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永年的準野生靈芝基地。
這天一大早,項永年又穿著橡膠鞋上山去查看他的靈芝生長情況了。天剛下過雨,地面溼滑。順著一段曲曲折折的山路大約走了三十分鐘,就來到一片原始森林的深處。這裡杳無人煙,樹林茂密,溪水潺潺。他的野生靈芝基地位於一塊長約十多公裡的山澗,看到去年播種的靈芝都已經發了芽,長出了白色的傘蓋,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項永年今年52歲,龍泉市蘭巨鄉人。早年。他和當地大多數農民一樣,從事食藥用菌生產。龍泉以山地為主,境內有浙江第一高山龍泉山,原始森林資源豐富。藉助良好生態,「竹、茶、菌、蔬」一直是當地主導農業產業。項永年腦子活絡,早年當大家還在採種野生香菇時,他已經學會了人工種植香菇。藉助掌握的技術,他積極發展規模種植,人工香菇種植面積一度達到上千畝。1985年,他率先成為當地第一個萬元戶。
此後,他種過茯苓、木耳,搞過茶葉種植,1990年,他把目光瞄準了當地山上的靈芝。靈芝被稱為神仙草,《神農本草經》記載道「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正因為靈芝有種種奇效,所以人們對靈芝一直孜孜以求。
看到了靈芝超高的經濟價值和廣闊的種植前景,項永年發展香菇、茯苓等食用菌時,也在不斷探索靈芝大棚種植技術。經過一段時間探索,他基本掌握了靈芝人工種植技術。2003年,他與別人搭夥,流轉了80多畝徒弟種植大棚靈芝,一年孢子粉產量就達到6噸。按照當年一斤200多元的收購價,但那一年他賺取純利潤就達到20多萬。
隨著龍泉種植規模的擴大,靈芝產業逐漸發展為當地特色產業之一。到2014年,龍泉市椴木靈芝年產幹芝2500多噸,孢子粉1200噸,銷售額達到3.4億元。隨著深加工產業鏈的引進,和營銷體系的不斷完善,龍泉靈芝產銷規模不斷上升,被譽為「中華靈芝第一鄉」。
然而靈芝並未給項永年帶來持續不斷的財富。隨著種植大棚靈芝的農民越來越多,靈芝的收購價一路下跌。2011年,一斤靈芝孢子粉的收購價掉到五十多塊錢。伴隨著靈芝收購價下跌的,還有靈芝產品質量的下降。由於人工大棚環境和連耕連作,靈芝品種退化嚴重,病毒易發,營養價值大不如從前。
為此項永年感到,生產低端產品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只有作出品質更高的靈芝,才能贏得客戶。那年,他將自己的大棚靈芝交給別人,轉身走進龍泉的原始森林深處,找尋野生靈芝種,打算培育準野生靈芝。所謂準野生就是採集野生靈芝種,通過人工馴化,再還原到野生環境中種植。這樣種出的靈芝,保有了野生靈芝的品質,同時產量也更穩定。
野生靈芝對環境要求十分苛刻,而龍泉優異的生態環境卻能滿足它的生長需求。在蘭巨鄉的原始森林深處,目前生長的野生靈芝品種達到六七種。項永年記不得自己穿破了多少雙鞋,才在當地大山中採集到幾顆合適的野生靈芝,通過埋頭研發,當年,他的第一批准野生靈芝到了採摘季。然而,由於又小又醜,賣相不好,拿到市場上一問,最高只能賣到十塊錢一斤。
不服氣的項永年第二年又轉頭走進了深山老林,他要去尋找長的更漂亮野生靈芝作為準野生靈芝的母體。為了加大研發力度,他還找來了麗水學院的農業專家一起搞研究。經歷了無數失敗,2015年,他的準野生靈芝終於研發成功。
據項永年介紹,準野生靈芝產量比較低,一斤木材能收取準野生靈芝孢子粉3兩,靈芝本體半斤。而大棚靈芝一斤木材能產1.5斤孢子粉,靈芝本體達有1.1斤。但準野生靈芝的營養價值很高,多糖含量是大棚靈芝的數倍。量少而質優,準野生靈芝價格每斤達到上千元。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才能讓大家知道自己的好產品?項永年求助於當地政府。為了發展當地靈芝產業,從2015年起,龍泉就每年舉辦一次中國靈芝大會,邀請全國知名靈芝研究專家、經銷商、種植大戶等到當地考察。當年,市政府把項永年的準野生靈芝也列入展示展銷行列中,於是他的產品第一次為大家所認識,由於準野生技術之前從未有人掌握,項永年的產品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成了大會上的明星產品。
去年,龍泉市把項永年的準野生靈芝基地列為第二屆中國靈芝大會的參觀點。為此,市政府投入了十幾萬元修通了一條進基地的水泥路,還在兩山之間修築了棧道,在基地設置了標誌標識牌。在市政府牽線下,項永年爭取到了一個102萬元的省級靈芝發展項目,用於改善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加裝灌水設施、監控設施等,由於常年研發,項永年手頭資金十分緊張,這個項目無異於一場及時雨,大大緩解了他的資金饑渴。
為了發展品牌,2016年,項永年註冊了「準野生」商標,他的肖像被當做商標的圖像。為了保證質量,他對自己220多畝的野生基地進行了空氣、土壤、水樣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該地生態條件極優。靈芝孢子粉一年一採收,每年他都會去省裡做產品鑑定,將檢測報告附到每份產品裡。此外,為了開拓銷路,他積極發展網上店鋪和線下體驗店,截至目前,他的準野生靈芝產量已達到400多萬。
如今,再來到項永年的準野生靈芝基地,不僅有一條寬三米、長約十公裡的水泥路直通半山腰,還有一條觀光吊橋連接山溪兩端。森林裡,到處是垂下的藤蔓,耳邊溪水潺潺,空氣中充滿泥土的芳香。在山坳深處,能看到一片靈芝嫩芽從滿是腐殖質的地下冒出來,白色的傘冠上帶著晶瑩的露珠。運氣好,還能在基地看到猴群、野雞、娃娃魚等奇珍異獸。
今年,項永年又瞄準了農業旅遊項目,他不僅在一百多畝的展示基地中修建了旅遊設施,還打算把自家的三層小樓翻新改成農家樂,開展靈芝採摘遊。同時,他自己還搗鼓出了靈芝燒雞、靈芝燉豬蹄等特色菜。在發展旅遊同時,推銷自己的準野生靈芝產品。
記者從龍泉市農業局了解到,去年以來,龍泉生態精品農業創建成效卓著。食用菌產量全省第一,高山蔬菜發展潛力居全省第一。2016年,龍泉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24億元。其中建成食用菌精深加工園1個,靈芝生產特色園1個,食用菌研究所也正在建設中。2016年,食用菌產值達到8.85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58%。
項永年種植的準野生靈芝。
準野生靈芝展示。
項永年用靈芝加工而成的工藝品。
項永年展示他的靈芝產品。
除項永年外,不少人採用大棚種植靈芝,對溫度、溼度進行精準控制。(資料圖) 潘世國 攝
晾曬香菇(資料圖)潘世國 攝
龍泉木耳生態農業示範基地(資料圖)郭正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