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珠湧大橋南引橋中間位置 有一處凹位往下看是一棟舊屋

2021-01-15 五邑房產網

導讀:8月3日,廣州市環島路海珠湧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大橋東西車道的夾縫中的「隱蔽角落」,一棟僅約40多平方方的老宅意外走紅。有人將大橋上的縫隙戲稱為「海珠之眼」,也有人將那棟夾在道路中間的房子稱為「廣州最牛釘子戶」

來? ?源丨綜合自南方+(記者 朱紅鮮 徐勉)、南方都市報、咩事(視頻:南都記者吳澤嘉 任磊斌 李冠祺)、羊城晚報

很少有網紅地或者建築,像這棟房子一樣,不在路上,而在地下。

8月3日,廣州環島路海珠湧大橋開通。然而衝上熱搜的卻是——

8月3日,廣州市環島路海珠湧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大橋東西車道的夾縫中的「隱蔽角落」,一棟僅約40多平方米的老宅意外走紅。有人將大橋上的縫隙戲稱為「海珠之眼」,也有人將那棟夾在道路中間的房子稱為「廣州最牛釘子戶」。

相比起車流還未徹底興旺的大橋,縫隙中的房子卻引來人群的注目和圍觀。每天,人流從四面八方而來,為了這場特別的「打卡」。

對於這一景象,打卡者背後有著各異的心態,有的驚詫於這特別的景觀,有人則不吝自己的諷刺……

但所有看客都好奇屋主是否如傳聞一樣「那麼貪婪」?

圍觀者擠滿「釘子戶」門前有人打卡有人指責

在海珠湧大橋南引橋中間位置,有一處凹位,往下看是一棟舊屋。

由於房屋所處位置奇特,在8月3日通車當天,不少網友將房屋周圍的環境拍下,發到了網絡,並配文稱之為「廣州最牛釘子戶」,短短幾日,網文迅速發酵,引發了不少街坊前來圍觀,甚至一些外地遊客「慕名而來」,一座原本不起眼的舊房,變成了大家娛樂消遣的「打卡地」。

8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了現場,雖然下著雨,但專程過來「打卡」、圍觀的街坊並不少,他們一邊隔著花基和它合影,一邊議論紛紛:「到底為什麼不搬走,住得下去嗎?」

從橋上往下看,橋中的房屋是一棟使用已久且顯殘舊的磚混結構平房,目測不到50平方米,算上門前的空地,整個凹位面積約100平方米,南往北的橋下,還有一處橋洞,可直接到達舊屋的正門口。

記者看到,雖然是白天,但舊屋房門緊閉,側面的窗戶也用雨傘圍蔽了起來,但通過門口晾曬的衣服,以及透過窗戶縫隙傳出來的燈光可以判斷,屋內有人居住。

「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就是專門過來看一下。」記者注意到,和程女士一樣,到現場圍觀的人,大部分都是抱著獵奇的心態,拍完照就迅速離開,但也有人為了前來「尋究真相」,跑到屋主的門前,嘗試敲門詢問。

「為什麼會有棟房子在這個位置?難道真的是『釘子戶』?」

「聽說拆遷時,10平方米的房子索要的拆遷補償是400萬,沒談攏。」

「聽說1000多萬元都不搬,太貪心了!」

有人猜測,有人指責,一時間,屋主門前的人群中傳出各種聲音。然而面對門外的喧鬧,屋子裡一片靜謐。

屋主稱「不是釘子戶」網傳內容不實

「這個位置,很不安全。」圍觀群中,除了獵奇和猜疑,也有人對屋主的處境表示擔憂。

圍觀的街坊何先生認為,屋主的房屋所處位置不佳,比橋面低,存在水浸的隱患。或者如果橋面有車失控,很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即使沒有事故發生,每天在頭頂經過的車流噪音,以及附近街坊目光,均會給屋內的住客帶來極大困擾。」

