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分野
內容提要根據我國現行的學術體制和學科分類,我們習慣於把所有的學科分為人文社會科學(文科)與自然科學(理工科)兩大類,這種分類其實是有問題的: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是很不相同的東西,將它們籠而統之地稱為人文社會科學、甚至將人文學科完全併入社會科學是很不恰當的。
-
學科也有鄙視鏈嗎!為什麼人文學科總抬不起頭?
在這個意義上而言,文化缺乏科學所擁有的權威性,人文學科也缺乏這樣的權威性。人文學科是屬於文化領域的學術科目,科學的令人驚訝的成就,科學的龍騰虎躍的能量和能發號施令的發明,以及科學本身的權威性,幾乎與人文學科毫無瓜葛。我們不必為了技術而需要人文學科。人文學科不能像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那樣非常明確地、果斷地滿足我們的認識欲望。
-
加強悖論的跨學科研究
悖論是困擾人類思維和科學發展的跨學科難題。以往人們多關注某一學科領域中的悖論及其研究,而忽視悖論與跨學科研究的關係。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看,認識悖論的跨學科特徵並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世紀初以來,在科學的諸多領域包括人類認識活動的不同領域中,人們發現一種驚人的相似性:許多研究領域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了悖論,許多學科受到悖論的挑戰和困擾。在數學、邏輯學、物理學、語言學、生物學、哲學、經濟學、文學、一般系統論、耗散結構理論等中都存在大量悖論性質的內容。這說明,悖論的發現並非某種偶然現象,也不局限於某一學科,而是廣泛地出現在各個不同的學科領域。
-
師生對談人文學科的意義
直至到了大學,王琪瑤依舊沒有停止思考,人文學科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困惑,感想,反思,都留在這篇文章裡。世界觀自不必說,我們一直受著您和其他老師們的影響,而且您一直在告訴我們文科學習的意義,告訴我們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之間的關係,告訴我們並不是「百無一用是書生」。而這些話也屢次在同學們的作文中提到過,雖然從我們口中說出來的目的更多地帶了些對理科生的醋意。
-
哈佛大學校長:最重要的職場能力幾乎都與人文學科相關
最近英國文化委員會一項調查顯示,在國際上,超過半數的領導人持有人文學科或社會科學的學位,而75%的商界領袖表示,最重要的職場技能都與人文學科有關,即:分析問題的能力、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能力和寫作能力。 然而,為人們傳授這三種能力的人文學科,正在面臨危機。一些立法者認為人類學、藝術史和英語專業的學位不實用。
-
華應龍的「悖論」
他十分熱愛數學,數學一直是他生活的中心,所以,我說,他是數學學科虔誠的傳教士。那麼,華應龍為什麼又要寫一本《我不只是數學》呢?我曾經聽他講過數學歷史上的三個悖論。這三個悖論,也是數學發展歷史上的三次危機。第一個是畢達哥拉斯悖論。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哲學基礎是「萬物皆數」,而「一切數均可表示成整數或整數之比」則是這一學派的數學信仰。
-
講座|哲學家陳嘉映談人文學科:研究的同時也應多聆聽
講座|哲學家陳嘉映談人文學科:研究的同時也應多聆聽 張康妮 2017-09-22 15:29 來源:澎湃新聞
-
悖論造句和解釋_悖論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悖論(bèi lùn)。荒謬的、自相矛盾的說話、論斷等。[《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第3期:「在日常生活與科學活動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自相矛盾的論斷或談話,這些論斷與談話往往被人所忽視,或者被人所玩弄和利用作為詭辯的工具,這些就是悖論。」]
-
說謊者悖論
說謊者悖論我正在說的這句話是謊話。——(古希臘)歐幾裡得作為一級學科的哲學下面還分很多子學科,邏輯學可以說是其中最難的一種,因為它所涉及的素材,並不是我們宜觀可見的東西,它所尊祟的是純粹抽象的元素。但是,邏輯也沒有那麼困難,因為它所面對的自始至終都只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思維的邊界在哪裡,邏輯的疆域就在哪裡。
-
目的論世界及其瓦解(「經典與時代」人文學科青年工作坊)
目的論世界及其瓦解(「經典與時代」人文學科青年工作坊) 2020-11-20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大數據應用於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與悖論
而它在應用中又有哪些悖論使其不能解決社會科學研究所面臨的問題?本文試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三、大數據應用於社會科學研究的悖論毫無疑問,大數據能夠提升社會科學研究的質量,但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對大數據應用於社會學科研究的價值需要有更為理性的思考,既不能否定其積極的意義,也不能誇大其作用。
