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或可預防減壓病

2020-12-06 生物谷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坐飛機旅行或者潛水運動,似乎已經成為生活中常見的方式。然而在潛水或者飛行的過程中,如果發生意外造成減壓不當,可能會引起減壓病。近日,第二軍醫大學海醫系的相關專家發現,在飛行或者潛水前間隔呼吸一段時間的氦氧混合氣,或可預防減壓病的發生。該研究於2019年1月17日發表於《應用生理學》。第二軍醫大學教授孫學軍為論文通訊作者,博士張榮佳為論文第一作者。

減壓病是航空或者潛水醫學領域的常見疾病,高壓氧處理是目前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其有效的預防措施仍不十分清楚。氦氣過去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惰性氣體,呼吸氦氧混合氣也被人們當作稀釋氮氣或者氧氣的手段運用到臨床。然而氦氣似乎還有某種特殊的生物學效應尚不為人所知。

論文第一作者、張榮佳博士說:「在潛水過程中,呼吸氦氧混合氣通常作為呼吸的氣體被使用,很少有人在潛水前呼吸。近期的研究內容提示:呼吸一定比例的氦氣可能會產生某種特殊的生物學效應,這種效應對機體的缺氧或者炎症也許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我們研究團隊因此想在潛水或者飛行前採用呼吸氦氧混合氣的方式來預防減壓病」。

為了證明高氣壓暴露前間隔呼吸一定時間的氦氧混合氣可能對減壓病具有預防作用,研究團隊採用了一系列檢測指標,在大鼠身上進行實驗。實驗結果發現:呼吸氦氧混合氣的大鼠其減壓病的發病率確實顯著降低,並且其他各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明顯改善。該結果首次提示了呼吸氦氧混合氣或許可以作為一種簡單、有效的預防減壓病的手段運用到實踐。

