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相關PPT】肱骨後側入路中識別橈神經的淺層解剖標誌

2020-12-07 丁香園

在肱骨後路手術中為了確保橈神經完整性必須要識別出橈神經的位置。多項研究對橈神經走行的骨性解剖標誌進行了報導,但在傳統的肱骨後側肱三頭肌劈開入路中通過淺層標誌識別橈神經的位置尚未見諸報導。最近,美國新澤西醫學及齒科大學的Daniel A. Seigerman, MD等實施了一項屍體解剖學研究,對肱骨後側入路中識別橈神經的淺層解剖標誌進行了考察,其研究報告發表於最新一期的J Orthop Trauma上。

研究者將30具成年男性新鮮凍乾屍體上肢(連接軀幹)分為15對。去除標本皮膚及皮下組織。將每具屍體上肢取側臥位置於手術臺上以模擬術中定位(圖1),肘部屈曲90°,用角度尺測量屈曲角度。


1.將標本側臥,患肢屈曲肘關節90°以模擬患者術中定位。該體位是標本數據測量的前提和基礎。

解剖顯露臂後側的肱三頭肌腱膜,找出肱三頭肌長頭與外側頭之間的肌肉隔膜,將該肌肉隔膜與肱三頭肌腱膜之間的交叉點作為一個標誌點(圖2A)。在該標誌點以近兩橫指水平鈍性分離肱三頭肌(圖2B)。在此水平分離肌肉組織確認橈神經溝內骨膜中的橈神經(圖2C)。應用測量尺測量橈神經最遠側(與肱骨中軸線交叉處)與標誌點之間的距離(圖2D-E)。在每根肱骨的中軸線上測量自近端關節面到遠端關節面之間的肱骨總長度。記錄每一標本的測量數據後,採用配對t 檢驗和Student t 檢驗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A)標誌點的確認,肱三頭肌腱膜,肱三頭肌長頭及外側頭三者之間的交匯點。(B) 在該標誌點以近兩橫指水平鈍性分離肱三頭肌。(C) 深層解剖分離肌肉組織確認橈神經的位置(箭頭所指,橈神經在肱骨中軸後側的走行)。(D) 測量橈神經與標誌點之間的距離。(E)素描圖示A點到B點之間的距離即為標誌點到肱骨中軸處橈神經之間的距離。

測量結果顯示,從標誌點到橈神經之間的距離為39.0±2.1 mm(範圍,36–44 mm; 見表1)。左側和右側的平均測量距離分別為38.9±1.86 mm 和39.1±2.4 mm,經配對t 檢驗,側別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89; 表1)。肱骨的平均長度為33.35±2.13 cm (範圍, 29.8–36.0 cm)。

1. 15對(30具)標本標誌點到肱骨中軸處橈神經之間的距離測量結果

根據研究結果,作者指出,從標誌點到橈神經之間的距離基本恆定,大約為標誌點以近兩橫指水平。在實施肱骨後側入路手術時,肱三頭肌腱膜,肱三頭肌長頭及外側頭三者之間的交匯點可作為識別橈神經的標誌點。

Identification of the Radial Nerve During the Posterior pproach to the Humerus: A Cadaveric Study

手術入路PPT

      


