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前,許多中餐的英文名還都不是很正規,雙語菜單簡直慘不忍睹,今天小優帶大家學習一下地道的中華美食,在英語裡的講法。
01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本是經典的中國傳統名菜之一。由四個肉丸組成,象徵著人生福、祿、壽、喜四大喜事,常在喜宴、壽宴上做壓軸菜。。
然而好看好吃又寓意美好的四喜丸子,在國外的菜單上,竟被譯為Four glad meatballs……
是的你沒看錯,四喜丸子的英文曾用名就是「四個開心的肉丸子」。
02紅燒獅子頭
然而比起紅燒獅子頭,四喜丸子可能已經算信達雅的了。
因為「紅燒獅子頭」非常直接地被翻譯為Red burned lion head。
這誤會可就大了,原本只是五花肉配上香菇揉成的肉丸,取瑞獸「獅子」的吉祥之意,卻把看了菜單的老外都嚇壞了。
餵911嗎?這裡有人在吃獅子,你們快管管吧……
03螞蟻上樹
更獵奇的還有螞蟻上樹。你們懂的,其實就是肉末粉條,是四川省及重慶市的特色傳統名菜之一。
之所以和螞蟻扯上關係,是因為肉末完美貼合粉絲,有如螞蟻在樹枝上爬。然而耿直的歪果仁一度把它直譯為:A pile of climbing the tree。
我就問問誰看了菜名還敢把它咽下肚?
04佛跳牆
佛跳牆,古人名字取得雅致,其實就是混用了鮑魚、海參、杏鮑菇、蹄筋、墨魚、鵪鶉蛋等等食材,加入高湯和福建老酒,文火煨制而成。
結果在國外的一家中餐館,驚現英譯「 God use VPN 」……好一個佛翻牆。
05麻婆豆腐
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
一個滿臉麻子*(雀斑)的女人做的豆腐……
縱使內心飄過一萬句吐槽,你也不能說人家譯得不對:因為麻婆豆腐真的是麻婆做的!相傳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飯館老闆娘皮膚不太好,人稱「陳麻婆」。
經她手做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深受人們喜愛,所以得名「麻婆豆腐」。
把菜單上的奇葩菜名和家鄉菜一一對上號,頓時哭笑不得:你們瞎翻什麼,這看了誰還想點啊……。
當然,以上說的都是蠢萌蠢萌的歪果仁店家,自行翻譯的非官方譯文。
如今,這些名菜早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官方姓名——
四喜丸子 Braised pork balls in gravy (肉汁燉肉丸)
braise [v.] 燉;蒸
gravy [n.] 肉汁;不法利潤;輕易得來的錢
紅燒獅子頭
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醬汁燉肉丸)
螞蟻上樹 sauteed Vermicelli with minced pork (肉末炒粉條)
sauteed [adj.]嫩煎的
vermicelli [n.]意式細面;粉條
minced [adj.]切碎的;切成末的
麻婆豆腐叫Mapo Tofu;當然,你說Sautéed Tofu in Hot and Spicy Sauce(香辣醬豆腐),大家也懂。
至於佛跳牆……可能是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Maw in Broth(肉湯蒸鮑魚魚翅魚肚)太長了吧;
乾脆直接取了Fotiaoqiang。
簡單好認,皆大歡喜。
其它
(1)只有拼音
包子 Baozi
餃子 Jiaozi
常用於主食,大部分麵食都是直接使用漢語拼音,老外都是能明白的。
(2)突出發源地 北京炸醬麵
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 Beijing Style
這個套路,你摸清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