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食品成大眾新寵,將是民用食品產業發展新動力

2021-02-25 煎炸油管理

所謂太空食品,是指結合航天人員在太空中的口味和消化吸收能力以及特殊進食方式而研製的一系列食品,具有營養豐富、便攜、易儲藏、保質期長、適合在太空環境食用等特點。

人們在地球上習以為常的一日三餐,在太空失重環境下,其實並不容易。在早期的航天飛行中,航天員對食品的選擇非常少,吃的主要是經過特殊加工的液體或半固體食品,並通過「牙膏管」擠食。

為打破航天員「吃不好」的困局,當一群人潛心研製宇宙飛船的時候,另一群人開始致力於研製可以滿足太空飲食需求的食品。現如今,太空人幾乎可以在太空吃到和地球上一樣豐富的食品。

自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完成人類首次太空遨遊以來,太空食品都是在地球上預製好的複合型食品。為了保證航天員在失重、輻照、生存空間狹窄或其他環境突變情況下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太空食品除了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及食用簡單等特點外,還具有高營養密度和均衡全面的營養搭配。

在載人航天的起步階段,也就是20世紀60年代初期,太空人們吃的是經過高度改造的食物,通常被稱為「藥片餐」,「藥片」上塗有一層明膠,以減少食物的碎裂。

20世紀60年代中期,太空食品的品種更加豐富——新加入了甜點,如奶油糖果布丁,但是產品的設計思路和風味口感並沒有本質變化。

20世紀60年代後期,在阿波羅飛行任務中,科學家開發出可復水食物。在1968-1972年間,隨著載人航天飛行時間的延長和太空飛行器性能的發展,食品科學家開始使用鋁罐存儲太空食品,開發出更加靈活的包裝,並發現了保持加工食品營養品質和延長保質期的方法。

20世紀70年代,食品科學家們能夠給第一個空間站提供72種不同的預製與可復水食品,太空人能夠圍著桌子一起吃飯,使用傳統的餐具(刀、叉、勺和用來打開塑料容器和密封包裝的剪刀),這時候,太空餐才真正有了一絲「人間煙火」氣。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太空食品家族中陸續引入預處理和單獨包裝食品以及新鮮食品。太空人的菜單空前豐盛,食物的味道也和地球上的相差無幾。太空食品開始注重地域風味和航天員的口味偏好,很多調味品出現在菜單裡,比如20世紀90年代進入太空艙的塔巴斯科辣醬,就成為美國太空人「安撫心靈」的美味。

進入21世紀,隨著食品加工和包裝技術的發展,管狀太空食品徹底淘汰,取而代之的新一代太空食品包括熱穩定類、輻照類、凍幹類、含水分類(如麵包、果乾、水果和漿果甜點)、即食類(餅乾、糖、堅果)、飲料(不含碳酸和酒精)以及新鮮果蔬。

