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吧
愛好昆蟲的孩子(節選)
[法國]法布爾
從幼年的時候開始,我就喜歡觀察和懷疑一切事物。
一次是在黑夜的樹林裡,有一種斷斷續續的叮噹聲大大地引起了我的注意。這種聲音顯得分外優美而柔和。在寂靜的夜裡,是誰在發出這種聲音?是不是巢裡的小鳥在叫?還是小蟲子們在開演唱會呢?「哦,我們快去看看吧,那很可能是一隻狼。狼的確是在這種時候出 聲的,同行的人對我說,「同行的人對我說,「我們一起走,但不要走得太遠,聲音就是從那一堆黑沉沉的木頭後面發出來的。」
我站在那裡守候了很長時間,什麼也沒有。後來樹林中發出一個輕微的響聲、仿佛是誰動了一下,接著那叮噹聲也消失了。第二天,第三天,我仍舊去守候,不發現真相決不罷休。我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終於獲得了回報。嘿!終於抓到它了。它不是一隻鳥,而是一隻蚱蜢,我的同伴曾告訴我它的後腿非常鮮美。這就是我守候了那麼久所得到的微乎其微的回報。
不過我所得意的,倒不是那兩隻像蝦肉一樣鮮美的大腿,而是我又學到了一種知識,而且,這知識是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現在,從我個人的觀察來看,我知道蚱猛是會唱歌的。我利用自己這雙對於動植物特別機警的眼睛,獨自觀察著一切令人驚異的事物。儘管那時候我只有六歲,在別人看來什麼也不懂。我研究花,研究蟲子;我觀察 著,懷疑著。這不是因為遺傳的影響,而是因為好奇心的驅使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1)通過小時候在樹林裡的一次觀察,「我」獲得的知識是(D)
A.聽到響聲要去注意。
B.蚱蜢的後腿很鮮美。
C.小蟲子在開演唱會。
D.蚱猛是會唱歌的。
(2)根據文章內容填空。
一種斷斷續續的叮噹聲,引起了「我」的注意與懷疑。「我懷疑那是(巢裡的小鳥在叫),又懷疑那是(小蟲子們在開演唱會),同行的人懷疑是(一隻狼)。經過多天的守候,「我」發現那音樂家原來是(蚱蜢)。
《昆蟲記》資料補充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巨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這本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擇原則,讓世界讀者首次領略昆蟲們的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等。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想,美術家一般的視角,文學家一般的筆觸」。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昆蟲記也叫做《昆蟲物語》和《昆蟲學札記》。
《昆蟲記》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而且學會了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我覺得《昆蟲記》是一本值得每位同學閱讀的好書,只要你認真地閱讀它,就可以像我一樣,從中獲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