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交互心理學(下)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互動設計七大定律:費茨定律(Fitts』 Law)、希克定律(Hick’s Law )、神奇數字7±2 法則、接近法則(The Law Of Proximity)、新鄉重夫:防錯原則、複雜性守恆定律/泰思勒定律(Tesler’s Law )、簡單有效原理/奧卡姆剃刀原理(Occam’s Razor )。

引言

馬克吐溫說過:當你手裡只有錘子的時候,那麼看待什麼問題都像釘子。

作為 UI 設計師如果每天想著如何單純的提高自己的視覺能力,那麼看待任何問題都只能是視覺問題。

這樣的話在工作中我們很難去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設計提案,因為我們無法通過多維度的理論知識來佐證自己設計的合理性。

本周我們會繼續分享互動設計七大定律的其他4個理論:費茨定律、格式塔原則、本能反應、色彩心理學。

費茨定律

1. 費茨定律定義

費茨定律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

目標越大,越容易點擊或操作;兩者的距離越近越容易操作。

2. 公式&來源

1954年,當時擔任美國空軍人類工程學部門主任的保羅·費茨(Paul M. Fitts)博士,對人類操作過程中的運動特徵、運動時間、運動範圍和運動準確性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著名的Fitts定律。

費茨定律的公式:t = a + b log2 (D / S + 1),其中a,b是經驗參數,它們依賴於具體的指點設備的物理特性,以及操作人員和環境等因素。

3. 費茨定律的應用

a.按鈕越大越容易點擊

例如nice、閒魚、轉轉的發布欄按鈕,屬於產品的重要核心功能,放大之後擴大了按鈕的熱區範圍並增強了視覺衝擊力,更加容易操作。

b.相關聯的功能按鈕放在一起更容易點擊

相關聯的功能經常出現在底部操作欄中,我們以淘寶、網易嚴選、高德地圖為例,它們的底部操作欄相關聯的功能按鈕都靠在一起。

如淘寶中「加入購物車和立即購買」、網易嚴選中的「立即購買和加入購物車」、高德中「探路和開始導航」,都是緊密相連的業務,放在一起更加容易點擊。

c.次要功能的按鈕可以放的小一點

根據功能層級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將次要的功能放小一點。例如淘寶中介紹詳情頁的底部,「去購買」的功能層級明顯大於其他三項(點讚、評論、收藏)的重要性。

d.功能類型不同的按鈕要放得遠一點

功能類型不同按鈕放在一起很容易造成誤操作,例如UC瀏覽器中詳情頁的底部,「返回」和「評論、收藏、分享」的功能類型不同,如果靠在一起則容易引發誤觸,所以相隔很遠,儘量避免誤操作。

格式塔原則

1. 格式塔原則定義

格式塔理論(Gestalt)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認為整體不等於部分之和,意識不等於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等於反射弧的循環。

