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效應:網際網路產品的「爆發探測器」

2020-11-28 騰訊網

//關於作者

嚴靖凱,91年生,北京大學金融學與區域經濟學雙學士學位,INCE Capital渶策資本的執行董事,專注網際網路和消費領域;曾經參與了最右、小佩寵物、十薈團、全球購騎士特權、52toys、慧科教育集團等公司的早期投資。2020年入選福布斯中國金融創投領域30位30歲以下精英。

在過去8年的VC投資生涯中,我主要關注網際網路消費領域。網際網路產品從不為人知到爆發往往只有幾個月,對投資來說,能否在還沒爆發的早期發現優秀產品,決定了80%的成敗。

我所在的投資團隊有幸參與了Bilibili、知乎、Musical.ly、最右這幾個知名網際網路產品的早期投資,並且在長達數年追蹤幾百個網際網路產品時發現一些有趣的規律。

其中在早期最容易被忽略,卻最重要的,就是「網絡效應」網絡效應是在網際網路被廣泛研究的概念,我在本文中也提出了對網絡效應機制的一些創新思考,歡迎朋友們共同探討。

什麼是網絡效應?

為了方便不熟悉網絡效應的讀者理解,我先介紹網絡效應的定義:在一種產品或是服務中,每一個新增參與者都可使得這種產品或服務對其他參與者更有價值。這種特殊的機制我們稱為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作用的方式分為「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

1. 直接網絡效應:

2. 間接網絡效應:

新增用戶並不直接帶來價值,但新增用戶會促使整體網絡豐富,間接給用戶帶來價值。以愛奇藝為例:新增用戶不會影響原有用戶的使用,但隨著越多用戶使用,愛奇藝越能提供更豐富的視頻內容,從而提高原有用戶的使用體驗。

網絡效應有幾種標準形態:對稱網絡、雙邊網絡、局部網絡:

1. 對稱網絡:

這是直接網絡效應最清晰的一種形態,即每個新增用戶都能潛在地為所有用戶帶來直接價值。在對稱網絡中,用戶和用戶之間相對平等,互動方式也相似,可以實現對等交流。微信、Soul等社交軟體就是這樣的例子。

2. 雙邊網絡:

網絡的參與者被劃分為雙邊,一邊用戶的增加將對另一邊用戶產生明顯的好處。最典型的形態是買家和賣家雙邊,比如淘寶和拼多多。

3. 局部網絡:

新增用戶僅為與自己連接的用戶帶來價值。比如微博,博主僅對關注自己的粉絲有價值;打車、外賣等被地理位置限制的服務也屬於這種網絡。

一種新的網絡效應機制:

二階網絡效應

隨著全球新生代的入網,網際網路產品形態開始有了更加多元的演化。我通過最近的研究分析,提出一種新的網絡效應作用機制:二階網絡效應

二階網絡效應起作用的方式,與我們理解的直接網絡效應有很大區別。由於這是我個人原創的概念,我給大家舉個例子方便理解,也歡迎讀者隨時指正。

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淘寶平臺上,有水果買家B和桔子賣家C。如果蘋果賣家A作為新用戶加入淘寶並產生銷售,對於B和C來說,A的加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

我們可以觀察到三種作用:直接網絡效應、間接網絡效應、以及競爭效應。

直接網絡效應體現在:A接入網絡與買家B直接連接,售出產品獲得收益;間接網絡效應體現在:A的加入提升了平臺水果供應的豐富度,進而吸引更多的買家。

但是,A與C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競爭效應,是我們運用上述框架無法完整解釋的。我們來重點談談競爭效應是怎麼發生的:

A接入網絡,賣給了B一斤蘋果;B購買蘋果的行為,使得他的總體水果購買預算有所下降;預算的下降減少了B購買C桔子的可能性。

至此,A的加入使得C感受到了競爭的加劇。這個過程中,A首先影響B,通過B再影響C,但A和C並沒有直接相連。因此A對C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通過共同買家B而產生的。

我把這種通過2次連接才能產生作用的過程,稱為二階網絡效應。以此類推,需要連接多次產生作用的過程稱為多階網絡效應。

運用二階網絡效應的概念,我們可以更清晰地分析市面上眾多網際網路產品背後的作用機制。

舉個大家日常會應用到的例子,大家會願意使用微信群聊的原因,不是因為你可以多快地在群聊裡收發消息,而是因為微信群裡有一些你雖然現在不認識、但未來可能會需要認識的人。

