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手,清除瓊州海峽「耳目」,打破GPS一家獨大局面

2020-12-04 鐵拳大衛君

二戰後,世界各國忙著架起大炮,而美國在戰場上周旋的同時,卻趁機從中撈了不少的利益,發了一筆「戰爭財」,趁著那股風勢積極壯大自己的力量,所以戰後經濟、科技、軍事越發強盛,遙遙領先於全球。

有了穩當的底氣,該國就格外地飛揚跋扈,不僅沒有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霸主胸懷,反而還擺出霸道行為,它一個國家就佔了世界資源的30%,相當的貪婪。這樣的國家,無疑非常的野蠻,且與它所謂的人道主義難以吻合。

而近年來,美方還仗著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任性妄為地在全國搞「自由航行」,肆意對他國海域主權進行侵犯,吃相相當醜陋。因該國有橫著走的實力,很多國家即便被欺壓了也不敢與之對抗,這使得美方因此更加猖狂,把鼻孔衝上了天,將所謂的「自由航行」視為理所當然。

面對美方的霸道行為,我國不會以逢迎討好的態度,縱容該國惡行。尤其是該國觸犯我國底線之時,更不會任其再繼續作威作福,所以面對該國的「自由航行」,我國最終出手反擊。

實際上美方「自由航行」的關鍵是需要GPS坐標,才能保證航線不偏離,且能避開一些觸礁帶。而自我國出手後,使之在南海瓊州海峽區域的GPS航標短時間內信號全無,再也無法在該海域耀武揚威。受到我國反擊後,五角大樓無法再淡定,之後查明了問題出在哪,但已經無法挽回。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歷經26年終於在2020年完成全面組網,而後要做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把美方在我國設下的GPS航標給清除乾淨,把它156個GPS航標全部換成了我國北鬥航標。

在海峽區域的「耳目」被清除後,意味著該國無法再肆意關停我國船舶定位、或進行隨意的監控,GPS一家獨大的時代結束,其心中自然十分不爽,但卻已無能為力。

我國的北鬥近年來其實一直被美日針對,像這兩國所打造的「太空軍」,所針對的正是北鬥。為何我國北鬥會令美方如此警惕?因衛星導航對於現代的發展十分的重要,不僅被運用於民用商業,軍事領域也離不開它,而我國北鬥能夠打破GPS一家獨大的局面。

此前,在對外戰爭中,美方多次關停GPS,使得那些國家的軍備無法再發揮出作用。因此許多飛彈、精準制導武器都需要衛星制導,一旦被關閉,這些軍備等於失去了「耳目」,將陷入癱瘓狀態。由此可見衛星導航對一個國家國防安全的重要程度。

其實放眼全世界,已經有很多國家擁有自己的導航系統,只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性主要導航,目前只有4家,它們分別是GPS、歐洲的伽利略、俄方的GLONASS、還有現今我國的北鬥。其中,伽利略在核心技術方面漏洞太多,難以與GPS相抗衡。

GLONASS在2007年組網完成,歷經13年的發展,技術也不過時,按理來說應該能與GPS一較高低,但2008年俄美關係正式劃上了界限,俄也慢慢疏遠了西方。也因此,GLONASS受到了西方國家的排擠,難以在全球擴展相關業務。加上蘇聯時期的欠款還沒有還完,導致其導航系統數量嚴重不足。最終,GLONASS很難進入西方市場,主要是自己與其一些盟友在使用。

我國北鬥完成最後組網後,改變了全世界的導航市場格局,打破了美方在導航上一家獨大的局面。而我國在南海瓊州海峽區域的出手,也只能算是給予美方的一份「見面禮」,我國不用再擔心自己的武器被美關停GPS後陷入癱瘓狀態,受制於它的霸道。

