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鹹水混養好?淡水精養好?

2021-01-11 水產養殖網

  □記者 劉中華

  「羅非魚也能在鹹水裡養殖,不會吧?」在白雲區神山鎮從事多年羅非魚養殖的劉老闆對記者的話表示懷疑。在大多數人印象中,羅非魚是淡水魚類,鹹水養殖卻鮮有報導,其實羅非魚為廣鹽性魚類,不僅能在淡水中養殖,也能在鹹水中養殖。

  鹹水羅非肉質好 市場差價不大

  羅非魚鹹水養殖,受環境影響一般局限在沿海、河口地區,如廣東珠海、湛江、海南文昌等地。經過長時間的摸索,逐漸形成一種新型的養殖模式,在珠海金灣區平沙鎮,養殖面積達到1.3萬畝。

  據珠海水產技術推廣站羅工介紹,鹹水養出的羅非魚,肉質優於淡水養殖的羅非魚。「主要表現在肉質鮮甜,細嫩。」而在湛江、海南等地,該模式也有分布。在海南做飼料生意的阿勝告訴記者,在當地市場上,鹹水羅非魚價格比淡水的要高0.5-0.8元/斤,「主要在肉質細嫩、韌性有區別,大部分居民更願意購買。」

  上海海洋大學李思發教授認為,鹹水羅非魚肉質結實,無土腥味,在香港可以賣到普通石斑魚的價格,很有前途。目前大陸消費者對鹹水羅非魚不大了解,不接受相對較高的價格,也影響了養殖者的積極性。

  雖然鹹水羅非魚在零售市場上價格有一定優勢,但作為羅非魚最重要的銷售途徑——加工廠對此好像並不認同。據珠海某羅非魚加工廠內部人士透露,羅非魚一般是加工成魚片出口,在經過中間工序後,兩者質量上並沒有顯著差異,「我們賣到美國的魚片價格變化不大,所以收購價不會體現出很大差異。」而珠海市羅非魚辦公室廖主任表示,現在加工廠收購羅非魚報價,鹹水羅非魚與淡水羅非魚並沒有什麼區別,每斤差價在兩毛左右。

  魚蝦混養病害少 綜合效益明顯

  鹹水養殖羅非魚一般採取混養南美白對蝦的模式,這能保證養殖風險小,而且利潤也豐厚。張老闆是珠海市金灣區的養殖戶,自己有兩個8畝的魚塘。他的模式是蝦苗放養密度在3-5萬/畝,羅非魚放養密度在2000-3000尾/畝,羅非魚一年出一造,白對蝦輪捕輪放,年終羅非魚畝產3000斤左右,白對蝦畝產300-500斤。按照今年的苗種、飼料價格,羅非魚養殖成本在4元左右/斤,除去各項開支,能達到羅非魚保本,白對蝦純賺的目標,畝純利潤在4000元以上。

  「鹹水養殖羅非魚在技術上跟淡水養殖還是存在一些差異」,首先是羅非魚苗要有『鹹化』過程。像我們這裡,從清明一直到中秋節期間雨水較多,鹽度也就在3‰-8‰,大部分都在10‰以下,所以一般魚苗『鹹化』到3‰就差不多了。」張老闆一般先放蝦苗,約20天後再放羅非魚苗,此後蝦苗可以輪捕輪放。

  據羅工介紹,在投餵飼料方面,當地有兩個方法:一種是全程使用羅非魚料,第二種是在前期少量投餵蝦料,後期使用羅非魚料。「通過我的了解,其實兩者並沒有明顯區別,總體蝦料投餵量很少,從成本上計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羅工同時表示,這種模式還有一個優點是病害少、用藥少,兩個養殖品種食物鏈可以互補,發生大規模疾病損失的可能性小,所以這種模式收益很穩定。