相關焦點

  • 腰椎內鏡由外至內單側入路雙側減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12步驟指導
    Kim教授為第一作者的文章《Lumbar Endoscopic 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Outside-In Approach: A Proctorship Guideline With 12 Steps of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腰椎內鏡由外至內單側入路雙側減壓
  • 天然氣水合物的識別標誌
    天然氣水合物可以通過底質沉積物取樣、鑽探取樣和深潛考察等方式直接識別,也可以通過擬海底反射層(BSR)、速度和震幅異常結構、地球化學異常、多波速測深與海底電視攝像等方式間接識別。下面介紹一些間接標誌。
  • 軍醫詳解經胼胝體-穹隆間顯微及內鏡入路的解剖
    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及正中矢狀面相關解剖結構間距離剪開硬腦膜後,偶可見回流至上矢狀竇的大腦上靜脈,分離縱裂在扣帶溝中可見胼緣動脈。再向下分離即可見胼周動脈和下方白色胼胝體。分離透明隔間腔至兩Monro 孔間,向後即為穹隆間,切開穹隆間膜性結構,向下進入第三腦室。第三腦室底壁最前方者為漏鬥隱窩,後方為灰結節,再後方為乳頭體。前壁由穹隆柱的底面、前連合和終板構成。
  • 基於PVANet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的交通標誌識別算法
    1 相關工作 各國交通標誌都有其規定的顏色、形狀、圖案等特徵, 採用傳統的手工設計特徵提取器, 可以從圖像中提取特徵信息進行交通標誌檢測.Ritter等[12]採用圖像顏色組合檢測交通標誌, 在紅、綠和藍色(RGB)中引入查表法(LUT)消除不需要的顏色.Priese等[13]設計了用於顏色分割的顏色結構代碼(CSC), 並且生成CSC資料庫。
  • 神秘恐怖大開眼界 走進人體屍體解剖展(組圖)
    第9頁第10頁      人體解剖組圖揭秘本組圖均為搜狐科學配圖  設在新加坡博覽中心第一展覽廳的「人體解剖展」剛添加了最新的巨型駱駝解剖體。    編輯推薦:更多恐怖組圖看這裡 英國倫敦恐怖人體雜技表演!(膽小勿進)   新加坡博覽中心「人體解剖展」的展覽品解剖之完整精緻或許讓人震撼驚嘆,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那一具具被揭了皮膚脂肪、剔了骨的屍體究竟來自何處?(責任編輯:孫陽)
  • 高頻超聲在細小神經診療中的臨床應用
    研究對6具屍體的眶上孔、眶下孔和頦孔分別在超聲引導下進行亞甲基藍染料注射,結果發現平面內入路的準確率為100%,平面外入路的準確率為94%,表明超聲引導可用於三叉神經輔助注射,具有較高的準確率,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 ppt做SCI論文圖⑥——WB電泳圖
    Westerblot電泳圖可能是生命科學實驗中最常見的結果圖片了,從成像儀上下來的原始圖片難免各種問題,如條帶不水平、有些區域並不是結果所需要等。下面用ppt來處理WB電泳圖,最終獲得一張符合SCI論文發表要求的圖片。
  • 教授用人體彩繪講授解剖(高清組圖)
    教授用人體彩繪講授解剖(高清組圖) ( / 15)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08-30 據澳大利亞《時代報》報導,澳大利亞墨爾本市皇家理工大學的教授別出新意,運用真人模特教授人體解剖課程。
  • 周圍神經損傷領域相關進展
    (胸外側神經);三角肌(腋神經);肱橈肌、旋後肌、橈側伸腕長、短肌(橈神經);旋前圓肌(正中神經)。C6支配前臂外側感覺以及肱二頭肌、肱肌(肌皮神經);胸大肌鎖骨部(胸外側神經);肱三頭肌外側頭、肱橈肌、旋後肌、橈側伸腕長、短肌(橈神經);旋前圓肌、橈側屈腕肌(正中神經)。C7支配拇、示、中指感覺以及胸大肌上中部(胸外側神經);肱三頭肌、伸指總肌、伸拇長肌、尺側伸腕肌(橈神經);背闊肌(胸背神經);橈側屈腕肌(正中神經)。
  • 【文獻】破裂孔:手術解剖及經鼻內鏡手術應用(附視頻)
    本研究的目的是基於解剖學和影像學研究,詳細研究破裂孔及其鄰近結構,提出數個手術相關解剖標誌,並通過病例來展示完全暴露破裂孔區的手術技術。方法:10例彩色矽膠灌注的解剖標本,採用經翼突入路分步驟暴露破裂孔區。5例類似標本採用開顱入路以作對比。32例顱骨和1例分拆顱骨標本進行了高解析度多層CT研究以檢查骨性解剖結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病例用於說明本研究。
