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兜鈴科等中草藥毒性問題,國醫大師梅國強如是說

2020-12-05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醫成為一線戰「疫」重要力量。據一線醫護人員反映,中西醫協同作用,可減少重症向危重症轉化。在康復期運用中醫,患者恢復更快,中藥起效原因可能在阻斷病毒感染、調節免疫反應、截斷炎症風暴、促進機體修復等多個環節起到作用。

同樣,在由君和堂中醫連鎖管理集團主辦的第一期「疫後迎春 中醫守護」新冠肺炎愈後康復系列研討會上,身處疫區的國醫大師梅國強教授針對此次新冠肺炎愈後康復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給出兩個代表方供大家臨床參考。同時,關於馬兜鈴科等中草藥的毒性問題,梅老先生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國醫大師梅國強教授從事《傷寒論》的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五十餘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治療心系疾病、脾胃病,對疑難疾病的診治有獨到見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用藥習慣和學術思想。

以下為部分文字整理:

視頻一

對於這樣的問題,中醫裡面很多,馬兜鈴科的藥用化學分析確實是有某種成分馬兜鈴酸,可能有引起肝損傷,我們中醫辨證論治,馬兜鈴長期使用,治療咳嗽是效果非常好,但是咳嗽一好轉就不用馬兜鈴了,因為這些年風雲不斷,中醫裡面治咳嗽的藥也很多,我就根本不用它,把它從中醫藥典裡面去掉,也不影響中醫辨證論治,這是一個。

第二,我們要反思,中醫的藥有些可能有副作用,或者可能有不恰當的用,或者有毒性,西藥有幾種藥時沒有毒性的?為什麼不從藥典裡面去掉?治癌的藥哪個藥沒有毒性?當醫生要為病人負責,你用馬兜鈴就一定要用到安全的劑量之內,安全的時間之內,你用有毒的藥,掌握安全劑量,使它有效又沒有副作用。要說毒副作用,砒霜有毒,可以毒死人,可是你正確科學的用砒霜,可以治白血病,如果要因噎廢食,我認為這不對,要是這樣的話西藥大部分都不可以用,哪怕常見的抗生素,肝毒性、腎毒性,為什麼中醫裡要廢除,西醫卻大量保留是正確的,中醫就沒有保證了,所以我們現在就小心處事,這麼多年我都沒有用馬兜鈴,過去我都用的,我很謹慎的用,我都掌握在有效安全的範圍之內。

視頻二

我想談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這次新冠肺炎治癒之後康復治療的問題,康復治療從哪些地方著手,怎麼看待這些問題,這是基本點的問題。

根據臨床所觀察到的,我認為這次疫情屬於溼熱疫,根據我就不講了。吳又可《瘟疫論》裡面所講的溼熱疫,但是吳又可是明代末的人,那個時候他看到的溼熱疫絕對不是今天的,所以大家都知道吳又可有一個著名的方子叫達原飲。

但是通觀全書,但是沒有一個方子談到很現在新冠肺炎有相似的地方,所以達原飲在開始病人發熱的時候是可以用的,到了後來肺部症狀越來越明顯,甚至加重,就不適合了,因為吳又可他的整本書沒有提到這個問題,說明他當時見到的疫病就不是現在這個疫病,說明溼熱已到胃腸,吳又可講的溼熱疫是中焦為主,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溼熱疫是到肺,儘管它可以損傷多個地方,主攻方向是肺,因此這是基本的溼熱證的後期,病毒已經殺滅了,而機體尚未恢復,我們除溼未盡,這是一個基本點。如果說除溼不盡,儘管這個人不會再患第二次新冠肺炎,但還會產生其他的問題。

所以從這點出發,我認為這個溼熱疫裡面的溼熱和痰熱是一個問題,有輕重的不同,有部位的不同,如果是在肺,這個溼熱疫就是肺加痰熱,這是我的基本看法。

肺加痰熱做愈後的康復治療,推薦兩個方子,這是我講的第二個問題。

第一個方子,昨天我給這些入會的教授們提供了一個小陷胸湯,根據那篇文章為基礎,以及這次在抗疫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來談這些患者在康復期主要問題的解決我自己的一點看法,剛才很多教授已經講過了,中醫學術思想也是很豐富的,各人只能代表自己,我這個看法也未必正確,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方子我暫時把它叫做麻杏小陷胸湯,就是小陷胸湯裡面加上麻黃和杏仁,我把這個方子念一下,麻黃10g,杏仁10g,法半夏10g,全瓜蔞10g(瓜蔞皮和瓜蔞子各5g),黃連10g,枳實20g,浙貝20g,桔梗10g,百部10g,前胡10g,紫菀10g,冬花10g,白英20g,半枝蓮30g,蛇舌草30g,當歸10g,川芎10g,它有哪些適應症?

