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農項永年的轉型升級之路

2020-12-06 環球網

項永年的準野生靈芝基地。

這天一大早,項永年又穿著橡膠鞋上山去查看他的靈芝生長情況了。天剛下過雨,地面溼滑。順著一段曲曲折折的山路大約走了三十分鐘,就來到一片原始森林的深處。這裡杳無人煙,樹林茂密,溪水潺潺。他的野生靈芝基地位於一塊長約十多公裡的山澗,看到去年播種的靈芝都已經發了芽,長出了白色的傘蓋,他滿意地點了點頭。

項永年今年52歲,龍泉市蘭巨鄉人。早年。他和當地大多數農民一樣,從事食藥用菌生產。龍泉以山地為主,境內有浙江第一高山龍泉山,原始森林資源豐富。藉助良好生態,「竹、茶、菌、蔬」一直是當地主導農業產業。項永年腦子活絡,早年當大家還在採種野生香菇時,他已經學會了人工種植香菇。藉助掌握的技術,他積極發展規模種植,人工香菇種植面積一度達到上千畝。1985年,他率先成為當地第一個萬元戶。

此後,他種過茯苓、木耳,搞過茶葉種植,1990年,他把目光瞄準了當地山上的靈芝。靈芝被稱為神仙草,《神農本草經》記載道「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正因為靈芝有種種奇效,所以人們對靈芝一直孜孜以求。

看到了靈芝超高的經濟價值和廣闊的種植前景,項永年發展香菇、茯苓等食用菌時,也在不斷探索靈芝大棚種植技術。經過一段時間探索,他基本掌握了靈芝人工種植技術。2003年,他與別人搭夥,流轉了80多畝徒弟種植大棚靈芝,一年孢子粉產量就達到6噸。按照當年一斤200多元的收購價,但那一年他賺取純利潤就達到20多萬。

隨著龍泉種植規模的擴大,靈芝產業逐漸發展為當地特色產業之一。到2014年,龍泉市椴木靈芝年產幹芝2500多噸,孢子粉1200噸,銷售額達到3.4億元。隨著深加工產業鏈的引進,和營銷體系的不斷完善,龍泉靈芝產銷規模不斷上升,被譽為「中華靈芝第一鄉」。

然而靈芝並未給項永年帶來持續不斷的財富。隨著種植大棚靈芝的農民越來越多,靈芝的收購價一路下跌。2011年,一斤靈芝孢子粉的收購價掉到五十多塊錢。伴隨著靈芝收購價下跌的,還有靈芝產品質量的下降。由於人工大棚環境和連耕連作,靈芝品種退化嚴重,病毒易發,營養價值大不如從前。

為此項永年感到,生產低端產品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只有作出品質更高的靈芝,才能贏得客戶。那年,他將自己的大棚靈芝交給別人,轉身走進龍泉的原始森林深處,找尋野生靈芝種,打算培育準野生靈芝。所謂準野生就是採集野生靈芝種,通過人工馴化,再還原到野生環境中種植。這樣種出的靈芝,保有了野生靈芝的品質,同時產量也更穩定。

野生靈芝對環境要求十分苛刻,而龍泉優異的生態環境卻能滿足它的生長需求。在蘭巨鄉的原始森林深處,目前生長的野生靈芝品種達到六七種。項永年記不得自己穿破了多少雙鞋,才在當地大山中採集到幾顆合適的野生靈芝,通過埋頭研發,當年,他的第一批准野生靈芝到了採摘季。然而,由於又小又醜,賣相不好,拿到市場上一問,最高只能賣到十塊錢一斤。

不服氣的項永年第二年又轉頭走進了深山老林,他要去尋找長的更漂亮野生靈芝作為準野生靈芝的母體。為了加大研發力度,他還找來了麗水學院的農業專家一起搞研究。經歷了無數失敗,2015年,他的準野生靈芝終於研發成功。

據項永年介紹,準野生靈芝產量比較低,一斤木材能收取準野生靈芝孢子粉3兩,靈芝本體半斤。而大棚靈芝一斤木材能產1.5斤孢子粉,靈芝本體達有1.1斤。但準野生靈芝的營養價值很高,多糖含量是大棚靈芝的數倍。量少而質優,準野生靈芝價格每斤達到上千元。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才能讓大家知道自己的好產品?項永年求助於當地政府。為了發展當地靈芝產業,從2015年起,龍泉就每年舉辦一次中國靈芝大會,邀請全國知名靈芝研究專家、經銷商、種植大戶等到當地考察。當年,市政府把項永年的準野生靈芝也列入展示展銷行列中,於是他的產品第一次為大家所認識,由於準野生技術之前從未有人掌握,項永年的產品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成了大會上的明星產品。

