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有望為無創診療乳腺癌提供依據

2020-12-04 科學網

 

近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厲力華團隊用信息科學的方法,成功找到乳腺癌生存的兩個關鍵細胞亞群,並提供了這兩個關鍵細胞亞群的影像特徵,有望為無創診療乳腺癌提供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乳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具有高度異質性,由各種具有不同的基因變異和分子功能的細胞亞群組成。目前,腫瘤內不同細胞亞群的分子功能對乳腺癌的演化、轉移、以及預後的影響有待更近一步探索。

這裡的高度異質性指的是乳腺癌患者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而且對於同一個腫瘤來說,其內部的構成也存在巨大差異,由各種不同類型的細胞組成,包括耐藥性、生存情況、演化趨勢都有可能不同,從而影響精準化診治。

論文第一作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範明向《中國科學報》介紹,一般癌症患者會採取新輔助化療來治療,但此療法對於病情不太嚴重,或病情走勢好的患者效果不明顯,並且副作用很大。「我們的研究是為了尋找可靠標誌物(標籤),用來判斷患者後續的疾病發展情況,為臨床診療提供決策依據,讓乳腺癌治療更加精準精細,減少病情較輕患者的治療痛苦。」

範明表示,我們通過腫瘤基因表達值的混合信號凸分析,從動態增強磁共振影像中提取出與腫瘤異質性有關的特徵,再利用這些影像特徵進行建模,獲得腫瘤預後的影像基因組學標籤,判斷患者是高生存還是低生存,這樣就把影像組學和基因組學聯繫起來了。

