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簡單的視力測試就能預測阿茲海默症?

2021-02-23 美捷登

一項針對阿茲海默症的試驗性的視力測試在今年7月正式啟動,它的第一個臨床試驗發表在雜誌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上,這是一項在小鼠身上試驗成功的研究。如果在人體試驗成功,那麼意味著阿茲海默症患者在神經損傷發生之前就能接受治療。

 

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科學家,和一家位於阿拉巴馬州的影像技術公司CytoViva聯合製作了一臺無創診斷設備,試圖用於檢測在任何物理症狀出現以前的早期阿茲海默症。

 

然而,創建一個早期阿茲海默症檢測試驗的主要困難在於:是否能夠持續地找到異常形成的大腦蛋白質,而這種蛋白質正是標誌著疾病的出現和可能導致相關症狀的原因。在疾病完全形成之前,通常認為這些難以控制的蛋白質不斷積聚,直至形成導致神經元死亡的斑塊和結節。

 

一般來說,唯一能完全確定阿茲海默症的方法是,通過檢測人死亡後的大腦,並找到這些斑塊和結節。但是經研究者們推理得出,眼睛與大腦之間的密切關係,或許同樣能夠提供一個了解疾病進程的途徑。上述報導的作者,來自明尼蘇達大學藥物設計中心的Swati More博士:「眼睛的視網膜不僅僅與大腦相連接,它也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

 

研究者們運用了一種叫做高光譜影像的技術對視網膜進行拍照。光照進眼睛,到達了位於眼部後方的視網膜,然後反射回儀器上。這臺儀器則可以展現出不同波長光下的視網膜圖像。基於早期在小鼠身上和人類視網膜細胞的實驗,Dr. More和她的同事發現視網膜中的β-澱粉樣蛋白的微觀位確實能夠產生分散在最短波長成像中的可視圖案。

 

當研究者測試特殊培育的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小鼠,並通過將它們的實驗結果與對照組的小鼠進行比較,她們發現這些圖案持續地伴隨著疾病的不同階段,最重要的是這些圖案出現在任何的症狀出現之前。Dr. More說,「我們看到了在阿茲海默小鼠視網膜上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出現在疾病的典型時期,即神經性標誌出現之前」。

 

雖然這一發現是令人激動的,但是還有很多事要做。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同時招募健康的和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志願者來進行一期臨床試驗。Dr. More和她的團隊希望,能在這兩組實驗對象之前找到不同的視網膜圖案,正像她們在小鼠身上發現的一樣。

[1]Ed Cara.Can ASimple Eye Test Predict Alzheimer's?Medical Daily. 2016, April 13

