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核心機密技術,填補國內空白,他為企業創造超千萬效益,當選院士!

2020-11-13 合肥工業大學本科招辦

在學界,他在陶瓷膜領域艱難探索、不懈努力,終於通過自主研發設備為許多工業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政界,身為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的他始終牢記報國初心,推動我國科技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他就是現任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合肥工業大學1982屆校友——徐南平

徐南平,出生於安徽省桐城市,合肥工業大學無機化工專業1982屆校友,化學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任江蘇省人民政府省長助理。2013年擔任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省政府黨組成員,省科技廳廳長、黨組書記。現任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研究成果轉化培育了江蘇久吾、江蘇九天、南京九思等10多個高科技企業,服務了近千家企業,產生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省部級科技獎勵等數十項。

陶瓷膜是一種工業上的精密過濾分離技術及裝備,20多年前,我國在這一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1989年底,合肥工業大學1982屆校友徐南平開始了他在陶瓷膜領域的艱難探索。

"最初搞陶瓷膜研究,我是'不會,沒錢,沒人',完全是白手起家。"徐南平回憶說,"陶瓷膜技術是化學工程與材料科學的交叉學科,我選定這一研究時僅具有化學工程的學科背景,材料科學的知識需要'惡補'。同時,因為陶瓷膜技術可用於核工業,西方國家把它作為核心機密技術,我們可以查閱的資料少之又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加倍努力。"

早晨六點多鐘起床,除教學之外,就是查資料、做實驗,一直到午夜方止。徐南平把整個身心都投入到陶瓷膜研究中,經過十多年的苦心鑽研,他終於成為一名優秀的陶瓷膜研究專家,身邊也聚集起一支由十幾名教授、博士組成的科研團隊。

"工科的研究如果僅僅停留在理論和實驗室,就沒有存在的意義,我們必須著眼於給國家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徐南平堅持這一理念,參與並主持了我國三代陶瓷膜生產線的設計、建造和運行管理工作。

1997年底,徐南平與研究所的其他6位博士一起入股,投資了50萬元成立了江蘇久吾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僅用三個月時間,久吾公司就研製出我國首套大型陶瓷膜設備,當年實現利稅200多萬元兩年後,公司資產增值達到21倍多。

他們自主研發的陶瓷膜設備給許多工業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安徽一家化工企業花幾十萬元安裝了陶瓷膜設備,效益淨增2000多萬元;江蘇連雲港一家化工企業由於裝備落後長期生產能力不足,採用陶瓷膜後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

繼久吾公司之後,徐南平又和他的技術團隊創辦了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九思"出自《論語》,他說,這個具有東方智慧的名字能夠表明他的理念:瞄準本領域的前沿科技,不斷研究新問題,不斷創新,取得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的雙豐收。

"十幾年來,我有很多機會去做其他項目的研究,但陶瓷膜的魅力一直吸引著我。"徐南平說。經過不懈的探索,他在膜材料設計與製備領域出版多部專著,獲專利數十項,並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他主持的相關膜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為國際無機膜學術界關注的高水平實驗室之一,主持研發的陶瓷膜製備技術及產品一度佔到了國內市場的2/3。

在學界,徐南平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作為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他有著極大的影響力。2018年5月,徐南平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主論壇第二場"前沿:智能科技與產業創新"論壇上致辭時表示,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通過與實體經濟和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深度融合,將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興和繁榮注入新的動能。

2020年10月,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徐南平表示,科技部將一如既往地加大力度支持深圳科技改革與創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他為深圳40年來的科技發展點讚:"深圳40年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創新創業史'。"

