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17年12月,上海地鐵共開通線路15條,車站387座,換乘車站52座,全網運營總裡程達到了637公裡,成為了世界地鐵線運營總長度最長的城市。重慶軌道交通十號線最深的深度達到了94.47米,相當於31層樓高。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達發展,開通地鐵的城市也隨之變多,開通的線路也與日俱增,挖掘深度也不停下探,但這種會給生活在地上上的我們乃至建築物帶來危險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歷史事故回顧
2003年7月1日 上海四號線事件2003年7月1日,上海軌道交通四號線在浦東南路站至南浦大橋站的越江隧道段發生坍塌事故。工地在進行中間風井連接下行線的安全聯絡通道的施工時,作業面內因大量的水和泥沙湧入,引起隧道部分結構損壞及周邊地區地面沉降,造成3棟建築物嚴重傾斜,黃浦江防汛牆局部坍塌並引起管湧
2008年11月15日 杭州地鐵一號線事件
2008年11月15日下午,浙江杭州風情大道地鐵一號線工地發生塌方事故,4人遇難17人失蹤。
調查組認為,事故直接原因是施工單位違規施工、冒險作業、基坑嚴重超挖;支撐體系存在嚴重缺陷且鋼管支撐架設不及時;墊層沒有及時澆築。
2013年3月10日 大連地鐵試驗線事件
2013年3月10日,大連地鐵塌方事故,大連地鐵交通大學施工段發生塌方,造成至少三人傷亡。
據大連地鐵公司副總經理介紹,2011年3月10日上午9點30分,正常施工的大連地鐵試驗線3號豎井橫通道施工掌子面頂部突然出現湧水、湧泥、卵石坍塌現象,人行道塌陷,現場失蹤一人。坍塌位置是卵石層的富含區,土石方坍塌量約200立方米,距地面大概17米。
地鐵的本質
地鐵的本質其實和地窖、地戰道是一樣的,都是在地下挖個坑,只不過是這個坑比較大而已。
這個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地面的塌陷,一來是該地區的地質並不適合建造地鐵,但這個原因在建造的前期,設計有關人員都會注意避免這個問題,畢竟地鐵前期建造的手續是十分健全的。
二來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程中的偷工減料,施工質量造成的施工問題引起的塌陷。
再來,地鐵的設計和施工必須保證地面的沉降在規範要求的範圍之內。設計正確,採用的施工手段正確,就基本沒有引起地面塌方的可能。
地面塌方主要原因
我們常見的引起地面塌方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過度的地下水的開採,二是煤田、礦井的塌陷。就我國的大範圍環境看來,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過度開採,造成的潛水位的下降,從而引起的路面塌方。
這種情況在城市來說尤其嚴重,城市大多路面都是水泥地,下雨後,地表水無法及時地補充地下水,引起的塌方。
因此,節約用水才是真正的王道啊,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真正的踐行節約用水這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