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越來越多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發生,人類多宇宙認知的拼圖也不斷完善。最近科學家在對某隕石進行科學研究的時候發現奇怪的晶體,稱為第三種準晶體,之所以說是準晶體,因為其結晶的規律和構造方面和傳統意義上有些差異。而這種準晶體,在構造和循環方面讓人吃驚。
科學家稱,這種晶體應該不是天然形成,只能人工製造。那麼會不會是外星文明呢?每當看見這樣的消息,小編我本能的想到了外星人。而隕石可能是某種材料,當然在墜落到地球的時候它經歷了高溫燃燒和碰撞。不過這種晶體的結構有什麼特殊的用途呢?也許留給科學家做的功課還很多……
目前,科學家在俄羅斯境內隕石中發現第三種天然準晶體,之前科學家認為準晶體只能人工製造。
目前,科學家發現俄羅斯境內隕石中有「不可能存在的晶體」,它具有奇特的循環結構,多年以來,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準晶體只能人工製造。
這項最新發現表明,該晶體是自然界存在的第三種奇特材料。關於這種準晶體的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科學報告》雜誌上,是由佛羅倫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分析發現的。
這種準晶體是5年前在俄羅斯遠東哈泰爾卡地區的隕石中發現的,研究小組稱,使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這種隕石,顯示微小的準晶體樣本寬度僅有幾微米。之前科學家在相同隕石中發現兩種天然準晶體,它們具有不同的結構類型。
目前最新發現的準晶體具有獨特均勻性,與之前自然存在的晶體結構不一樣,它被稱為「二十面體對稱(icosahedral symmetry)」。這種準晶體具有60個旋轉對稱點,是由鋁、銅和鐵礦物質構成。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保羅-斯泰恩哈特(Paul Steinhardt)稱,我們非常欣喜地發現第3種不同類型的天然準晶體,最新發現準晶體的化學成分從未觀察發現過。準晶體是準周期晶體的簡稱,它們有序卻沒有周期。
研究人員發現第一種天然準晶體是2000年初,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家斯泰恩哈特和佛羅倫斯大學的盧卡-賓迪(Luca Bindi)發現其獨特結構,由鋁、銅和鐵礦物質構成的微粒具有五重對稱性。2015年,斯泰恩哈特和同事發現第二種準晶體,之後他們又發現第三種準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