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微生物 瓊脂板藝術大賽掠影

2020-11-27 天極網資訊

  《星空》。由奇異變形桿菌、鮑曼不動桿菌、糞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形成。

  奈川衝浪圖,由假絲酵母菌形成的巨浪。

  用微生物做成的路易斯·巴斯德像,他是巴氏滅菌法的發明者。

  這幅作品叫《豐收的季節》。靈感來源於有機體在β-胡蘿蔔素內的可塑性。

  微生物形成的蝴蝶與花朵。

  微生物形成梅花

  微生物形成多邊形

  (均資料圖片)

  最近,美國微生物學會搞了一次「全球瓊脂板藝術大賽」,充分展示了全世界微生物學家們的藝術造詣。這些作品被公布於該學會的網站上,引發了網友的讚嘆:微生物也能這麼美!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中國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可以投稿了!
    專家寄語「製作微生物培養皿是生物科研工作者的基本功,沒想到基本功練紮實了也能創作出這麼多美輪美奐的藝術佳作,現在國家弘揚工匠精神,培養皿藝術大賽正和彰顯工匠精神不謀而合,希望培養皿藝術大賽越辦越好,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參與。」
  • 檢驗人不懂藝術?微生物創意大賽等你來戰
    「安圖杯」臨床微生物知識競賽暨微生物繪圖藝術大賽於9月8日正式開啟!本次大賽分為知識競賽、繪圖大賽兩大板塊。2、作品要求:①微生物以及瓊脂平板培養基類型不限(建議使用安圖念珠菌顯色平板、尿道菌顯色平板、B群鏈球菌顯色平板等),通過微生物培養來創作藝術圖形,不得直接使用畫筆與顏料描繪。
  • 檢驗人不懂藝術?微生物創意大賽等你來戰!
    生活中從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那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說到細菌,大家多半沒有什麼好印象,覺得它們只會引起食物變質、誘發感染等,不過在檢驗科大神看來,它們只是人體表面與外界相通的腔道內存在的微生物,它們的一舉一動都盡在掌握!  你能想像用微生物作畫嗎?
  • 第二屆中國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落幕
    第二屆中國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落幕發布時間:2018年10月23日 15:23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0月23日電 10月20日,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在江西南昌召開。會議期間舉行了由中國微生物學會主辦、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微生培養皿藝術大賽」頒獎盛典。  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鄧子新院士、學會副理事長張克勤教授、學會秘書長東秀珠研究員、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楊海花研究員等學會領導作為頒獎嘉賓出席並為一、二、三等及優秀作品獎頒獎。  本次大賽於2018年4月開啟,共收到200家單位的近300幅作品,近百萬人次參與了投票。
  • 用微生物作畫能有多好看?
    如今,隨著社交網絡的發展,微生物學似乎不再只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它開始踏足藝術領域。最近,由美國微生物學會(ASM)主辦的「2019瓊脂藝術競賽」,向普通人展示了一個多彩的微生物世界。瓊脂即培養基。微生物學家以培養皿為畫布,用微生物來創作。這些作品有的像素描,有的像油畫,還有些甚至帶有3D效果。
  • 瓊脂、細菌、螢光,看看來自生物學家實驗室的繪畫大賽
    這就是前兩日風靡的瓊脂板繪畫大賽(Agar Art Contest)。科學家不僅要正確引導細菌的生長,還要配合視覺美感,更要配合螢光,這樣作一幅畫,可真要頗費一番心思!第一名:《神經元》。
  • 中國藥科大學學子用微生物作畫
    細菌儘管渺小,卻無處不在,甚至在藝術領域也有它們的身影。日前,中國藥科大學首屆「皿上添花」微生物培養皿藝術大賽拉開帷幕。藥大學子藉助微生物實驗技術,以菌為翰墨皿為宣紙,用細菌在培養基平板製作圖案,創作出了一幅幅非凡而又美妙的「畫卷」。
  • 微生物培養皿中的世界
    圓形的培養皿我們都不陌生,念中學時上生物課都有接觸過,但對於滿滿一盒子的微生物,我們難免還是會有不舒服的生理反應,不過對於科學家來說
  • 血清蛋白瓊脂糖凝膠電泳