相關焦點

  • 「耳目」全被清除,美國一家獨大的時代就此宣告終結
    但近日,我國終於出手了。據美媒體報導稱,位於南海瓊州海峽區域的GPS航標段時間內信號全無。從上個世紀我國就開始研製屬於自己的導航系統,用了26年的時間完成了北鬥組網,而組網完成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這個,徹底清除掉美國部署在我國南海海域的「耳目」,GPS航標一直以來都是美國在海域上航行的「眼睛」。
  • 中國熱氣球首次飄越瓊州海峽,1990年
    張福太、楊貴元、龐利亞乘坐3隻16米高的熱氣球,從海南島海口市起飛,飄越29.6公裡寬的瓊州海峽,創下中國熱氣球首次飄越海峽的紀錄。4月15日上午,兩隻熱氣球自海南島飛越瓊州海峽上空1990年4月15日,從海南省海口市起飛的3隻熱氣球歷時2小時30分鐘降落在瓊州海峽北岸的廣東海安白沙鎮
  • 中國三大內海,渤海、瓊州海峽、西沙內水
    位於中國北方的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是中國四大海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內海,海域面積約7.7284萬平方千米。在渤海海域,等同於在中國的陸上領土,外國船隻是禁止擅自進入的。 遼寧旅順老鐵山與山東蓬萊田橫山之間的連線,構成了渤海與黃海的天然分界線,蓬萊岬是黃渤海分界線的南端起點。
  • 海南學者鍾一首次向本報記者披露———建設瓊州海峽海底隧道是...
    本報海口6月2日訊(記者曾苗)「在第三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上,衛留成省長將就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建設,全方位融入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圈發表精彩演講,這是我省今年參會的最大亮點。」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新聞辦負責人透露了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
  • 瓊州海峽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地形地貌  瓊州海峽東西向長約80公裡,南北寬16~30公裡。東、西部峽口水深較淺;中部水深大於50米,呈寬約10公裡、長約70公裡的深水槽谷,槽谷中軸線為80~120米的深水槽。東部峽口為淺灘與衝槽相間,西部峽口為一巨大的水下三角洲。海峽南北兩側分布有陡坎,最大高差70米,最大坡度22~24°。峽底分布有珊瑚礁、沙坡、沙壟、海丘、窪地、火山錐等波鱗狀地形。
  • 瓊州海峽預計運送旅客400萬人次
    人民網廣州1月23日電(記者 賀林平)春運大幕拉開,作為粵海水上交通大動脈,瓊州海峽一直是我國水上春運主戰場。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瓊州海峽今年預計運送旅客達400萬人次,同比增加9.59%。
  • 海南省籌劃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項目建設
    二00五年,海南省將開始啟動二十二點五公裡寬的瓊州海峽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項目的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天塹變「坦途」將不再遙遠。  二00三年一月七日,總投資四十五億元人民幣的粵海鐵路通道正式開通,火車乘鐵輪穿過瓊州海峽隆隆駛上了瓊州大地。祖國第二大島——海南島從此結束了與大陸不通鐵路的歷史,海南苦心構築的海陸空「立體大交通」基本建成。  不過,此間有關專家指出,火車渡輪並不是瓊州海峽的最佳交通工具。
  • 「森拉克」離去 瓊州海峽復航
    新華社海口8月2日電(記者嚴鈺景、劉博)今年第3號颱風「森拉克」持續向越南方向移動,對海南影響減弱,瓊州海峽風力減弱至8級。記者從海口海事局獲悉,8月2日10時起,瓊州海峽恢復通航。  海南省氣象臺2日7時20分降低颱風預警至四級。
  • 瓊州海峽公路鐵路合修跨海通道還遠嗎
    瓊州海峽處於雷州半島和海南省之間,西接北部灣,東部連接南海北部,是我國的三大海峽之一被譽為黃金水道。3小時左右,而輪渡效率太低,如果兩地之間有公路或鐵路直達同行世界將縮短至20分鐘,所以修建瓊州海峽跨海通道的呼聲就日益高漲。
  • 高鐵有望直通海南島 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有望開建
