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曼圖徹底改變了物理學家對粒子物理學的看法,數學家也在模仿!

2020-11-25 老胡說科學

1948年,《物理評論》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為《量子電動力學的時空方法》,作者是康奈爾大學年輕的物理學家費曼,提出了一種利用矩陣求解電動力學問題的新方法。然而,今天人們記住的是一個更強大的發明——費曼圖,它第一次出現在印刷版上。

費曼圖對物理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們是描述亞原子粒子間相互作用的數學的圖示。數學上,每一個相互作用都是一個無窮級數,所以即使是粒子之間的簡單相互作用用這種方式寫下來也會非常複雜。

費曼的天才之處在於用圖形格式的簡單線條表示這些系列,使科學家能夠以新的、令人興奮的方式思考粒子物理學。

費曼和其他人立即開始使用這種圖形化速記擴展他們的想法。事實上,美國物理學家弗蘭克·威爾切克曾寫道:「如果沒有費曼圖,最終讓我獲得2004年諾貝爾獎的計算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當然,物理學的許多其他領域依賴於複雜的數學。這就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基於圖形的創新是否能簡化這些計算,或許能開啟一個創新的新時代,就像費曼所做的那樣。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金教授和他的幾位同事提出了向量演算的類似創新——一種基於圖形的速記,它是科學中最常見、最強大的數學工具之一。他們說:「我們預計圖形向量演算將降低學習和實踐向量演算的障礙,就像費曼圖在量子場論中所做的那樣。」

向量微積分是研究向量場的微分和積分的數學分支。它在物理學中如此重要的原因是,宇宙中的一切或多或少都可以用向量場來描述——電磁場、引力場、流體流動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每一個物理學和工程學的本科生都要花很多時間來研究數學和它所需要的數學符號。問題是,向量場是複雜的實體——它們為三維空間中的每個點分配一個向量,並且它們本身可以表示稱為可微流形的更複雜的數學對象。所以在最簡單的情況下,一個向量場可以是一個無限的向量列表。

數學家們用一種叫做索引表示法的方法來表示這些領域。一個向量可以寫成a(i)其中i在三維空間中是1 2 3。另一種寫法是= [a1,a2,a3]。

當這些量在數學上相互作用時,問題就出現了。向量場可以用標量相乘,也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相乘,稱為點積和叉乘。結果可以是非常複雜的——巨大的多維矩陣。

在所有這些情況下,必須仔細跟蹤所涉及的向量場的索引。任何一位物理學家都知道,丟失一個索引是多麼容易,以及重新找到它所涉及的痛苦。

接下來的挑戰是計算出這些欄位如何隨時間變化,或者與其他變量的關係。這就是微分問題,物理學家為此開發了一系列被稱為算子的工具——其中最有名的可能是德爾算子。

金教授和他的同事所取得的進步是開發了一種基於圖形的表示法來代替索引表示法。它們把一個向量表示成一個帶有一條線的方框。相比之下,標量是沒有從它延伸出來的線。

當兩個向量通過點積相乘時,結果是標量。在點積中,與兩個向量相關的線相互連接,創建一個沒有外部線的對象(一個標量)。但是兩個向量的叉乘會產生另一個向量。叉乘的圖形是y形的,兩個向量之間的直線與第三個向量相連,第三個向量向外延伸。

這僅僅是個開始。研究人員接著描述了其他廣泛的數學工具,如德爾算子以及向量演算中使用的各種重要恆等式。他們將自己的思想擴展到張量,張量是更複雜的數學對象,每一個都有兩個或更多的指標。

金教授和他的同事展示了他們的符號是如何把複雜的數學表達式變成相對簡單的圖形的,就像費曼圖一樣。

他們的方法把向量場計算變成了一種視覺,就像用樂高積木搭房子一樣。當孩子們在玩像樂高積木或磁性積木棒這樣的益智玩具時,『在舞蹈圖上塗鴉』將是一種有趣的體驗。費曼圖是描述基本粒子微觀過程的最自然的語言,圖形符號是矢量微積分系統的規範語言。

毫無疑問,費曼圖已經改變了物理學家對粒子物理學的看法。但是矢量微積分作為許多現代物理和工程的數學基礎有著更大的影響。最大的問題是這些想法會傳播到多廣。這將決定這個圖形符號是否會引發我們對物理學的思考方式的革命性變化。不管怎樣,費曼肯定會覺得好笑。