「不知道有什麼好看的?」面對連續幾天,不斷有陌生人前來打卡圍觀,屋主的鄰居十分不解,他告訴記者,從3號下午開始,就陸續有人「到訪」,有時候人群的「喧鬧」持續到深夜。「前兩天他們(屋主)還出來爭辯幾句,現在都不敢出門了,一家5口人,還有小孩,整天把自己關在家裡。」

該鄰居告訴記者,據他了解,屋主的情況並非像網傳的「漫天要價」,只是在搬遷分房的時,屋主和徵拆方沒有達成一致意見。「也就是分到新房後,屋主對房屋的地點和朝向不滿。」

下午6時,隨著天逐漸黑下來,圍觀的街坊越來越少。記者曾嘗試著與房屋內的人進行溝通,但對方表示不願被打擾,最終記者只能隔著房門,與屋內的人進行了簡單的對話。

「我們不是釘子戶,網上傳的都是假的,他們根本不了解實情,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跑來我家指責我……」房間裡回話的是一名女性,情緒顯得十分激動,她稱家人曾和項目徵拆方,就房屋拆遷賠償安置問題進行過談判,但在新房房源和房子所處地點等細節上沒有和徵拆方達成意見一致,才沒有搬離。

「因為前期沒有談攏,後面也沒有人再找我們談,現在卻把我們當釘子戶。」回話中,該名女士的人語氣顯得十分委屈,多次強調不願多說。「你們要來看,我也管不了,我不想房子變成所謂的『網紅打卡點』,只希望不要來影響我家人的正常生活。」

對於房屋未拆遷的具體緣由,記者聯繫了轄區所在的革新社區居委會、龍鳳街道辦以及海珠區政府,截至發稿均未作出回應。

專家:有損城市公共利益「讓步」是社會文明進步體現

橋下老屋靜悄悄,但在網絡上,關於橋眼內的「釘子戶」,網友卻爭得火熱。

不少網友直指屋主「自私」,認為留在馬路中央的屋子有礙觀瞻,影響了整條道路的規劃建設,甚至有人認為,應該想辦法將屋主遷出,「按大家賠償標準,原本一條橋的直路,多美觀,最後被迫無奈搞成這樣。」

然而,批評之外,則有人對於施工方的選擇表示認同,「不強拆,是社會管理部門進步的體現,值得表揚!」「辦法總比困難多,你不走我就自己架著走,挺好的。」……

因屋繞道,並非廣州歷史首次。早在2015年1月,廣州洲頭咀隧道通車,一棟樓房兩三戶拒絕接受搬遷賠償,堅守成為「釘子戶」。這棟8層高樓房屹立在立交橋的包圍圈中,形成「圈中樓」,當年火速爆紅,成為圍觀「景點」。

5年後,廣州海珠湧大橋同樣出現類似情況,房子「直插」大橋路中央,繞過「釘子戶」而建。

對於城市中出現的「橋中樓」的奇觀,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認為,從城市具體發展來看,確實對城市公共利益造成損害,橋梁繞道建設,影響城市景觀。此外,對通行該橋的車主而言,消耗的油費也是長年累月增加。

「然而,從宏觀角度而言,表明中國法治建設、社會文明程度逐步提高。」胡剛認為,政府和老百姓(603883,股吧)在法治框架下是平等的。當拆遷和城市建設發展產生矛盾,雙方可協商,在無法協商的情況下不強拆,建設的橋可以繞道。

面對當下這個矛盾,胡剛建議,「釘子戶」提出的賠償要求要適可而止,實事求是,需要根據地價進行評估,提出合理要求。而政府方,應該做更多細緻工作,多方案比較風險,「測算繞道建設的橋花了多少錢?比賠償貴了還是便宜?可以做一個平衡。」

網友熱議

不少網友紛紛在社交平臺上發表自己對此的看法:

@lycnice:?寬容社會應有的風景,獨特風景。

@相愛相殺的盧小比和陳大比:?挺好,好過強拆。

@寶怡008:?挺為那一家人擔心的,多吵多髒啊、還不安全。

@幸福angelxuan:?下暴雨的時候這裡會不會淹了。

@HuiT313:?這麼個坑,存在交通安全隱患,住的安心嗎?

