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紀事:我們村裡的「冥婚」現象

2021-01-20 愚伯的自留地

文:劉旭

圖:來自網絡

我們鄰村有一位十八歲的姑娘出車禍死了,村子裡的翠花老兩口心中暗暗有點高興,他們認為幾年前死去的兒子,機會終於來了。兒子得病去世已經4年有餘,一直沒有給他找到配偶,這始終是老兩口的心病。

在我們老家農村,給死去的人找配偶,被稱為是「冥婚」,有的少男少女在訂婚後,未等迎娶就因故雙亡。那時,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變得不安寧。因此,最後將他(她)們埋葬在一塊,成為夫妻,併骨合葬。也免得男、女兩家的墳地出現孤墳。

舊時人們普遍迷信於所謂墳地的風水,以為出現一座孤墳會影響家宅後代的昌盛。延伸至今,農村有些迷信的地方不管是少男少女,只要是生前未婚未嫁的男女,他們死後都要想辦法給他們找一個死去的配偶,不然,認為對後代不好;另一個活著的人會覺得良心上過不去,認為那死去的人活著的時候孤零零的一個人,死去了還是孤零零的一個。

現在看到鄰村的姑娘死了,翠花老兩口急忙央求村子裡一個能和那家死去姑娘的人家商量,看看能不能和他們的兒子配冥婚。由於剛失去心愛的女兒,姑娘的父母一口拒絕了他們老兩口的要求。老兩口不死心,又央求了好多人去說情。那家人煩了,就開口說要和他們的女兒「冥婚」,必須拿出二十萬原來。

可翠花老兩口拿不出錢,眼看著到手的鴨子要飛了,這樣的機會可以說千年等一回,那有那麼巧的,正好有死去的姑娘可以和自己的兒子冥婚?翠花老兩口是著急上火,特別是翠花老婆天天在她的老伴面前哭哭啼啼,說什麼她夢見兒子哭哭啼啼的找她,說他在下面孤零零的一個人,好悽涼好孤獨。

翠花在老伴面前哭歸哭,可老伴也沒辦法,別人不願意他也沒招啊。後來翠花就想出一個歪招,慫恿老伴——別人既然不願意,還不如等那家的姑娘埋葬了偷偷地的偷回來,然後人不知鬼不覺得和自己死去的兒子合葬一起。

翠花的老伴不願意,告訴她這是犯罪。翠花可不管這些,兒子的這事辦不了她死不瞑目。威脅老闆如果不按她說的辦,她現在就去死,讓老伴一個人孤零零的活著。翠花的老伴禁不住她的死纏爛打,違心地答應老婆的話。

翠花的老伴瞅那家的姑娘埋葬了後,趁著一個夜晚,就偷偷地把那死去的姑娘刨出來了,然後又帶上老伴刨開兒子的墳墓,把那姑娘和自己的兒子埋葬在一起。終於了卻了翠花的一樁心願,翠花還趴在兒子的墳前美美的哭了一場,說什麼兒子要善待那姑娘,那姑娘多麼多麼好等等。

俗話說,紙裡包不住火。死去姑娘的那家人很快就發現姑娘的墳墓被盜了,姑娘的屍體不見了,他們馬上就想到了翠花他們家。怒火中燒之下帶了不少人到翠花家要人,翠花和她的老伴不承認,那家人就刨開了翠花兒子的墳墓,找到了他們死去的姑娘。在鐵證面前翠花和她的老伴無話可說。

死去姑娘的那家人餘怒未熄,就在盛怒之下就把翠花的家砸了,並且把翠花的老伴打得住進了醫院。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後來有人報了警,一家盜了人家已經死去的姑娘;一家打砸並且打傷了人。本來兩家都是傷心的人,最後鬧到這種地步,何苦呢?當然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事情回過頭來我們再想一想,這個事情的發生都是迷信搞得鬼。在今天火箭衛星都上天的情況下,有些人還相信那些迷信。但願沉迷其中的人們醒醒吧,那些迷信就是人血饅頭,一旦吞下,弄不好是家敗人亡!