講這個方子的適應症,第一個因為是痰熱阻肺的後期,所以會感覺還沒有完全的恢復,還有少許的炎症,肺部和胸膜腔有某些粘連,有纖維化樣症,還有肺部症狀,例如咳嗽、白痰或者黃痰,有的胸悶,有的胸痛,胸痛也不會很明顯,有動作的時候就會胸痛,沒有動作不痛,像好人一樣,但是真正的好人不管有沒有動作都不會痛,他有那麼一點痛,就是痰熱殘留未解,我也是遠程會診給他開了處方效果還可以,他就是感覺到胸腔發熱,體溫正常,病毒檢測各方面檢查都是好的,還有嚴重失眠這一類的。

特別是對於老年患者,更有可能會有老慢支、肺氣腫,有些甚至原來就有肺纖維化,如果這樣的人到了新冠肺炎的康復期,我認為這樣的方子治療效果是比較理想。

如果這個老年患者有心血管疾病,這個病毒除了攻擊肺以外,也攻擊心臟了,比如說有冠心病的病人,頻繁的胸悶、心悸、胸痛之類,可以在這個方子裡面加地鱉蟲10g,蘇木10g,生蒲黃10g,五靈脂10g,這就是失笑散,這就是把肺和心兩種病融在一起,融在一個方子裡,就可以解決。

第二個加減法,很多老年人胃都不好,這次生病可能就把原來的老胃病引發了,胃脹、胃痛、食慾差、反酸、噯氣等,在原方裡面加吳萸,因為原方本來就有黃連,加上吳萸就是左金丸,左金之木以安定中焦,加吳萸6g不能多,黃連是10g,吳萸6g,烏賊骨15g,玄胡15g,片薑黃10g,這是第二個加減法。

第三個加減法,如果便秘的,加虎杖20g,這個有通便之效,但是沒有大黃通便發生腹痛腹瀉的副作用,它只是通便,不會引起腹痛和腹瀉。如果確有某種虛像的,可以加黃芪30,紅景天20,我這裡沒有提到人參,我是反覆看了吳又可的《瘟疫論》,他對於人參也是很謹慎的,這個病不論是不是恢復期,他也用到人參,但是很謹慎,我認為黃芪用30g,量多一點也沒有關係,因為黃芪主要是益氣,在30g的劑量還有利水的作用,對於化溼有幫助,紅景天可以增強人的抗低氧環境,增強抵抗缺氧能力。

剛剛還提到有頭痛的,這種情況確實有,可以在原方的基礎上加蟲類藥,例如地龍20,全蠍10g,蜈蚣兩條。這是第一個方子。

第二個方子叫做柴胡溫膽湯。是小柴胡湯前面的三味藥,柴胡、黃芩、半夏,和溫膽湯相合,半夏是重合的,兩個方子都有,柴胡10g,黃芩10g,法半夏10g,陳皮10g,茯苓30-50g,為什麼?因為有些患者失眠,嚴重失眠的用50不會增加小便的量,只會增加提高安神的效果,枳實20g,石菖蒲10g,遠志10g,鬱金10g,當歸10g,川芎10g,浙貝20g,桔梗10g,半枝蓮30g,蛇舌草30g,棗仁30-50g,嚴重失眠用50,我用50g還是有根據的。大家看《金匱要略》裡面的酸棗仁湯,酸棗仁是兩升,漢代的兩升按照最保守最保守的這和辦法是50,一般來說要達到100,但是用50效果就相當可以了,沒必要那麼多,這是這個。加減法可以參照第一個方子的加減法,只是說這個方子的特點是什麼。

康復期還有某種胸悶、氣短、微咳、精神不好,這些方子是雙向調節作用,頑固的失眠心煩不安,這種用這個方子是可以的,還有精神不好,用它也好,關鍵是要化解上焦痰熱,使痰熱不上擾心神,煩躁的可以不煩躁,精神不好的可以好起來,對於特別有些女性患者,五心煩熱的和更年期綜合症搞在一起去了,這種情況下渾身燥熱,體溫不高,燥熱汗出,一天好幾次,特別是夜晚發,夜晚影響睡眠,這種情況下可以加旱蓮草30g,女貞子10g。

