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吃螃蟹的動物?南美洲有一種食蟹狐,牙齒善於食蟹殼裡蟹肉

2021-01-09 六維自然

在動物世界中,狐狸是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狐屬下的動物,狐狸的種類比較繁多,一般以魚、蚌、蝦、蟹、鼠類、鳥類、昆蟲類小型動物為食,有時也採食一些植物。而在南美洲就有一種狐狸非常喜歡捕食螃蟹,而且這種狐狸的牙齒善於掏乾淨蟹殼裡蟹肉,所以這種狐狸被稱為——食蟹狐。

一、食蟹狐的棲息地

食蟹狐毛色主要是灰褐色,外形像一種小型豺犬,體長60-70釐米,體重5-8千克,主要分布在南美洲,棲息地比較廣,能覆蓋多種環境,例如雨林、高山、草原等環境,特別是河岸森林,是它們最經常活動的場所,畢竟它們最喜歡捕食螃蟹。

二、食蟹狐的食譜

在食譜上,不知食蟹狐是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動物?但食蟹狐非常喜歡且善於食螃蟹,這是和食蟹狐的牙齒結構有關,食蟹狐的牙齒不像其它犬科動物那樣鋒利,有利於撕咬獵物,食蟹狐共有42顆牙齒,犬齒及裂齒發達;上臼齒具明顯齒尖,下臼齒內側具一小齒尖及後跟尖;臼齒齒冠直徑大於外側門齒高度,這樣牙齒結構就像精巧小刀,是有利於掏乾淨蟹殼裡蟹肉。

食蟹狐以螃蟹為主要食物,但食蟹狐的食譜是很廣,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也會捕食鳥、龜、蛋、甲殼類、昆蟲、蜥蜴等等,偶爾也會吃果實植物等,食物來源比較廣。

三、食蟹狐很專一

在動物的繁殖上,食蟹狐是比較專一的物種,它們種群是一夫一妻制,通常是一對生活,對待後代也很盡職,成年雄狐及雌狐都會照顧幼狐。

狐狸是被認為聰明又狡猾的動物,食蟹狐也是非常警惕的狐狸,它們的洞穴通常有多個出入口,遇到威脅時,有利於它們安全逃走。

在南美洲當地,食蟹狐是一種不受歡迎的動物,被認為是害獸,因為在食物缺乏時,食蟹狐偶爾會捕食家禽和小羊羔,造成損失,所以在南美洲當地會捕殺食蟹狐,出售其毛皮。人類盜獵對於食蟹狐種群,這是一種極大威脅,但由於食蟹狐種群有較強環境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等,食蟹狐種群數量趨勢穩定。

在生態鏈上,食蟹狐也具有很重要作用,由於不同季節及分布地區也會影響它們食物的組合,在雨季會吃較多的蟹類及甲殼類;在旱季會多吃昆蟲,所以食蟹狐可以很好控制齧齒目及有害昆蟲。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相關焦點

