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小實驗

2021-02-15 承醫心理系

在我們的印象中,心理實驗似乎是由心理學家嚴格設計和規範的,需要很多幫助者和志願者。但那是為了研究一個全新的理論。事實上,一兩個人也可以嘗試很多心理實驗。例如,以下四個實驗非常有趣,可以單獨進行。

幻肢現象是指病人在因截肢或外傷而失去身體的一部分後,仍能感覺到它疼痛的存在。1551年,一位法國外科軍醫最早注意到,截肢後很長一段時間,被截肢者仍然感到失去肢體的疼痛。事實上,幻肢現象只有在四肢、身體其他部位切除後才可能會發生,但最常見的是截肢後。

找一個實驗者,用擋板擋住他的手,然後把一隻假手放在他的胳膊上(讓他看看),同時觸摸真手和假手,混淆他們的感情。然後突然用錘子打了那隻假手。這時,實驗者會感到疼痛。

電梯從眾,是一項實驗,該項實驗旨在研究群體對成員的從眾壓力,對於群體成員個人判斷和態度的影響。發生在一座大樓的電梯間內。

最初,一個不知情的被試A先走進電梯間,隨意面向電梯門站立。此時,另外兩個知情被試B、C先後進入電梯後,皆背向電梯門站立。先進來一個不知情被試A,他在發現情況後感到不安,並開始猶豫是否該背轉身。此時,另外一個知情的被試D進入電梯間並與被試B、C保持一致,背向電梯門站立,不知情被試A在考慮片刻之後逐後步向後轉身,並最終與其他幾位被試保持同步,背向電梯門站立。

同樣的實驗在進行第二次時,加入了新的元素。電梯間每隔一層都會打開一次,而裡面的4個被試都保持一致的不斷變換方向。實驗結果表明,群體行為會對個體造成壓力,並迫使個體做出違反自身意願的事情。

這個實驗展示了心理學中的從眾效應。有時候,只需要幾個人,就能輕易利用從眾心理改變他人的思維。

美國心理學家把想忘記的事稱為"白熊","白熊實驗"就是探討怎樣才能讓人徹底忘掉某事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你越告訴自己"不要去想白熊","白熊"的形象就越會在你的頭腦中時隱時現。也就是說,你越想忘掉某事,記住它的機率就越高。

現在我要求你,在接下來的一分鐘內幹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在腦中想像一隻大白熊,你能做到麼?

一分鐘後,是不是發現你的大腦已經被白熊佔據了。這和越想睡著就越睡不著是一個道理。

負啟動現象是指當探測刺激與先前被忽略的啟動刺激相同或相關時,對探測刺激的反應變慢或準確性下降的現象

負啟動的原因是當探測刺激中的目標字母在啟動刺激中未被注意時,二者在呈現時間上的區別性降低,因此使被試產生混淆,從而影響對該字母的識別。

這些字是什麼顏色?

是不是感覺正確的說出顏色的時間長了。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負啟動效應。因為字的含義和顏色不一樣,所以抑制了你的思考速度。

相反,如果我們讓字的含義和顏色保持一致,你說出顏色的速度會比平常要快很多,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正啟動效應。