厲力華告訴《中國科學報》:「這項研究通過建立腫瘤在影像和分子水平上的關係,提取出可靠的影像基因組標誌物,幫助醫生根據影像特徵對腫瘤作診斷和預後預測,以一種無創的方式了解腫瘤的演化情況,為病人制定更精準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8703-2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杭電科研團隊為乳腺癌無創精準診療提供新解決方案
    杭電科研團隊為乳腺癌無創精準診療提供新解決方案 2020-10-14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深部腫瘤診療提供新方案 上海光機所雙光子光動力治療研究獲進展
    近期,上海光機所團隊在雙光子光動力治療技術的實驗研究中取得新成果,有望應用於深部腫瘤治療。這一成果發表在學術期刊Nanoscale[Nanoscale, 2019, 11, 3386]上。  同傳統腫瘤療法相比,光動力療法具有無創無損、低副作用的優勢。
  • 羅氏帕捷特新適應症獲批 為乳腺癌術前治療提供新選擇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的首位,是女性健康的「第一殺手」。過去,由於藥物限制,國內新輔助治療領域缺乏有效的治療方式,整體新輔助治療比例偏低。隨著帕捷特新輔助治療適應症的獲批,為HER2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術前治療選擇。
  • 與國際接軌 引領我省乳腺癌診療發展方向
    河南省乳腺癌診療中心參與了多項晚期乳腺癌的國內多中心臨床研究,多個項目均為省內唯一一家研究中心,且貢獻病例數質量大多在國內名列前茅,為我國乳腺癌診治方案的優化、新藥的臨床研究及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療機會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多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診治水平    在多次的國際學術會議上,崔樹德代表河南、代表中國發表主題演講,吸引國際同行目光。
  • 醫學院廖洪恩課題組「智能型高能聚焦超聲診療一體化」成果被選為...
    因此,智能化、高精度完成診療中的各個流程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和研究重點,也將助推「中國製造2025」,為我國醫療器械的「彎道超車」提供機會。 同時,臨床中多模態信息被納入診療信息範圍之中並被處理分析,不僅可以為自動治療策略提供依據,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智能診療中的監控並保證安全性。研究通過多項定量化評估與臨床實驗證明,HIFU智能診療系統產生的診斷和治療策略在實驗中可以提高醫生的治療水平,學習曲線實驗證明初級與中級醫生在智能診療系統的輔助下產生的診療策略水平有明顯的提升(圖3)。
  • 近期乳腺癌研究新進展在這裡!
    Oncogene:科學家有望成功阻斷乳腺癌細胞的擴散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Oncoge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或能有效阻斷乳腺癌細胞發生擴散;相關研究有望幫助開發治療三陰性乳腺癌的新型療法。
  • 雲南省啟動乳腺癌質控工作 推動診療均質化
    雲南網訊(記者 陳鑫龍)近日,記者從2020年乳腺癌診治進展論壇上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雲南省乳腺癌診療質量與安全,提高省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雲南省正式啟動乳腺癌規範化診療控制管理相關工作,推動乳腺癌診療均質化,保障省內乳腺癌患者獲得更加規範、有效的診療。
  • 《2019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重磅發布 人工智慧助力精準診療
    點擊查看 WHO《全球癌症報告》(2018)顯示,全球四分之一女性新發癌症病例均為乳腺癌,乳腺癌已經成為100多個國家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在中國,每年新發病例約31萬,死亡病例為7萬。
  • 中國晚期乳腺癌規範診療指南(2020版)|乳腺癌|抑制劑|內分泌|診療|...
    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療方案的選擇非常重要,且因為一、二線解救治療後缺乏標準治療方案,中國乳腺癌診療專家組根據國內外乳腺癌研究進展、真實世界臨床數據更新,進行認真分析、討論和總結,對不可手術的局部晚期和復發或轉移性乳腺癌診斷、治療及預後等方面在2018版基礎上進行更新,制定《中國晚期乳腺癌規範診療指南(2020版)》(ABCC 2020),以供臨床醫師參考。
  • 研究發現胰腺癌診療新靶標
    新華社雪梨11月1日電 澳大利亞新研究發現,一種蛋白可以作為生物標記為胰腺癌診斷和治療提供新靶標。這項研究還發現,一種乳腺癌治療藥物或許同樣可用於胰腺癌治療。  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11月1日發表公報說,他們的一個研究團隊通過實驗發現,在550例胰腺癌腫瘤活體組織切片中,有三分之二樣本中的CDK4/6細胞通路被激活,而這一通路一旦被激活將觸發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分裂。進一步研究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蛋白(RB蛋白)在這一通路被激活時處於高水平,這意味著這種蛋白有潛力作為癌症診療的生物標記。
  • 代表未來醫學診療發展方向的精準診斷有哪4大熱點投資領域?
    精準醫療指以個人基因組信息為基礎,結合蛋白質組、代謝組等相關內環境信息,為病人量身設計出最佳治療方案,以期達到治療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門定製醫療模式。代表著未來醫學診療發展方向的精準診斷有哪些熱點投資領域?應用的方向和市場前景如何?
  • 河南推動乳腺癌診療均質化
    新華社鄭州8月2日電(記者王爍)河南省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成立儀式暨乳腺癌診療質控建設啟動會日前在鄭州舉行。旨在進一步保障河南省內各區域乳腺癌的診療質量管理,強化基層診療能力,切實保障河南省內乳腺癌患者獲得更加規範、有效的診療。
  • 功能磁共振評估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效果的研究進展
    乳腺癌新輔助化療(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作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規範療法,已成為乳腺癌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部分患者在NAC過程中仍可出現進展的風險,甚至因此喪失手術時機。因此,早期、準確地評估乳腺癌NAC療效,能及早發現治療無效或不敏感的腫瘤,以指導臨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 對話高端輝瑞:為患者帶來創新診療手段與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藥物是以中國專家作為PI(項目負責人)主導,以中國患者為主要臨床試驗參與者,不僅由此為中國晚期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和更好的序貫治療策略,還改變了以外國專家和患者為主導的臨床研究局面,中國臨床研究開始在全球創新藥物研發中發出更多聲音。
  • 聚焦「癌中之王」,這項研究將為胰腺癌可視化診療提供新策略
    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分子影像中心李暘研究員團隊項目《變性膠原基質的分子可視化在胰腺癌早期病灶檢測中的研究》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項目將聚焦腫瘤演進與診療的分子功能可視化研究,有望為胰腺癌的可視化診療提供新策略,為創建原創性的腫瘤可視化技術奠定基礎。據悉,即使在癌症診療水平和生存率穩步提高的今天,胰腺導管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然低於5%。
  • 推動診療均質化 河南省乳腺癌診療質控建設啟動會召開
    國家癌症中心領導、河南省衛健委領導、國內乳腺癌領域知名專家、河南省乳腺癌領域相關代表等共同出席線上、線下會議,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保障河南省內各區域乳腺癌的診療質量管理,強化基層診療能力,切實保障省內乳腺癌患者獲得更加規範、有效的診療。
  • 華南理工科研團隊新發現有望為抑鬱症治療方案提供依據,提升療效
    論文以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吳畏研究員為第一作者、華南理工大學為第一單位,史丹福大學、哈佛大學醫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等為合作研究單位。雜誌封面與論文頁。研究成果有望能夠迅速應用於臨床提升抑鬱症治療療效針對這一重要臨床問題,作者根據靜息態腦電信號的獨特時空結構提出了全新機器學習算法SELSER,並將其應用於分析抑鬱症臨床試驗所採集的目前世界最大的跨中心縱向腦電數據集(EMBARC),從而發現了能夠預測抗抑鬱藥物療效的腦電生物標記物。
  • 雲南省正式啟動乳腺癌質控工作 推動診療均質化
    雲南省正式啟動乳腺癌質控工作 推動診療均質化 2020-12-26 16:34:3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蘇亦瑜
  • 石墨烯應用新突破 有望實現高效低副作用的無創腫瘤治療
    ,南京醫科大學聯合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研發出將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用作腫瘤治療的新型遠紅外發生器,實驗證明,其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並延長荷瘤小鼠存活時間,未來有望應用於無創治療腫瘤的聯合策略。 此次成果刊登於《AdvancedTherapeutics》(《先進醫療》)第3期的《基於石墨烯柔性器件的非侵入式特殊遠紅外腫瘤治療新方法》,為臨床治療惡性腫瘤帶來了全新思路和研究突破。 癌症治療一直是世界性的醫學難題,在人體複雜的環境中對抗癌細胞,仍然存在很多未知領域。
  • 祈福醫院新研究:薑黃素聯合維生素C顯著延長乳腺癌患者生存期
    核心提示:晚期乳腺癌患者又有新的治療方法啦!6月1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祈福醫院傳出喜訊,區俊文主任團隊的研究論文「薑黃素結合高濃度維生素C在乳腺癌中的應用」,被第54屆美國臨床腫瘤年會(ASCO)組委會選中並在線發表(摘要號e13118)。   晚期乳腺癌患者又有新的治療方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