  • 哪種動物第一個吃螃蟹?原來是南美洲的「本地人」,長相還挺可愛
    我們常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來形容一個大膽敢做某一件事情的人,並且在這件事情上他是第一個,不過它的本質意思也的確就是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麼動物界有第一個吃螃蟹的動物嗎?小編想那自然還是有的吧,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動物吧。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原來是他!在海邊洞穴中,科學家找到證據
    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第1個吃螃蟹的人,在現代社會當中,這句話是來形容一個人大膽創新能力的。那麼你知道在歷史上第1個真正吃螃蟹的人是誰嗎?這個問題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千年謎題了,一直在困擾著科學家們,那麼在歷史上第1個真正吃到螃蟹的人到底是誰呢?
  • 南美洲曾生活過一種嚙齒類動物,它們的體型和一頭牛一樣大
    在200萬年前的史前南美洲曾經生活過一種嚙齒類動物,它們的體型竟然和一頭牛一樣大! 在莫氏國父水豚的嘴巴上下各長有一對大門齒,其中上門齒的長度可達30釐米。與其他嚙齒類動物一樣,莫氏國父水豚的門齒會一直不停的生長,除了進食它們必須經常啃東西以保證牙齒的長度剛剛好。
  • 你吃螃蟹的時候,有沒有發現,蟹殼裡竟然藏了位老禪師?
    在日常生活中,螃蟹是很常見的一種海鮮食品,很多人都會經常吃螃蟹。螃蟹的營養價值較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歡。經常吃螃蟹對身體有好處,能抗感染,促進傷口癒合,還能預防腫瘤。所謂九雄十雌,相信到現在大家已經吃了很多次螃蟹了,可是不知道有沒有人注意過這個細節?
  • 膽小的大型食蟻獸:它是一種稀少的奇特動物,善於挖土速度快!
    膽小的大型食蟻獸:它是一種稀少的奇特動物,善於挖土速度快!食蟻獸是哺乳綱管齒目土豚科的一種。食蟻獸是一種稀少的奇特動物,特別是牙齒與眾不同,成體時上下頜僅可見2對前臼齒和3對臼齒。牙齒終生生長,齒的內部全為齒質。自中央髓腔發出多數平行的管狀延長部,所以在咀嚼面上,呈現為多角形小管的集合體。食蟻獸棲息在丘陵和半草原地區。獨自生活在較深的洞穴中。極善於挖土,掘進速度快,幾分鐘內就能遁入土中。
  • 金秋十月蟹兒肥,孕婦能否吃螃蟹?
    因為蟹肉在所有肉類裡面,蛋白含量特別高、脂肪含量特別低。尤其是白色的蟹肉,蛋白質含量高達90%,如果算上蟹黃,蛋白質佔乾重比例也達到70%以上,而高蛋白、低脂肪的去皮雞胸肉的蛋白質含量也才達到70%。 所以,如果一餐吃了大量的螃蟹,身體就需要大量的蛋白酶去消化這些蛋白質。
  • 孕婦不能吃螃蟹?這些"內幕"終於清楚了
    「秋風起,蟹腳癢」;轉眼又到了吃螃蟹的最佳季節——此時,正是螃蟹最為肥美的時期,個頭大、肉質嫩、蟹鉗粗,軟白的蟹肉展現出自身特有的鮮味。正因為如此,世間流傳著「秋時不品蟹,白在世上走」的說法。但在品蟹之前,您首先需要了解:螃蟹,如何挑選更靠譜?烹食螃蟹,如何製作更美味?吃螃蟹,應該注意些什麼?究竟哪些人不可以食用螃蟹?
  • 史前巨蛙不僅有牙齒甚至吃恐龍,更可怕的是還善於偽裝
    我們對青蛙了解最多的就是被我們端上餐桌的牛蛙吧,小編果然是吃貨屬性……言歸正傳,一般的青蛙也不過3公斤,但是在神秘的非洲有一種巨蛙,比籃球還大,有30釐米辣麼大……   非洲巨蛙……比吉娃娃都大……
  • 動物世界-犬科動物圖鑑
    除了某些大型犬之外,狼是現行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物種,其體重和大小依據它在全球分布地區的不同,有很大差異。隨著分布的緯度愈高,狼的體型體重也愈大。平均來說,北美的狼為36公斤,歐亞的狼為38公斤,印度、阿拉伯的狼為25公斤,北非狼僅有13公斤。狼的牙齒重而大,雖然不如非洲斑鬣狗般奇特,但比現存犬科其它物種的牙,更適合咬碎骨頭。
  • 一種史前碩鼠具有象牙般的牙齒
    科學公園訊(無窮的探索/譯)莫內西長牙豚鼠(Josephoartigasia monesi)的復原圖。這種體型巨大的齧齒動物比水牛還要大,其巨齒有如象牙一般。Credit: James Gurney  我們來談談一種碩大無朋的齧齒動物。  大約三百萬年前,在現今的南美洲生活著一種有史以來最大的齧齒動物——其門牙的作用就像現在的象牙。
  • 澳洲有一種萌系虎鯊,魚卵呈螺旋形,牙齒構造獨特,適合捕貝殼類
    在海洋世界中,虎鯊科中鯊魚並不是兇猛的鯊魚,反而是一種比較溫順的鯊魚,因為在虎鯊科已知的8種虎鯊魚,體型都比較小,體長一般在50-150釐米,其中在虎鯊科中,澳大利亞南部海岸附近就有一種萌系的虎鯊,外形比較溫順的——澳大利亞虎鯊。
  • 澳洲有一種萌系的虎鯊,鯊魚卵呈螺旋型,牙齒構造獨特,適合捕食貝殼類!