  沿海地區可推廣 混養模式需借鑑

  據了解,羅非魚以其優良的養殖性能,在我國已有大規模養殖,目前探索出的鹹水羅非魚混養模式,已經證明具有獨特的優勢,不僅改善了現有鹹水養殖模式,也為鹽鹼水域開發利用提供的新的品種。沿海地區有天然鹹水優勢,可以推廣這種模式。

  目前,珠海市正準備為當地羅非魚申請綠色食品認證,以便推廣鹹水羅非魚的終端消費市場,促進該產業發展。處在廣州白雲區神山鎮的羅非魚養殖戶劉老闆,對鹹水羅非魚混養模式也充滿了興趣,但本地沒有鹹水資源,受到這種模式的啟發,他準備明年嘗試一下,在淡水中進行羅非魚與白對蝦或羅氏蝦的混養實驗,「我覺得這種模式在淡水中也能成功,即使蝦畝產只有100-200斤,畝純利潤也能增加好幾百塊。」

  李思發教授認為,現在南美白對蝦養殖風險很大,而對蝦與羅非魚鹹水混養能降低養殖風險和提高效益,是一條不錯的道路。但對於兩者銷售價格得不到充分體現的情況,「需要鹹水羅非魚的養殖有一定規模後,業界共同努力向社會推廣。」

  廣州恆發水產有限公司總經理童俊輝告訴記者,現在北美市場的主流產品還是大陸淡水養出的羅非魚,當地市場已經接受了它的品質與價格。國內能用於鹹水養羅非魚的地方也有限,全程用鹹水養羅非魚成本會比較高,「目前我國的羅非魚在國外並沒有獨立的品牌,外商不太容易接受。」由此看來,鹹水養羅非魚的的出路就是打品牌,實現優質優價,但暫時不足以取代淡水養殖模式。