去年,龍泉市把項永年的準野生靈芝基地列為第二屆中國靈芝大會的參觀點。為此,市政府投入了十幾萬元修通了一條進基地的水泥路,還在兩山之間修築了棧道,在基地設置了標誌標識牌。在市政府牽線下,項永年爭取到了一個102萬元的省級靈芝發展項目,用於改善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加裝灌水設施、監控設施等,由於常年研發,項永年手頭資金十分緊張,這個項目無異於一場及時雨,大大緩解了他的資金饑渴。

為了發展品牌,2016年,項永年註冊了「準野生」商標,他的肖像被當做商標的圖像。為了保證質量,他對自己220多畝的野生基地進行了空氣、土壤、水樣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該地生態條件極優。靈芝孢子粉一年一採收,每年他都會去省裡做產品鑑定,將檢測報告附到每份產品裡。此外,為了開拓銷路,他積極發展網上店鋪和線下體驗店,截至目前,他的準野生靈芝產量已達到400多萬。

如今,再來到項永年的準野生靈芝基地,不僅有一條寬三米、長約十公裡的水泥路直通半山腰,還有一條觀光吊橋連接山溪兩端。森林裡,到處是垂下的藤蔓,耳邊溪水潺潺,空氣中充滿泥土的芳香。在山坳深處,能看到一片靈芝嫩芽從滿是腐殖質的地下冒出來,白色的傘冠上帶著晶瑩的露珠。運氣好,還能在基地看到猴群、野雞、娃娃魚等奇珍異獸。

今年,項永年又瞄準了農業旅遊項目,他不僅在一百多畝的展示基地中修建了旅遊設施,還打算把自家的三層小樓翻新改成農家樂,開展靈芝採摘遊。同時,他自己還搗鼓出了靈芝燒雞、靈芝燉豬蹄等特色菜。在發展旅遊同時,推銷自己的準野生靈芝產品。

記者從龍泉市農業局了解到,去年以來,龍泉生態精品農業創建成效卓著。食用菌產量全省第一,高山蔬菜發展潛力居全省第一。2016年,龍泉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24億元。其中建成食用菌精深加工園1個,靈芝生產特色園1個,食用菌研究所也正在建設中。2016年,食用菌產值達到8.85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58%。

