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性補腎史:吃蝙蝠穿山甲象拔蚌,也為成本2毛中藥片掏數百元

2020-12-05 網易新聞

今年,一隻蝙蝠,扇了扇翅膀,震動了全球。

文 | 華商韜略 魏峰

1.

東晉葛洪在《抱樸子》中寫道,千歲的蝙蝠是白色的,吃了可以延年益壽。

西晉崔豹則在《古今注》中說,五百歲的蝙蝠是白色的,吃了可以升仙。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蝙蝠能夠壯陽的說法開始在民間流傳。據悉,在2013年,還曾有一項關於蝙蝠古怪性行為的科學研究,入選2014「怪異科學獎」的候選獎項。

其實不僅是蝙蝠,幾乎所有與「補腎壯陽」有關的動物,都難逃被吃的命運,甚至從「無危」吃到「瀕危」再吃到「極危」。

比如,在1990年代還處於「無危」等級的禾花雀,2017年就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正式列入「極度瀕危」等級。關於瀕危原因,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稱:國內部分地區因食用而過度捕獵

還有原產地位於北美的象拔蚌,也因為外形被大批引進。如果不是人工繁殖,該物種或許也難逃瀕危的命運。

至於穿山甲,更是「無辜」。和泥鰍、竹筍一樣,穿山甲被認為能夠壯陽的原因,是因為它們都擅「鑽」

此外,巴戟天、中華鱟、海馬等動植物,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補腎壯陽」搭上了邊,族群越吃越少,賣價越來越高。

2.

食材尚且如此,帶了這種名號的藥物,更是大賣特賣。

上圖所代表的就是著名壯陽「神藥」——匯仁腎寶片。

早在2016年12月2日,匯仁股份申報IPO之時,這家企業就被業界視為「中國補腎第一股」。

對於這一稱號,匯仁當之無愧。根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15年匯仁腎寶片銷售了近8.8億片,佔到企業總營收的85%。同年,中國的男性人口約為7.04億,相當於全中國男人不分老少,平均一人吃了1.25片匯仁腎寶。

不過,在做腎寶片之前,匯仁主營業務卻和腎無關。匯仁股份的前身南昌雙環蜂乳廠,建於1984年,最開始的產品是「蜂王漿」和「增智健腦口服液」。

但是,這些產品,並不賺錢,甚至一直面臨虧損局面。直到1997年,匯仁股份轉型「走腎」,推出匯仁腎寶,企業當年就扭虧為盈。

據悉,匯仁腎寶片在2016年上半年的平均單位成本僅0.18元/片。而消費者買到的126片/盒規格的單盒零售價為322元,每片零售價2.56元。零售價大約是成本價的1422%,大賺13倍。

不過 ,這家盈利能力超強的企業卻很快出現變故。

2017年12月,證監會發布「嚴打」十大措施,其中,八種情形中止IPO審查。同期,不知什麼原因,排隊1年的匯仁股份撤回材料,突然放棄了IPO申請

3.

「補腎第一股」退下來了,補腎需求卻依舊旺盛。

根據中康CMH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5年我國補腎類藥物市場規模由50.09億元增至83.78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7%。該機構預測,2020年我國補腎類用藥市場的規模將達約150億元。

這也就助長補腎行業成為「悶聲發大財」的行業。成本不到2毛錢的中成藥片,轉身就能賣出14倍的價格。

據匯仁腎寶片的產品說明書顯示,其成分包括人參、葫蘆巴、金櫻子、熟地黃等22味中藥材。

正所謂「人參雖好,卻可殺人」。對於腎虛,中醫上也進行分類,根據腎臟精氣陰陽不足,常見的是腎陰虛、腎陽虛。因此,不論藥物效果如何神奇,如果不分病症,盲目服用也是有害無益