相關焦點

  • 看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原標題:看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   蘇姣(左四)和村裡的夥伴。   過去,許多鄉村年輕人離鄉背井、奔向城市,「空心村」比比皆是。而近幾年,人們欣喜地發現,年輕人又陸續回到了鄉村。   得益於鄉村振興的推進,許多鄉村早已華美變身,成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美麗家園。   而回到鄉村的年輕人,憑藉知識與技能,也有了更多元的發展,走上了與父輩完全不同的安居樂業之路。
  • 高級職稱來了,鄉村教師一片歡騰,縣城教師百感交集,調到村裡?
    據同學說,這幾年在村裡當老師也不錯,因為很多農村孩子的父母都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縣城上學,村裡的孩子比以前少多了,一個班裡不過十幾個孩子,教學任務相對比較輕鬆。距離縣城不過十裡左右,開車十分鐘也用不了,還不像城裡那樣擁堵。再加上「雙定向」晉升高職漲至少600元,鄉鎮補貼和誤餐補助也有600多元,這樣算下來,一個月至少比縣城老師多掙1200多元,感覺還不錯。
  • 已故翁美玲被靈異節目安排冥婚 遭湯鎮業怒罵
    不敢搞哥哥阿梅梁思浩說:「搞冥婚是高層想出來的,五十年來都沒有這個事情,我們計劃一是岑寶兒嫁鍾保羅,一是我娶翁美玲,最後岑寶兒抽籤輸了要做,這個月底會搞,準備預訂靈堂啦!」 梁思浩透露監製曾提議與「哥哥」張國榮及梅豔芳冥婚,但怕兩人歌迷不喜歡而擱置,並指已找到鍾翁二人的骨灰位。問到有否問準他們家人?
  • 歷史上的冥婚有多殘忍?配偶可以是死人也可以是活人!
    對於冥婚的概念,很多人可能還停留在小說和電視劇當中。冥婚,是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因故雙亡。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她)們完婚,他(她)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為他(她)們舉行一個陰婚儀式,最後將他(她)們埋在一起,成為夫妻,併骨合葬。
  • 智果村裡「種」文化
    「大家都知道我們村子是有文化底蘊的,可是前些年環境髒亂差、鄰裡矛盾糾紛突出,更別說發展經濟帶村民致富了。」張峰清向記者說起村上的「舊光景」。在村民們眼裡,那時的智果村發展滯後沒法與鄰村相比;可在村民們心裡,想讓村子不斷變好的願望還是很強烈。為此,當時的村黨支部決定邀請在外發展的本村致富能人張峰清回到家鄉。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石頭村裡遊人多
    從走出大山求學、工作,再到回鄉創業,周雲龍說,「這是因為村子環境越來越好,鄉村旅遊給家鄉帶來了巨變」。  西井峪村四面環山,村裡到處是石頭屋、石頭巷,因此也被稱為「石頭村」。村委會主任周維東回憶說,以前村民們大多以開採石料為生,大山被炸得「遍體鱗傷」,村子總是被煙塵籠罩。由於村集體幾乎沒有收入,直到2014年,村裡的路還是石頭路。  近些年,西井峪村選擇了發展旅遊。
  • 鬼夫小說推薦:傲嬌鬼夫不太冷「老婆,是你主動與我冥婚的 」
    鬼夫小說推薦:傲嬌鬼夫不太冷「老婆,是你主動與我冥婚的。」大家好呀!大家平時空閒的時候喜歡做什麼呢,小編最喜歡的就是看小說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3本小說穿越鬼夫類型的小說,《冥婚喜嫁:傲嬌鬼夫不太冷》我女主本想幫死去的妹妹冥婚,不曾想卻意外的給自己招惹了一個鬼夫。
  • 【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織染一片藍天
    央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記者周堯 張兆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他們是村裡土生土長的娃娃,血管裡流淌著父輩們執著堅韌的血液。他們又是新一代蓬勃向上的青年,性格裡浸染著青春奮鬥的底色。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他們敢闖敢拼,與父輩們一起,共同守護這片生養他們的熱土。
  • 鄉村振興:億元村裡的紅火產業 ——靈井鎮霍莊村社火戲劇道具產業...
    作為極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傳承的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鎮億元村,霍莊村的社火戲劇道具產品加工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產品包含舞獅道具、龍燈、旱船、花燈、戲服等數百個種類。社火是中國民間一種慶祝春節、廟會等傳統慶典的狂歡活動,包含高蹺、旱船、舞獅、舞龍、花燈、秧歌等節目,已歷經幾千年的傳承流變,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