相關焦點

  • 航天技術「走入凡塵」太空食品成大眾新寵
    20世紀60年代中期,太空食品的品種更加豐富——新加入了甜點,如奶油糖果布丁,但是產品的設計思路和風味口感並沒有本質變化。20世紀60年代後期,在阿波羅飛行任務中,科學家開發出可復水食物。在1968-1972年間,隨著載人航天飛行時間的延長和太空飛行器性能的發展,食品科學家開始使用鋁罐存儲太空食品,開發出更加靈活的包裝,並發現了保持加工食品營養品質和延長保質期的方法。
  • 回眸太空食品六十年,帶給我們的不止想像
    太空食品有哪些不同於普通食品的特別之處?如何製作,在哪裡製作它們?中國的太空食品處於怎樣的水平?研究太空食品,對於民用食品產業有何意義?接下來從5塊餅乾講起。但我們完全相信:中國航天員吃到太空蔬菜的日子已近在眼前!3、太空食品「下凡塵」,為民用食品產業注入勃勃生機太空食品的研發需要大量尖端科技做支撐,雖然民間力量極少參與,但其中的關鍵技術在完成歷史使命後,往往成為推動民用食品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像如今在食品行業被廣泛採用的真空凍幹技術、蒸煮包裝技術,最早都是來自太空食品。
  • 王偉明委員:發展大豆食品,引導大豆產業與中醫藥等產業融合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民進黑龍江省委會副主委,黑龍江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王偉明委員向大會提交了《發展大豆食品產業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的大會發言。他認為,大豆的營養保健價值尚未得到重視,國內大豆功能食品較少。王偉明提到,日本已經有計劃地推動和扶持作為大豆發酵食品的納豆產業發展,將其列入兒童營養午餐。
  • 富硒食品館裡的「新寵」---麥芽硒
    2017年4月12 日,CISF中國(北京)國際富硒食品產業展覽會的新寵——麥芽硒在富硒食品5號館—硒貴人(北京)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展位硒貴人(北京)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研究富硒產業及銷售富硒產品的科技自主創新型的科技型企業。選擇了內蒙古高原河套地區種植的優質有機硬質紅小麥,經過多年潛心研究,使麥芽中的硒含量最高能達到981ppm。霍志忠發現,麥芽硒(有機硒)內各種微量元素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 食品產業與食品安全規制的耦合關係
    從當前中國食品產業的發展來看,東部沿海地區的食品產業主要是產業集群形式的,甚至西部的食用農產品產業也遵循集群發展的模式。食品產業集群的形成和演進是一個動態演化的過程,經歷了產生、發展、成熟三個階段,在內外雙重影響因素作用下,成熟之後的演進可能會出現升級、衰退和擴散轉移三種路徑與方向。
  • 我國運動營養食品從小眾走向大眾
    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蔣志學表示,近10年來,我國運動營養食品科技與產業的發展迅猛,給我國競技運動水平的提高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幫助運動員保持更加健康的身體狀態,適應最高水平的對決,持續保持最佳競技狀態,獲得更長的運動生涯,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的同時,必須理解和懂得科學的訓練及營養計劃,學會和掌握如何藉助運動營養食品為訓練和比賽服務。
  • 數字賦能食品產業發展!全國首家食品雲在漯河正式上線
    據介紹,近年來,漯河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河南團審議時提出的「三鏈同構」的重要指示精神,依託本市食品產業集中度高、體量大、名企多、鏈條長的優勢,樹立「食品+」理念,著力打造完善豐滿的綠色食品產業生態,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前不久,漯河堅持「三鏈同構」,推動食品產業向縱深發展的典型經驗做法獲國務院通報表揚。
  • 太空遨遊和太空食品有什麼關係 航天科技企業走訪讓人大開眼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 太空遨遊和太空食品有什麼關係4月27日,「訪企業 促合作 謀發展」院企走訪活動在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舉行。本次活動由市科協指導,深圳市科技傳播促進會舉辦,旨在連線院校成果轉化,促進技術落地應用。市科協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林祥,以及來自科技、教育、傳媒領域的10餘名企業代表出席活動。
  • 中國有機食品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年中國有機農產品消費將達到248 億~594 億元的市場規模,有機食品將以年均15%的增速發展。  儘管市場空間較大,但是結合截至**我國有機產品的市場來看,有機產品市場依然存在較多問題,如市場推廣力度不夠,很多消費者只是對所謂的有機食品有所耳聞,並不知道真正意義上的「有機」概念,因此,建議企業應對其做一定的宣傳及推廣。
  • 做好「食品」大文章!梧州市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廣西梧州甜蜜家蜂業有限公司 何鎏 攝這只是梧州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特色食品產業,以「嚴標準、樹品牌、強龍頭、聚集群」為抓手,堅持做好「食品」這篇大文章,打造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梧州樣本」。
  • 浙江召開食品安全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