相關焦點

  • 找病的馬兜鈴科草藥
    因為擔心腎臟會出現癌變,醫生建議這些患者把腎臟和尿道都切除。有39個人同意做切除手術,其中有18人已長了尿路上皮癌,還有19人的尿路已有癌變前兆。  此前該減肥診所已營業15年,未出現過問題。1990年該診所改變減肥藥配方,用了兩種中草藥,其消費者中才突然出現腎病患者。其中一種中草藥是馬兜鈴屬的防己。比利時研究人員懷疑防己就是禍首。
  • 有毒中草藥----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名單
    此前該減肥診所已營業15年,未出現過問題。1990年該診所改變減肥藥配方,用了兩種中草藥,其消費者中才突然出現腎衰竭患者。其中一種中草藥是馬兜鈴屬的防己。比利時研究人員懷疑防己就是禍首。實驗證明了他們的猜測,防己中的馬兜鈴酸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消息傳出後,在世界醫學界引起了極大的震撼。
  • 馬兜鈴酸,及含馬兜鈴酸的中成藥和中草藥!
    這個基因突變可相當不簡單——它在一般情況下相當少見,但在接觸過馬兜鈴酸的患者裡卻比例不小。 2017年,《科學·轉化醫學》上又出現了一篇關於馬兜鈴酸的論文,正式揭開了馬兜鈴酸和肝癌關係的一角。科研人員找了共1400名不同地區的肝癌患者,統計了其中馬兜鈴酸相關基因突變的比例。
  • 馬兜鈴酸肝毒性疑雲待解
    許多人認為馬兜鈴酸是中國大陸的幾大肝癌殺手之一。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馬兜鈴酸「指紋」?  馬兜鈴酸是一種生物鹼,天然存在於諸如馬兜鈴屬及細辛屬等馬兜鈴科植物中。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全世界一共600餘種。  中國人熟知的許多藥用植物,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馬兜鈴、尋骨風、細辛、南木香、管南香等等,均含有馬兜鈴酸。
  • [面對面]馬兜鈴科植物該不該全面禁止入藥
    v.cen.ce.cn/video_info/2013-9-29/1380434799792.json,553,450  中國經濟網訊 上世紀90年代,隨著一種被稱作「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成分被爆有可能導致癌症和腎衰竭之後,各界對於「馬兜鈴酸」的質疑聲音就一直沒有停止。
  • 快速檢測中草藥馬兜鈴酸方法找到
    快速檢測中草藥馬兜鈴酸方法找到 2015-08-25 科技日報 王怡 【字體:大  馬兜鈴酸來自馬兜鈴科植物,是一種具有腎毒性和致癌性的化學物質。研究顯示由馬兜鈴酸引發的基因突變高於比菸草和紫外線對人體的影響。自2001年開始,歐洲、北美、中國臺灣和香港等地區已經陸續禁止銷售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製劑。2003年至2004年,我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於禁止中藥材青木香、廣防己、關木通等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材製劑的通知。
  • 馬兜鈴酸肝毒性疑雲待解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許多人認為馬兜鈴酸是中國大陸的幾大肝癌殺手之一。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再次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馬兜鈴酸「指紋」?  馬兜鈴酸是一種生物鹼,天然存在於諸如馬兜鈴屬及細辛屬等馬兜鈴科植物中。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全世界一共600餘種。
  • 馬兜鈴酸致癌嗎 這些中草藥裡卻含有
    據悉,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細辛等。這些中藥一般是用來祛風溼、止痛、消炎等,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什麼是馬兜鈴酸  據悉,馬兜鈴酸存在於某些中草藥中,例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
  • 馬兜鈴酸致癌,這些中草藥、魚腥草還能吃嗎?
    2013年,《科學·轉化醫學》上出現了兩篇論文,非常一致地表示馬兜鈴酸與癌症細胞中一個特定的基因突變有關。這個基因突變可相當不簡單——它在一般情況下相當少見,但在接觸過馬兜鈴酸的患者裡卻比例不小。2017年,《科學·轉化醫學》上又出現了一篇關於馬兜鈴酸的論文,正式揭開了馬兜鈴酸和肝癌關係的一角。
  • 馬兜鈴酸被指致癌冤不冤?