  • 在青山,遇見「未來鄉村」(在希望的田野上①)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鄉村生態建設是重要一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鄉親們堅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在保護好生態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種經營,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處理好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是充滿希望、令人期待的鄉村。  本版今日起刊登系列報導「在希望的田野上」,關注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鄉村實踐。
  • 美好Village創始人李雅瑩:我們為什麼要回到鄉村?
    ▲ 花崗漁村-花田花地民宿  還有一個可喜的現象,因為這個民宿對整村及周邊地區的項目改造,村裡流失的青年力量開始回流,他們回來了——不僅收穫了一份體面的工作,還能更好的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孩子。  我覺得這件事的社會意義非常大。
  • 「未來鄉村」照進現實:「青山」不老水長流
    現在村裡的孩子,40年後是否還生活和工作在這裡?我想肯定有人還在這裡保護水源,有人推動著村裡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那時候如果我們還能坐在圖書館裡開懷暢聊鄉村未來,那種感覺一定十分美妙。」20日,坐在杭州市餘杭區黃湖鎮青山村融設計圖書館,作為「新村民」,常務副館長王幸澤感慨。
  • 苦竹村裡鴕鳥跑 萬元一隻村民笑
    村主任匡鴻飛介紹,村委會了解到村裡共有4位貧困戶有養殖鴕鳥意願並符合養殖條件,為提高扶困戶的養殖能動性,村委會向每家貧困戶補貼了2000元鴕鳥種苗費,每家貧困戶養殖有4隻。而在李恆貴的指導下,這些鴕鳥已經健康長大,根據養殖者意願,這些鴕鳥將進行銷售或繼續養大用於繁殖。
  • 風流未被雨打風吹去:《二流堂紀事》的編輯紀事
    因為有許多共同的話題,我們相談甚歡。有一天,說著說著,他突然笑著和我說:「你知道嗎?我們辦事處租用的這家四合院的主人,聽說也是個文化名人呢!」    原來前期租房是王主任負責的,主人因為在美國,委託親戚辦理的租房手續。交接完畢打掃房屋時,王主任在西廂房角落裡,發現了一大堆雜誌和文稿等雜物。他是個細心人,仔細翻檢了這堆「破爛」,居然發現裡面有一些信件,署著吳祖光等人的名字。
  • 鄉村紀事:葬在老家屋後的大黑狗
    七八十年代的農村家裡孩子多,我們上學放學都是自己走,父母根本就沒時間送我們,我上學那會兒,我家黑狗送我。我們村東頭有個大坑,被村裡人叫成東大坑。那時候每天早上黑狗送我到東大坑,然後看著我蹦蹦跳跳往學校走。下午放學,黑狗會準時準點的蹲在東大坑等我,見到我的身影,汪汪叫著往我身上撲,跟我親熱。
  • 鄉村遊,開拓「新的可能性」
    今年返鄉,桃花源式的隔絕狀態不復存在,一條高速公路與村莊擦肩而過,也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村民開始暢想「生態旅遊」「美麗鄉村」的規劃。  到村裡一打聽,原來鎮裡在實施「美麗鄉村」行動,決定利用村裡山水資源,因地制宜開發鄉村旅遊,通過旅遊保護自然風光,帶動村民致富,同時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因而被命名為「遊富美」計劃。
  • 雨臺村裡來了「大科學家」| 公益
    由於雨臺村裡沒有學校,因此村裡孩子們上學都集中到鎮上唯一的學校——高樓鎮中心學校上課,這所學校創辦於2002年8月,分為幼兒園、小學和中學三個部分,目前已擁有學生將近2000名。網際網路科技的出現,讓很多事物乘上了高速發展的列車。
  • 鬼王奪走女主清白,攪黃了她的婚事,並強制和她結冥婚的靈異小說
    「鬼王奪走女主清白,攪黃了她的婚事,並強制和她結冥婚」講到的小說,男主是一個鬼中之王,他霸道的奪走了女主的清白,還黃了她的婚事,並強制和她結冥婚。第二本:《高冷冥夫:和你生個娃》——離鑰(看本書簡介和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方書籤)精彩內容節選:我搖了下頭,以前一直聽說從沒有遇到過,現在哪知道冥婚的意思?
  • 張家界永定區:鄉村遊「串珠成鏈」鋪就致富路
    石堰坪村村主任全子灼介紹說,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去年,村裡有14戶脫貧,村裡的基礎設施也有了很大改善,今年預計還有20多戶會脫貧。大型實景演出《天門狐仙》劇照。村裡的山歌又唱起來距石堰坪村大約半小時車程的馬頭溪村,民俗鄉村旅遊也在蓬勃發展,不少貧困戶由此實現脫貧致富。走到馬頭溪村的風雨橋邊,就傳了一陣陣充滿土家風味的歌聲。
  • 廁所改造折射鄉村變遷
    「改廁給我們帶來的變化太大了,環境乾淨衛生了,蒼蠅、蚊蟲少了,我們也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了。」師福琴家新建的廁所在後院內,廁所牆高2米,內外牆刷得雪白,內部面積6平方米,裝了一個蹲便器和一個坐式馬桶。「坐式馬桶是專門給老人和小孩用的,咱老人再也不用為上廁所煩心了。」師福琴一邊說著一邊做著示範,「你看,輕輕一踩閥門,水流一衝,乾淨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