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沙漠造新城?埃及450億美元修建新首都,點名「基建狂魔」!

2020-12-05 一浩聊世界

埃及人民太能生,擴建首都勢必行。要問此事怎麼辦?基建狂魔來搞定!

今天咱們來聊聊埃及的首都開羅,埃及這個名字相信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什麼尼羅河,什麼金字塔,什麼蘇伊士運河等等。其實,如今的埃及早已不是我們歷史課本中的古埃及了。雖然古今的埃及基本都生活在尼羅河沿岸。但如今的埃及可以說是今非昔比了。隨著科技的提升,人類的出生率也大大的提高。那這一點在埃及這可以說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開羅市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咽喉處。大體來看,開羅和其它國家的首都一樣,都有著非常強的輻射能力。比如周邊有著非常多的衛星城市。咱們再拉近一點鏡頭,去一看這座城市具體的樣子。大家可以看到這裡的建築,基本處在一種十分無序的狀態。我買房那會知道一個詞叫容積率,簡單來說,容積率越低,生活的舒適度就越高。那鏡頭下的開羅,不知道有沒有專業人士來幫忙算一下,這裡的容積率大概是多少。我個人覺得,好像數據會比較爆炸。

更重要的是,一般在我們中國人的印象中,一個大城市,如果想要留住更多的人,那就一定要建造更多的高層建築,這樣才能保證在單位面積內,承載更多的人口。可是,鏡頭下的埃及,似乎很少會看到高層建築。如果大家體會不是特別深刻,我國高層建築的容積率一般在5以下,而就算是這樣,北京的高層住宅看上去都有些擁擠。有了比較,大家是不是對這裡建築的擁擠有了切身的體會了?

事實上,開羅市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到現在,人口從360萬,一路爆漲到如今的1800萬。據估計,到2050年,開羅市更是需要容納4000萬埃及人。當然,埃及政府也沒有袖手旁觀。可以說從上個世紀的60年代開始,開羅附近就已經開始大量建造衛星城市了。而且這裡衛星城市基本都是建在沙漠之上的。哎?那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感覺,是不是很有咱們中國的特色呢?咱們隨意挑選一個衛星城來看一看。(齋月十日城)

在這裡你不但可以在東南方向找到工廠也可以看到住宅區。很明顯這個叫齋月十日城的新區,比舊開羅要更加宜居。當然,這裡的開發與建設自然是少不了咱們中國的影子。從2000年開始,我們中國企業就大量參與了類似於這樣衛星城的建設。而中國中鐵更是中標了開羅到齋月十日城之間的輕軌修建合同。國家電網也獲得了總長超過120公裡的電網改造合同。有了如此良好的合作經歷。那新首都的建設我們中國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埃及的首選。最後鏡頭再來到埃及的新都!這裡並沒有正式命名,畢竟這裡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不過,介於中國基建速度,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路基本都已經修個七七八八了,而且,飛機場也是初具規律。其它與生活相關的姥比如比如一些教堂、購物廣場、兒童樂園等設施也都開始投入運行了。最後的最後,再來看一下埃及新都的CBD。這個埃及斥資450億美元建造的新首都裡,最重要的當屬這個CBD了。整個區域佔地50.5萬平方米。埃及政府更是想將這個高386米的建築打造成埃及新時期像金字塔一樣的標誌性建築。那你猜這個建築是誰參與合作的呢?

而這個建築右邊的兩個圓柱形建築,其實,同樣是出自我們中國之手。當然啦,我們的中建公司主要出的是技術骨幹,真正參與一線工作的以當地的埃及人為主,大家仔細想一想:有人出技術幫埃及建新都。在整個新都建造的過程,還能增加就業。新都建成,還能緩解舊開羅的人口壓力。這樣的美事,換成是誰不都得屁顛兒屁顛兒的同意啊?