該團隊還表示,由於呼吸氦氧混合氣的安全性已經被臨床實踐所公認,因此研究團隊未來還計劃下一步進行大動物或者在倫理許可的範圍內進行人體相關實驗,進一步證實其有效性。(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川航備降航班機長接受高壓氧治療預防減壓病
    川航備降航班機長接受高壓氧治療預防減壓病 2018-05-15 21:41: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預防醫學:減壓病
    2020山東醫療衛生招聘預防醫學:減壓病 秘魯的馬丁尼斯曾經是一名海產品捕撈潛水員,他在南美國家海岸,臨近鄰海一處最深的海域潛水。他的工作是捕撈那些可以食用的海鮮產品,但一次潛水時他卻犯了一個幾乎致命的錯誤。
  • 醫生介紹:「減壓病」是什麼病?
    若減壓過快,人體組織和血液中溶解的氮氣游離為氣體形成氣泡,致使肺靜脈、脊髓等形成氣栓而造成減壓病。症狀與體徵大多數(90%m上)發生在減壓結束之後,其嚴重程度取決於體內氣泡的體積、數量、所在部位和持續時間等。因氣泡可發生於機體任何部位,有些氣泡還可能移動,因此,臨床表現呈多樣化和複雜化,重者可有癱瘓、休克以致死亡。血循環有多量氣體,可使脈搏增快,皮膚黏膜紫紺等。
  • 潛水員注意,減壓病不容忽視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曾悅)9月3日,經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高壓氧科救治的兩名重型減壓病患者病情明顯好轉,逐漸康復減壓病是潛水員的職業病,病因是潛水員潛水時體內溶解的較多量的高壓氣體,潛水後返回水面過程中減壓不當,在體內產生了氣泡,氣泡堵塞血管、壓迫神經,導致減壓病的發生。減壓病的症狀和體徵多表現為皮膚瘙癢、皮疹、大理石斑紋,或者肌肉、關節酸痛,嚴重的會有呼吸、循環、神經系統症狀。
  • 潛水減壓病,認識它其實也沒那麼可怕
    與其無謂的擔心減壓病,還不如來認識一下什麼是減壓病,或許可以改正許多不正確的觀念。使用潛水電腦表: 潛水電腦表可提供許多有用的資訊,同時可以較準確的計算人體內氮氣的吸收量,既使不小心進入減壓模式,也可以提供各項減壓的資訊,幫助潛水員安全的上升到水面。注意自己的體能狀況,身體不適或是體能不佳時不應該勉強的下水,疲勞的潛水員得到減壓病的機率較高。
  • 男子潛水因緊張按錯設備鍵 從水下18米快速上浮後患減壓病
    回到上海後,症狀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便前往醫院就診,懷疑是「減壓病」。11月1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新華醫院獲悉,經過詳細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患者雖然屬於輕型減壓病,但發病時間較長,決定採用美國海軍減壓病治療表6 A方案。這個方案需加壓到相當於水下50米深的壓力治療,整個治療在高壓氧艙完成,通過加壓治療後,患者四肢疼痛明顯好轉。
  • 專家:海島潛水上浮速度需放慢 確診減壓病後必須進行「加壓治療
    央廣網上海11月16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施嘉琦)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就接收了一名「減壓病」患者。小夥子去海島潛水,可能是緊張,在水裡按錯了設備按鈕,一下子從水下18米處"放漂"浮上來。上海市高壓氧質控中心的主任委員、新華醫院副院長潘曙明教授建議,確診減壓病後,必須要進行「加壓治療」。
  • 潛水愛好者上浮時心太急 突發減壓病
    武漢晚報訊(記者汪文琪 通訊員金靜 周珊)一天下潛四次,潛水愛好者突擊訓練,上浮時太心急,竟突發減壓病。醫生提醒,潛水或高空飛行時,高、低壓環境過渡一定要嚴格規範慢速。「難道發作了『減壓病』?」憑著多年潛水的經驗,孫先生趕緊在朋友護送下返回武漢,此時他的左手腕、髖部、膝蓋均開始隱隱疼痛。一行人四處輾轉,終於在5個小時後經人推薦來到武漢腦科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高壓氧科。憑藉治療減壓病的豐富臨床經驗,結合患者暴露史和症狀,該科首席專家仲小玲主任診斷,孫先生患上了急性減壓病(輕度)。
  • 一日下潛四次,潛水愛好者上浮太快引發減壓病
    楚天都市報5月28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金靜)一天下潛四次,潛水愛好者突擊訓練,上浮時太心急,突發減壓病。醫生提醒,潛水或高空飛行時,高、低壓環境過渡一定要嚴格規範慢速。「難道發作了『減壓病』?」憑著多年潛水的經驗,孫先生趕緊在朋友護送下返回武漢,此時他的左手腕,髖部、膝蓋均開始隱隱疼痛。一行人四處輾轉,終於在5個小時後經人推薦來到長江航運總醫院高壓氧科。憑藉治療減壓病的豐富臨床經驗,結合患者暴露史和症狀,該科首席專家仲小玲主任診斷,孫先生患上了急性減壓病(輕度)。
