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晶體:勇敢者的追逐

2021-02-08 Nature自然科研

他們當時不知道的是,在幾百公裡之外,另一位材料科學家已經通過鋁錳合金的急冷凝固,獲得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衍射圖。這位科學家便是Dan Shechtman,他當時就職於美國國家標準局(現為美國國家標準技術局)。這種衍射圖具有十次旋轉對稱性。Shechtman深感震驚,他在實驗簿上畫下了由10個點組成的同心圓,並在旁邊寫下「十次???」。他沒有意識到,他當時已經發現了第一個準晶體。2011年,Shechtman因此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Steinhardt和Levine意識到了其中蘊含的意義,將其理論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為準晶體研究奠定了基礎(D. Levine and P. J. Steinhardt Phys. Rev. Lett. 53, 2477; 1984)。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在實驗室內製作出了成百上千種具有不同對稱性的準晶體。準晶體的初步應用包括不粘鍋,這要得益於相應合金摩擦性低、硬度高和表面反應性低。經過小型準晶體顆粒硬化處理的鋼被用於針刺和手術用針、牙科器械和剃鬚刀刀片。除了金屬,科學家在其它材料中也發現了準晶體,包括聚合物和納米粒子混合物。計算機模擬顯示,準晶體應該具有更廣泛的存在。

上述所有這些準晶體都是人造的,Steinhardt開始對天然準晶體產生了好奇。1999年,Steinhardt(現就職於普林斯頓大學)開始了一般理論物理學家難以想像的探索之旅——尋找天然準晶體。這正是本書的真正核心所在。