相關焦點

  • 費曼圖是如何徹底改變物理學的
    費曼也將因其教學而被人們記住:他所講的講座 1962年,加州理工學院的新生和大二學生在物理教學方面樹立了金標準,後來作為三卷集發行,在全球銷售了數百萬冊。物理學界以外的大多數人可能最不熟悉的是作為費曼最高科學成就的工作。隨著20世紀40年代後期的物理學家努力重新制定描述帶電粒子相互作用的相對論量子理論,費曼創造了一些獲得諾貝爾獎的魔法。
  • 數學家聯手物理學家,解密費曼圖中的神秘「周期」
    只要物理學家願意,他們可以向費曼圖中添加無數的線條。 有了圖像,然後物理學可以添加數字,比如粒子的質量、動量和方向。然後他們開始進行費力的計數過程——積分、加上這個、將那個平方等等。最終的結果是一個數字,稱為「費曼概率」(Feynman probability),代表費曼圖中粒子碰撞過程中的概率。 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兼數學家Sergei Gukov說,「在某種意義上,費曼發明的這個圖把複雜的數學變得像記帳一樣簡單」。
  • 費曼:魔術師般的物理學家—新聞—科學網
    費曼是最高明的魔術師。 費曼就是一位魔術師般的天才。再加之費曼特別喜歡開玩笑,喜歡穿一些奇裝異服搞笑。作者在書中給出了好幾幅費曼的照片,從這些照片上看,費曼的的確確像是一個巫師或者魔術師。為什麼費曼喜歡這樣裝扮自己呢?費曼的好友和合作者戴森對此有自己的看法。
  • 紛繁多少象,都入費曼圖
    ——筆者 如果說十九世紀以柯西(Augustin Louis Cauchy,1789-1857)和維爾斯特拉斯(Karl Theodor Wilhelm Weierstrass,1815-1897)為代表的數學家在數學分析方面的工作結束了無窮概念在數學中勾起的噩夢的話,那麼無窮對於20世紀的物理學家來說恐怕只是噩夢的開始。
  • 費曼創造的「費曼圖」,成為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他所創造的「費曼圖」,被人們拿來和電子元件中的矽片相提並論,二者都大大提高了計算工作的速度,在效果上千百倍地延長了科技人員的壽命。諾貝爾獎獲得者漢斯·貝特曾轉述一位數學家的話:「天才有兩種:普通的天才完成偉大的工作,但是人們卻覺得那工作別人也能完成,只要下功夫就行;特殊的天才入於神化,他做的工作別人誰也不能做,而且完全無法設想。」貝特認為費曼就是這種特殊的天才。
  • 紛繁多少象(項),都入費曼圖
    ——筆者如果說十九世紀以柯西(Augustin Louis Cauchy,1789-1857)和維爾斯特拉斯(Karl Theodor Wilhelm Weierstrass,1815-1897)為代表的數學家在數學分析方面的工作結束了無窮概念在數學中勾起的噩夢的話,那麼無窮對於20世紀的物理學家來說恐怕只是噩夢的開始。
  • 重讀《費曼物理學講義》第十三章功與勢能
    這本講義的第十三章和十四章,關於功與勢能的內容,是大學物理學課程中力學部分很重要的章節。在大學物理學課程上,這些內容一般會佔到力學部分三分之一的時間,這些章節中會有一些數學令同學害怕和厭煩,但它們並不難,需要認真體會。
  • 物理學家已經確定了粒子碰撞的代數結構,這將誕生新的物理理論
    他們的方法可能有助於提高預測精度,如果他們想要超越粒子物理學模型的話,這是理論家們迫切需要的。,他們使用一種叫做費曼圖的工具,這是理察·費曼在20世紀40年代發明的一種簡單的原理圖。上夸克對的短暫存在,就像許多虛事件一樣,是由一個閉合的「循環」費曼圖表示的。「迴路讓物理學家感到困惑——它們是引入無限場景的額外層面的黑盒子。為了記錄循環所隱含的可能性,理論家們必須轉向一種稱為積分的累加運算。
  • 費曼:物理學史上最偉大的魔術師
    沒錯,這就是費曼。一位能夠從一朵花、或一杯葡萄酒中讀出整個宇宙的理論物理學家。○ 費曼,出生於100年前。在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不久後,便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舉行了一場講座。年輕的費曼就已經顯露他在物理學上的非凡天賦,這使他在博士畢業之前便收到了「曼哈頓計劃」的邀請。他的工作是幫助計算核爆炸的量級。(在曼哈頓計劃期間,他與物理學家貝特共同推導出了「貝特-費曼效率公式」。)突然之間,費曼發現與自己同行的科學家是愛因斯坦、泡利等量子力學的先驅們。但即便當時只是一名初出茅廬的物理學家,費曼也毫不在乎與他打交道的是誰。
  •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費曼,30歲就達到人生巔峰
    另一個不太出名但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物理學家、教師和作家是理察·費曼。費曼可以說是上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的成就跨越了多個學科。我們不禁要問——他20多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子?費曼的成就-諾貝爾獎獲獎理論物理學家,革命性地建立了現代量子物理學-開創了量子計算領域,普及了納米技術的概念-有天賦的老師,留下了永恆的物理系列講座和學習任何技能的神聖結構
  • 費曼:矽谷奇才們的偶像,天才物理學家,他一生只對科學負責