@liu上善弱水:?交通要道,車流量大,去打卡?

@和加0:?還是不要打擾人家吧!

@CC超愛你:?人家有不拆的權利,都不知道事情原委。不要發表過激言論。

標籤: 海珠湧大橋 舊屋

相關焦點

  • 貴州又來一座世界級大橋!仁遵高速團結特大橋引橋雙幅貫通
    10月21日,仁遵高速團結特大橋仁懷岸左幅引橋最後一片預製T梁順利架設,引橋左幅成功貫通,加上於8月架設完成的右幅引橋,引橋部分已實現雙幅貫通。
  • 徽州大道南延工程小南河特大橋箱梁架設拉開序幕
    徽州大道南延工程廬江一標段,在災後恢復建設中,開啟加速度模式,搶抓工期。11月15日,小南河特大橋建設在完成各項基礎工作後,開始架設箱梁。下午3時許,高1.8米,長30米,重98.7噸的小箱梁在兩臺龍門吊的輔助下,緩緩提升,約10分鐘後,首片箱梁被精確吊裝到指定位置。項目總工凌漢清介紹說:「首片小箱梁的架設,標誌著徽州大道南延工程一標段,從由線下工程轉到線上工程施工,同時也就意味著在洪澇災害後,復工復產走上正常的施工軌道。」
  • 連接星沙城區和安沙鎮的這座大橋又有新進展
    連接星沙城區和安沙鎮的這座大橋又有新進展 2021-01-11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無遮擋,雨水沿梯侵蝕一樓;定製這個雨棚,挽救了一棟樓!
    淮安的張總,在家自建了一棟四層樓的別墅,白色的歐式風格典雅高貴,村裡人都稱「小白金漢宮」。只是最近一年來,張總都不好意思請親友往家裡做客。沒別的,二樓露臺通往一樓的樓梯這幾年被雨水侵蝕壞了,樓梯以下的空間也受影響,又舊又亂,簡直成了地下倉庫,嚴重拉低整棟樓的顏值,很掉面子。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東南網9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薪宇 通訊員 莊愛萍 林真真)今天下午4時整,記者在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福建-中華人民共和...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福建省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泉州灣跨海大橋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明年通車全程8分鐘
    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即石獅段)引橋最後一塊橋梁吊裝完成   昨天下午,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即石獅段)引橋最後一塊橋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全線貫通。按照工期,大橋主體工程將於年底前建成,明年上半年可實現全線通車,屆時8分鐘就能橫跨泉州灣。
  • 天台飼養並售賣野生動物,海珠這個非法窩點被搗毀
    民警迅速進入赤沙村內開展走訪排查,但由於村內樓宇眾多,且多為相似建築,一時間很難確定具體位置。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突然有民警提出「在地面很難查找,那就從天上找原來,機智的民警發現,視頻中的嫌疑人在天台上搭建了一層黑色遮陽布。根據這一特徵,民警們立即來到赤沙村附近的一棟高層建築樓頂,使用警用無人機對搜索範圍內天台上有黑色遮陽布的樓宇進行高空偵查,很快便鎖定了村內的一棟七層高樓宇。
  • 鎮龍村(西片)舊改國慶前啟動建設!又是升龍集團!
    作者: 廣州特價房小編近日獲悉,鎮龍村西片舊改啟動區等8個項目擬定為9.28黃埔區集中動工活動新龍鎮開工項目。鎮龍村位於黃埔區新龍鎮,九龍大道與廣汕公路交匯處,交通便利,區域內擁有14號線、21號線及新白廣城際三條軌道交通,包含鎮龍、鎮龍北及鎮龍西三個地鐵站。
  • 南同蒲鐵路黃河大橋飛架南北,帶你走進有故事的風陵渡、港口站