    ,體長一般在50-150釐米,其中在虎鯊科中,澳大利亞南部海岸附近就有一種萌系的虎鯊,外形比較溫順的——澳大利亞虎鯊。  澳大利亞虎鯊和虎鯊科其它虎鯊魚一樣,都以海底的海星、貝殼、蟹、蝦等為食,這是由於它們鯊魚嘴非常獨特,前面有小尖齒,後面有大臼齒狀的牙齒,沒有鋒利的牙齒,這樣鯊魚牙齒構造讓它們更善於捕食硬殼的貝殼類動物
  • 世界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被找到,不過卻並不是人類!
    不知道是否有朋友與筆者一樣,在吃到一些食物時都會好奇,第一個吃到它的人到底是誰呢?在生活中,有一句話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那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句話在現在已經被當做是勇敢和創新的象徵,不過,也有很多人好奇,究竟是誰成為了地球上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呢?而它又是如何發現螃蟹的美味呢?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非智人,而是他們,智商超高最後還是滅絕了
    10:01:01 來源: 一路向明天 舉報   spanclass=bjh-p我們常用「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 習俗有言:「秋風起,蟹肥時」,漫談中國飲食文化中的蟹文化
    就螃蟹的外形而言,魯迅曾稱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從字面上理解,螃蟹外觀可怕,醜陋兇橫,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的確需要莫大的勇氣。而後人將「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寓意為形容第一個敢於做某件事的人,恰與吃螃蟹的勇氣切合,映射中國文化之「勇」。說到這裡,不知有沒有激起各位讀者的興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想什麼?中國人是多久開始吃螃蟹的?
  • 世界上第一個動物很可能是食「肉」動物
    研究小組在8月出版的《進化快報》上報告說,第一個多細胞動物可能是食肉動物。這一發現與之前基於化石數據的研究相矛盾,之前的研究認為早期動物可能是食草動物。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古老的動物可能吃過原生生物。原生生物是一個包羅萬象的術語,指的是不屬於植物、動物或真菌的單細胞微生物。不太清楚的是,這種可能起源於8億多年前的生物長什麼樣。「有一點爭議。」亞利桑那大學圖森分校的進化生物學家John Wiens說。一些人認為,第一個多細胞生物可能是一個靜止的濾食性生物,就像一個微小的海綿。
  • 被稱為「殺手江湖」的亞馬遜河流域,有哪些恐怖的「殺手」
    生活在亞馬遜河和周圍的湖泊,它們是非常強的掠食者,主要以魚類鳥類為食,巨骨舌魚往往生活在近地表處,以滿足自身氧的需求。當它們要湧出水面時,會發出一種獨特的咳嗽聲。它們主要以較大魚類為食,也捕食蛇或小型鱷,是南美洲頂級食肉動物之一。巨獺是捕獵河魚的高手,肌肉發達,特別善於用「大腦」的功能,對作戰進行謀策。天生具有一幅可愛的外表,但千萬不要被它們的外表所欺騙,在大部分地區被稱為「河狼」。目前由於人類的原因,它們的數量在逐漸減少,已經瀕臨滅絕。
  • 海平面下降幫猴子到達南美洲
    圖片來源:《科學》4月10日,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在《科學》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在秘魯亞馬孫雨林深處發現的4顆猴子牙齒化石提供了新的證據,證明有不止一群古代靈長目動物從非洲穿越了大西洋。「這是一個獨特的發現。」
  • 金秋十月--是時候吃螃蟹了
    那麼它有哪些特點呢?「青殼、白肚、金爪、褐螯」,體色純正,體格健壯有力。成蟹殼肉盈實,膏脂豐腴。蟹肉微甜、味鮮,蟹殼簿而脆鈣質含量高。其所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尤為豐富。大多數人是把螃蟹大卸八塊吃蟹肉,蟹黃。 其實古代文人的吃法更為文雅,吃螃蟹是需要工具的. 【蟹八件】包括錘、鐓、鉗、鏟、匙、叉、刮、針8種,現代名稱分別是腰圓錘、小方桌、鑷子、長柄斧、調羹、長柄叉、刮片、針。古人發明食蟹工具後,吃蟹成了一件文雅而瀟灑的飲食享受。以小巧玲瓏的金、銀、銅餐具食蟹,妙趣橫生,可以說是一種逸致的高雅餐飲活動。
  •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怎麼樣了
    導讀:2001年,報紙上刊登著「有人依靠石漠山區種植核桃,發家致富」的事件,受該事件的影響,廣西鳳山人駱尚球開啟了在石頭山種植核桃的生涯,而他也是第一個在廣西鳳山種植核桃的農戶,近20年過去了,這個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