    沉寂數年之後,在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大背景下,擱置的瓊州海峽跨海交通工程問題又被重新提及。8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導注意,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有望開建的消息,在市場發酵。
  • 瓊州海峽跨海隧道方案初定 專家稱5年可建成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對澎湃新聞說,高速公路的建設方案早已被否,瓊州海峽敲定的是隧道方案。他解釋,瓊州海峽是黃金通道,供大量遊船運行,若採取1000多米的線索橋方式,一旦遭遇大風,將造成嚴重影響。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鐵路隧道專家王夢恕 王夢恕預計,瓊州海峽跨海通道若採取隧道方案
  • 海底電纜如何穿越瓊州海峽?
    但是隔著一灣瓊州海峽電又如何傳輸?這就要通過海底電纜。2018年11月15日,在瓊州海峽廣東側海域,水陸兩棲挖溝船開始對海南聯網二回工程路由段進行預挖溝,標誌著海南聯網二回工程海上部分施工正式實施。(李品 龐燚)
  • 全面換新:瓊州海峽156座航標完成北鬥設備升級
    9月28日上午,新的北鬥航標遙測遙控設備被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航標處的工作人員安裝在嶄新的航標上,更換至瓊州海峽船舶定線制原有的中8號和北9號燈浮標位置上。 隨著瓊州海峽定線制「中8」號燈浮標成功投放,由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航標處實施的覆蓋瓊州海峽航標北鬥遠程監控設備更新升級全面完成。至此,瓊州海峽156座航標遠程監控設備全部被更換為北鬥設備,監測數據傳輸抗幹擾性顯著增強,為管理服務過往船舶提供更精準保障。
  • 瓊州海峽、渤海海峽和臺灣海峽,三個跨海工程哪個最應優先建設?
    圖文/當今世界如此精彩中國是全世界基建狂魔,這些年來建設了很多重大的交通設施工程,其中包括三條跨海通道工程,並取得的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接下來,將還會有三個跨海通道工程等待建設。舟山跨海大橋二、待建跨海通道1、瓊州海峽大橋: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橫跨瓊州海峽,項目全長約80公裡,設計時速100公裡/小時,建設時間及方案未定(隧道方案初步勝出),原計劃整體投資約1500多億元
  • 瓊州海峽耗資8億渡輪被指閒置 官方稱運力飽和
    新華社海口10月28日電 近日,一篇題為《瓊州海峽耗資8億元輪渡長期閒置 有關部門不審批》的網帖引起廣泛關注。網帖稱:「由於有關部門採取強制行政手段,國家斥資8億元打造的粵海鐵3號、4號渡輪不能投入瓊州海峽客貨汽車運輸,造成國家投資大量浪費。」  真相到底如何?
  • 新海港徐聞港正式通航:瓊州海峽過海航程由24海裡縮短至12海裡
    26日上午9時28分,以「對接自貿港 共享新未來」為主題的湛江徐聞港開港活動在該港停車場上隆重舉行,新海港徐聞港這條讓人們期盼多年的瓊州海峽滾裝客船新航線正式開通。徐聞港瓊州海峽是連接大陸和海南島的交通咽喉,作為人員進出、海南生產生活物資供應的主要滾裝運輸通道,是最繁忙的海峽之一。
  • 地震帶上的日本,四大島都有橋梁隧道連接,瓊州海峽為何不能建橋
    地震帶上的日本,四大島都有橋梁隧道連接,瓊州海峽為何不能建橋?一種觀點認為,日本整個國家都處在最著名的地震帶上,四大島都有橋梁隧道連接,尤其是津輕海峽,無論是寬度深度,還是地質複雜度,洋流複雜度都遠超瓊州海峽,日本卻以上個世紀的技術,在1971年就修建了難度最大的隧道!
  • 瓊州海峽有幾十隻海豚組團嬉水
    3月10日11時20分,海南海口海警局某艇在瓊州海峽海域開展日常海上巡邏過程中發現,在艇艏正前方5米處,有大量海豚躍出海面,艇指揮員立即命令降低航速,並組織人員密切觀察。瓊州海峽有幾十隻海豚組團嬉水
  • 瓊州海峽今日18時停航,颱風或明天登陸!
    根據海南氣象臺7月31日11時發布的天氣預報,位於南海中部海域的熱帶雲團,預計31日下午將加強為熱帶低壓,受該熱帶低壓影響,31日夜間起,瓊州海峽海面風力逐漸增大到6-7級,陣風8-9級 。因熱帶低壓影響船舶安全航行標準,瓊州海峽航線將於今天18時起全線停航。請司機、旅客掌握好自己的出發時間以免耽誤行程,復航時間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