這種潛在的二次連結會大幅度鞏固現有網絡效應,並且沉澱出有效關係鏈。

用網絡效應找到社會分層的爆發點

我在過去重點關注的領域是網際網路產品,通過數年追蹤的幾百個APP,我發現網絡效應運用的合理與否,成為了網際網路公司估值高低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

最近幾年比較出色的創業公司裡,Soul是一個穩定增長的社交產品。

它是一個典型具備「直接網絡效應-對稱網絡形態」的網際網路產品:每個新增用戶直接增加了其他用戶認識新朋友的可能性,同時每個用戶的權力都相對平等,沒有出現流量集中到某個大V身上這種情況。

我們知道,為了實現良好的網絡效應,一個網絡的規模應當儘可能大、連接方式應當儘可能豐富,這樣的網絡才有價值。

反觀社交賽道:多數社交產品都強調顏值,但有顏值的必然是少數,這意味著「看臉社交」的規模一定是有限的。

從一開始,Soul就通過「不看臉社交」的切入點,將目標人群定位在了絕大多數「顏值不一定高」用戶,形成了更大的社交網絡。

這是為什麼在眾多都符合「直接網絡效應-對稱網絡形態」的產品中,Soul能保持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

網絡效應的另一個重大特點也凸顯出來:當規模越大,價值就越高,於是用戶的粘性和市場流量的馬太效應就更強。

一個Soul的用戶,並不關心日常互動的朋友是否認識其他用戶,也不會在Soul上與「朋友的朋友」進行多少交互。如果能夠在產品形態上補全「二階網絡效應不足」的短板,Soul一定能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Soul僅僅是一個例子。過去5年,中國崛起的網際網路產品都很好的利用了網絡效應來構建自己成功商業模式的基礎。

Bilibili以二次元人群切入,通過彈幕互動和UGC內容打造了與愛優騰截然不同的視頻生態;

知乎通過「普惠」策略為原有相對專業垂直的社區內容提供了大量的豐富度,吸引了更多用戶的加入;

最右通過良好的社區氛圍和「神評論」機制,讓用戶樂此不疲地自主創造內容構建網絡效應;

快看漫畫通過豐富漫畫內容和搭建用戶UGC社區有效提升了用戶的長期留存和使用粘性。

非常榮幸,Bilibili、知乎、最右都是我所在的投資團隊在早期就主導投資的優秀企業,他們今天都已經成長為中國網際網路社區的中流砥柱。

放眼未來,中國的新生代網際網路產品一定是分層的。

在產品形態上,公司能夠創造的網絡規模越大,網絡連接的方式越多樣,合理運用的網絡效應種類越多,就越能夠構建護城河和競爭壁壘,進而在未來的行業分層中佔據主導地位。

幸運的是,一旦你開始運用一種網絡效應創造價值,疊加其他類型的網絡效應就會變得更加容易,甚至可以結合規模經濟、品牌口碑和用戶習慣的養成,搭建多維度的企業護城河。

在這個過程中,對網絡效應的理解最為深入的企業家,能夠打造出劃時代的、引領整個行業的網際網路產品,創立像阿里、騰訊、今日頭條、美團、滴滴那樣的偉大企業。

版面 | 顧天紅

互動話題:感謝你的在看、轉發、評論,根據網絡效應,你看好哪個正在發展的網際網路產品?