相關焦點

  • 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希望?
    近年來,圍繞阿茲海默症的成因和治療,學術界一直存在類似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即β澱粉樣蛋白的異常堆積究竟是阿茲海默症的誘因還是結果。儘管存在這樣的爭論,許多研究人員仍然在嘗試開發能夠阻止或者消除β澱粉樣蛋白異常堆積的藥物,試圖緩解阿茲海默症的症狀。來自韓國的研究人員對一種名為4-(2-羥基乙基)-1-哌嗪丙磺酸(EPPS)的小分子化合物進行了研究。
  • 阿茲海默症會傳染嗎?
    在那個年代的醫生看來,這種做法沒什麼問題:以當時的認知,傳染病的病原體都是微生物,比如細菌、病毒、真菌等等,只要滅菌手段得當就能保證安全。直到1980年代初,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布魯西納(Stanley B. Prusiner)找到一些感染了海綿狀腦病的羊腦樣品,把其中的細菌、病毒和細胞組分都去掉之後,發現剩下的蛋白質仍然具有感染性。
  • Sci Adv:科學家們找到阿茲海默症的新型診斷標誌物
    阿茲海默症的診斷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它也阻礙了個體化醫療與治療的發展。根據最近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研究者們似乎找到了能夠準確預測患者患阿茲海默症的診斷方法。根據該文章的作者,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學教授Mingjun Zhang的說法,他們首先發現了能夠精確診斷的生物標誌物:即在患者的脊髓液與血液中發生改變的蛋白質。
  • Nat Commun:科學家們找到阿茲海默症的最早期大腦症狀
    最近,來自Lund大學的研究者們首次發現了大腦最早的阿茲海默症症狀。這一發現對於未來的阿茲海默症研究以及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在阿茲海默症發病過程中,大腦的變化主要是beta-澱粉樣蛋白質的囤積,這一現象往往在病徵出現前20年就開始發生。
  • 阿茲海默症藥物要來了?
    本周五FDA將就阿茲海默藥物aducanumab的上市審評召開會議。昨日,FDA在其官網上發布了此次會議材料。材料中,FDA對aducanumab展現出了積極態度,或許意味著該藥物最終將獲得FDA批准。
  • 阿茲海默症逐年高發,這4個新發現你應該知道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年痴呆症,是全球影響最廣的神經退行性疾病。據估計,目前全球有超過4000萬患者,到2050年,全世界受影響的人數將可能增加到驚人的1億。在中國,阿茲海默症患者就診率不到27%。公眾對該病的不了解,使許多患者喪失了早期發現、幹預的時機,當病情達到中重度時,終生無法治癒。
  • Neurology:阿茲海默症相關基因影響兒童大腦的早期發育
    導語:最新研究發現,與阿茲海默症發病相關的一種基因的突變能夠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攜帶該突變基因的患者在三歲左右就會表現出大腦發育障礙以及認知能力受損的症狀
  • 焦慮:阿茲海默症的先兆?
    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大腦的圖解。圖像來源:Wikipedia/public domain.阿爾茲海默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它會導致認知功能的衰退,使人失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過去的研究表明,抑鬱和其他精神病學症狀也許是阿爾茲海默症在臨床前期的徵兆。在此期間,纖維狀澱粉樣蛋白和病理性tau的腦沉積物累積在患者的大腦中。這一過程可能發生在患者出現輕微的認知衰退十年之前。
  • 認定微生物為阿茲海默氏症的主要原因
    Landmark editorial identifies microbes as major causeof Alzheimer’s Disease  認定微生物為阿茲海默氏症的主要原因他們的論文已經被發表在德高望重的同行評審期刊——《阿茲海默症》期刊上,文章強調了迫切需要進一步研究,以及更為重要的是,需要研究能夠治療阿茲海默症這一疾病的臨床試驗抗菌和相關的藥劑。這些對於行動的熱烈呼籲是由於針對阿茲海默症的實質性證據的發表。團隊裡程碑式的社論概括了豐富的證據暗示這些微生物,但是直到現在這一工作很大程度上因為有爭議而被忽視或放棄,儘管對於爭議的證據是缺失的。
  • 微生物為阿茲海默氏症的主要原因
    他們的論文已經被發表在德高望重的同行評審期刊——《阿茲海默症》期刊上,文章強調了迫切需要進一步研究,以及更為重要的是,需要研究能夠治療阿茲海默症這一疾病的臨床試驗抗菌和相關的藥劑。這些對於行動的熱烈呼籲是由於針對阿茲海默症的實質性證據的發表。
  • 084期抑研報|海馬區神經炎症影響阿茲海默症模型的抑鬱樣行為
    04,反覆經顱磁刺激和氟西汀對慢性不可預測應激大鼠模型中腦脂質組的影響譯者:Navy反覆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的抗抑鬱作用已得到廣泛研究。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脂質組成的變化可能與抑鬱症的發病機制有關,並且可能是治療的靶向機制。
  • 擔心孩子視力變差?簡單幾招就能在家自測!
    擔心孩子視力變差?簡單幾招就能在家自測!下面介紹幾種在家簡易測視力的方法,建議至少一個月檢查一次。親子對比法這是最簡單易行的篩查方法,有一定的趣味性,尤其適合低年級學生。小朋友和視力正常的家長比賽看同一距離的文字,比如一則成語、一個單詞,或者一道計算題,看誰能回答正確。
  • 四環醫藥(00460):阿茲海默藥祛不了輔藥「一刀切」的疤
    公司 四環醫藥(00460):阿茲海默藥祛不了輔藥「一刀切」的疤 2020年2月20日 17:13:43
  • 引力波探測、基因編輯、用閃光燈解決阿茲海默症,揭秘MIT理學院的X...
    分享談及引力波探測、CRISPR(基因編輯技術)、RSA 加密和阿茲海默症等 MIT 非常重視的項目。極客公園整理插圖,有刪減。謝謝大家,很榮幸來到今日頭條這家正在發展壯大的科技公司。2015 年,對於科學界、對於 MIT,都是非常棒的一年。科學界發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我想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們。100 多年以前,引力波由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當中首先預測。
  • 安立璽榮獲得比爾·蓋茨及阿茲海默症協會資助,助推創新免疫治療新藥開發
    8月25日,安立璽榮生醫股份有限公司(Elixiron Immunotherapeutics)宣布該公司榮獲微軟集團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與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
  • 通過在血液中檢測兩種蛋白,可以預測日後阿爾茲海默症的風險
    近日,發表在《Nature Aging(自然老齡化)》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瑞士隆德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通過分析患者血液來預測其日後是否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新方法。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方法可能會成為對抗阿爾茲海默症的「遊戲規則改變者」。
  • 阿茲海默病的真正元兇竟然是它?
    「這些病毒可能是驅動阿茲海默病患者免疫系統的重要角色。」 Dudley教授補充道。如果這一機理最終得到證實,那對於阿茲海默病研究領域而言可以說是顛覆性的發現。我們將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阿茲海默病的發病,並尋找大腦中潛在的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等感染。針對這些感染,我們有望帶來治療阿茲海默病的全新藥物,而不必將注意力都花在製造β澱粉樣蛋白的基因上。
  • 基因檢測,真能幫我們預測智商嗎?
    近年來,隨著基因檢測成本的降低,你只需要幾百塊錢,一口唾液,就能看到上千種「基因預測」,而其中不少項目和大腦有關。APOE基因與阿茲海默症密切相關 | Pixabay這首先是由於人的大腦是人身上最具可塑性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