項永年種植的準野生靈芝。

準野生靈芝展示。

項永年用靈芝加工而成的工藝品。

項永年展示他的靈芝產品。

除項永年外,不少人採用大棚種植靈芝,對溫度、溼度進行精準控制。(資料圖) 潘世國 攝

晾曬香菇(資料圖)潘世國 攝

龍泉木耳生態農業示範基地(資料圖)郭正文 攝

相關焦點

  • 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 加快不鏽鋼產業轉型升級
    他指出,戴南不鏽鋼製品產業要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型升級,走高端化、綠色化發展之路。副市長張小兵、市政府秘書長沈明剛參加調研。  戴南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建設面積1200畝,總投資20億元,計劃通過實施產業轉型、城建提升、生態治理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實現物流、熔煉、酸洗、市場、質檢「五集中」。史立軍來到園區,詳細了解園區建設發展情況。
  • 【智匯科學城】京貝爾科技落戶科學城,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智匯科學城】京貝爾科技落戶科學城,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2020-08-27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永年要聞】全國緊固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第六屆四次年會在邯鄲...
    >為提升永年緊固件在全國乃至國際上的行業地位,進一步擴大永年緊固件產業知名度和話語權,鞏固「中國緊固件之都」的定位。經河北省緊固件行業協會邀請,11月30日上午,全國緊固件標準化委員會第六屆四次年會在邯鄲招商酒店召開。
  • 電商扶貧看慈利:「硒有慈利」演繹農特產品逆襲之路
    據悉,自去年5月獲批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慈利縣委、縣政府從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高度,全力推進電子商務工作。目前,該縣已有電子商務企業超過100家,僅去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8億元,農特產品線上交易額突破1.5億元,增加就業3215人,帶動2608個貧困戶7953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 絕熱節能材料行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今年9月,工信部正式發布《建材工業智能製造數字轉型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通過3年的努力,建材工業信息化基礎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生態和服務體系,智能製造關鍵共性技術取得創新性突破,重點領域示範引領和推廣應用取得明顯成效,全行業數位化智能化網絡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動建材工業全產業鏈高級化
  • 湖南郴州北湖區「壯士斷腕」 工業轉型走出可持續之路
    湖南郴州北湖區「壯士斷腕」 工業轉型走出可持續之路 2018-04-11 20:53:0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聚焦轉型升級 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日前,江蘇省泰興經濟開發區召開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泰興市副市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吉勇率隊赴常州參觀,學習借鑑先進做法和經驗,並組織區內參觀及現場交流。泰興市相關部門負責人、開發區相關負責人、開發區相關部門人員以及區內131家企業主要負責人參加。
  • 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京貝爾科技落戶科學城
    近日,重慶高新區管委會與京貝爾(廣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京貝爾」)籤署協議,京貝爾全國商城數據中心和結算中心將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助力科學城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京貝爾(廣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2月,總部坐落於廣州南沙自貿區,是一家將網際網路、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開發成數位化營銷工具,為商戶新零售賦能,為個人提供零風險創業,幫助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數字經濟公司。其中,京貝爾商城包括三大產品體系:農副產品助農惠農、非遺產品及中華老字號弘揚民族品牌、黑科技數字產品推動未來。
  •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
    首批國家發改委「數位化轉型夥伴行動」的金融機構代表,四川農信位列其中。為什麼四川農信能有超過很多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的實力,入選到國家行動之中呢?這次2020年雲棲大會上,我們找到了答案。一、使命、夢想與數位化轉型農信(全稱是農村信用社)系統,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最早的金融服務機構,為農村的發展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也是所有農信的使命。四川農信在1951年建立,歷經風雨近70餘年,其營業網點遍布城鄉,業務領域覆蓋「三農」、中小微企業和城鄉居民等各個層面,是名副其實的農村金融主力軍銀行。
  • 一度電帶給鄉村的「靜電感應」——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兩年...
    給仁增桑吉帶來「做夢一樣」生活的,正是國家能源局從2016年開始實施的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與其他方面存在著的城鄉發展不平衡一樣,電力供應也存在著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問題。2016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十三五」期間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意見的通知》,提出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
  • 河源廣工大研究院立足粵東西北助推轉型升級
    這正好印證了省委全會與市委常委會所提及的「大力推動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產生共建」的重大戰略舉措,為河源市本地企業發展以及將來與珠三角、粵東西北地區產業共建提供了科研服務平臺和資源,加速河源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截至目前,研究院服務河源企業260多家,聯合企業申報政府項目56項,獲得政府資助金額超過5000萬元,助力河源實現省科技獎和博士後工作站「零突破」,成為河源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 攝動大法與永年項
    對於很多天文現象都是周期的,但是在上述求解過程,數學上A會出現t sinωt這樣的項。這樣的項對短時間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對於長時間,無論它乘上ε多小次方,終歸會趨向無窮大,與實際現象不符。這樣項就叫做「永年項」(長時間的項),也有人叫它為久期項。
  • 2020年安惠走穩食用菌之路!
    喜獲大獎 用科技實力推動產業升級安惠公司是中國食藥用菌行業的領軍企業,曾經三次承辦有行業奧林匹克盛會之稱的「國際藥用菌大會」,始終堅持科技創新,推動「產學研」融合發展。安惠公司董事長陳惠多次在行業重大會議上提出「以產業為根、以創新為魂」的發展規劃。據悉,在公司「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該公司完成了從產學研學習、參與到主導的角色轉變。
  • 「蜂之蜜」:加強科研攻關 推動蜂產業轉型升級
    原標題:「蜂之蜜」:加強科研攻關 推動蜂產業轉型升級   11月17日至2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
  • 清溪入選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光電通訊)公示名單
    近日,商務部公示新一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清溪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光電通訊)名列其中,是此次全市唯一上榜鎮街,這讓清溪光電通訊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清溪光電通訊發端於電腦產業。坊間一度流傳「東莞塞車,全球缺貨」,很少有人知道這一現象背後的主角,正是當時如日中天的以清溪為主的電腦及其配套產業。
  • 錯位增長,2020東北渠道轉型升級大會純乾貨分享,值得收藏!
    第三屆農資渠道轉型升級大會暨優質資源對接大會在喜來登酒店圓滿舉行。 會議以渠道進階 錯位增長為主題,嘗試為困境下的渠道商找到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把「做事」往「做局」方面去升級,然後努力實現自己的「平臺化」戰略,才是企業做強做大的最好出路。 為何要轉型作物服務商? 轉型作物服務商為種植者提供標杆示範,為作物服務。
  • 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的生動實踐
    二、扭住重大項目「牛鼻子」,以有效投資支撐轉型升級  建德市委、市政府牢固樹立「發展是硬道理、投入是硬指標、項目是硬任務」的理念,深入實施「浙商回歸」工程,把加快發展細化為項目攻堅,以重大項目支撐轉型升級。
  • 嘀嗒出行智慧出行系統推動傳統計程車數位化轉型升級
    原標題:嘀嗒出行智慧出行系統推動傳統計程車數位化轉型升級 嘀嗒出行於10月8日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開啟了上市之路,嘀嗒出行也是國內第一家實現盈利的移動出行平臺,於其他移動出行平臺,嘀嗒出行主營順風車和計程車兩大賽道,在這兩大賽道上嘀嗒出行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嘀嗒出行招股書中顯示
  • 論技無刷電機:傳統五金走上集群數位化轉型之路
    論技無刷電機:傳統五金走上集群數位化轉型之路隨著網際網路迅速發展,國內的傳統五金工具市場不能再是以前的那一套「
  • 轉型升級的「德陽路徑」——德陽工業穩增長促轉型系列報導之四
    德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經濟發展,近年來,把抓工業經濟發展作為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奮力實現「五個走在前列」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一系列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有利於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不斷增大工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