    立足浙江實踐,面向未來發展浙江召開食品安全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優勢農產品如何掌握國際話語權?食品安全與產業發展如何高質量融合?在數位化背景下如何轉型實現新時代監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所長施小明,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新紅就目前市場監管以及食品安全在網際網路技術飛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有效應對新矛盾、新問題,推進食品產業綠色、健康、高質量發展作了主題演講;浙江省食品工業協會會長謝宏,中糧集團安全生產部質量安全部總經理曹高峰,美團浙江區政府事務總監肖春見從企業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就如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把握食品安全發展新趨勢
  • 舌尖上的美味:太空食品來了
    太空食品,推薦您了解一下!「真好吃,是小時候吃到的番茄味道」、「口感脆甜,沒有被催熟的生澀感,這宇航蔬菜就是跟菜市場買的不一樣啊!」……12月31日,中航匯購宜家健康產業集團(下稱「中航健康產業集團」)2019年年會在許昌舉辦。北京神飛航天應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宏偉、河南省食品安全協會會長齊天生等參會。在現場贏得諸多讚譽的太空番茄,個頭碩大,色彩均勻。
  • 太空食品是如何加工的?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關於太空食品的圖片]網易探索3月5日訊,你知道什麼是太空食品嗎?你知道太空食品的發展歷史嗎?你知道太空人在太空船裡能自己做飯嗎?近日,來自美國波士頓大學的科學家史蒂芬妮-沃特森(Stephanie Watson)發表文章,詳細的介紹了太空食品的加工、歷史和發展情況,為我們揭開了太空食品的神秘面紗。
  • 陝西食品科技助力山東金鄉大蒜產業高質量發展
    論壇由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人民政府主辦,金鄉經濟開發區食品產業園、金鄉縣商務局承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專家學者和生產企業代表、商貿流通代表等齊聚金鄉,為金鄉大蒜產業聚焦營養健康、功能性食品開發及推廣建言獻策,探討雙循環背景下大蒜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應邀出席論壇的陝西食品專家團隊在會上做了2個主題報告。
  • 江南大學:面向食品行業新發展 開啟產學研融合新徵程-中國食品安全...
    陳衛院士強調,食品行業正面臨著國家宏觀形勢和行業發展的良好態勢,要努力以更大擔當實現中國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為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食品處處長李強致辭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食品處處長李強表示,食品工業作為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礎性產業,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保持穩定發展
  • 我國食品科技與產業深度對接的黃金期已經到來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在西安召開
    疫情常態化下,在轉型創新與「健康中國2030」浪潮的共同推動下,消費需求的變化持續推動食品產業供給側改革。如何讓百姓吃出健康已經成為我國食品產業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課題與使命。後疫情時代,食品產業將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健康化升級路在何方,科技如何主導食品行業的健康轉型?10月28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在陝西省西安市召開。
  •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西省功能食品產業發展規劃(2018...
    ,站在學科和技術前沿,針對功能食品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謀劃產業發展有效路徑,定準產業行進方向,抓好推動產業發展項目,採取得力措施,力爭在三年內把我省的功能食品產業推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為今後更長遠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烘焙食品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烘焙食品的生產將越趨專業化和標準化
    中國烘焙業處於高速增長期,消費者的購買力持續上升,這種情況下產業發展布局不平衡、技術更新緩慢、傳統技術流失、同質化競爭等行業發展中的不足沒有充分顯現。近年來我國烘焙連鎖企業的品牌化、規模化的優勢已經有所建立,但仍然局限於區域市場,真正實現品牌連鎖化、規模化的烘焙企業屈指可數。
  • 神秘的太空食品--中國數字科技館
    2008年10月,我國將發射「神舟7號」飛船,把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這次太空飛行,我們的航天員會第一次走出飛船,進行艙外活動,同時還將開展空間材料科學實驗並釋放一顆伴飛小衛星。航天員們要在飛船上生活好多天,茫茫太空,他們怎麼吃飯呢?吃些什麼呢?這篇文章將給大家揭開太空食品的神秘面紗。
  • 太空食品
    題目描述太空中所有的物品都失去了重量,變得可以隨處飛揚,好像空氣一樣。這樣,太空人就不能像地球上那樣可以隨時取食,輕鬆地嚼咽,不然就會因食物不能下咽而卡在食道中間,危及生命。因此,科學家在研製宇宙飛船的同時,也研究製造太空食品。經過許多次的太空實踐,科學家發現,太空食品要求營養豐富、衛生、進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