    他指出,馬兜鈴酸能誘導細胞內產生一種非常特別的突變,即「馬兜鈴酸突變指紋」。上述研究對亞洲各地肝癌樣本進行基因檢測發現,中國大陸47%,臺灣78%,東南亞56%的肝癌樣本攜帶「馬兜鈴酸突變指紋」,而歐美的肝癌患者樣本只有不到5%存在這種特徵。為此,菠蘿呼籲:有毒的中草藥不要亂吃。  馬兜鈴酸是一種在馬兜鈴屬植物中發現的化合物,上一次被人們所熟知,跟它的腎毒性有關。
  • 別讓馬兜鈴「馬馬虎虎逗了你」
    其中,馬兜鈴、漢防己、天仙藤、細辛等均為常用的中草藥。  中醫理論認為,馬兜鈴屬的中草藥具有利尿、抗感染、消炎、抗蛇毒和抗癌等功效,因而被廣泛地用於臨床實踐中。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使用歷史。在1000多年前的中醫經典著作《藥性論》中,就有馬兜鈴科藥材的入藥記錄。根據記錄,其有「主肺氣上急,坐息不得,咳逆連連不可」的功效。
  • 馬兜鈴酸致肝癌?醫療圈「吵」得厲害 長沙很多藥房還有賣
    近日,「馬兜鈴酸」這個名字進入了很多人的眼中。 有專業雜誌發表封面文章,提示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高發的重要原因,文章稱臺灣地區近八成肝癌以及中國大陸近五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而與它有關係的中藥、中成藥,也紛紛陷入了「困境」。 馬兜鈴酸真的這麼可怕?10月30日,記者走訪了長沙市多家中醫醫院調查了解。
  • 南方日報:馬兜鈴酸被指致癌冤不冤?
    他指出,馬兜鈴酸能誘導細胞內產生一種非常特別的突變,即「馬兜鈴酸突變指紋」。上述研究對亞洲各地肝癌樣本進行基因檢測發現,中國大陸47%,臺灣78%,東南亞56%的肝癌樣本攜帶「馬兜鈴酸突變指紋」,而歐美的肝癌患者樣本只有不到5%存在這種特徵。為此,菠蘿呼籲:有毒的中草藥不要亂吃。馬兜鈴酸是一種在馬兜鈴屬植物中發現的化合物,上一次被人們所熟知,跟它的腎毒性有關。
  • 由馬兜鈴酸毒性說開去——如何正確認識中藥毒性!
    近日,關於馬兜鈴酸相關報導、各種熱議霸屏醫學界朋友圈。其中,不乏中醫同仁發表各種真知灼見。本來覺得此事不足辯,但作為中醫界的一份子,面對稍稍好轉的中醫氛圍,旋即又卷進巨大的爭議旋渦,又怎能置身事外呢?因此對馬兜鈴酸毒性、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中藥毒性這件事兒,有些不得不說的話。
  • 中藥馬兜鈴,一種「毒藥」兩種對待
    上世紀50年代起,一種奇怪腎病在全球流行,其病因被發現與馬兜鈴科中藥有關。在面對不斷湧現的腎病案例時,歐美不僅對腎病患者進行調查和研究,還在發現致病問題後立即出臺法令禁用中藥馬兜鈴。而中國卻從第一例病例始直到2004年才禁用馬兜鈴,同仁堂甚至舉證稱馬兜鈴無害。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還能用嗎?
    該文章稱,研究人員通過對全世界共計1400多個肝癌樣本的測序分析,發現中國樣本的馬兜鈴酸暴露印記明顯高於北美和歐洲的樣本,進而得出了亞洲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存在相關性的結論。那麼,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究竟還能不能用,如何看待中藥的安全性,迫切需要人們理清問題,走出誤區。何為馬兜鈴酸?危害有多大?
  • 引發醫學界大爭議的馬兜鈴酸,是否真的有致癌風險?
    但是俗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中藥也存在著毒副作用,並且不同中草藥存在毒性的強烈程度也是有區別的。某些中藥毒副作用極強,能夠損傷病人的肝腎功能,甚至會誘發患者致癌。馬兜鈴酸真的會致癌?前不久,一篇關於「中草藥致癌」的論文引起熱議,其闡述內容就是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會導致肝癌發生,一時間讓青睞中藥的人難以接受。
  • 馬兜鈴:一類可怕的草藥! 丨 財知道
    此前該減肥診所已營業15年,未出現過問題。1990年該診所改變減肥藥配方,用了兩種中草藥,其消費者中才突然出現腎衰竭患者。其中一種中草藥是馬兜鈴屬的防己。比利時研究人員懷疑防己就是禍首。實驗證明了他們的猜測,防己中的馬兜鈴酸能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消息傳出後,在世界醫學界引起了極大的震撼。
  • 腎臟殺手——「馬兜鈴酸」再認識
    而隨著該文章的發布,「馬兜鈴酸」這個不被重視的名字一時間被所有醫學媒體熱烈討論,其毒性作用再一次成為人們的關注點——畢竟,不論是傷肝、致癌、傷腎、傷泌尿系統,都不是鬧著玩的。今天,小編就馬兜鈴酸的腎毒性、機制以及常見藥物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什麼是馬兜鈴酸?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