因此,補腎的時候,別忘了補腦。比如蝙蝠,能不能補腎暫且不提,該物種常年攜帶100多種病毒。但是由於蝙蝠具有超強的抵抗力,並且飛行時體溫達到39—41攝氏度,能夠有效抑制和殺死病毒。這一點,人類真的不行。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蝙蝠、穿山甲和籠子:野生動物們的報復
    「昨天,我們把野生動物關進籠子,吃了它們;今天,十幾億人被隔離在家,好像野生動物把我們關進了籠子。」——網絡金句——圖自網際網路截至到2月11日,全國確診病例超過四萬,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疑似病例超過兩萬。這場疫情的影響,對武漢人民、湖北人民,甚至中國人民,不亞於一場戰爭的烈度。
  • 穿山甲,又一個快被吃滅絕的動物
    如果評選2020年最慘動物,蝙蝠敢爭第二,絕對沒有其他動物爭第一。不僅平白無故被人當成食材吃了不說,還要莫名其妙背起「傳播新型冠狀病毒」這口鍋。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把鍋全扣在蝙蝠身上,比如2月7日,華南農業大學的研究就認為穿山甲可能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
  • 穿山甲疑為新型肺炎中間宿主:穿山甲,你有救了!
    中國領先旅行自媒體 讓旅行更簡單2月7日,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華南農業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通過分析1000多份宏基因組樣品,鎖定穿山甲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中間宿主;繼而通過分子生物學檢測,揭示穿山甲中β冠狀病毒的陽性率為70%。
  • 穿山甲要被中國人吃滅絕了?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9.2分的BBC紀錄片,揭開穿山甲走向「滅絕」背後的黑暗貿易,它們會是下一個被人類「吃」到滅絕的動物嗎?每5分鐘,就有一隻穿山甲在野外被抓住,每年有十萬隻穿山甲被捕捉並販賣。抓穿山甲用來幹什麼呢?沒有毛皮,它的作用基本上只剩下一個——「吃」,當然也分直接吃和入藥。
  • 象拔蚌非蚌,快刀斬「象鼻」,太殘忍
    2.小刀沿著蚌殼切割,將蚌殼與蚌身分離。6.用刀將象拔蚌的虹管和蚌身分離。8.將象拔蚌肉一分為二。人造海蜇絲能吃嗎?
  • 中國人蝙蝠果子狸都敢吃的「優秀傳統」是怎麼來的?
    科學家鑑定出罪魁禍首為一株冠狀病毒,並在廣東牲禽市場上所銷售的果子狸中發現了基因類似的病毒。之後的調查顯示,大量SARS相關冠狀病毒在中國的菊頭蝠中傳播,這表明致命毒株可能源自這些蝙蝠,再通過果子狸傳播到人類身上。
  • 中藥被曝購穿山甲 同仁堂購買1500公斤到底合不合法?
    以虎骨和犀牛角為例。根據1993年國務院頒發的文件,嚴禁虎骨和犀牛角貿易,取消虎骨、犀牛角藥用標準。也就是說,這類的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可以通過專門的法律法規進行保護。再拿穿山甲來說,通過查閱可以發現,很多學者都做過研究,豬蹄甲在中藥製劑中可以替代穿山甲。那麼,尋找人工替代品或其他藥用資源也是一個辦法。此外,有些野生動物可以進行人工規模化養殖。
  • 穿山甲被請出藥典 中醫已做了多年準備|中藥|天仙藤|中國藥典|...
    最新出版的2020版《中國藥典》(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品種未被繼續收錄。中醫藥業界人士對此怎麼看?會對中醫中藥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近日,南都記者就此採訪了兩名中醫藥專家,分別為南方醫科大學中藥方劑教研室主任程衛東,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彭康。
  • 《自然》:新冠病毒或是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
    2月份,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發現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潛在中間宿主。但3月份來自中國的2項研究推翻了這一結論,穿山甲或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管軼和胡豔玲團隊發表在《自然》的論文發現,穿山甲身上攜帶有新冠病毒相關的冠狀病毒,基因組相似率在85.5%-92.4%。但認定中間宿主要求其病毒基因組相似性達到99%以上,因此,不足以證明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
  • 世界穿山甲日,被剝皮、被火烤的它們即將被吃到滅絕
    如果不專門查閱,可能不會有人注意,2月的第三個周六的意義——世界穿山甲日。不像別的節日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慶祝或者紀念,世界穿山甲日是由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發起的,為了警示人們穿山甲所處的困境,同時號召採取措施停止世界範圍內對穿山甲的捕殺。是的,這個日子是一個血淋淋的日子,因為穿山甲已經快被人類吃到滅絕了,準確的說應該是被中國人吃到滅絕。