每周評論區,被zan最多的評論者,將獲得造就送出的書籍一本。

相關焦點

  • 四大效應之網絡效應
    病毒營銷的實質是一種網絡傳播效應。這裡的網絡是指人際網絡關係,三度影響行為,六度傳遞信息。即使目前網際網路和計算機技術發展到如此程度,也無法精確的再現社會現實中發生的真實情況,要靠營銷者去感知和判斷,數據只是對判斷的部分反饋和印證。
  • 聯創光電旗下產品參與「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 軍工業務全面爆發
    本報訊7月27日,聯創光電官方公眾號披露公司旗下特微電子研製生產的結型場效應電晶體、電壓控制器件等系列產品,參與了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將在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記者獲悉,這是今年以來繼助力長徵五號B火箭和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後,聯創光電在國家級重大航天領域項目工程中作出的又一突出貢獻。
  • 思維模型29 - Network Effects|網絡效應
    如果讓你說一個,你認為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企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我問過些人,答案是各種各樣分享,口碑,追求極致甚至還有人回答說網際網路只是傳統企業的工具。而我的答案是網絡效應,在這裡沒有對錯,只是看法不同。這並不是說傳統行業沒有網絡效應,語言,傳真,快遞,傳媒,甚至普通的傳統企業或多或少多會存在一定的網絡效應。
  • 網際網路時代的「頭部效應」
    頭部效應是什麼? 1895年,義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在研究國家的財富分布時,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個國家的財富都呈現出一種分布方式,少部分人佔據了大部分財富,而大部分人擁有少量財富,類似我們今天所說的二八定律。從坐標軸上看,頭部向左靠攏,還拖著長長尾巴。 網際網路時代,頭部效應也被人們大量使用。
  • 解讀網際網路反腐的「光靶效應」
    本文以此事件為代表,探索了輿情傳播顯現出的「光靶效應」,通過定義對輿情事主的「光靶效應」及分析網絡受眾傳播狀態,深入研究了傳播規律、階層屬性、矛盾碰撞過程,發掘其社會性成因並提出應用對策。為全面認識網際網路反腐的傳播價值和意義,充分理解和積極應對公眾傳播權利的實踐創造,嚴肅認真對待網絡反腐的社會機制表達及其蘊含的改革訴求,提供了建設性策略和參考意見。
  • 「網絡效應」指南:13 種網絡效應全解析,帶你了解巨頭成功的秘密
    這個屬性就是網絡效應。就像我們曾經說過那樣,網絡效應是在數字世界建立可防禦性的頭號手段。在核心商業模式植入了最強類型網絡效應的公司往往能夠取勝,而且是大勝。我們3年的研究表明,自1994年網際網路開始顯山露水以來,網絡效應對技術公司價值創造的貢獻率達到了70%。儘管具備網絡效應的公司只是少數,但是卻創造力大部分的價值。
  • 網絡效應「聖經」(上):網絡效應為什麼重要?其運作原理是什麼?
    網絡效應是產品和業務中的一種機制。有了網絡效應,每多出一個用戶,都會使產品/服務/體驗對其他的用戶更有價值。網絡效應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是數字世界中最好的防禦形式,因此也是創造價值的最佳形式(另外的三大防禦形式是品牌、嵌入和規模)。過去幾十年來,網絡效應創造了科技行業中的絕大部分價值,因為科技領域中,許多贏家通吃的公司都是由網絡效應推動的。
  • 黑洞效應引發的「血案」,最後歸於平靜,還是爆發
    黑洞效應引發的「血案」,最後歸於平靜還是爆發。4月10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揭曉了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照片的主角是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Messier 87中心的黑洞。這張歷史性的照片拍攝動用了全球8臺望遠鏡,「衝洗」過程就花了2年,就在該事件爆發以後,網絡掀起一股黑洞效應,首先是視覺中國的版權問題。他碰瓷黑洞照片,說只要使用該照片都屬於侵權行為,最後被該照片的科研部門出來「打臉」,有網友說,這吃相太醜。當然此事並沒有簡單的結束,網站關閉整改,股票跌停,各路大v,官媒轉發。此處不配圖,怕侵權。
  • 2019-2023年中國網際網路網絡的安全狀況
    (五)應用軟體供應鏈安全問題觸發連鎖反應  2017年,應用軟體供應鏈安全問題集中爆發。2017年8月,NetSarang公司旗下的Xshell、Xmanager等多款產品被曝存在後門問題。除此之外還曝出了惠普筆記本音頻驅動內臵鍵盤記錄後門、CCleaner後門等,均對我國網絡空間安全帶來巨大隱患,對我國網際網路的穩定運行和信息數據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 網際網路帶寬需求持續增長 海底光纜或迎爆發期