相關焦點

  • 「基建狂魔」變「造艦狂魔」中國造船業向前一大步,西方:不科學
    近年來,我國最有名的外號當屬:「基建狂魔」了,世界上長度前十的橋梁我國佔六座,高鐵高速工程發展迅速,還要跑到國外去瘋狂鋪路,不過現在又有一個「狂魔」和基建狂魔不分上下,那就是「造艦狂魔」。03年下水的168廣州號飛彈驅逐艦開啟了我國新世紀海軍的造艦熱潮,在它之後,052D、054A、055、075及航空母艦等相繼開始大量建造,據了解,從第一艘052B下水開始算起,我國至今下水服役的新艦已經超過了150艘。充分展現了「造艦狂魔」的實力,要知道,在同一時期,歐洲下水的新艦還不及我國的一半。
  • 基建狂魔、造島神器!被美國制裁的南海建島中國企業來頭不小
    被「制裁」的中國企業是什麼來頭?他們究竟為何會被美國「盯」上?造島神器、基建狂魔!作為業界知名的「基建狂魔」,中國交建無論在人工建島還是其他工程領域,都曾有過聞名世界的壯舉。中國交建的「作品」就包括珠港澳大橋、巴基斯坦瓜達爾港、科倫坡海港城等國際知名項目。中國交建還擁有多艘被譽為「造島神器」的「國之重器」。其中,自主研製的「天鯤號」是我國新一代重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其多項性能位居亞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水平。
  • 國土95%為沙漠,埃及為什麼不引尼羅河水入沙漠,讓沙漠變綠州?
    中東地區嚴重缺水,埃及作為一個中東國家,也面臨著缺水的難題。水資源是中東地區動蕩的原因之一,同時也制約著中東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樣作為中東國家的以色列,在老美的扶持下站穩了腳跟,憑藉著先進的科技將沙漠變為良田。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綠洲,埃及曾經實施過,不過最終以失敗告終。
  • 美媒:中國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在沙漠造高鐵,還順手修了座橋!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在世界上有著「基建狂魔」的稱號。這麼多年以來,我國在援建外國大型工程建設上是一次又一次地刷新世界紀錄。中國速度讓世界都為之矚目,近期的火神山醫院全程直播建設,更是十天交付完工,震驚了整個世界。
  • 埃及將投6.35億美元新建11座太陽能電站
    KomOmbo200MW光伏發電項目位於埃及開羅南部亞斯文地區Benban太陽能綜合設施附近,年發電量約為4億度左右,計劃運營25年。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約1.6億美元,其中25%的資本金約為4000萬美元,剩餘75%...
  • 被譽為「基建狂魔」的中國,造橋用火箭,至今無法超越
    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被蘇聯認定為:活不過30年!為了打破這一「魔咒」,中國工人用自己的實力向世界證明穿越騰格里沙漠的鐵路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沙漠鐵路;花費整整12年修建的大柱山隧道於2020年4月28成功貫通,被譽為「基建狂魔」的中國,造橋用火箭,至今都無法超越!
  • 中國果斷拿下沙特600億高鐵訂單,幾年時間過去了,現在如何?
    在如今全球經濟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快,已經一度躋身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在各個領域都有了巨大的突破。例如我國的基建領域與製造業等等,我國的基建實力被國際認可,被賦予有"基建狂魔"的稱號,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國高鐵。
  • 為什麼埃及人不把尼羅河水引入沙漠造地,讓沙漠變綠洲?
    埃及人在上世紀末就試過了,結果賠了一大筆錢,差點把國家都搞垮了。就尼羅河那點水量,引入蒸發旺盛的沙漠裡馬上就會蒸發掉,在地表留下一層鹽,不但滋養不出綠洲,反而會加重土地鹽鹼化。把珍貴的河水引入沙漠裡「曬鹽」,簡直是天大的浪費。
  • 中國人要去俄羅斯修地鐵了,中國基建或成下一張國家名片
    莫斯科克裡姆林宮 /圖片來源Sputnik France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近日報導,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副市長胡斯努林表示,中國鐵建公司將於5月啟動莫斯科西南部三座地鐵站修建工程,據悉,這是中國鐵建啟動的首條站點間隧道修建工程,6月將開建第二條。
  • 埃及沙漠那麼多少為什麼能養1億多人口