  • 西安一遊泳教練考潛水證,不料意外患上減壓病
    減壓病是什麼 簡單來說,減壓病(DCS)是由於潛水時的快速上升,在身體內形成氣泡而造成的傷害,然而並不是每一次上升都會造成減壓病,它的命中率的確是個「無法解釋」的問題呀!
  • 潛水員突發急性減壓病34小時救治轉危為安
    N本報記者 林寶珍 通訊員 張文明 誰都未曾料到,一名經驗豐富的潛水員竟然在潛水作業過程中突發重型急性減壓病,在高壓氧科和急診科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下轉危為安。 日前,一名潛水員在長樂海域作業時突發重型減壓病,在27米海下潛水作業出水後出現頭暈、周身乏力、雙下肢無知覺、臍平面以下感覺消失、大小便失常等多種症狀。
  • 廈門一對夫妻潛水後進醫院 快速上浮易患減壓病
    但因為大多數非專業潛水者缺乏減壓知識,因潛水而發生減壓病的情況也明顯增多。數日前,一對廈門新婚夫婦就因在潛水時嬉戲追逐貿然上浮,結果速度過快,而雙雙呼吸困難,險些喪命。深海嬉戲,上來後全身酸痛今年27歲的彭先生是一家咖啡廳的老闆,平常就喜歡嘗試一些新鮮事物,今年5月結婚後,他與妻子小許商量著要去國外度蜜月,順便學習潛水。
  • 【潛水知識】廈門一對夫妻潛水後進醫院 快速上浮易患減壓病
    但因為大多數非專業潛水者缺乏減壓知識,因潛水而發生減壓病的情況也明顯增多。數日前,一對廈門新婚夫婦就因在潛水時嬉戲追逐貿然上浮,結果速度過快,而雙雙呼吸困難,險些喪命。今年27歲的彭先生是一家咖啡廳的老闆,平常就喜歡嘗試一些新鮮事物,去年5月結婚後,他與妻子小許商量著要去國外度蜜月,順便學習潛水。
  • 杭州地鐵一號線6名工人突患「減壓病」
    減壓病,你聽說過嗎?普通人也許對這種俗稱「潛水夫病」或「沉箱病」的病症一頭霧水,就連從1993年便從事地鐵工作,參與了廣州地鐵1號至7號線施工的曹權才這樣的熟練工也只是聽說過這種病,當然這僅限於昨天凌晨以前。
  • 權威機構報導:預防乳腺癌新方法!
    據全球醫官網權威報導:在美國,八分之一的女性在其一生中很可能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因此許多人認為,預防這種疾病是消除乳腺癌的唯一方法。但不幸的是,目前尚未找到這樣的方法,但這並沒有阻止研究人員嘗試。作為領先的乳腺癌組織,蘇珊·科門(Susan G.
  • 不靠譜新冠肺炎自測方法大盤點:喝溫水就可預防,不咳嗽就沒感染
    新冠病毒爆發以來,網絡上流傳著大量自我檢測的方法,以自行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但專家表示,許多帖子說的方法並不正確。為了揭露帖子中包含的虛假信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與貝勒醫學院的傳染病專家Robert Legare Atmar博士進行了交談,並盤點了網絡上一些不靠譜的自我檢測和預防方法。
  • 潛水事故致嚴重減壓病 秘魯漁夫上身腫成球
    秘魯漁民亞歷杭德羅·拉莫斯·馬丁內斯因為患上嚴重的減壓病,上身腫脹成球,近日成為不少媒體關注的對象。  減壓病俗稱潛水員病或沉箱病,泛指人體因周遭環境壓力急速降低而造成的疾病,是高壓環境作業後減壓不當,體內原已溶解的氣體超過了過飽和界限,在血管內外及組織中形成氣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 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一種新方法:維生素D!
    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一種新方法:維生素D!在合成和分泌胰島素(β細胞)的胰腺細胞中維持維生素D受體(VDR)的水平可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的發展,並抵消疾病進展引起的胰腺細胞損傷。此外,他們還證明了過度的VDR在糖尿病小鼠的β細胞中和疾病,同時證明維持維生素D受體在這些細胞中的水平可以保護其質量和功能,預防糖尿病。這些結果表明,維持VDR表達對於抵抗β細胞的損害並預防疾病的發展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 西安一女遊泳教練考潛水證 不料出現意外患上減壓病
    潛水中急速上浮後患上減壓病,病情還未治療卻又坐了飛機,紀女士治療後目前還是不能劇烈運動。紀女士說,第二天上午,她發現右手關節處、左腿根部等出現十多處丘疹樣紅包,身體也多處疼痛麻木,這才意識到可能得了減壓病。  紀女士說,她趕緊諮詢旅行團負責人,對方讓她先吸氧,但吸氧後也她沒有好轉,在當天下午2時許,她才被送到醫院,經診斷為一型減壓病。  「減壓病要及時進高壓氧艙加壓治療,好要常壓休息觀察2到3天,醫生說這種情況不能乘坐飛機,飛機升降時氣壓變化會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