    車站現在有60來個職工,不過大部分職工在這兒上班,下班了就回到臨汾等城市。車站這兒幾排工房,也沒有幾個人在這兒住,這一排只有他一家住,工房前他自己蓋了幾間房,門前的石榴樹看來起幾十年啦。車站的老站房早都拆除了,現在的站房也是後期建的。車站旁邊工務工區院子裡還有幾棟老房子,有一棟房子上還有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工業學大慶」的標語,經過幾十年風吹打還仍顯得很清晰。
  • 水潤江城|南中心湧:多措並舉綜合整治「老大難」問題
    下午4時許,入冬時節的太陽已經開始西下,此時正是南中心湧打撈員謝叔接班的時候,他舉著數米長的打撈杆,沿著河岸慢慢走。「以前這裡黑臭得很,現在一放閘就能看見很多魚!」謝叔半倚欄杆,他不僅是在做著分內的日常工作,也在感受著微風輕拂下的鳥語花香。沿著水流往下走,最下遊的高基村一片祥和寧靜。
  • 鐵場村無一處工廠 客家人有一座金山
    1從一口池塘邊下車,那裡有一塊石碑,通過石碑可以得知,韓氏圍屋是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5年),距今已有250多年歷史,圍屋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寬80米,深60米。從一個窄小的門進入圍屋,古村雖舊,人也不多,但萬年青、曇花等植物卻生機勃勃。
  • 「美文美圖」百年舊屋|雪擁藍關馬不前
    密布的彤雲,恰似鐵幕四垂,把秦嶺裹得嚴嚴實實,不留一絲縫隙。崎嶇蜿蜒的驛道一直向遠方延伸,大有看不到盡頭之勢。回望來處,長安不見,早已消失在昏濁模糊的視線之中了。厚厚的積雪覆蓋著高峻的藍關,雪白皚皚,關隘在積雪得映襯下愈加氣勢不凡。此時,眼前之景,詩人怎不心生悲涼。
  • 美國金門大橋發現UFO,由無人機拍到,與銀橋天蛾人有關係嗎?
    1967年美國發生了轟動世界的銀橋事件,一座大橋的轟然坍塌導致46人身亡,在傳聞中這並不是一次意外,而是由天鵝人所造成的,因為在引橋坍塌的瞬間有人拍攝到了一個不明生物,站在橋頭遠遠的觀望,它就是傳聞中的天蛾人,擁有一雙火紅的眼睛,首次發生目擊事件是在1966年12月,次年就發生了美國引橋坍塌事故,目擊事件和引橋坍塌的地點都是在西維吉尼亞州,這確實有一些詭異,截止到目前為止
  • 廣東人民「有福了」耗資8.83億建造「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完工
    海陵島位於廣東省的陽江市,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被譽為一塊未經雕琢的翡翠,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曾連續3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海陵島基本算是一個離島,從陽江乘車過跨海大橋,要差不多半個多小時才能到。
  • 濱河南路將下穿南河大橋
    21 18:45:38 來源: 直播綿陽 舉報   最近,市政府批覆同意了《綿陽市濱河南路南河大橋節點優化設計方案
  • 合流渠兩月除黑臭 南蛇坑湧經驗將推廣
    河湧在沙太路匯入沙河湧口設截汙堰,汙水接入沙河系統沙河湧右岸的汙水主幹管,繼而送到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儘管最終的汙水都送到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了,但1 .8公裡長的南蛇坑湧承擔了汙水管渠的功能,因此水質卻是烏黑髮臭的。
  • 他花6年造一棟三角形別墅,業界驚嘆:這樣的房子,100年也不過時
    編輯 | 莫竣威 自述 | 毛森江毛森江漁光島位於臺南郊區,是一個數十年來都沒被正式開發的小島,島民還保存著南臺灣原始的生活方式。2013年,我在這裡買了塊地,建造了一棟屬於我自己的理想居所,把它命名為「毛舍」。「毛舍」兩字是毛森江的親筆毛舍入口毛舍主體建築院子的總面積約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