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整體與個體的關係,整體和個體之間並不是單一的對等關係。

2. 格式塔原則應用

UI設計中我們主要利用格式塔原則中的:相似性原則、延續性原則、封閉性原則、鄰近原則、簡單原則。

a.相似性原則

當人們看到具有相似特徵的元素會自動將其歸為一組。元素的相似性通常參考:大小、形狀、顏色、紋理等等來去界定。

例如貝殼租房的「資訊快遞」模塊,通過矩形相似性,我們會自然的將其看作一個整體。

b.延續性原則

人的眼睛會自然的從一個物體移動到另一個物體,同時我們也更加傾向於把部分具有一定規則的獨立的個體看成一個整體。

例如 Fancy 頁面中的活動模塊下的功能入口 ,我們的眼睛會自然的將他們的 icon 看成一條連續的線。

再例如我們常見的列表設計,都是遵循延續性原則。

c.封閉的原則

人眼會自動將帶有一定動向趨勢的不完全閉合的圖形看做一個整體,

封閉原則的應用十分常見,在工作中我們稱作為截斷式設計。

例如我們常見的橫向交互,會在屏幕右側故意露出一部分,來告訴用戶通過滑動可以得到更多內容。

如上圖,Fancy 利用橫向交互隱藏更多內容,同時又在屏幕的右邊展現出一部分內容來吸引用戶滑動查看更多內容。

d.鄰近原則

人們會將相鄰比較近的元素自動歸為一組。例如微信的發現頁面,我們第一印象就是相互靠近就是同類型的一組功能。

e.簡單原則

具有對稱、規則、平滑的簡單圖形特徵的各部分趨於組成整體。

例如UC瀏覽器的詳情頁和閒魚以及京東金融的首頁,整體布局都趨於對稱、規則和平滑。

本能反應

1. 本能反應定義

本能反應是指:用戶第一眼見到產品時的感受,而此時用戶還沒有與產品產生交互。

2. 對本能設計的誤解

對於本能設計的時常會存在一個誤解,認為「漂亮美觀」的設計即是本能設計,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更有趣的是人會認為漂亮具有吸引力的界面會更加好用,用戶會對這個觀念持續很久,直至付出巨大的成本,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才會放棄並推翻之前的理論。

本能設計實際上是情感設計的一種,在特定的情境下一起人們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反應,而不是單純的美學設計。

3. 本能設計的應用

a.營造出乾淨漂亮,具有美學設計的界面更容易受到用戶青睞。

例如 Fancy 極簡化的設計,在配圖和布局上都十分考究。

b.注重情感設計,關注細節。

本能反應作為情感化設計的一種,我們需要處處為用戶著想,在細節上為用戶提供便利。例如淘票票中的電影詳情頁,將電影的預告片提到頂部,用戶可以直接產看預告片,而不是再去下拉尋找。

c.兼顧易用性,避免華而不實的設計。

在設計中,我們首先要以業務和實現用戶的需求為主。例如貝殼租房中區域查找房源頁面右下角的低於icon,點擊之後展開的地圖之後,用戶可以直觀的在的地圖上查找區域內的房源。

色彩心理學

1. 色彩心理學的定義

色彩心理透過視覺開始,從知覺、感情到記憶、思想、意志、象徵等,其反應與變化是極為複雜的。

色彩的應用,很重視這種因果關係,即由對色彩的經驗積累而變成對色彩的心理規範,當受到什麼刺激後能產生什麼反應,都是色彩心理所要探討的內容。

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色彩心理學是一種注重因果關係的心理學說,側重於觀看色彩之後產生的感受。

2. 色彩心理學的應用

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地區與國家存在著不同的含義,在這裡我們不會展開的進行詳細的論述,我們核心關注的是色彩給用戶帶來什麼樣子的作用。

a.信息指示

經過社會長期的發展與培養,人們對色彩已經有相對成熟的認知,色彩能夠幫助產品來傳遞信息,例如綠色是「同意」的意思、紅色是「反對」的意思、橙黃色是「警告」的意思,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紅綠燈。

在界面設計中我們需要在圖形化的基礎上結合色彩更好的準確的傳遞信息,引導用戶。

例如貝殼租房的詳情頁中的底部操作欄,「在線諮詢」和「電話諮詢」按鈕通過添加背景色來引導用戶點擊。

b.建立印象

色彩往往能給人建立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例如我們經常聽到這個界面的「配色」很高級,或者這個界面看起來很乾淨等等,都是色彩為用戶的建立的第一印象。例如莫蘭迪的畫作:

Giorgio Morandi

例如每日故宮的界面設計,設色典雅,整體色調極為融合,給人一種溫潤、典雅的感覺。

總結

最後我們再回顧一下我們講的四個心理學定律:

費茨定律:目標越大,越容易點擊或操作;兩者的距離越近越容易操作。格式塔原則我們提到在設計中我們主要參考「相似性原則、延續性原則、封閉性原則、鄰近原則、簡單性原則」這五大原則進行界面設計。本能反應是指用戶第一眼見到產品時的感受,而此時用戶還沒有與產品產生交互。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美觀不等於本能設計。色彩心理學是一種注重因果關係的心理學說,側重於觀看色彩之後產生的感受,同樣是情感設計中的一種。

參考連結:

設計法則: Fitts』 Law / 菲茨定律(費茨法則)https://dwz.cn/hsQgzJ9O

百度百科-費茨定律 https://dwz.cn/lh2IgJPi

百度百科-格式塔心理學 https://dwz.cn/s8qz8Vjp

UI設計中的格式塔原則 https://dwz.cn/m6ZSYFED

大產品小細節!5分鐘了解格式塔原則 https://dwz.cn/WOQEbsX1

本文由 @ 姜正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的七大流派(下)
    關注我,一起學習心理學接下來就是鼎鼎大名的弗洛伊德,他的《夢的解析》可是忽悠了不少人。(五)精神分析心理學:心理活動的動力精神分析理論由奧地利精神病醫生弗洛伊德在1896年創立。弗洛伊德六)人本主義心理學:潛能的發展人本主義心理學由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羅傑斯在20世紀中葉創立。
  • 2019心理學考研:七大實驗分析
    摘要:心理學專業一直是一個比較神秘且令眾人嚮往的一個專業,比如小編當年也是特別想學心理學,可惜陰差陽錯啊~而心理學考研的考生學心理學的目的則是為了深入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
  • 心理學的七大流派(上)
    心理學發展到現在有許許多多的流派,但是去掉那些小流派,大的流派只有七個。(一)結構主義心理學:心理活動的內容結構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是馮特,後經他的學生鐵欽納在美國宣揚推廣。結構主義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意識經驗,個體經驗由人的感覺、意象、感情三種元素結合而成。(二)機能主義心理學:有目的的心理機能主義心理學的思想源於美國心理學詹姆斯、杜威和安吉爾。機能主義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個體在適應環境時的心理機能和意識活動,人的意識是一條永遠變化著和流淌著的表象和感覺的河流,並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它具有選擇功能。
  • 為什麼人機互動專業現在這麼火?
    首先要辨析:人機互動 ﹙hci﹚ 和互動設計 ﹙interaction design﹚ 的概念人機互動 ﹙hci﹚:人機互動是一個學術領域,是計算機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也可以看作計算機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研究人與機器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理論、技術和設備,既包括技術研究(包括算法、硬體技術等),也包括心理學研究。互動設計 ﹙interaction design﹚ :互動設計,顧名思義,是設計中的一個領域,是一種實踐方法,通常為了解決特定使用場景下特定人群的使用過程中,人與機器(或軟體、網站)如何更方便簡單地「對話」的問題。
  • 2009年考研心理學考前預測指導
    通過對08;07年真題、近年主流院校的出題狀況,今年大綱的修訂和心理學界近年來的熱點等綜合考慮,文都考研心理學輔導老師曹天嘯提示以下幾個問題是09考研學子考前需要深化鞏固的內容。5、發展心理學四大主要理論,四大基本問題,四種研究方法;嬰兒依戀與氣質;嬰兒的動作發展(格塞爾的雙生子爬梯實驗);幼兒遊戲理論、心理理論、同伴關係;童年的品德發展(皮亞傑和科爾伯格);老年的認知發展。(注意:複習一定要有橫向縱向把握的能力,今年極有可能沿襲以往思路給一個嬰幼兒的實際例子,讓考生從認知發展的角度來剖析。
  • 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馮特建立心理學後,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50年代,心理學進入派別林立的時代。一、構造主義代表人物,馮特和他的學生鐵欽納。構造主義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人的直接經驗意識,意識可以分解為感覺、意象和感情三種元素。心理學研究的目的在於通過內省(即被試對自己經驗的觀察和描述)去了解在不同刺激情境下各種元素的結構。
  • 七大心理學,你了解嗎?
    那麼,你們真的了解這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嗎? 今天,攝影樹洞萌萌就來具體給大家講解下這七個心理學效應,了解七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做個智慧的人。 1、飛輪效應
  •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嗎?如何辨別「真假心理學」?
    字數 ▍1600字,閱讀約4分鐘01 心理學到底研究什麼:分支包羅萬象先說核心結論:心理學研究的是人類及動物的所有行為,用的是科學的方法,而不是「純粹思考」。事實上,現代心理學包含了大量不同的內容和觀點,是「一個鬆散地聯合在一起的學術王國,它橫跨了生物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領域。」
  • HCI互動設計留學-年薪百萬的交互專業有哪些學校可以申?