-
理髮師悖論及其他
理髮師悖論(Barber paradox)是羅素用來比喻羅素悖論的一個通俗說法,是由伯特蘭·羅素在1901年提出的。羅素悖論的出現是由於樸素集合論對於集合的不加限制的定義。由於當時集合論已成為數學理論的基礎,這一悖論的出現直接導致了一場數學危機,也引發了眾多的數學家對這一問題的補救,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公理化集合論。
-
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定位
有人主張將已往的「哲學社會科學」改稱「人文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用以指稱不同於自然科學的另一大半(有關人、文化社會生活和社會歷史的)科學領域,這是目前一股國際性的學術潮流。其用意在於強調哲學和各門社會學科的本性是面向人、社會、文化的,從而倡導立足於人、關心和服務於人的發展的價值導向。採用這一提法的好處是,強化這些學科的本意,它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導向。
-
數字人文國際高峰論壇暨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
」會議現場 本網記者 陳鍊/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數字人文是國際學術界的前沿領域,也是一個目前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交叉學科。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後,將繼續推進諸多文史專題資料庫建設,組織實施搭建「上海師範大學數字人文平臺」,研發數字人文研究工具,支持相關研究成果的發表與出版,推動國內外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構建科學、合理的數字人文人才培養體系。
-
張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論思考》
人文地理這個概念方興未艾。當我們使用這個詞的時候,我們想到了另一些與它的概念界限並不清晰的學科。
-
道德悖論研究探賾
二目前,「道德悖論研究」所研究的主要內容是:揭示道德悖論現象、界說「道德悖論」概念、討論道德悖論的特徵和形態、探究道德悖論的消解路向和方案,以及道德悖論研究深入發展的路徑等問題。鑑於任何悖論都是語用學性質的,是從特定認識共同體「公認正確的背景知識」中合乎邏輯地導出的,有學者認為,道德悖論的消解路向是揭示導致道德悖論的前提預設中的錯誤,創新「背景知識」。由於每個道德悖論都是具體的,其消解方案也必然是具體的。
-
人文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相互關係
作者簡介: 人文社會科學的「三大體系」,指的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這裡所說的「人文社會科學」,也就是在我國特定語境下所說的「哲學社會科學」。 有關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的建設問題,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時代課題,也是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論述的重要主題之一。
-
關於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性與科學性問題
在學科劃分上標明「人文與社會科學」(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以與理工農醫諸學科相區別,這已經是歐美許多大學多年來一貫的做法。[4]根據漢唐人的註疏,「人文」一詞就可理解為與「威武」相反的「文德」。如此看來,近代人用「人文」這個詞來翻譯liberal和humanities,就表明「人文學科」既是研究人的道理的學科,也是與「威武」相對的文雅的知識。
-
雲南大學人文學院
地區:大陸 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52號 郵編:650091 電話:0871-5034606 0871-5031150 網址:http://www.ynu.edu.cn 簡介: 雲南大學人文學院是在原中文系
-
那些反直覺的統計學悖論(下)
那些反直覺的統計學悖論(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書單:小島寬之《統計學關我什麼事》,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隨機漫步的傻瓜》,佩爾西·戴康尼斯、布賴恩·斯科姆斯接上篇(上篇請關注回看)……三、生日悖論生日悖論來自一個案例,是指在不少於23個人中,至少有兩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大於50%。例如,在一個30人的小學班級中,兩人生日相同的概率可以達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