相關焦點

  • 材料科學領域驚心動魄的故事:勇敢者追逐的準晶體
    在《第二種不可能》一書中,理論物理學家Paul Steinhardt講述了自己尋找天然準晶體的一段動人心魄的經歷(準晶體是一種具有晶體所不具備的原子排列形式的物質形式)。這本書既有嚴謹清晰的科學實錄,也記錄了跌宕起伏的冒險奇遇:發現、失望、興奮與堅持,全部交織在一起。在晶體中,原子按照一定規則重複排列。
  • 義大利發現首例天然準晶體
    日前,科研人員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自然科學史博物館所收藏的一塊三疊紀(距今2億-2.5億年)古老巖石中發現了天然準晶體化合物,該化合物由鋁銅鐵三種元素構成,其原子排列打破了一般晶體的對稱性規律
  • 隕石中發現首塊「例外」準晶體
    科技日報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科學報告》雜誌日前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準晶體。這塊準晶體是在俄羅斯東部哈泰爾卡地區的一塊隕石碎片中發現的,是首個在實驗室合成前先在自然界「露臉」的準晶體。  物質的構成由其原子排列特點而定。
  • 第三種「不可能存在」的準晶體
    最近科學家在對某隕石進行科學研究的時候發現奇怪的晶體,稱為第三種準晶體,之所以說是準晶體,因為其結晶的規律和構造方面和傳統意義上有些差異。而這種準晶體,在構造和循環方面讓人吃驚。    科學家稱,這種晶體應該不是天然形成,只能人工製造。那麼會不會是外星文明呢?每當看見這樣的消息,小編我本能的想到了外星人。
  • 新固體物質形態「兼容」晶體和準晶體結構特點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何戰兵等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一種新的固體物質形態,該形態巧妙地化解了晶體和準晶體在晶體結構上的這種「水火不相容」的矛盾,顯示了原子排列的鬼斧神工。何戰兵表示,雖然目前還未能對該物質的物性做深入了解,但可預見會有一些與物質周期性相關的特殊物性。
  • 新物質化解晶體和準晶體結構「水火不容」—新聞—科學網
    近日,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晶體學雜誌《晶體學報A卷》,論文名為《周期點陣中鑲嵌有非周期結構塊的準晶相關馬賽克結構》。 這種新的物質形態與鋁基十次準晶的結構相關,由周期排列的結構塊之間鑲嵌非周期結構塊形成。它同時具有傳統晶體材料的周期平移對稱性和準晶體的準周期性,將晶體和準晶體結構上的矛盾巧妙的融合在這一新的固體物態之中。
  • 研究發現來自外太空的準晶體—新聞—科學網
    一項研究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準晶體。這塊準晶體是在俄羅斯東部哈特爾卡地區的一塊隕石碎片中發現的,是在實驗室合成前就在自然界發現的首個準晶體。
  • 科學家表明天然「準晶體」可能源於太空!
    美國和義大利科學家表示,他們對在俄羅斯發現的天然「準晶體」礦石進行了化學分析,結果表明,這種礦石很可能是隕石的一部分,在隕石與地球的撞擊中遺落到地球上
  • 準晶體發現者Shechtman給年輕科學家的忠告
    在「晶體學」發展整70 周年之際,Dan Shechtman 教授氣勢如虹地改寫並擴展了「晶體」的定義。準晶體(quasi-periodic crystals,簡稱quasicrystals) 的發現者Dan Shechtman 教授於1941 年生於特拉維夫,是以色列的第4 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俄羅斯的這顆隕石,又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準晶體
    本周,《科學報告》在線發表的論文Collisions in outer space produced an icosahedral phase in the Khatyrka meteorite never observed previously in the laboratory描述了一種新發現的準晶體。
  • 道可道,非常道——從準晶體到自我意識的硬難題
    、非晶體外的第三種固體材料---準晶體)的消息,晚上浮想聯翩,竟至失眠。腦子裡湧現出一大串看似關聯,又非關聯的故事:準晶體、王浩瓷磚、彭羅斯地板、圖靈機、哥德爾定理、意識的硬難題……次日是周五,教課開會雖然很累,但還是迫不及待地連夜寫出。今天翻出草稿,整理一下細細講來與大家分享。為什麼一個準晶體問題能有那麼多關聯呢?因為科學像棵大樹,上面開枝散葉,而下面的根基都是互相連結的。
  • 利用列印的聚合物準晶體來捕捉光
    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信息技術機械與光學大學(ITMO)的科學家們進行了幾項實驗來研究聚合物準晶體結構,並最終證實了他們最初的理論,在未來,準晶體的使用可能為雷射和傳感器的設計開闢新的可能性
  • 以色列科學家因發現準晶體獲2011諾貝爾化學獎
    核心提示:以色列科學家丹尼爾·舍特曼因發現準晶體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準晶的發現對傳統晶體學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它為物質微觀結構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為新材料的發展開拓了新的領域。
  • 美研究認為俄羅斯天然準晶體或為太空隕石
    一項最新研究稱,俄羅斯科爾亞克山脈發現的準晶體可能來自太空。據美國《大眾科學》雜誌1月3日報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表示,在俄羅斯科爾亞克山脈發現的準晶體可能來自外太空。研究人員指出,首先,在對這些天然準晶體進行質譜分析(MS)後,發現其中含有地球上的礦物質中所不可能生成的氧同位素組成。
  • 尋找準晶體:一種非凡的,卻又本「不應該」存在的礦物質
    當時,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組科學家運用可互換準晶體衍射模式,創製了一種由鋁、銅和鐵組成的合金。到2011年舍特曼獲得諾貝爾獎時,已知的合成準晶體已超過100種。因此,從飛機到不粘鍋的各種表面材料,再到能用廢熱發電的熱電材料和非常節能的發光二極體,準晶體都可能大有用場。但前提是要對準晶體有更多了解,以及找到方便可行的準晶體製造方法。 而這恰恰是問題所在。當科學家試圖在實驗室裡製造準晶體時,哪怕溫度或壓力的小小波動,也會讓原子的精緻排列模式偏離到更常規的晶體結構。
  • 半導體晶體中發現新型準粒子
    英國《自然》旗下《通訊·物理》雜誌日前發表了一項物理學新成果:德國科學家描述了一種在高質量半導體晶體中發現的新型準粒子——「Collexon」,其可以印證準粒子存在的材料所表現出的獨特光學特徵,以及不同尋常的物理特性,而這些特點對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都非常重要。
  • 發現準晶體的「準科學家」:我為何能扛住最偉大化學家的質疑
    「準科學家」2011年,謝赫德曼因「發現準晶體」獨享諾貝爾化學獎。準晶體具體與晶體相似的有序原子排列,但又不具備晶體的排布周期性,就像西班牙阿爾罕布拉宮和伊朗Darb-i Imam神殿中的中世紀伊斯蘭鑲嵌圖案。
  • 準晶體研究成果已被應用到材料學、生物學等領域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0月5日電 瑞典皇家科學院5日上午宣布,將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準晶體的發現者以色列科學家達尼埃爾·謝赫特曼,以表彰其在晶體學研究中的突破。  達尼埃爾·謝赫特曼1941年出生於以色列的特拉維夫,現為以色列工學院工程材料系教授。
  • 準晶體是不粘鍋塗層的好材料·都市快報
    堅信自己是對的  都市快報:你能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準晶體嗎?  謝赫特曼:這個問題相當複雜,我儘量試著解釋吧。自然界所有材料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在我發現準晶體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晶體的原子排列是有序的,且是平移對稱的,否則就是非晶體。而我發現的準晶體,它的原子排列是有序的,但並不具備晶體的平移對稱性。
  • 半導體晶體中發現的新型準粒子
    《通訊-物理》發表的一篇論文Electronic excitations stabilized by a degenerate electron gas in semiconductors描述了一種在高質量半導體晶體中發現的新型準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