    相信都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以及中國。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便是其中的埃及,不過現如今的埃及可不算是文明古國,因為歷史文化的斷層,其他國家人類的徵戰,才導致埃及從四大文明古國當中除去。
  • 基建狂魔再次出動!中國耗資4萬億的大工程,被稱為第二長河
    我國這幾年為了國家的發展再不斷的努力,在如今我國的經濟已經是有著很大的改變,因為這些年我國不僅僅是在面對國際上的發展,為了國內的經濟可以得到一個巨大的提升,近些年不斷的為各種基礎的建設努力,最後我國的基建技術也是提升很大。
  • 盤點中國山頂機場,地形圖解「基建狂魔」的瘋狂
    這像是"基建狂魔"幹的事兒!不過中國素有"基建狂魔"的稱號,只建這麼一座機場不算實力,在你不知覺中,中國已建成了10多座山頂機場,其中不乏比這更牛的機場。機場分布截止本文發稿時間,據文本統計我國14座山頂機場,已建成12座,在建2座。如下圖所示:其中巫山機場、武隆仙女山機場為在建,預計2019年底建成通航。
  • 用3年告別缺電、將發電能力提升45%,埃及是如何做到的
    缺乏能源,埃及的工業受限,經濟無法提升,人均GDP僅三千多美元;經濟得不到提升,則無力投資基礎設施,能源的瓶頸無法打破。雪上加霜的是,埃及政府還缺乏獲得國際貸款的能力。貧窮和巨大的基建市場,仿佛是硬幣的兩面,怎麼打破這一矛盾?最終,靠的是德國的國家信用背書。為了支持德國歷史上的這一超級大單,一項由德國政府支持的貸款合同得以達成。項目獲得了來自全球30多個銀行的資金支持。
  • 普通的高樓大廈已難以滿足,這款末日生存遊戲裡的基建系統讓人看到...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憑藉建築施工效率高、時間短,且能夠克服眾多的困難而完成了諸如青藏鐵路、粵港澳跨海大橋等眾多工程,以數量和質量的雙重領先而被稱為「基建狂魔」。事實上,我國國民早已不再滿足於現實生活中的「基建狂魔」屬性,現在這個屬性還被帶進了遊戲裡。
  • 20年後,如果我國基建基本完成了,那要靠什麼拉動經濟增長?
    中國是基建大國,也被很多人稱為「基建狂魔」。在基建方面,中國確實有著極強的優勢。今年疫情發生後,僅用了7天時間就建立起了一家方艙醫院,令世界各國矚目和驚嘆,這就是中國速度。 中國成「基建狂魔」是有底氣的 中國基建到底有多強?
  • 埃及土地九成以上都是沙漠,憑什麼養活1億人口?說出來不敢相信
    而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便是其中的埃及,不埃及政府也是在積極努力當中,為了能夠緩解城市壓力以及就業壓力,正在積極改造沙漠地區,現如今埃及政府已經在沙漠當中建立幾百個農村聚居區了,還有就是埃及運用各項技術可以讓原本不可耕地的沙漠地區,便為可種植土壤。對此您怎麼看待此事呢?
  • 基建狂魔中國未來的五大超級工程,將再次顛覆世界
    說到基建狂魔,中國自古以來便嶄露了「魔之本色」。秦並六國後,秦始皇為開拓嶺南,先後修建了震驚世界的兩大超級工程——萬裡長城與靈渠大運河。用巨型公共建設項目展示了非凡的工程技能和經濟實力。中國築造巨型超級工程的傳統承襲至今,當代超級工程就有三峽大壩、港珠澳大橋、復興號列車、京新高速……那麼,未來中國還將會有哪些超級工程呢?
  • 日本基建狂魔科技落後,奮起直追成諾貝爾獲獎大國
    讓中國大為揚眉吐氣。 但日本幾乎每年都出諾貝爾獎,甚至一個工人都能得諾貝爾獎。 去年北京時間10月9日傍晚,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日本的吉野彰教授是三位獲獎者中的一位。理由是為鋰電池的發展所作的貢獻。
  • 科技 | 杜拜花23億造了一座旋轉大廈,轉一轉就能發電
    都說中國是一個「基建狂魔」,但在建造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世界級建築上,還是比不上大土豪杜拜,什麼世界最大的人工島、世界最高的塔、世界上最高的酒店,不過你見過會360度旋轉的大樓嗎?今天我們就來長長見識。這棟大樓名叫杜拜旋轉摩天大樓(Dubai rotating skyscraper),或者稱其為動態建築大樓,由杜拜出資,聘請義大利著名建築師戴維 · 菲舍爾(David Fisher)所造,整座大樓一共80層,約420米,最大旋轉速度為每分鐘6米,也就是180分鐘旋轉一圈。預計將耗資3.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3億元建造。
  • 中國內地首條穿海線路通車,基建狂魔名副其實
    如同電影裡般科幻的場景,卻在中國實現成為了現實,根據媒體報導,12月25日,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通車了。它的建造經歷了哪些困難,建成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這條由我國鐵四院總院設計的,中國內地首條穿海地鐵隧道,是廈門地鐵2號線。它也是廈門開通的第二條地鐵線路,標誌這地鐵從單線到雙線,真正進入了「換乘」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