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的是,僅依靠目前的證據,我們尚無法證明病毒感染直接導致了阿茲海默病。但本項研究,以及另一篇即將在下個月出爐的論文,清楚地表明了病毒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這些病毒可能是驅動阿茲海默病患者免疫系統的重要角色。」 Dudley教授補充道。
如果這一機理最終得到證實,那對於阿茲海默病研究領域而言可以說是顛覆性的發現。我們將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阿茲海默病的發病,並尋找大腦中潛在的病毒、細菌、以及寄生蟲等感染。針對這些感染,我們有望帶來治療阿茲海默病的全新藥物,而不必將注意力都花在製造β澱粉樣蛋白的基因上。
至少,一些分析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在今年4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上,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一項長期大型研究的結果——在30000多人裡,感染皰疹病毒的患者,罹患老年失智症的風險是對照組的2.6倍。而在使用抗病毒藥的群體中,這一風險降低了90%。
也許,是我們把阿茲海默病想得太複雜了。
題圖來源:wikipedia。澳傑斯特·狄特,愛羅斯·阿茲海默第一個報告的阿茲海默症病人。
參考資料:
[1] Multiscale Analysis of Independent Alzheimer’s Cohorts Finds Disruption of Molecular, Genetic, and Clinical Networks by Human Herpesvirus
[2] New study supports long-dismissed idea: Herpes viruses could play role in Alzheimer’s
[3] A Common Virus May Play Role in Alzheimer’s Disease, Study Finds
[4] New study suggests viral connection to Alzheimer's disease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學術經緯」
點讚有大白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