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祥,生命在30歲終止。
當地時間2019年7月3日,美國佛羅裡達大學校長肯特·福克斯(Kent Fuchs)披露,校方正在調查該校計算機博士生Huixiang Chen(音譯「陳慧祥」)之死,還專設獨立調查員追查真相。
30歲博士陳慧祥是自殺嗎?
悲劇發生在2019年6月13日,一個年輕的生命,定格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他的遺體,是同事們在14日發現的。同事當即通知了陳慧祥的家人。
聯邦調查局發言人史蒂夫·奧蘭多證實,調查人員發現了一張便條和電腦搜索記錄,顯示陳慧祥有意傷害自己。
但是,6月29日一篇網上文章稱,陳慧祥之死與一篇計算機研究論文有關。該論文是為今年6月22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舉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國際研討會(又稱2019ISCA峰會)而寫,論文選題是陳慧祥在導師Tao Li(音譯「李濤」)的幫助下獲選的,但陳慧祥後來在寫論文過程中難以繼續,多次修改仍覺得像學術造假,想抽身退出導師卻不允許,進退維谷的陳慧祥只好選擇自殺。
陳慧祥辭世這一天,離2019ISCA峰會召開日只有9天。
校方設獨立調查員追查真相
佛羅裡達大學校長肯特·福克斯。
2019年7月3日,在發給佛羅裡達州師生員工的電子郵件中,福克斯校長表示,學校正在進行深入調查,不僅出動大學裡的警力,還設立獨立調查員,聘請了一名在高等教育問題上有專長的人士擔任獨立調查員,一起追查陳慧祥之死真相。
佛羅裡達大學發言人史蒂夫·奧蘭多此前也發表聲明,稱佛羅裡達大學在6月14日就開始調查這一事件。
在7月3日的電郵中,福克斯校長還敦促學校的所有師生員工,稱大家若覺得有需要,請立即尋求校方幫助,撥打以下電話:(352)294-2273,或者發電子郵件到以下郵箱:umtter@ufl.edu。
工會呼籲調查死亡真相和研究生待遇
陳慧祥去世後,佛羅裡達大學的工會組織——研究生助理聯合會(Graduate Assistants United)當即發表聲明,呼籲人們密切關注此事,要求徹查陳慧祥去世及其背後的原因。
7月3日,上述工會回應了福克斯校長的聲明:「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非常重要。我們感謝學校告知社會他們對這一事件的反應,讚賞福克斯校長對我們的提醒,我們並不孤單。」
但是,工會還要求校方不僅調查陳慧祥之死,還要調查陳精神狀況及原因,並希望調查該校的國際研究生待遇問題。他們呼籲調查儘可能公開透明。
導師李濤稱為悲劇但不發表進一步評論
對陳慧祥之死,他的導師、佛羅裡達大學教授李濤說,這是「非常傷心的悲劇」。李濤用郵件回答記者的提問:「在官方結果公布之前,學校正在進行調查,我不做進一步的評論。」
陳慧祥之死引發媒體熱議。
陳慧祥簡介
陳慧祥,1989年出生;
2011年,吉林大學本科畢業;
2013年,哈工大碩士畢業;
2013-至今年6月,美國佛羅裡達大學在讀博士生;
今年是陳慧祥讀博的第6年,他本應在今年7月畢業。
陳慧祥論文
名為《3D-based video recognition acceleration by leveraging temporal locality》,為2019ISCA峰會而寫,陳慧祥是論文第一作者。
2019ISCA峰會的論文投稿日期是去年12月初,今年3月正式公布中選論文,5月22日定稿。
陳慧祥遺書和微信
6月29日,名為「Huixiang Voice」的網友爆出陳慧祥生前的微信聊天記錄和遺書。以下為摘要:
5月22日是ISCA定稿日。此期間陳慧祥徹夜修改論文「生不如死」:
5月27日,陳慧祥只「做出來一點類似的可信的數據」;
6月6日,他覺得「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
陳慧祥微信片段。
鮑比·默默(Bobby Mermer)是研究生助理聯合會的成員,他說陳慧祥失蹤後,陳的一個朋友發現了一封信,他們覺得這封信是陳在死前寫的。
默默說,這封信展現了一幅畫面,那就是被人忽視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也是陳慧祥一大壓力源。
默默說:「在陳慧祥信中的每一段話中,常常出現『欺負』這個詞;他認為李濤是個惡霸,李濤欺負陳慧祥,對陳慧祥不講道理,對其他研究助理和研究生也不講道理。」
密友呼籲調查導師李濤所作所為
自稱陳慧祥密友的Mike Chad Dicic說,陳慧祥本來今年7月就可以畢業,但論文過程中的導師態度,以及論文可能帶來的惡劣影響,讓陳慧祥心神難安。
研究生助理聯合會呼籲對陳的死亡進行全面調查,並且調查李濤在陳慧祥生命最後幾天的所作所為。
編譯∕採寫 南都記者 黃瀅
圖片來源:wcjb、publicbroadcasti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