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4 18:09 |金東發布
政府搭臺 合作社唱戲
眼下,正值本地水果上市旺季,蜜梨、桃子、葡萄等農產品相繼成熟,往年這些水果會陸續送往各大農批市場銷售。今年則不同,不少農戶選擇了乘「雲」而起,利用直播帶貨、社群消費等新業態將優質農產品帶到了全國各地。
「政府搭臺,合作社唱戲」。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區開展形式多樣的電商助農行動,線上線下聯合發力,上半年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341.59萬元。
線上市場潛力大
連日來,金華市婺州蜜梨專業合作社社長郭有金一家子都在忙著打包、發貨,「線上銷售的價格要比批發價高20%,而且數量大,收益自然就好。」
原來,除了走傳統的批發銷售外,今年,郭有金還嘗試了線上銷售,原本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沒想到卻獲得了喜人的成績:從7月初至7月20日,婺州蜜梨在線上銷出7500公斤。
「我怎麼也沒想到,靠著電商,自家的梨能夠銷往全國各地。」郭有金說。
「政府搭臺,合作社唱戲。」這是我區助力農產品銷售出臺的「硬核」舉措。今年年初,為緩解農產品銷售困境,區農業農村局益農中心線上銷售平臺正式運行,並在區農合聯、區供銷合作社等部門的助力下,與另外18家電商平臺達成合作,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左下角點擊購買,買它買它買它,味道真的很好……」8月1日,在某直播平臺上,一名主播正在賣力推銷源東白桃、婺州蜜梨和無花果。記者了解到,這樣的直播每周都會進行一場。
施文龍是惠隆家庭農場負責人,他家的玉露蟠桃今年豐產,在直播平臺一經推出就廣受消費者的歡迎。「現在我們農場60%的訂單來自線上,看今年的銷售勢頭,業績應該不會差。」施文龍說。
「雙城」計劃、「桃李滿天下」直播帶貨、金東區首屆蜜梨地標文化節……面對疫情期間出現的挑戰,在政府扶持、企業加碼,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包括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形式在內的電商助農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在此過程中,農貨上行的道路被拓寬、難點被打通,展現出驚人的潛力。
今年年初,區融媒體中心推出了特別策劃「『農』好金東,果然有禮」活動,在探訪新區優質水果的同時,還拓展了社群消費的新模式。該中心通過建立「吃貨群」,組織粉絲參與試吃、抽獎等10餘場線上線下活動,將農產品直接送達到消費者手中,實現了「從田間到舌尖」的「一條龍」服務。
抱團發展成本低
電商銷售如火如荼,但也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比如,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不高,品質難以保證,包裝質量參差不齊等。目前我區的水果種植企業規模普遍偏小且分散,往往在供應鏈、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環節存在短板,數位化運營能力有待提高。
這就需要政府建設一條可持續的上行通道。今年以來,我區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以優質、安全、綠色為導向,篩選出各個品類的精品水果,統一產品包裝和物流配送,把當地分散、孤立的生產單元升級為規模化、標準化的產業集群,實現從農產品到商品的快速、優質轉化。
最近,源東鄉尖嶺腳村蟠桃園家庭農場負責人吳凱程發現農產品上行成本越來越低了。他說:「原先,我們郵寄桃子都得自掏腰包,現在區裡推出特色優質農產品郵寄費補貼政策,郵費幾乎不用出了。」
記者了解到,該郵費補貼政策於7月1日開始施行,涉及桃、蜜梨、火龍果、葡萄、葡萄、無花果、柑桔等7類水果,按照「誰提供郵寄服務,對誰進行補貼」的原則,每單補貼5元,本批次共投放補貼50萬元。
我區不僅在郵費補貼上給予農民優惠,在電商人才隊伍培育上也下了大功夫。最近,嶺下鎮村民王巧雲報名參加了「農民主播」的培訓,「我想著反正在家帶孩子,與其閒著還不如學點新知識。」
據悉,該培訓以直播技巧、產品推銷為主要內容,旨在培養「新型農民主播」,目前第一批培訓已吸引了50人報名。
傳統農業有前景
我區是全國有名的白桃之鄉、藤稔葡萄之鄉。隨著「網際網路+」的興盛,原有的水果品種逐漸失去優勢。「特別是今年,各類水果大豐收,外地水果湧進金華市場,本地水果在價格上根本沒有優勢。」區農業農村局經濟特產站站長施曉辰說,「今年源東白桃普遍2元/斤,梨基本維持在4元/斤,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按照傳統銷售的模式,農戶們根本賺不到多少錢。」
反觀電商銷售,情況卻截然不同。「我們現在是兩天上架一款新品,5天就能售罄。」談起電商銷售,區益農中心負責人鄭永富坦言,消費者青睞的都是優質果品,由此可見精品農業更適合走電商這條路。
源東鄉的果農施廣軍很早就意識早這一點。他家100多畝桃園中,已經看不到傳統的白桃品種,取而代之的是玉露蟠桃。「品種好、口感佳,線上銷售才能走俏。」施廣軍說,4年前他開始嘗試建立屬於自己的電商平臺,但由於缺乏專業的運維人員,電商平臺漸漸成了「雞肋」。此後,施廣軍與中國郵政、益農中心等電商平臺成功對接,一下子就打開了線上銷路。
桃子品種需要一直優化,對於這一點,躍山家庭農場的農場主張金山深有體會。「我農場裡的新品種——『玉美人』白桃快成熟了,過不了多久就能豐產又豐收了。」張金山說,經過近4年的試驗示範,「玉美人」白桃畝均產量在2500公斤以上,並且外觀通體透白,潔白如玉,隨著存放時間的增加,會越放越甜。這種不同於其他品種的桃子,一上市就賺足了消費者的眼球,大大增加了桃農的收入。
加快品種更新,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已成為共識。施曉辰介紹,源東的桃品種通過不斷改良升級,目前已超50個,涵蓋紅桃、白桃、水蜜桃、油桃、蟠桃等多種品類,採摘季可持續到10月底。
不僅是桃子,紅美人、沃柑、由良等10餘個高價位柑橘類品種也在我區引種成功,並建成了全省首個柑橘無菌化母本基地,白枇杷、櫻桃、桑葚、草莓等其他水果種植也不斷增加,真正實現四季瓜果飄香。
金東融媒體中心記者:程夢倩
責編:賈佳監製:周建福
159653579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