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個韓國」沉降!地下水總有挖完的一天,我們有其他出路嗎?

2021-01-15 Openidea腦洞大開

1月4號,西班牙地質研究所發表了一項報告稱,至2040年,地球近8%的表面將會下沉,下沉面積相當於「120個韓國」國土面積,這將對全球約6.35億人的生活環境造成嚴重影響。

報導稱,由於人類過度開採地下水,誘發了全球多地區坍塌事件。專家通過近10年的數據對比分析發現,越是人口密度高、澆灌設施多的城市地區,發生地面坍塌的概率也就越高。在我國廣州,僅2020一年,就發生了7次地面坍塌事件,造成了2000多萬的經濟損失。

那麼,地球上還有多少地下水呢?

地球,是一顆不折不扣的藍色星球,其近71%的表面被海洋覆蓋,水量總體積達13.86億立方千米。不過,大部分都是海水。那些我們真正需要的淡水資源,僅佔總水量的2.5%,而在為數不多的淡水資源中,我們能夠直接獲取的地表水,僅1.2%,其他剩餘的98.8%則被深埋地底又稱地下水。

由於地表淡水資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水流充沛,有的地方滴水成金,人類只好把目光投向腳下的地下水。

在農村,水井是非常常見的,井水的使用也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飲用、畜牧、灌溉等等,那麼,這些井水從哪來呢?

實際上,這些井水儲存在巖石與土壤的空隙之間,就如海綿中的水。當我們向下鑽井時,巖石和土壤間的水就會滲透到井內,積水迅速填充形成含水層,這樣我們也就可以取水了。反之,如果井內沒能得到及時填充,這說明該深度的含水層中水量儲備較少,我們需要繼續往下鑽井。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類的用水量也在急劇增加,淺層地下水已被抽乾,含水層水量無法及時補充,致使水井也越鑽越深,然後,周而復始,惡性循環,直至土壤與巖石間鬆軟的空隙無法再承受地表的重力壓制,引發大面積下沉坍塌事件,而且,地表的塌陷是不可逆的,地面很難再次上升。若塌陷發生在沿海地區,高度落差的變化會導致海水向內陸倒灌,進而對土壤酸鹼、城市建設造成災難性影響。

為了防止過度開採地下水、導致土地坍塌事件,我國也做了諸多努力,如「南水北調工程」,將南方地表的水引入到乾旱的北方,從而,緩解了北方用水緊張的現狀,地下水位也得以恢復。

當然,並不是所有地區的地下水都能得到及時的補充。

在80年代,沙特大興發展農業,種植小麥,為此,他們建設了現代化的自動灌溉系統,並配合抽取地下水來澆灌小麥。儘管沙特人都意識到水資源寶貴,但由於沙特本就是一個缺水的地區,且用水需求大,所以,水井也就越打越深,直至打到深1千米的「化石水」層,此時,沙特地區的地下水已經消耗了80%。直到2016年,他們無水可用,才被迫放棄種植小麥,又走上了以石油換糧食的老路。

