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2 02:44:46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一艘太空飛行器,在距地球3.34億公裡的深色菱形小行星表面上停留了幾秒鐘。這個時間,已足夠它收集所需的塵埃和卵石。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英國《自然》網站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美國時間20日完成了對小行星貝努的歷史性著陸,這是NASA首次執行小行星表面取樣任務。更重要的是,這些富含碳的樣本終將返回地球,相當於給人類帶來「一張太陽系的嬰兒照片」。
作業很難,但太空飛行器很乖
這是NASA首次對一顆小行星「下手」。
接近行動從慢慢靠近到最後離開,全程持續了4個多小時,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在美國東部時間20日下午6時11分確認與貝努表面成功接觸。在接觸期間,太空飛行器的特殊設備從貝努表面收集了所需巖石。這是3.3米機械臂末端的一個圓柱形裝置,其「輕拍」南丁格爾隕石坑上的一個小點,持續幾秒鐘,釋放出氮氣,吹起一堆小行星碎片中的小顆粒,取樣再收回到OSIRIS-REX內部。
實際上,這真正的接觸只有幾秒鐘,因此仍是在6時11分,太空飛行器離開了小行星的表面。它將乖乖地退到安全距離,留待科學家評估它收集了多少物質。
NASA團隊成員在轉播中稱:「這是歷史性事件。」NASA確信太空飛行器完成了這項任務且表現出色,稍後地面將收到所獲取樣本的確切重量以及接近小行星時的圖像。NASA希望能拿到60克的樣本,但他們表示,就算少個一兩克,也不至於就不讓太空飛行器「回家」。
演練多年,團隊仍提心弔膽
這次接近行動其實經過多年的計劃和演練。僅今年就進行了兩次模擬——OSIRIS-REX團隊兩次讓太空飛行器接近貝努表面,第二次演練時OSIRIS-REX與小行星最近只有40米左右。
而耗資8億美元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早於2016年9月就從地球發射升空了,2018年12月到達工作位置,此後一直在其軌道上運行,為接近做準備。
演練這麼久是有道理的。在20日正式接近之前,該任務的首席研究員、亞利桑那大學的行星科學家丹特·勞裡塔甚至認為「我們的第一次嘗試可能不會成功」。因為這一過程足以讓人提心弔膽——太空飛行器將不得不穿過一塊別名「厄運山」的高聳巨石,大約有兩層樓的高度,然後再進入一個比幾個停車位大不了多少的取樣區。
很幸運的是,接近任務成功了。勞裡塔表示:「我希望大家把它當成一個好消息,我們為之驕傲,因為今年發生了太多瘋狂的事了。」
用你來分析怎麼擊碎你,還望不要介意
在此之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兩項任務,已經從小行星表面獲得了一些塵埃樣本,2019年取樣的一些塵埃,現在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準備接受分析。而在JAXA任務之前,地球上的人們如果想了解小行星的組分,基本都要通過研究墜落到地球的隕石來進行,而這些隕石在穿越大氣層撞到地面的過程中,極易受到汙染。
而直接從小行星上「挖石頭」,則可以排除地球汙染去研究45億多年前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來的痕跡。小行星們,各有各自的精彩故事,這些樣本等於「親口」向我們講述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的。
科學家認為,貝努的故事應該尤其動人,因為它可能富含有機化合物,其在整個太陽系中遍尋可見,包括地球上的生命。
此外,我們還能在貝努的巖石上進行分析,尋找保護地球不受近地小行星傷害的線索,譬如說,怎麼更好地擊碎它們,至於這一點「希望貝努不要介意」,團隊成員們笑稱。
編輯: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