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民「有福了」耗資8.83億建造「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完工

2020-12-02 頭腦眼大設計

工作久了,難免想要放鬆一下,於是去海島旅遊變成了不少人的選擇。藍天、白雲、沙灘、大海,愜意!但如果碰到高峰期,堵車堵的旅遊心情都下降了,海陵島此前便因為交通問題被抱怨過。

海陵島位於廣東省的陽江市,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被譽為一塊未經雕琢的翡翠,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曾連續3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海島」之一。

海陵島基本算是一個離島,從陽江乘車過跨海大橋,要差不多半個多小時才能到。但每逢節假日,就沒這麼順暢了,短短十公裡的路要走三四個小時。深知交通問題的嚴重性,海陵島早已有對策,2015年年底開始動工修建海陵大橋。海陵島特大橋由主橋、北引橋、南引橋組成,路線全長9.232公裡,路基寬度26米,設計速度100公裡/小時,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項目總投資9.88億元。

海陵島大橋開通以前,進出海陵島只有海陵大堤一條通道。海陵島大橋開通之後,作為一條跨海高速公路,將為進島的遊客帶來更大的交通便利,起到交通緩解的作用。屆時,海陵島的遊客量也會增加,對其旅遊經濟發展,島內產品的對外輸送、對外貿易這一塊經濟肯定有一個大的飛躍。

目前,海陵島大橋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預計今年年底海陵島大橋項目全面建成通車。小夥伴你們要不要去海陵島看看呢?

