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博士著書普及化石知識

2020-11-26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報訊 (見習記者李多)幾十億年前的地球什麼樣?幾億年前的動物都是什麼?曾經的樹木有多高大?答案都呈現在一本可愛的書裡。1月11日,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沉睡已久的化石》新書發布會在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辦。

    《沉睡已久的化石》是「讓石頭說話」系列圖書第一部,作者是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科普教育部主任、古生物學博士陳晶,繪圖由兒童插畫師燁子完成。陳晶介紹說,為讓作品更適合大眾讀者,減少學究氣,前後易稿30次,在大框架下,按照自己的知識儲備組稿,再邀請不同古生物專業的老師在科學性上把關,由藝術學院的老師對語言風格進行加工,才有了這本圖書。


相關焦點

  • 動物森友會》恐龍化石考據到位 國內古生物學博士邢立達...
    動物森友會》中恐龍化石的問題, 國內古生物學博士@邢立達老師予以了相關解答。首先是遊戲中的恐龍腳印化石,邢立達老師表示這屬於實雷龍足跡,Eubrontes,U-布朗踢死,常見於侏羅紀-白堊紀。並且並非任天堂隨意製作,而是相當有考究。
  • 中國古生物學博士稱讚《動森》:考據到位 細節見功夫
    斑馬網3月27日消息,國內古生物學博士 邢立達老師在微博上對玩家問及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中恐龍化石的問題,進行了相關解答。
  • 瀋陽師範大學 古生物學專業 培養方案
    古生物學(Paleontology)是地質學與生物學之間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地 史時期的生物遺體和遺蹟化石。古生物學專業學生入學兩年後,根據本人志願及 專業培養需要,將分選古生物學、化石保護與博物館、地質與化石能源等 3 個專 業方向。
  • 北大古生物學唯一畢業生:其實沒那麼孤獨
    「他對古生物學專業很熱愛,願意回到實驗室,動手去做研究,而不是想著當官掙錢,這樣的孩子其實挺少的。」作為北大古生物學專業2016年唯一的本科畢業生,安永睿沒想到,臨近畢業,因為一張照片,自己突然成了網絡紅人。兩年前,安永睿的師姐薛逸凡將只有自己一個人的「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發到網絡上,讓這個「一個人的專業」為公眾熟知。北大古生物學專業,下設在北大元培學院,8年時間,6代單傳,一個專業一個人。
  • 古生物學的發展簡史
    古生物學的分類發展 根據研究的不同對象,古生物學分為古植物學和古動物學兩大分支古人類學既是人類學的分支學科,又是古脊椎動物學的分支學科;根據個體微小的動植物化石或大生物體微小部分的研究,又形成了微體古生物的分支學科。 古生物學奠基者 對於化石的認識在中國和西方都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但古生物學成為科學則始於18世紀後期,約有200年歷史。
  • 探秘「一個人的專業」:古生物學到底學啥
    古生物學,是曲高和寡還是無人問津?這些穿越古代星球的老師同學們,究竟是何方神聖?蝌蚪君特地整理了一份古生物學專業入門指南,為你一探究竟。什麼是古生物學?古生物學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跡進行生物學研究、探討古代生命的特徵和演化歷史、討論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絕滅與復甦事件、探索地球演化歷史和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基礎性學科。
  • 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出爐!都揭開了哪些謎題?
    這個化石1993年在西峽縣出土,不久即流落到美國一個私人機構,並於2001年被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兒童博物館館長購買。2010年,原國土資源部和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啟動針對這個化石的海外追索工作。經過3年努力,終於回歸祖國。2017年,這個化石被正式命名為中華貝貝龍,如今是河南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除了這些驚豔的化石,會飛的爬行動物怎樣繁殖後代?古人類頭骨長啥樣?
  •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揭秘翼龍生命史等入選
    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學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2017年度十大進展的發布,有助於推動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同時,對於進一步促進學科創新發展,展示我國古生物學領域取得的重大發現和科研成果,推動科學研究、科學傳播和化石保護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 2015考研專業介紹:古生物學與地層學[070903]
    一級學科/領域名稱:地質學  二級學科代碼:070903  二級學科名稱: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介紹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是地質學研究領域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通過對保存於地層中的各類化石的形態、
  • 北大古生物學至今只4人畢業