    著名物理學家漢斯·貝特說:世界上有兩種天才:&34;費曼被譽為上個世紀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人們常常會認為,這樣的一位大師應該會是很嚴肅刻板的,恰恰相反,當讀完《別逗了,費曼先生》這本自傳之後,你會徹底改變你的看法,書中的費曼幽默搞怪,不拘一格:在大學宿舍裡搞惡作劇、模仿獵犬嗅氣味、探索夢境、撬保險柜、在廁所裡跟人打架、看裸體表演等等,這些構成了費曼有趣又奇妙的經歷。拿到這本書,你幾乎可以一口氣讀完,因為費曼的人格魅力會一直深深吸引著你。
  • 史上最逗比的物理學家!來看看費曼的《發現的樂趣》
    也許各位還依稀記得課本裡物理學家的畫像,大家眼中的物理學家都是什麼樣子呢?、複雜、難懂的印象,而物理學家給人的感覺則是深邃的眼神,凝重的表情。但是,你們可能把物理學想的太高深莫測了,其實物理學可以很好玩兒,物理學家還可以是這樣:費曼不僅是物理學家,而且還是個出色的邦戈鼓手
  • 費曼圖帶來物理革命:真空不「空」
    為了打破接踵而來的尷尬沉默,我問費曼:「我還常常思考:為什麼真空沒有重量?」 這是物理學中最令人困擾的問題,現在也是。以思維敏捷和活躍著稱的費曼沉默了。這是唯一一次我看到他惆悵的樣子。後來他夢囈般地說道:「我曾以為我解決了這個問題。解法很漂亮。」
  • 世界十大傑出物理學家 阿基米德將數學物理推向了新高度
    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改變了我們對地球的看法,並同時引入了地球與天空中的行星和恆星之間的吸引力。9.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是古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將數學,物理和工程學推向了新的高度。他創建了力學和靜力學的物理科學,發現了槓桿和滑輪的規律,並發現了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重心。
  • 重讀《費曼物理學講義》第七章 萬有引力
    這個思維方式是典型的物理學家的思維方式,追求統一,由地上的蘋果想到天上的月亮。我曾經有一年教大學物理時,給數學系的同學出過同樣的題目,讓他們計算一下月亮「掉下來」和蘋果是一樣的。可惜印象中,好像沒有引起他們很大的興趣。
  • 為什麼物理學家費曼說,世界上沒有人懂得量子力學?
    5、疊加態原理:如果A和B是一個粒子的兩種狀態,那麼A+B也是這個粒子的第三種狀態,並同時具有A\B的特徵。當費曼的老師惠勒將這個理論拿給愛因斯坦看過後,愛因斯坦說到:「我還是不相信上帝會擲骰子……可也許我現在終於可以說是我錯了。」最後,細思極恐的費曼圖。在路徑積分的研究中,費曼發明了一種用形象化的方法直觀地處理各種量子相互作用的圖——費曼圖。費曼圖只有兩個坐標軸,代表空間的橫坐標與代表時間的縱坐標,所以也叫時空圖。
  • 「夸克之父」去世:棄文從理拿諾獎,一生與費曼「相愛相殺」
    蓋爾曼是一位粒子物理學界的奇才,作出了許多奠基性的工作。自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蓋爾曼在粒子物理學中一直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特別是他於 1964 年提出的夸克模型,開闢了人們對物質結構認識的新篇章,被譽為「夸克之父」,1969 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理察·費曼:大學生最崇拜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緊隨其後
    近日,《永遠的費曼(走近費曼叢書合集)》中文版出版,囊括了費曼最著名的自傳《別逗了,費曼先生》、費曼書信集《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費曼經典物理學講義《費曼講物理:入門》《費曼講物理:相對論》、演講集《費曼講演錄:一個平民科學家的思想》等等。本文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粒子物理學教授布萊恩·科克斯為合集中《費曼語錄》一書所寫的前言,澎湃新聞經授權刊載,標題為編者所擬。
  • 《費曼物理學講義》第一章:物質的原子假說
    在一些比較中規中矩的物理課本上,前言部分確實也想對物理學的研究進行介紹,其研究對象大到宇宙,小到夸克,還記得有一張有名的圖,說物理學研究的最大尺度是宇宙,最小尺度是基本粒子,現在對它們的研究融合在一起,像一條吃自己尾巴的蛇。但是,這種方式會讓很多老師都不知所措。那些小到夸克,大到宇宙學的廣漠的區間中,絕大多數老師也只是略有了解其他專家在幹些什麼。如果介紹,也是捉襟見肘。
  • 他被父親逼迫棄文從理,竟輕取諾獎與費曼、楊振寧爭高下
    他本身也和這些讓人豔羨的物理學家一樣厲害,憑藉對粒子物理學的貢獻摘得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蓋爾曼一開始接觸了物理時,就認定物理學是非常乏味的。幸運的是,在耶魯大學讀書時,他遇到了一位改變他想法的物理學教授亨利·馬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