  • 從蝙蝠到穿山甲,病毒是如何來到人類世界的?
    對於眼前的防疫工作來說,蝙蝠在中國大部分省市都有分布,其所攜帶的病毒種類多,只有明確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才能有效阻斷病毒的動物源、避免病原長期傳播。另外,日前有宣稱「新冠病毒基因序列中人為嵌入HIV(愛滋病病毒)片段」、「病毒系實驗室人為洩露「等言論,增添了額外的群眾焦慮。明確中間宿主,提供完整證據鏈,是平息不實流言的最有效方法。穿山甲,是這一次的答案嗎?
  • 穿山甲不再是中藥,中醫也需要去偽存真
    在6月9日,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收載,為加強保護;而早前的6月5日,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新冠病毒的來源:由蝙蝠和穿山甲的病毒重組而來
    文章指出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是穿山甲可能性較大。文章的團隊是之前介紹過的華南農業大學的沈永義團隊,他們曾經開發布會指出新冠病毒可能來自穿山甲,並發表了相關論文如何評價鍾南山稱「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發源在中國」?​
  • 物種日誌 | 穿山甲,別吃我
    一開始,竹鼠、獾等野生動物成為人們懷疑的對象,直到2月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在《Nature》上發表論文,證實新冠病毒起源於蝙蝠,同時指出或存在中間宿主。而這種動物很可能就是穿山甲,一種有鱗的夜間活動的哺乳動物,舌頭比身體長。日前,華南農業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穿山甲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
  • 中國每年消耗30多萬隻穿山甲 今年再吃要被追責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主要是當時的供銷社採購,量很大,我在廣東雲南等地做調查時,一些山區的老獵戶回憶,當時穿山甲一隻賣2元錢,在那時也算貴了,而且很多很好抓,一個獵戶一個冬天能挖10幾隻。這些收購的穿山甲是這些年來很多藥廠所用甲片的主要來源。很多獵戶說,穿山甲太好抓了,它們膽子很小,也沒什麼攻擊性,被抓了就縮成一團。而一隻穿山甲每年只生一胎,經不起這麼抓。
  • 廣西官員請富二代吃的穿山甲,到底有什麼藥效?
    由於年輕人在微博中說,自己已經深深愛上了穿山甲的美味,所以,依照他這樣的日常生活層次,是不是有更多的穿山甲命喪其口?穿山甲在中國真的是被吃光了麼?為什麼國人如此熱衷於吃穿山甲?它究竟有什麼神奇的藥效?關於穿山甲穿山甲是一種大眾耳熟能詳的哺乳動物。
  • 2020年版《中國藥典》出爐 穿山甲等被除名
    《中國藥典》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由國家藥典委員會創作的,用於保證藥品質量可控、確保人民用藥安全有效的藥品法典。自《中國藥典》出臺以來,距今已經修訂了十多次,而最新出版的2020年版《中國藥典》(一部)將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篩除。被藥典除名的原因各不相同。
  • 你見過「雞拔毛」嗎---大荔新茂天地源生態農場給「珍珠雞」拔毛為客商提供裝飾品材料!
    (李世居攝影)第一次見到給活雞拔毛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把珍珠雞趕到籠子後,熟練的抓住雞的大翅膀,從每隻雞的背上拔取約有2兩左右的羽毛,然後把雞放回籠內。據新茂天地源生態農場場主苗寶文介紹,他們農場能拔毛的珍珠雞大概在上萬隻,每隻雞給13元的雞毛錢。
  • 穿山甲化名「過山龍」 潛伏6000服中藥處方中
    2014年8月12日,資中森林公安局繳獲的穿山甲鱗片。繳獲的穿山甲鱗片原片和炮製後的入藥片(右)。在一張治療急性胃炎的處方單上,最後一味藥是「過山龍」(紅圈內),實際是穿山甲鱗片。甘肅一個電話:「想吃熊肉」,成都藥販搞到7頭黑熊。目前,兩人因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製品,被廣元市青川縣森林公安刑拘(本報17日曾報導)。
  • 是蝙蝠?是穿山甲?還是……
    有不少人說這次的疫情是由於人們吃蝙蝠造成的,也有人說是因為有些人吃野生動物才是這次疫情的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有,最近有人說穿山甲是這次疫情的中間宿主。甚至,無憑無據的傳言禍及到了狗狗和貓的身上,認為貓和狗也會傳染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因為,在有一段時間內,一些小區出現了摔死狗、貓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