  • 內鏡經鼻入路治療中央顱底病變的解剖和臨床進展
    本文就內鏡顱底區域的解剖學研究,內鏡顱底入路的治療現狀和顱底重建加以綜述。 1.每一部分均由內側篩板和外側篩迷路構成,供血動脈主要包括供應篩板硬膜的篩前動脈、篩後動脈,以及供應鼻腔的蝶顎動脈的鼻腔支。在斜坡蝶竇部外側可看見頸內動脈結節,切除斜坡上部骨質後,可顯露骨膜-硬膜層;打開頸內動脈結節,即可識別與腦膜背支動脈一起走行在斜坡旁頸內動脈內側的展神經,展神經是這個入路的外側界限。沿蝶竇下壁向下延伸是鼻咽部斜坡。切除斜坡下1/3,可顯露兩側破裂孔(外側界限)。
  • 如何用ppt繪製【奧運五環】標誌? - 手機百度
           奧運五環相信大家都有見過,下面跟大家說的就是如何用ppt繪製奧運五環標誌。首先,點擊「插入」選項卡下「形狀」按鈕,選擇「空心弧」工具,在編輯區域繪製一個空心弧,如圖所示。
  • 找不到穿刺入路?椎管內麻醉穿刺入路的解剖層次都在這
    點擊查看 硬膜外隙麻醉穿刺入路的解剖層次穿刺入路:硬膜外隙的穿刺進路有兩種,即後正中進路和旁正中進路,兩種方法各有其優點。後正中穿刺法:通過脊柱的後正中線在相鄰的椎骨之間向椎管內進針,進針的角度根據椎骨棘突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在腰部穿刺針幾乎成垂直方向進針,而在胸段進針的角度可以變得更傾斜。
  • 首都醫科大學2004年神經解剖學(碩士)
    首都醫科大學2004年神經解剖學(碩士)一、  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60分)1、腰骶幹2、睫狀神經節3、脊髓節段4、韁核5、邊緣系統
  • 空軍總醫院顧建文:經胼胝體-穹窿間入路手術方法
    顯微鏡下觀察結果及正中矢狀面相關解剖結構間距離剪開硬腦膜後,偶可見回流至上矢狀竇的大腦上靜脈,分離縱裂在扣帶溝中可見胼緣動脈。再向下分離即可見胼周動脈和下方白色胼胝體。分離透明隔間腔至兩Monro 孔間,向後即為穹隆間,切開穹隆間膜性結構,向下進入第三腦室。第三腦室底壁最前方者為漏鬥隱窩,後方為灰結節,再後方為乳頭體。前壁由穹隆柱的底面、前連合和終板構成。
  • 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三教授屍體解剖」被指故意做虛假鑑定!
    山西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鑑定人郭相傑、杜秋香,病例實驗室高級實驗師路健。 三教授屍體解剖「上演」聲東擊西 公開叫賣! ▲如上圖1所示,死者肩後背、心臟對應的胸部皮膚,及其淺層肌肉。右側腰後背,亦即右側胸小肌外側緣對應的右側胸小肌外側 前麵皮膚,及其淺層肌肉均未見異常。
  • 用ppt做出300dpi分別率(期刊要求)的高清圖片?不用ps也行
    但是一般情況下,用ppt組圖,另存為tif格式後解析度往往只有96dpi,如剛剛拼好的組圖只有96dpi如下圖。而學術期刊一般都要求圖片解析度達到300dpi。小編還嘗試了通過ppt的文件->另存為tif圖片,分別率也只有96dpi,如下圖所示。那麼用ppt能不能拼出分別率達到300dpi的圖片呢?答案是肯定的!
  • 全國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體解剖組織學試題
    全國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人體解剖組織學試題課程代碼:02893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3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 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
    今天簡要給大家科普一下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有興趣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下交流學習。 1這是整個手臂的外形,包括肘、腕關節,前臂和手指。 6支配肘關節、腕關節運動的神經主要有肌皮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