相關焦點

  •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
    廣東耗資8.83億,在建全長超2公裡跨海大橋,預計2020年建成眾所周知近些年來我國在基礎建設領域投入頗多,在國際上還獲得了「基建狂魔」的形象稱號,我國眾多基礎建設工程之中,不僅包括高鐵的修建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即將開通的一座跨海大橋,這座大橋將對接城市與島嶼,計劃在2020年正式建成。這一跨海大橋就是海陵島跨海大橋,具體將落戶於廣東。縱觀廣東近些年的發展,是在讓很多省份羨慕不已,作為我國的經濟強省,有著充足的經濟條件作為支撐,廣東的交通建設民生建設也越來越完備。
  • 海南到廣東僅9公裡,為何不造一座跨海大橋?
    「瓊州海峽跨海大橋」一直都是停留在規劃設計裡,從未開工建設: 廣東海南跨海大橋,即「瓊州海峽跨海大橋」。 「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其實一直都有提的,「瓊州海峽跨海大橋」其實也一直都有規劃的。
  • 印尼的跨海大橋計劃:成本高達250億美元,可連接2億人口
    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島嶼,1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居住著超過1.4億人口(2015年數據),比日本整個國家的人口還要多。該島目前是印尼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兩座如此重要的島嶼,中間只隔著一個巽他海峽,最短直線距離只有26公裡,而且中間還有數座小島。因此,印尼最早提及的跨海大橋便是巽他海峽大橋。
  • 無私富豪胡應湘:耗資500億,無償建造港珠澳大橋,多次炮轟李嘉誠
    溝通港珠澳三地,遠遠望去,就像一根仙子們遺落人間的玉帶,近看卻是一條雄偉壯觀的巨龍,靜臥在伶仃洋的萬頃碧波之上,這就是港珠澳大橋。偉大的建設港珠澳大橋,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以其巨大的建築規模,施工難度以及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裡,也是世界上工程最複雜、難度最高、規模最龐大的橋梁。
  • 廣東最長跨海大橋汕頭南澳大橋預計月底貫通
    據悉,按照目前工期計劃安排,預計全橋中跨合龍在本月25日至月底之間。   南澳大橋簡介:   汕頭南澳大橋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是一座連接汕頭市澄海區和南澳縣的跨海大橋。大橋起于澄海萊蕪圍,終於南澳長山尾苦路坪,接環島公路;路線長約11.08公裡,其中橋梁全長9341米,連接線全長1739米。
  • 4萬人奔赴臺灣海峽,又一座難度巨大的跨海大橋火速完工,來看看
    原來為了加快平潭海峽兩用大橋的建成我國派出4萬名工人趕赴臺灣海峽,12月26日9時43分世界上最長的海峽兩岸雙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正式通車了。平潭跨海大橋全長雖然僅有16.34公裡,其施工條件遠不如已經完工的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和港珠澳大橋惡劣,但卻是我國目前修建過難度最大的跨海通道。為了修建這座橋不僅要克服風大水深,高浪急流,海底裸露,巖面傾斜等難題,但還是被我國一一攻克了。
  • 一座座跨海大橋,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的崛起
    年,廣東省委和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提出,啟動獅子洋通道前期研究工作。獅子洋通道,連接廣州南沙和東莞沙田,與虎門大橋的走向相同,預計位於已經通車的虎門大橋和南沙大橋之間。2019年4月2日,南沙大橋正式通車,清明節期間車流量就突破設計流量10萬車次。這說明,即便虎門大橋、南沙大橋兩座跨江通道同時「上崗」,連接廣州和東莞兩岸的交通仍十分緊張。因此珠江東、西的交通還需要大力發展。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東南網9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薪宇 通訊員 莊愛萍 林真真)今天下午4時整,記者在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36公裡,用了82噸的鋼可建7個鳥巢
    聽過趙州橋,也聽過長江大橋,不過你們又有沒有聽過杭州灣跨海大橋呢?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有去過杭州西湖這個文藝的地方,但不知道大家又有沒有嘗試過坐著自己家開的車或是旅遊大巴走過這條舉世矚目的大橋呢?感受過杭州西湖的寧靜的你們,當然也要欣賞這跨海大橋的雄偉壯觀。
  • 防城港東灣跨海大橋,可行性研究招標已完成!
    而未來將要計劃修建的東灣跨海大橋,將會把漁萬島至企沙經開區的距離縮減一半以上。並且真正意義的使三個半島連接成一個整體。當然,以上的這些問題,在2016年防城港市住建委組織召開了「防城港市東灣跨海大橋項目研討會」之後,已經討論了3年了。不過近期東灣跨海大橋隨著防東鐵路的啟動建設,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招標。
  • [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福建-中華人民共和...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福建省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海南有可能建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嗎?
    因此,建造跨海大橋的可能性非常之小。最近,海南方面也是提出了跨海通高鐵的設想和規劃,只是這個通高鐵辦法讓人哭笑不得,是準備在海口和湛江兩端建設高鐵碼頭,在高鐵到達碼頭之後,就用專用的巨輪把高鐵車廂通過巨輪用送過去,這樣就可以實行開通瓊州海峽的高鐵直通機會。
  • 能不能填海造陸,或是修建跨海大橋嗎?
    這樣的寬度可以用來建造陸地或跨海大橋嗎?也許很多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但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年會上,著名的橋梁工程設計師林元培表示,用中國現有的科學技術和基礎設施,有可能在福建和臺灣之間建造一座跨海大橋。
  • 內蒙迎來新機場,耗資242.39億元與首都機場同級,預計2024年完工
    內蒙也是如此,因此為了滿足內蒙發展所需,相關機構決定在內蒙修建一座新機場,根據規劃,這座機場預計投資約在242億.39億,與首都機場為同一級別!既然是國際機場,盛樂機場的牌面絕對不能小,因此盛樂機場的機場等級為F4級別,與我國首都機場為同一級別,這座機場的修建除了可以方便內蒙人民之外,還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 我國或將建造第二個港珠澳大橋?投資近千億,西方國家:不相信
    千百年來,人類對海洋的探索從未停止。在技術還比較落後時,人類的探索僅僅停留在海洋表面,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藉助海底探測器等設備,人類對海洋的探索更加深入,這是巨大的進步。跨海大橋的修建不僅拉近了人類與海洋的距離,也拉近了不同地區之間的距離。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英媒《衛報》稱之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是在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廣東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廣東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內。金氏世界紀錄數據顯示,它是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總長度是48.3千米(30.01英裡)(非大橋工程實際長度)。
  • 當港珠澳大橋遇見新武—瀝縣大橋,差距真的不是一點點
    起港珠澳大橋那可以說是滿滿的驕傲,方便了人民出遊,帶動了珠三角的旅遊業的發展,更成就了珠三角經濟的快速發展。就在我們以為建一座橋,就有這麼多好處的同時,越南就發生了一件悲催的事情,越南斥巨資建的跨海大橋卻十分糟糕。
  • 上建跨海大橋,下通海底隧道!
    常言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是在陸地上;在海峽、海灣或河口,除了我們在海面能看到的跨海大橋,在一些地方還建設有海底隧道,實現了「一道連通兩岸,天塹變通途」,縮短了距離,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建造海底隧道需要突破兩大技術難題:一是確保施工期間海水不侵入;二是抗禦海水對結構物的腐蝕。因此,構建海底隧道必須做到;避開富水性地層,加強排水設計,提高結構抗腐蝕性,以及充分利用服務隧道,因服務隧道具有排水、通風排煙、避難、火災救援、對外通道等功能。
  • 中國投資3000億打穿渤海,建造6.7公里海底隧道,預計2024年完工
    然而進入2020年,中國發展迎來一個全新的階段,中國依舊沒有停下在基礎建設領域的腳步,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又一基建工程,投資金額達到了3000億,將要打穿渤海,建設全球最長的海底隧道,將跨海連接山東與東北兩個地區。
  • 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催發城市新格局
    「從2001年到現在,由一片灘涂到一座城市功能基本具備的新城,這13年來真的發生了太多翻天覆地的變化。」寧波杭州灣新區規劃建設國土局副調研員張宏回憶起2002年到杭州灣新區的場景解釋道。  自2003年11月14日開工,2007年6月26日貫通,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