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缺陷還是施工違規?造價壓低還是符合指標?工期縮水奉誰之命?杭州地鐵施工現場塌陷事故後,圍繞事故責任歸屬,施工方中鐵集團和業主方杭州地鐵集團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覺得很委屈,他本想「大事化小」,哪曾想杭州方面「不領情」,於是他只能「你不仁我不義」,把「誰都跑不了」的實話一吐為快;而杭州方面也確有苦衷,溫家寶總理親自批示,「壓力太大了」,他們絕不允許「私下處理」。口水仗由此升級。是可謂:「兄弟本是同命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施工方:中鐵集團
業主方:杭州地鐵集團
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院士最初稱塌陷為「突發自然災害」。 圖/杭州網
距離事故發生已經過去12天,杭州「11·15」地鐵塌陷現場的挖掘作業正在進入最後階段,而事故責任的最終結論,相比現場搶險,卻更加難以收尾。
究竟誰該為冤死的21條冤魂負責?在人們等待結果時,未曾想到有關事故責任的爭論突然爆發,終究釀成比事故本身更令人關注的一場輿論大戰。
「顧全大局」的初衷
王夢恕承認,這樣的結論確實有「把大事化小」的味道。「我說你不要把這個問題擴大,擴大對你們沒好處。」
這場爭論發生在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和業主方杭州地鐵集團之間。
「我是迫不得已,不得不站出來回應這事。」11月24日,在南京出差的王夢恕主動約見南方周末記者時說。
一開始,雙方的合作還算愉快。王夢恕回憶,他並不曾想到事情會演變成這樣。
11月17日,王夢恕第一次勘察現場。作為中國地下工程權威,他很快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我到現場一看,就明白了問題出在哪裡。」
王夢恕很快給熟識的杭州地鐵集團董事長打了電話,「我說丁董事長,這個事,根本問題是你們的問題,但現在大家先不要說。」
王夢恕解釋說,他如此表示純粹是出於「好心」,站在業主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我說你不要把這個問題擴大,擴大對你們沒好處。」
11月17日當天,王起草了有關事故原因的一份報告。王向南方周末記者轉交的這份意見書草稿顯示,在這份報告中,他分析了諸多原因,但最終得出的結論,卻是「突發性自然事故」。
王夢恕承認,這樣的結論確實有「把大事化小事」的味道,但他認為,這同樣是出於好心,「我這樣寫的問題是,是從顧全大局角度出發,內部責任我們要追的,但對外差不多就行了。」
「顧全大局」的結論很快為施工方所接受。
11月17日,中鐵四局杭州地鐵一號線湘湖站項目部常務副經理梅小峰首次向媒體通報時,採用了王夢恕的觀點,將之歸結於特殊土質原因。面對媒體,他悔恨萬分地說,這屬於突變情況,之前真的是沒有預料到。
但出乎意料的是,對於王夢恕伸出的橄欖枝,杭州市政府卻並沒有領情。
「他們沒理解。」王夢恕說,「我現在是好心沒好報。」
「不領情」的業主方
「壓力太大了」,這麼大的事誰也不敢瞞;施工方「就怕錢拿不到,以後再也不能在杭州中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