上面這4個日常心理學小實驗,能讓你對心理學的理解更加深刻。還特別有意思,一起來試試吧。

推廣丨承德醫學院心理學系

排版丨王昊煒

責編丨商星若

審核丨宮巧鈺

相關焦點

  • 最「恐怖」的心理學實驗——小艾伯特實驗
    情緒起源的問題一直是許多心理學研究者爭論的焦點。20世紀初,心理學的核心問題幾乎完全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所統治。
  • 心理學:可以獨自進行的4個心理學小實驗,超有趣,一起來試試吧
    在我們的印象中,心理學實驗好像都是心理學家們經過嚴格設計,進行調控,還需要有一大堆幫手和志願者才能進行的。但那是為了研究全新的理論。其實一兩個人也可以嘗試很多心理學實驗。比如下面這4個實驗,十分有趣,可以獨自完成。
  • 2008年心理學考研統考大綱詳解之實驗心理學
    一、實驗心理學在專業課複習中的重要性  (一)學科地位   實驗心理學是一門相當重視科學研究的方法論的學科。如果說普通心理學是整個心理學科領域的基礎的話,實驗心理學則是整個科學心理學的基礎。它已經成為科學心理學研究的代表和主力。
  • 2017年考研心理學大綱詳解(五):實驗心理學
    一、實驗心理學考查目標  1、掌握心理學實驗研究的基本原則與基本過程  2、掌握心理學實驗研究的技術與方法  3、具備實驗設計和撰寫研究報告的能力  二、實驗心理學考點解析  第一部分   考查內容 可能的考查方式 複習程度 實驗心理學概述
  • 一個細思極恐的心理學實驗
    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勞倫·斯萊特的《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中有一個讓人細思極恐的實驗,便是史丹福大學哈洛的猴子實驗。堪稱心理學依戀理論最具代表性的實證。哈洛的實驗過程以影片方式記錄下來,呈現的景象雖然令人心寒驚恐,卻也凸顯了親密情感對生命的重要。
  •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
    心理學中的生活實驗心理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在各位學者研究心理學過程中,大部分採用了跟自然學科相近的研究手段——實驗法。這就造成了我們在開始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涉及到實驗的知識點,而同學們對於實驗又比較陌生,在此給同學們總結一下心理學常見的一些實驗,一是為同學們提供一些學習材料,二是讓同學們對心理學產生親近感,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一、視崖實驗視崖是用來評估嬰兒深度知覺的一種能夠產生深度幻覺的平臺式裝置。吉布森和沃克首創的視覺懸崖是測量嬰兒距離(深度)知覺最常用的工具。
  • 2019心理學考研:七大實驗分析
    摘要:心理學專業一直是一個比較神秘且令眾人嚮往的一個專業,比如小編當年也是特別想學心理學,可惜陰差陽錯啊~而心理學考研的考生學心理學的
  • 五大兒童心理學經典實驗
    每個人都對這世界存有惡意,而我深愛你 文 /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兒童心理學——或者更寬泛的說,發展心理學——並不僅僅是關於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這樣的人,以及我們如何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 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哈佛大學霍桑實驗對公司管理的啟示
    弗洛伊德霍桑實驗是心理學史上最出名的實驗之一。這一系列在美國芝加哥西部電器公司所屬的霍桑工廠進行的心理學研究由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梅奧主持。美國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心理學史上最著名的實驗——哈佛大學霍桑實驗工人們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項管理制度和方法存在許多不滿,無處發洩,訪談計劃實行恰恰為他們提供了發洩機會。發洩過後,工人們心情舒暢,士氣高漲,另外,他們還做了一個群體實驗。
  • 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
    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德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實驗心理學之父 英國科學家、科普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亞當·哈特-戴維斯的新書《巴甫洛夫的狗:改變心理學的50個實驗》,精選心理學史上繞不過去的50個裡程碑實驗,按時間順序排列,如:巴甫洛夫垂涎的狗、小艾伯特實驗、津巴多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等等,用每個人都能聽得懂的語言、有趣的故事將實驗精髓呈現出來,幫助心理學小白搭建起基本的心理學史體系,讓你知道心理學是如何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的。
  • 心理學研究實驗到底能不能複製?
    心理學領域的「複製性危機」成為了全世界範圍的轟動話題。去年,為了確定心理學研究實驗的「可複製性」,由270名科學家組成的非營利機構「開放科學中心」(Center for Open Science)試圖重現100個已發表的研究結果。而超過半數的研究結果以失敗告終,即無法複製。
  • 《心理學百科》解讀,第七講:實驗心理學之父的4大超前思想
    大家好,今天是「倚龍的讀書俱樂部」關於《心理學百科》解讀的第七講,今天,我們來講一講促使現代心理學誕生的牛人—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這位牛人出生在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終其一生寫了490多部著作,算得上是世界上最高產的科學家了。
  •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
    心理學實驗之四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是 1961 年耶魯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做的心理學實驗,證明了: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天性,在某些情景下,人們會背叛自己一直以來遵守的道德規範,聽從權威人士去傷害無辜的人。
  • 心理學中的相關實驗
    心理學中的相關實驗視崖實驗:視崖是用來評估嬰兒深度知覺的一種能夠產生深度幻覺的平臺式裝置。吉布森和沃克首創的視覺懸崖是測量嬰兒距離(深度)知覺最常用的工具。該實驗裝置的中央有一個能容納會爬兒童的平臺,平臺兩邊覆蓋著厚玻璃。
  • 一個殘酷心理學實驗帶來的啟示
    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哈洛做了一系列心理學實驗。這就是著名的「恆河猴實驗」,也叫「母愛剝奪實驗」。 母愛剝奪 「恆河猴實驗」堪稱心理學依戀理論最具代表性的實證,但實驗過程極其殘忍,被用做實驗的,是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高達94%的恆河猴。
  • 教師招聘備考之心理學實驗
    在全國各類教師招聘考試中,大多數地區會重點考察一些普通心理學知識點,但有些地區也會從相關心理學實驗入手,考察其與心理現象之間的關係。多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考察較為簡單,只要能將實驗和現象對應起來即可。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中,心理學實驗考察相對來說較少,也較為簡單,只需了解該實驗與哪一知識點相關即可。比較常考的實驗有視崖實驗、心理旋轉實驗、錯覺實驗等。
  • 7大駭人心理學實驗
    作者:Eleanor CumminsCredit:HW心理學入門教科書通常包括該學科的歷史故事。當中記錄了創造性的實驗和古老的、令人眼花繚亂的實驗結果。但是,我們認為自己對人類思維方式所了解的許多內容——比如親子關係的深度,或者即使感覺不道德也傾向於服從權威——來自於後來被發現的脆弱、帶有偏見或過於不道德的、今日無法復現的研究。
  • 心理學常考實驗大匯總
    在整個心理學的學習過程中,對於很多學生而言除了那些晦澀難懂的心理現象之外,最令學生們頭疼的便是五花八門的心理學實驗了,對於實驗部分很多同學表示記不住哪一種理論匹配哪一個實驗,所以今天就給大家進行一個簡單的總結,希望對於備考教師招聘的考生有所助益:1.深度知覺:吉普森與沃克的「視崖實驗
  • 心理學最著名的實驗之一有嚴重缺陷?
    博科園:科學科普-心理學類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斯坦福監獄實驗(1971年臭名昭著的實驗)普通大學生被關進模擬監獄,突然變成了好鬥的看守和歇斯底裡的囚犯——存在嚴重缺陷。本·布盧姆(Ben Blum)在《Medium》中寫道:實驗的參與者都是男大學生,他們不僅有機地變成了虐待性的警衛。相反,該實驗的帶頭人、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名譽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鼓勵警衛們表現得「強硬」。此外,布盧姆發現,一些所謂囚犯的爆發不是由監獄的創傷引發。
  • 常考人物丨實驗心理學之父馮特
    1.馮特認為心理學是研究直接經驗的科學。他認為科學的研究對象都是經驗。馮德認為雖然心理學和物理學都研究經驗,但是有區別,區別在於心理學研究直接經驗,物理學研究間接經驗。心理學研究的感覺情感等心理過程是人直接經驗到的,這種經驗更加真切與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