相關焦點

  • 既可鹹水養殖,又可淡水養殖,這種魚養的好畝產達1噸以上!
    近幾十年來,我國羅非魚的養殖方式戴發展迅速,逐漸由粗放養殖像集約化、工廠化養殖方式發展,年總產量逐年增長。羅非魚又被稱為「非洲鯽魚」,除了我國臺灣、海南和廣東可以全年養殖外,其他的地區通常只有5-7個月的養殖期。羅非魚為廣鹽性魚類,能生活在不同鹽度的鹹水中,淡水中也可養殖。
  • 淡水鯊魚養起來很容易餌料係數低 混養羅非魚長得快
    淡水鯊魚養起來很容易餌料係數低 混養羅非魚長得快2012-12-04 09:3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nbsp&nbsp&nbsp  精養池塘每畝投放2500-3000尾,也可投放4000尾/畝,用羅非魚粉料每天投餵4-6次即可。且餌料係數較低,大概在1.2左右。由於淡水鯊魚貪食,需要少量多餐。「按一畝投苗2500尾,一條魚4斤規格來算,一畝水面一年少說也能產1萬斤魚。」林海明說。
  • 海水羅非魚的產業化困局
    這是國內關於海水羅非魚育種的最新進展報告。除此之外,據了解,近年來國內不少種苗場也開始了海水羅非魚苗的選育嘗試。    據寶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季勝榮透露,他們正在進行紅寶路(商品名)的海水養殖試驗,並準備在珠海平沙及廣西北海等地進行魚蝦混養推廣。
  • 蝦塘混養魚,混養方式有兩種,值得一看
    一、蝦魚混養塘的環境條件1.對蝦塘面積不同大小的對蝦塘都可以混養魚類,但面積以0.66m2左右為好,水深在2.0~2.5m,至少1.5m以上,小於1.0m的池塘不宜混養魚類,由於水太淺,魚類遊動使池底浮泥上泛,水質變得混濁,影響魚蝦類呼吸。對蝦塘堤岸的坡度以1:(2.0~2.5)為最好。塘底平坦,略出水閘門傾斜,在出水口挖一隻5m×5m的魚溜。
  • 黃鰭鯛金鼓魚金鯧魚等五魚混養 養出好收成
    黃鰭鯛金鼓魚金鯧魚等五魚混養 養出好收成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作者:高曉霞 水產養殖網 2015-12-01 14:19:00 「我們養黃鰭鯛成功的關鍵是『黃鰭鯛+金鼓魚+鯧魚+鱸魚+鱅魚』這五種魚的混養模式。」養殖場負責人鄭先生一語道破黃鰭鯛高產的奧秘。鄭先生表示,他們從事黃鰭鯛養殖已經有三十年歷史,既純養過,也混養過;也曾經歷過養殖失敗遭受損失的情況,幾番摸索,終於總結出了目前這種五魚混養的模式。
  • 靠海魚塘、鹽度10格如何將羅非魚養得又快又大?
    他之前一直是精養白對蝦,從2012年開始實行羅非魚和對蝦混養。根據多年的養殖經驗,他認為,無論是養魚還是養蝦,搶佔市場先機很重要。「搶佔市場先機,意味著你可以從最小的風險中獲得最好的市場回報。」所以必須實時市場行情,儘快讓魚蝦早上市。
  • 羅非魚被中國列為入侵物種,為什麼有些吃貨們卻不吃羅非魚?
    而且現在我們吃到的都是養殖的羅非魚,沒有之前所謂的「髒魚」的困擾了,野生的羅非魚可能因為適應力太強所以在比較汙濁的環境也能生長,但是普遍又小又不好吃,其實「髒不髒」主要還是跟生長環境有關係。 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非鯽、越南魚、南洋鯽等。
  • 羅非魚價格一跌再跌,養一斤虧一斤,已成「食人魚」
    現在流出一句話,羅非魚養一斤,虧一斤,已經成了一條食人魚。受到寒潮影響,今年的過冬魚只有去年的3成左右。但上半年的投苗量卻銳減三成,雖然魚塘不會空,大多數養殖戶選擇降低密度,待價而動。&nbsp由於去年受到磺胺影響,出口受阻,今年加工廠嚴格把關。藥殘現象在兩廣地區已經少見。大家都以為今年的魚價看好的時候,羅非魚價卻持續走低。
  • 世界上最「獨特」的湖,一半鹹水一半淡水,我國控制大部分
    世界上最「獨特」的湖,一半鹹水一半淡水,我國控制大部分江河湖海,是地球上所有水源的大本營。江河水大部分為淡水,海水是鹹水,唯有湖泊最特殊,既有淡水湖也有鹹水湖。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江西的鄱陽湖,最大的鹹水湖是青海湖,但今天介紹的這個湖最為獨特,一半淡水一半鹹水。
  • 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泛濫成災的羅非魚?
    提到羅非魚,很多喜歡垂釣的人應該恨得牙痒痒,在南方大小河流進行野釣時,十有八九都是這種魚。雖然羅非魚咬鉤能夠讓垂釣者享受到釣魚的快樂,但是野生羅非魚品質較低,大小不一,市場售價較低,再加上我國並不喜歡食用羅非魚,因此釣上來的魚只能喂喂小動物。
  • 繼白蝦、虎蝦後,亞洲淡水蝦養殖新星——羅氏沼蝦
    羅氏沼蝦養殖的第一個重大突破是在1961年,此前在淡水中很難存活大河蝦(羅氏沼蝦)是大多數水產養殖者所熟知的。但是大多數世界性海鮮消費者對此知之甚少。它是沼蝦,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居住在除歐洲和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的眾多河流、池塘、湖泊和溪流中。
