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ture子刊】壽命可預測?猶他大學首例研究:基因突變能夠預測壽命和生育能力
來源:轉化醫學網
根據最近猶他大學健康科學家們的研究,健康年輕人基因突變累積率的差異有助於預測男性和女性的剩餘壽命,以及女性的剩餘生育年限。他們的研究被認為是此類研究的首例,他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較少突變的年輕人比那些獲得突變更快的年輕人多活5年左右。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最終可能會導致開發減緩衰老過程的幹預措施。這項研究在6月19日在線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ce Reports)雜誌上。
2,情緒激動為何讓人心碎?湘雅二院學者提示有新機制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應激性心肌病即Takotsubo症候群,也稱「心碎症候群」,是一種由強烈的心理或生理應激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症候群。近期,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學者結合相關研究指出,受到應激事件刺激後,大腦中與應激相關的結構發生解剖和神經生理學變化,應激誘導的中樞神經系統改變可能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從而導致應激性心肌病。
3,《Nature》!「人造知覺」解讀人類大腦感知氣味《黑客帝國》更近一步
來源:腦友記BrainUp
紐約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新研究,利用光遺傳學產生「人造氣味」來幫助解讀哺乳動物的大腦如何感知氣味並將一種氣味與其他數千種氣味區分開,以研究嗅覺感知的本質。研究結果於6月19日發表在《Nature》雜誌上。
已知不同的嗅小球活化模式會產生特定氣味的感覺。通過激活嗅小球的特定活動模式,研究人員產生了「合成氣味」,這些氣味被老鼠感知為真實的。論文作者林伯格將嗅覺比作一首歌的旋律:激活的嗅小球就像歌曲音符一樣,需要遵循時間順序,如果沒按照順序被激活,就好像音符被打亂一樣,這首歌的體驗就會令人崩潰。
4,AJP:縱向研究:抑鬱症青年在當前期和累積期的獎賞系統的功能障礙具有不同的神經基礎
來源:思影科技
大量研究表明,獎賞系統功能障礙是抑鬱症的相關和預測因素。最被廣泛發現的抑鬱症患者大腦功能異常的腦區為紋狀體,甚至皮質-紋狀體環路對金錢獎賞的反應都較為遲鈍。
本研究是一個系統性的縱向研究,從2002年起對300多名兒童,從3-5歲起進行跟蹤,測量其學齡前、學齡期、青春期的抑鬱嚴重程度,結合fMRI掃描,分析個體在不同的抑鬱階段,即當前抑鬱和累積抑鬱,在面臨獎賞預期和獎賞接收刺激時,神經反應的差異。
結果顯示,獎賞系統神經環路在當前抑鬱和累積抑鬱階段存在變異,特別是早發性抑鬱患者之間存在重要差異。早期和累積的抑鬱症經歷破壞了皮質-紋狀體迴路對獎勵性線索的反應,而青春期出現的急性抑鬱症只會破壞腹側紋狀體。
5,我在清華、北大、浙大教室裡丟了近萬塊錢
來源:心理學報
為了研究大學生的誠信行為,浙江大學周欣悅教授的團隊進行了一個有趣的「丟錢」實驗,團隊成員在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三所學校丟下8000多元來觀察學生們是不是會拿走錢,以此來記錄學生的誠信行為。本次實驗採用的材料主要為三所學校的校園卡,整張卡包裝在透明卡套當中, 卡的正面貼有聯繫電話, 卡的背面放置20元現金。
結果表明,在三所學校中,丟失錢或者卡的比例比較低,平均只有5.2%。進行兩兩對比之後,三所學校丟錢的概率並不存在顯著差異。在「學霸區」(教室座位前排)的卡包與後排(學渣區)的卡包相比更不容易丟失。雖然整體上丟失錢的比例並不高,但是在不同的天氣、空氣汙染水平的影響下,學生的誠信程度存在顯著差異。
6,AI詩人能像莎士比亞一樣寫作,文字工作者們,顫抖吧!
來源:學術頭條
由人工智慧程序 Deep-speare 編寫的詩節
近日,三位機器學習研究人員與一位文學學者共同組成的 Deep-speare 團隊,使用在線圖書館穀登堡計劃(Project Gutenberg)中大約 2700 首十四行詩(約 36.7 萬個單詞)來訓練 AI 詩人。通過在培訓資料庫中搜尋詩歌,並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創建與示例匹配的詩歌,AI 詩人最終在深度學習中學會了「創作」。
Deep-speare 編寫的詩歌節奏、韻律和基本語法都很自然,還惟妙惟肖地模仿了莎士比亞的詩歌風格。大多數讀者都無法區分 AI 生成的詩歌與詩人創作的作品。
7,研究進展:唯一進入三期臨床自閉症核心障礙的藥物宣布流產
來源:小丫丫自閉症
2018年1月29日,瑞士製藥巨頭,羅氏(Roche)公司宣布,他們開發的新藥Balovaptan(又名RG7314)獲得美國FDA的突破性療法認定,進入快速通道的臨床試驗。這個藥物的三期臨床試驗,計劃在今年6月30日結束。Balovaptan是一個選擇性抑制vasopressin-1A(後葉加壓素)受體的藥物。後葉加壓素由下丘腦產生,並存貯於垂體後葉的腦部區域,是體內的一種荷爾蒙,也稱「抗利尿荷爾蒙(ADH)」。
然而,據FierceBiotech網站今年4月22日報導,在Roche公司關於本年度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中,儘管公司的藥物銷售依然強勁,有7%的增長,但是該公司的兩個3期臨床藥物也宣布終止,其中就包括Balovaptan。
8,國內首張AI「影像輔助診斷」軟體三類證頒發,MR腦腫瘤率先衝出重圍
來源:動脈網
6月1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安德醫智旗下BioMind「天醫智」的顱內腫瘤磁共振影像輔助診斷軟體通過了NMPA三類醫療器械審批。該產品是由天壇醫院和安德醫智聯合成立的"神經疾病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研發,是首個藥監局獲批的、以「影像輔助診斷」命名的醫療AI軟體。
前文閱讀
1,腦科學日報: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見解;空氣品質影響早期大腦發育
2,腦科學日報:數學天才的大腦是怎麼運作的?3D人臉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