對於水資源的緊缺,大家還能想到什麼辦法呢?歡迎在留言區評論,分享你的腦洞

相關焦點

  • 2040年 將有「120個韓國」沉降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2040年,「120個韓國」沉降。有報告稱,地球表面8%的地面或將沉降,面積將是韓國目前國土面積的120倍。《韓民族日報》4日援引西班牙地質礦業研究所的一項報告稱,到2040年,地球表面8%的地面或將沉降,沉降面積將是韓國目前國土面積的120倍,也相當於美國和墨西哥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6.35億人口的居住和生活將受到影響。報導稱,導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過度開採地下水、礦產和燃燒化石燃料。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進而導致地面沉降加劇。
  • 「120個韓國」塌陷!地下水超採,地球真的會被掏空嗎?
    「120個韓國」沉降?西班牙地質礦業研究所最近發表了一篇報告,說由於人類無度開採地下水,造成全球大約有8%的土地將在未來20年發生沉降。韓國的一份報紙把面積換算了一下,說這個面積相當於韓國面積的120倍,於是「120個韓國」在網際網路上瘋傳開來。
  • 韓媒:2040年,「120個韓國」可能沉降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韓民族日報》4日援引西班牙地質礦業研究所的一項報告稱,到2040年,地球表面8%的地面或將沉降,沉降面積將是韓國目前國土面積的120倍,也相當於美國和墨西哥國土面積的總和,全球6.35億人口的居住和生活將受到影響。
  • 未來30年內,地球有可能發生沉降,中國和印度或會受到影響!
    未來30年內,地球有可能發生沉降,中國和印度或會受到影響!地球環境問題是現在全人類關注的焦點,因為全球變暖的出現,導致冰川坍塌,凍土層融化,在這些危機的背後,人類是始作俑者。在西方國家飽受疫情摧殘的時候,西班牙地質研究所拿出了這樣一項報告,再次警告人類要保護地球,未來30年內,人類極有可能會陷入一場新的危機。報告中指出,到2040年,世界將會有多個地區出現地面沉降的情況,面積將會達到全球地面的8%,受到影響的人數將會達到6.35億人,全球共有70億人,這組數字並不可觀。南北兩極的冰川正在急速消融,出現了冰架坍塌的情況。
  • 科學網—邢忠信:控制地下水開採是防止地面沉降重要措施
    邢忠信:控制地下水開採是防止地面沉降重要措施 本報記者 高長安 河北滄州人民醫院裡有一座美麗的噴泉花園,而在兩年前,噴泉所在地還是一棟三層的病房樓。原來,為防止地面沉降造成積水,院落逐漸墊高,三層樓變成兩層樓,本來的一樓降成地下室。2009年不得不拆除重建為噴泉。 河北省地礦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質大隊總工程師邢忠信認為,控制地下水開採、優化地下水開採布局是眼下防止地面沉降情況進一步惡化的重要措施。
  • 為什麼我們打好的地基會不均勻沉降?
    地基沉降,相當於人擔了重物壓彎了腰,這個工程上同樣需要儘量減少——工程上叫控制沉降和差異沉降。地基穩定性,地下水情況,地基土層的承載力,處理措施和建議,特殊情況影響。提出安全適用,質量可靠, 經濟合理,環保的地基基礎形式。樓脆脆就是因為施工單位不懂地基原理,經驗主要造成的。下面我們通過實例來了解一下:我們做的好好的地基,怎麼就發生了沉降呢?
  • 地下水過度開採導致蘇州地面下沉
    封井是個專業活,所以還是請掘井隊來做,用黃泥摻水,迅速塞進幾百米深的管子裡,「一口井的封閉價是2500~4000元,現在不能掘井了,所以他們經常來我們這裡找封井的活。」「現在,除了若干省政府批准的深井不封之外,我們該做的都做完了。」蘇州節水處處長陳家明說。按照水資源處提供的材料,蘇州在封井和回灌等措施下,地下水水位逐年上升,漏鬥中心的水位升了20米,現在是48米左右。
  • 地鐵越造越多,越挖越深,地面會不會因此塌陷?
    截至217年12月,上海地鐵共開通線路15條,車站387座,換乘車站52座,全網運營總裡程達到了637公裡,成為了世界地鐵線運營總長度最長的城市。重慶軌道交通十號線最深的深度達到了94.47米,相當於31層樓高。
  • 我們常用的石油是怎麼形成的?會不會有被開採完的一天?
    我們常用的石油是怎麼形成的?會不會有被開採完的一天?我們經常用到的石油是怎樣形成的呢?相信這個問題,很多網友都會感到很好奇,但是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能夠給出正確的答案,有的只是一些猜測而已。經過漫長的時間,這些化石與地底下的泥沙混合在一起,慢慢經過沉降,最後形成一種沉積巖,這就是早期的石油了。
  • 有可能是地面沉降……