  • 中國吃貨所喜愛的羅非魚,為什麼會在野外泛濫成災,成高危入侵物種?
    按道理來說,羅非魚在中國應該活不過童年,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羅非魚是一種入侵物種,在野外已經泛濫成災。莫三比克口孵非鯽老家在非洲贊比西河下遊水域,通常生活在泥底質的溫暖淡水水域,也能生活在河流出海口、甚至近岸沿海的鹹水水域。
  • 外觀好看的淡水石斑魚,而且它的肉質食用起來很鮮美具大量的營養
    不僅外觀好看的淡水石斑魚,而且它的肉質食用起來很鮮美具大量的營養,可以作為欣賞的魚類,同時也能養殖成商品魚,有個很好的利潤收入。也成為了養殖戶的一種新型單數養殖種類。養殖的過程裡該怎麼去管理呢?大家對它的養殖技術知道多少呢?讓我們根據以下內容詳細的介紹來了解一下。
  • 「外來媳婦」羅非魚
    外來媳婦貢獻大 據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專家介紹,羅非魚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全世界推薦養殖的水產優良品種,養殖區域已遍布85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上養殖最廣泛的魚類之一。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羅非魚養殖生產地,同時也是最大的羅非魚加工出口國。2013年我國羅非魚產量達到145萬噸,出口量超過37萬噸。
  • 一分為二的湖泊,中國一側全是淡水,鄰國霸佔三分之一卻是鹹水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湖泊,海拔4242米,是高原上的內陸湖,大部分位於我國西藏的那邊,另一部分位於克什米爾地區,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座湖泊如此罕見,從西到東都是淡水,半鹹水,鹹水。還有遊人到班公湖遊玩,其實去西藏值得一看,這一地區的班公湖就是我國境內那部分湖水,水色碧綠,水質也很好,而且物產豐富,在高原上有很多魚鱗。
  • 這幾點管理工作,在養殖淡水石斑魚時,是我們要知道的重點
    繁衍管理:通常淡水石斑魚在養殖一年之後就可以進行產卵了,它的產卵是和羅非魚是差不了多少的,在產卵時要把池底的淤泥挖出來,然後放上許多的巢穴來進行魚卵的放置。在石斑魚進行產卵的時候要在巢穴的周圍進行保護,在胚胎生長到一定程度就會離開了。我們要把水質控制好,石斑魚的產卵期是很關鍵的,要預防水質汙染對它造成傷害,這樣的話就會對幼魚的存活率有降低。
  • 養殖淡水石斑魚技術:不同的生長階段,飼養方式有什麼不同
    在石斑魚在幼苗期間,應該更及時的控制好水質,淡水石斑魚苗培育容易敗壞水質,因此每五天都需要及時的更換水一次,每一次換水的數量應該在池塘1/4左右。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池塘中加入一些水草生物來淨化水質,這樣也有著一定的作用,可以便於魚苗隱蔽吃食。還要注意的是,如果魚苗的規格出現比較大的差異,或者是過大過小的時候,都應該進行分類飼養。只有這樣才不會讓淡水石斑魚因為大小體積的不同,而有互相殘食的現象。
  • 混養淡水白鯧捕撈時的四個注意事項
    混養淡水白鯧捕撈時的四個注意事項2013-08-07 10: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浦口區水產技術指導站        瀏覽量: 2252 次 我要評論   作者:浦口區水產技術指導站 何繼勇&nbsp&nbsp  由於淡水白鯧自胸鰭基部至肛門有略呈鋸狀堅硬的腹稜鱗
  • 龍魚混養如何餵食?龍魚混養餵食一定要注意這幾點,才能混養成功
    龍魚混養如何餵食?龍魚混養餵食一定要注意這幾點,才能混養成功無論是新手剛開始飼養龍魚,還是有一定養殖經驗的前輩,都在討論一個永不磨滅的話題——龍魚養殖。針對龍魚養殖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龍魚養殖不僅僅是要將龍魚養活,更是要·將龍魚養好。
  • 聚焦羅非魚產業前世今生-促進會秘書長韓雪峰答SeafoodSource5大提問
    此文章榮列SeafoodSource網站頭條並在美國水產業內廣為傳閱,文中談到了關於羅非魚產業的當下現狀,造成此現狀的歷史原因及我們期許的光明未來。原文以英文發出,小編在此奉上完全對照英文原文翻譯的中文版本,以饗各位同仁!SeafoodSource:對於您的成員來說,2016年是一個好年嗎?韓雪峰:2016年對我們和我們的會員來說,這是一個喜憂參半的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