    再將預染過的血清加樣於瓊脂糖凝膠板加樣槽中,通電後可以看到脂蛋白向正極移動,並分離出幾個區帶。 正常人血清脂蛋白可出現三條區帶,從陰極到陽極依次為β-脂蛋白(最深),前β-脂蛋白(最淺)及α-脂蛋白(比前β-脂蛋白略深些),在原點處應無乳糜微粒。有時前β-脂蛋白也顯示不出來。瓊脂糖主要通過氫鍵而形成凝膠。
  • 沙氏葡萄糖瓊脂培養基的用途與應用
    一、背景 沙氏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又名SDA培養基或者沙氏培養基,英文名字是Sabouraud Dextrose Agar,是通用型的真菌培養基,屬於營養培養基中的一種,沙氏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屬於一種改性的沙氏瓊脂,主要用來培養和區分真菌,並且這種培養基一般會和抗生素一起使用
  • 魯佤依杯「美麗海南」幼兒繪畫大賽總決賽在海口舉辦
    在歷時40天的作品徵集、選拔,初、複賽後,11月28日上午8點半,首屆魯佤依杯「美麗海南」主題幼兒繪畫大賽總決賽在永嘉大酒店如期開賽。賽事由海南海加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原海南哈羅教育)、北京童心童畫美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海南採藝未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瓊海市青少年宮協辦。
  • 學子微生物作畫展現「活」的藝術
    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張瑜琨 通訊員 劉濤)昨日,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技學院在該院大廳向大學生展示微生物創意繪畫大賽參賽作品。比賽中,大學生以不同色彩菌種為顏料,以接種環為畫筆,在培養基上繪出具有創意的圖案,從而體會科學的樂趣、創意的樂趣,提高自身科學及藝術修養。據該院大學生科技協會會長熊樂介紹,用於作畫的菌種分為三類,一是放線菌,二是真菌,三是細菌。參賽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培養基在微波爐裡加熱,隨後在超淨工作檯上倒培養皿,用接種環接種菌種,在培養基上作畫,所有步驟完成之後,將培養皿放在培養箱中培養生長。
  • 純種微生物的分離、轉種和培養
    4、學習掌握微生物的幾種接種技術 5、建立無菌操作的概念,掌握無菌操作的基本環節 二、實驗原理 從混雜微生物群體中獲得只含有某一種或某一株微生物的過程稱為微生物分離與純化。平板分離法普遍用於微生物的分離與純化。
  • 2016美麗英倫攝影大賽啟動 加深中英兩國人民交流
    美麗英倫對照美麗中國據悉,大賽旨在通過雙向拍攝視角以及包括展覽、深度參訪、圖書出版等系列交流活動,促進民間中英文化交流,加深中英人民之間的互相理解與友誼。攝影這一藝術形式和載體,因其跨越語言障礙的優勢,又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社交媒體的普及,今日已成為日常生活中最被廣泛使用的表達方式。通過影像捕捉記錄生活,表達以及分享個體對所處世界的觀察與理解,已經成為無數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通過圖片分享的形式展現中國人鏡頭中的美麗英倫和英國攝影師鏡頭中的美麗中國,這個對比很有意義,非常有助於中英兩國人民加深對彼此的理解和文化認知。」
  • 生物藝術是什麼?
    因此BIOART(生物藝術)也成為了很多藝術家的新寵兒,這是一個非常前沿的領域,被官方解釋為生物學科和藝術的交叉學科。所以如果當你想要玩玩生物藝術的時候,具備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就成為了必然。生物藝術也和其他跨學科方式一樣,是因為藝術的進步而自然誕生的產物,尤其是大膽的藝術家越來越多,當現有的藝術表達已經不足以展示自己的藝術觀點時,他們就會想要和其他學科一起搞點事情。看到下這張圖片,你會想到什麼呢?
  • 檢測【大腸菌群】-遠藤改良HiVeg瓊脂(植物源培養基)
    遠藤瓊脂由Endo【1】研發,最初用於鑑別乳糖發酵菌和非乳糖發酵菌,遠藤HiVeg瓊脂和遠藤瓊脂一樣,用於飲用水,廢水,乳製品和食品的微生物學檢查【2】,【3】,【4】。遠藤瓊脂的選擇性來自亞硫酸鈉/鹼性品紅的組合,其效果是抑制革蘭氏陽性菌。大腸菌群發酵乳糖,產生粉色至玫瑰紅顏色的菌落。乳糖非發酵菌菌落為無色至淡粉色。大腸菌群發酵乳糖產生醛和酸。
  • 微生物繪畫大賽 複製《星空》
    微生物繪畫大賽
  • DNA的瓊脂糖凝膠電泳簡介
    DNA的瓊脂糖凝膠電泳簡介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2-08 21:13 瓊脂糖凝膠電泳對核酸的分離作用主要是依據它們的相對分子量質量及分子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