    《法制晚報》記者獲悉,今年北大的古生物學專業後繼有人,人大附中的餘逸倫通過北大自招考試,以降至一本線錄取的優惠考入元培學院。接受一到三學期的通識教育後,他將選擇古生物學專業。  身為「恐龍迷」的餘逸倫,曾和中科院專家做野外考察,親手挖掘過恐龍化石。他還運用三維數字建模的方法,研究冠龍前肢的運動功能,並發表在核心期刊《古生物學報》上。
  • 北大女生拍「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 古生物學專業是學什麼的?
    古生物學,這「炫酷到沒朋友」究竟是學什麼的?這些穿越古代星球的老師同學們,究竟是何方神聖?先來看看這份古生物學專業入門指南。古生物學,地質學分支學科,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跡進行生物學研究、探討古代生命的特徵和演化歷史、討論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絕滅與復甦事件、探索地球演化歷史和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基礎性學科。通俗的說,古生物專業就是一個專家型的學科。在國外,這個專業最初其實可以說是「貴族人」的業餘愛好。
  • 報志願,你想從事古生物學研究嗎?丨盧靜的奇物櫃
    她的奇物櫃裡會裝一些大家可能感興趣的生命演化和古生物學相關的知識,思索,甚至八卦,歡迎大家常來逛逛!又到了每年一度的高考和填報志願時間了,數百萬少年面臨人生的重大機遇和抉擇。在大學專業這個問題上,古生物經常受到和學科規模不太相稱的關注。怎麼判斷搞古生物研究適不適合自己呢?是不是喜歡古生物就一定要搞古生物學研究?
  • 一個人的畢業「合影」引關注 走近小眾的古生物學專業
    ——編者   定位: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跡探索生命的秘密,是基礎學科也是交叉學科   今年72歲的郝守剛是我國著名的古植物學家。他介紹,古生物學是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跡進行生物學研究、探討古代生命的特徵和演化歷史、討論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絕滅與復甦事件、探索地球演化歷史和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基礎學科。
  • 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探秘者
    南京古生物所是我國專業從事古無脊椎動物學和古植物學研究的科研機構,也是亞洲最大的古生物學研究所,並被外國學者譽為「世界三大古生物學研究中心之一」。    南京古生物所所長楊群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這裡孕育了四五代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的探秘者。」
  • 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2020年3月31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選。據了解,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工作自2017年開展以來已經進行了四次。
  • 6700萬年前的恐龍決鬥化石,霸王龍的牙齒咬著三角龍的身體,栩栩如生
    這兩具6700萬年前的骸骨都算得上保存最完整的化石,自2006年被發現後,至今都沒有多少人見過。這兩具化石骨架保存得如此完整。它們的身體輪廓、皮膚印記和傷痕都清晰可見,甚至還能看到霸王龍的牙齒咬著三角龍的身體。
  •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 NWU古生物學「豪華教學團隊」已上線
    古生物與地層學是西北大學的傳統優勢專業,依託地質學國家重點學科,以「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為契機,教研室率先對所屬專業研究生課程進行了凝練和重組,將原有多門課程合併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專業平臺課——《高級門類古生物學
  • 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召開
    6月28日至7月3日,「第三屆國際古生物學大會」在英國倫敦召開,共有來自全球的古生物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約八百餘人出席了本次大會。本次會議上,各國代表圍繞著「地質和化石記錄與生物多樣性」、「宏演化及現代綜合進化論」、「全球變化的微體古生物學記錄」、「微體化石與生命之樹」、「古生物收集」等27個主題開展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除學術報告會外,會議還安排了多條內容豐富的野外地質考察路線。
  • 【果殼網專訪】來,和徐星聊聊恐龍和化石
    往更早些時候回溯,他的故事更為傳奇——他糾正了1999年美國《國家地理》有關「古盜鳥」的錯誤報導,避免了錯誤知識的傳播。此事也成為古生物歷史上最著名的事件之一。當然,他所堅守的並不影響他在2001年入選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豐田計劃」,此計劃由豐田公司資助,面向全球田野生物學、考古學、氣象學和古生物學等領域中的新銳科學家捐助巡洋艦越野車。
  • 3D翼龍蛋、古人類頭骨化石 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你知道...
    2月8日上午,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館等科研團隊完成的涉及恐龍、古鳥類、早期陸生植物、古人類等多個領域的科研成果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