    國際海底光纜就像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它是全球網際網路的血管,憑藉著高速、超大帶寬、超遠距離傳送特點,滿足了全球通信行業的發展,成為全球數位化、一體化的重要基礎設施,有人將其形象地稱之為「海底長城」。
  • 一個天貓長出54家上市公司 中國數字經濟的效應開始爆發
    一個天貓長出54家上市公司 中國數字經濟的效應開始爆發時間:2019-08-23 09:0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個天貓長出54家上市公司中國數字經濟的效應開始爆發 21世紀經濟報導 文/啟明 8月23日,網際網路家電品牌小熊電器將正式登陸A股市
  • 又一重大事故爆發 5G網絡安全困境如何解?
    「網絡安全是5G+工業網際網路時代的第一大挑戰。」僅2020年到現在,就爆發了十幾起重大的網絡安全事故。2020年2月,美國某天然氣公司遭勒索軟體攻擊,IT和OT資產均受到影響,設施被迫關閉,天然氣供應被迫停止。2020年5月,臺灣兩個最大的煉油廠兩天內相繼遭到勒索攻擊,導致計算機系統關閉,客戶無法在加油站使用電子支付。
  • 「5G﹢工業網際網路」釋放疊加倍增效應
    根據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最新調研數據,目前「5G﹢工業網際網路」案例超1000個,主要應用場景集中在設備信息採集、超高清視頻監測、產品質量檢測、AGV小車、遠程控制、AR輔助診斷等,提質增效成果初顯。「一業帶百業」助力產業升級5G網絡、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夯實了千行百業的發展根基,「5G﹢工業網際網路」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
  • 移動社交應用爆發:細分社交網絡 全新公司類型
    移動社交應用的爆發意味著什麼呢?我們正在見證一種全新的公司類型。這些公司起初就是為了提供手機和平板電腦(而不是PC或筆記本電腦)體驗而建立的。它們使用基本的社交活動並利用智慧型手機的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酷的功能,換取構建更多親密網絡的機會。去年一年,Facebook和Foursqure這樣的主力軍就已經發布了新的移動功能,讓用戶可以籤到並同時分享該位置的照片。
  • 聊聊那些擁有「邊際效應」的產品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是邊際效應對應不同線上線下產品的不同狀態以及優勢。現如今對於大多數的網際網路產品來說,其實都大致會用到「邊際效應」這個概念,在看似華麗渲染的網際網路背後,真正支撐著的是對人的深刻認識與理解。
  • 特斯拉(TSLA.US)背後的三股力量 規模效應、網絡效應、摩爾定律
    核心要點我們認為特斯拉(TSLA.US)的背後是規模效應、網絡效應、摩爾定律三種力量的合體。現代工業文明有三種底層力量:1、整車製造業的規模效應:其本質是成本隨著規模擴張而不斷下降,從而形成了強大的規模效應護城河。2、網際網路工業的網絡效應:其本質是當用戶基數不斷增加,邊際成本遞減,同時伴隨著收益呈現遞增。
  • 淺談網際網路思維(二)——網際網路發展觀
    企業轉型——WHY網絡技術帶來了什麼?海量信息匯集在各個開放平臺,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全面了解任何一個東西,故靠信息不對等、一錘子買賣的盈利模式一去不復返。任何一款產品要站住腳,必須形成嚴密的閉環即「出現-體驗-服務-優化」。
  • 梅特卡夫定律:社交網絡的滾雪球效應
    關於網際網路有三條重要的定律:摩爾定律、吉爾德定律和梅特卡夫定律。其中摩爾定律是流傳最廣泛的,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價格不變的時候,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每月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會提高一倍。
  • 網際網路背景下的連接模式:網絡、群體和終端
    作為媒體,網絡空間的主要特點是信息傳播範圍廣、傳播方向多、傳播速度快(常常爆發性地傳播)、信息受眾(接受者)和傳播者相統一、無中心無邊界網絡狀連結、社區(社群)互動效應較強、傳播精準度高等特點。因此,對企業來說,既能進行「面」(宏觀)上的高效傳播,又能進行「群」、「點」(微觀)上的精準溝通,還能進行反饋式的深入互動,未來將會成為媒體大廈中的主體。
  • 2021傳媒網際網路策略:擁抱大產品、大用戶平臺的繁榮性成長
    3)網際網路行業結構變化:馬太效應逐漸顯現網際網路行業是典型的規模經濟行業,大部分的網際網路產品是具備飛輪效應的。飛輪效應是指:要讓 靜止的飛輪轉起來,一開始必須使很大的力氣去轉動,但飛輪會轉動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一臨界點 後,飛輪的重力和衝力會成為推動力的一部分,這時無須再費更大的力氣,飛輪依舊會快速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