同徐南平一樣,合肥工業大學的廣大校友在各行各業盡展其才,為祖國各項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注"合肥工業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合肥工業大學的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合肥工業大學官微、合肥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中國工程院、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深圳商報、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硬核老院士研究DNA結構,填補國內理論空白,取得世界領先性成果
    天津大學物理系生物物理方向的創始人張春霆院士榮獲首屆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全國僅6名),以表彰他所取得的重要學術成就和為我國生物信息學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張春霆,1936年出生於山東煙臺,從1984年起一直在天津大學物理系工作至退休。
  • 山東84歲老院士:研究DNA結構,填補國內理論空白,取得世界領先性成果!
    9月27日,在上海開幕的第九屆全國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學術大會上,天津大學物理系生物物理方向的創始人張春霆院士榮獲首屆中國生物信息學終身成就獎(全國僅6名),以表彰他所取得的重要學術成就和為我國生物信息學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
  • 這位中科院院士:填補國內空白,開創國際先河,科研成果震動醫學界!
    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卻甘願遠離家鄉寒窗苦讀;他的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開創了國際先河,震動了世界醫學界,曾應邀赴瑞典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他擔任過全軍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培養出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內的眾多人才。他就是湘雅醫學院(現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1952屆校友、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鞠躬。
  • 中科院院士:填補國內空白,開創國際先河,科研成果震動醫學界
    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卻甘願遠離家鄉寒窗苦讀;他的研究成果填補國內空白,開創了國際先河,震動了世界醫學界,曾應邀赴瑞典出席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他擔任過全軍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培養出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內的眾多人才。
  • 填補國內空白 均瑤又創第一
    他自豪地表示,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飛行模擬機,填補了國內裝備製造業的一項技術空白,也突破了國際上在該領域的技術壁壘。更為重要的是,從今往後,我們將擁有在此基礎上開發配套各種型號的模擬機產品的能力。他在講話中提到,站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輝煌裡程碑的新的起點上,我們又接近一個新夢想,那就是「科創夢」。多年來,均瑤集團在科創領域耐心布局、持續投入,在這個金秋十月,終於迎來了收穫。「我很有信心」他表示:「除了模擬機,我們的數字航空、數字金融、數字物流、教育科技、陶鋁新材料,一定能辦出成果,一定能為國家、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為上海科創中心貢獻微薄之力。」
  •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國儀量子新品填補國內多項空白 快訊
  • 他是獲此獎項的第一位中國人,填補全球這一領域研究空白,45歲當選院士!
    務實而創新、執著而勇敢,他就是安徽農業大學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方精雲。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植被生態與生物多樣性、全球變化與碳循環、生態草業等方面的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近400篇,曾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基金一等獎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生態學卷》等。
  • 他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創造這一關鍵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傑出校友彭壽用幾十年的心血給出了答案——他曾攻克浮法玻璃工藝裝備的技術難關,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曾僅用70天,創造了自主生產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的「中國速度」,開闢了這一領域「中國製造」的新紀元……三十餘年來,彭壽始終堅守在玻璃產業研究第一線,忘我工作,不斷奮鬥。
  • 打破美國杜邦壟斷 自主研發芳綸屏蔽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塗競玉 9月25日,一款「高電氣強度絕緣芳綸紙」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正式亮相,這款由贛州龍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高端戰略性新材料,打破了美國杜邦公司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自主可控、進口替代。
  • 從安徽農村走出,他帶領公司填補多項空白,與華為等企業合作供應5G核心部件
    作為我國首位工程塑料博士,上海傑事傑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合肥工業大學1984屆校友楊桂生有著雙重身份,他既是科學家也是企業家,他的研究不僅填補了中國工程塑料領域多項空白,並且通過其不懈努力,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推動行業和經濟社會發展。
  • 填補國內空白!北侖這家企業挺進國際高端材料市場
    12月28日,位於寧波市北侖區芯港小鎮的寧波錦越新材料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憑藉在超高純金屬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該企業已成功研製出純度為6N3(99.99993%)的電子級超高純鋁,並得到了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PAT(博飛克)驗證,產品質量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高純鋁。
  • 《平凡企業資本運作實務叢書》面世 填補法律空白
    該叢書共有九本,涉及資本運作的主要核心業務,填補了國內企業資本運作相關法律問題的空白。陳平凡也由此被譽為「中國資本運作法律實務第一人」。  自20世紀90年代起,資本運作、融資上市、投資併購在我國掀起的浪潮正逐浪推高,近年來私募股權融資更是異軍突起,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新生力量。
  • 莞企填補國內MEMS傳感晶片產業空白
    創新團隊成員在MEMS振蕩器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已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和產業化的前期準備工作,並建立矽MEMS振蕩器研發和測試平臺,填補這一產業的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  填補國內產業空白  在來到松山湖之前,合微首席技術官鄺國華在上海工作。在上海時,與鄺國華相熟的幾位專家,已經聯合在研發MEMS傳感晶片。在有了技術成果後,這些專家想將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
  • 國內C13同位素生產關鍵技術空白有望填補
    6月21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央企業深入參與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介對接會上,中廣核技(證券代碼:000881.SZ)與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化工研究院」)籤署了「C13同位素應用」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進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化方面建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關係,並將瞄準核技術應用產業的市場需求,重點在穩定同位素分離、標記化合物產品製備、核醫學領域同位素檢測試劑
  • 程津培:填補中國化學鍵能研究空白
    他的多篇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刊物《美國化學會會志》上,他也被導師Bordwell教授稱為自己「最好的學生」。隨後,他又來到美國杜克大學,在著名有機化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E.M.Arnett教授的實驗室做博士後。
  • 中國綿陽研究堆極化中子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近日,來自於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與化學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合作團隊,在中國綿陽研究堆上自主研製成功應用於中子極化的3He系統,對於一個1.16 bar的3He氣室,實測到72.7±0.4%的3He極化率,這是國內首次報導實現該應用類型的裝置並實測到這樣的極化率,填補了該項技術領域的國內空白
  • 「泰州隊列」多項研究填補國內空白 建立我國最大單一地區生物樣本庫
    交匯點訊 9月18日下午,復旦大學泰州隊列科創成果新聞通氣會舉行,復旦大學泰州健康科學研究院在隊列建設、重大慢病防治等方面多項研究填補國內空白。截至目前,泰州隊列基線人群已達20萬例,收集了150萬份生物樣本,建立了我國最大的單一地區生物樣本庫。
  • 寧波一企業牽頭並主導起草戶外LED滅蚊燈標準 填補行業標準的空白
    9月10日,2020光與昆蟲技術應用與標準高峰論壇在寧波舉行,會上,寧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由其牽頭並主導起草的《室外紫外線LED誘蚊燈性能要求》標準,填補了戶外LED滅蚊燈標準領域的空白,將進一步引導市場實現統一、合規、有效、安全。
  • 四名溫州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新院士
    主要研究領域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員、浙江省特級專家以及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滕錦光,男,1964年出生在溫州永嘉。1979年畢業於永嘉勞武中學(今羅浮中學)。1979年,滕錦光考入浙江大學。現任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建設及地政學院院長。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科賽富公司:新型阻燃材料填補國內空白
    鑑定委員會由清華大學院士李亞棟、中國消防協會常務理事張和平、中化化工科學技術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高工伍振毅等9位專家組成。專家們聽取報告並現場調研產品性能等,對該公司環保型無滷多功能阻燃塗層的研發及應用進行鑑定,一致認為該新型阻燃材料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了解,科賽富公司和南京通源新材料公司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了環保型無滷多功能阻燃塗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