    經過文物部門和地質部門長達十幾年的研究表示:原來,位於黃土高原的西安地區,一共有四個漏鬥型的下沉結構,而大雁塔所處的位置剛好在其中一個下沉結構的邊緣,加上周圍群眾打井、挖土,和60年代以來西安地區過量抽取地下水,使承壓水位大幅下降,從而造成了大雁塔地基的不均勻下沉,加速了古塔的傾斜下沉。
  • 華北地下水超採1200億立方米 成世界最大漏鬥區(組圖)
    董家西邊有一個大土坑,「一下雨,水就往裂縫裡灌」。  大地開裂,這不是個好徵兆。1966年,邢臺曾發生了一次大地震,西店子村就處在地殼活躍區上。這幾年,前來西店子村勘查裂縫的人,來了一批又一批。  專家給董京華的解釋是,地下水抽狠了,導致水位下降,正好這條地裂縫與隆堯南構造斷裂帶的走向大體相吻合,地面因此沉降。
  • 有文憑就有出路嗎?紀錄片《出路》發出靈魂拷問
    「有文憑就有出路嗎?」紀錄片《出路》開篇就拋出兩個看似簡單、實則難答的問題。「在中國,高考是每位學生命運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它決定了考生一生的出路。」紀錄片是2012年拍的,但是這句話放在今天來看依然有著很大的準確性。
  • 地下水有沉澱物 海口城裡的地下水還能喝嗎?
    城裡的地下水還能喝嗎  海口部分小區居民仍在飲用地下水 有人擔心飲水安全問題 部門回應:海口地下水是優質的  上個世紀末,由於海口市城市建設迅速擴展,加上地下水的開發利用一度缺乏統一管理,因此開採地下水的情況比較多,
  • 西班牙研究報告:2040年地球沉降最大危險發生在中國
    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繼續延燒全球之際,西班牙地質礦業研究所1月4日的一項報告顯示,到2040年地球表面8%的地面或將沉降,全球6.35億人口的居住和生活將受到影響。全球變暖導致南極冰川融化。
  • 如果我們一直向下挖,會挖穿地球嗎?
    人類在地球生活了數百萬年,從我們對地球產生研究之後,曾就有人提出疑問,地球到底有多厚,地球的中心是什麼樣子,如果我們一直向下挖,到底能不能挖穿地球。地球首先我們要先對地球有一個簡單的理解。地球是由外部圈層和內部圈層兩大部分構成,外圈層包括生物圈,大氣圈和水圈,這三個圈層是主要的生物圈。內部圈層包括底殼,地幔、地球外核和地球內核。如果我們從地殼開始向下挖地下都有什麼?地下一米,這裡是地鼠居住的深度。地下2米,是普通墓地埋葬的深度。
  • 高考地理小專題——地面沉降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亞州有發達的航空運輸系統及高速、快速公路系統。其經濟的主體是農業,其他重要的產業還有航空及矽谷的高科技產業。材料三 美國「調查報導中心」在報告中說,加利福尼亞州2014年出現了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地面下沉,2015年情況繼續惡化。(1)指出2014年加州地面沉降最嚴重的季節並分析其原因。
  • 前沿研究丨區域性沉降對高速鐵路基礎設施的影響
    高速鐵路「四縱四橫」主骨架基本建成,並與其他鐵路共同構成了快速客運網,基本覆蓋了5×105 人口以上的城市,在區域運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規模如此龐大的運營線路,高速鐵路設備養護維修已經成為現階段乃至今後長期所要面臨的重點課題。
  • 張宗祜:中國地下水的現狀與未來
    不同類型的地下水的分布與地區的地形地貌,巖石的構造,大氣的降水條件有密切的關係,根據這些情況的綜合分析,我們把中國地下水類型的分布概括為六個區域。六個區域是圖上所反映的六個不同的顏色所表示的區域。一個區域是在東部地區的東北及華北地區,這個地區主要是平原地區,主要以孔隙水為主,降水量在東北地區是800毫米左右,華北地區500-600毫米。
  • 科學家研究繪製全球地面沉降分布圖,可預測局部地區的沉降風險
    「痛」從何來地面沉降是由地下固體或流體開採引起的地面下沉現象,它是一種緩慢而漸進的地質災害。如果給地面沉降的人為原因排個序,超採地下水毫無疑問排第一,此外還有石油、天然氣、固體礦產開採等。「像上海、天津等濱海城市,由於長期濱海相沉積,其地下鬆散沉積層達幾百米厚,有大量軟土層,壓縮性較大,地表的建築、設施就像處在一張水分充盈的彈簧墊上,一旦地下水開採過度,發生沉降,就會加劇海平面上升、引發海水倒灌風險。」葉淑君說。城市發展早期,人們對水資源認識有限,再加上地下水量大質優、易於開採,地下水損耗嚴重。自本世紀初,中國各省市陸續採取緩解措施。
  • 治理地下水汙染的技術方法有哪些
    根據水質檢測結果顯示,我國地下水汙染嚴重,治理地下水汙染的技術方法有哪些呢?下面金標準小編為你介紹一番:物理法1.屏蔽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種物理屏障,將受汙染水體圈閉起來,以防止汙染物進一步擴散蔓延。常用的灰漿帷幕法是用壓力向地下灌注灰漿,在受汙染水體周圍形成一道帷幕,從而將受汙染水體圈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