現遇到與自己脾氣秉性契合的人的概率有多大。概率是數學領域中最容易被誤解的領域之一∶ 它的法則並不那麼顯而易見,有時甚至完全違反直覺。
  • 「接近」太陽,為何出現反直覺物理現象?千度熔點不懼百萬度高溫
    文/惜談「接近」太陽,為何出現反直覺物理現象?千度熔點不懼百萬度高溫我們中國人常說「百聞不如一見」「事實勝於雄辯」,更為直觀的感受,有時候比任何的理論假說都要真實可靠。但是真實的世界中往往卻出現一些反直覺的物理現象,如果大家不理解其中的具體原因,很容易產生難以解決的困惑。大家都知道美國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早在2018年8月的時候就已經成功發射,並在不斷的接近太陽,也公布了一些探測數據。
  • 用反直覺思維,看真實的世界
    大家有沒有發現,生活中許多現象都有點反直覺。有的人明明衣冠楚楚,看起來真誠又可靠。可他卻花言巧語,哄騙老太太拿出壓箱底的錢借給他「投資」。有的人明明衣衫襤褸,跛著腳乞討,讓人心生憐憫。可他卻在夜深人靜後健步如飛,用這些錢過上了精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