    互動設計專業的範疇主要是設計交互的產品(硬體)和規劃交互的服務(看不見的硬體,無形的交互)。MSIS 項目設在 UT-Austin下的信息學院(School of Information),該項目吸引了來自各種本科專業背景的學生,包括商科,心理學,人類學,工程學等。 學生在學業後期都將在項目發起者的指導下完成一次頂點項目(Capstone Project),這是一次總結經驗,綜合各種技能,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所學成果與實際專業領域相結合。
  • 多領域交叉的高能學科,你應該全面了解下人機互動
    深入了解了HCI後,你會發現HCI是一門交叉學科,涵蓋了藝術,設計,計算機,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申請者背景多元, 在申請提交中大部分院校需要提供作品集。HCI 核心概念是什麼?就業前景如何?如何準備申請?
  • 考研心理學衝刺複習:西方心理學必背考點
    「心理學只探索實驗框架下相關變量的函數關係,甚至對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因果性也不必斷言」。   主要貢獻:   ①他漫長的學術生涯給心理學以持續、長期的影響;   ②他堅持行為的實驗分析方法發展了一套理解動物和人類行為的操作主義體系。   主要觀點:   △斯金納認為,心理學是一門直接描述行為的科學。
  • 超全面的交互自學指南
    類比理解我們可以暫且把互動設計師看作廚師,餐館是個大產品,負責滿足用戶的飲食需求,產品的用戶體驗即菜品是否色香味俱全;而食材就像是交互的組件,烹飪流程則是產品服務流程,你需要通過自己的專業素養與交互思維,來斷定什麼樣的場景下使用什麼樣的組件,採用什麼樣的工序可以產出用戶更需要的產品。
  • 汽車人機互動設計,業內人士是怎麼看的?
    前幾天,車轍君參加了一場由汽車財經網與同濟大學"創業谷"舉辦的首屆"中國汽車互動設計(國際)論壇",非常有幸聽到了來自全球各領域專業人士對汽車互動設計在行業發展應用的看法,也大概了解到了現階段汽車互動設計的一個概況,借著這個機會,願結合自己對汽車互動設計對智能汽車影響的一點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 心理學專業學生複試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當代心理學中,有不同的科學研究方法——認知心理學;神經心理學;行為科學;遺傳心理學;工程心理學;這七大分支中,只有三個與行為科學是交叉學科,即運動心理學,情緒心理學以及生理心理學。我國既沒有心理學科的專業學位碩士點,也沒有具體的心理學研究方向。
  • 心理學考研最好的學校和專業
    心理學研究生畢業後能幹啥?是不是不好就業?今天,小編整理了這篇文章,供各位考研黨參考。   在我國的學科門類劃分中,心理學屬於一級學科,其本科教育屬於理學類,研究生教育則屬於教育類,分三個大的方向: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
  • 微交互:不被用戶察覺的小細節提升用戶體驗?(下)
    雙方及時的反饋可以保障彼此都清晰目前所處的狀態,不管是對「下一步」還是「進行時」都有一定的控制感和安全感的。但在這裡主要是說產品本身有關微交互的反饋機制,微交互中反饋的目的,是幫助用戶理解微交互的規則,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沒有反饋,用戶永遠也理解不了規則。
  • 提升中國特色心理學研究水平
    針對「遺傳與環境」之爭這一發展心理學的基本問題,張文新團隊採用分子遺傳學的研究範式,首次證明了基因與環境在青少年反應性攻擊與主動性攻擊中的交互作用。在李紅看來,今天的心理學站在了人類文明的交匯點,廣泛關注、影響著人類生存的一切領域,這種現狀對構建心理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李紅認為,一方面,自然科學的高度發展使心理學有了更先進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思路。
  • 心理學不該是「腦理學」
    儘管有一些神經活動和心理反應的相關結果為心理學解釋提供了幫助,例如記錄視覺過程的神經反應能提供心理過程的時間信息,並預測心理學的反應。但想了解相關關係和心理學之間的聯繫,卻只能通過心理學來解釋。神經泡沫的流行源於心理學的解釋較神經科學更不成熟,一些心理學研究仍然和嚴謹的科學研究有一定距離。但神經泡沫往往忽視了心理學不成熟的這個重要的事實。
  • 交互主體性:從關係本體論到關係認識論
    可是馬克思也說過,人們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交互活動水平就是生產力,但他沒有深化這種交互發生的生產力水平與意識本質二者間的關聯。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中的原話,是引述了赫斯關於生產力的定義,即作為人們共同活動(Zusammenwirken)的生產力,但廣松涉將其凸顯為交互活動。
  • 如今,樂視七大生態系統還剩下什麼?
    2個月後,賈躍亭直奔汽車而去,易到被賣,在樂視的7大生態系統中,還剩下什麼?樂視體育,樂視金融,樂視致新……下一個被賣掉會是誰?一、內容生態在樂視內容生態體系下,主要有著樂視視頻、樂視影業等,其中樂視視頻,在今年樂視控股轉讓易到控股權的同時,樂視視頻進行了一次大裁員,涉及過半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