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克塞特大學 創造了一種可再生氫氣 最強半導體材料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利用太陽能分解水和生產氫燃料是正在研發當中,最有前途的清潔能源技術之一。阻礙它的最大障礙之一是發現了一種用於水分解過程的高效穩定的半導體材料。 現在,埃克塞特大學一個團隊聲稱已經清除了這個障礙。

使用人工光合作用過程將水分解成其組成成分氫和氧原子保證了清潔並且產生零碳排放,所產生的氫具有超過化石燃料能量密度的兩倍,並且當使用時,其副產品是水。它也將提供基本無限的能量來源。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埃克塞特大學團隊建立了一個新的光電極,該光電極吸收光線並觸發電化學轉換,利用鑭,鐵和氧的納米粒子從水中提取氫。它的創造者聲稱氧化鑭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是廉價的噴霧熱解技術,然後是後退火步驟,是可再生氫氣產生的最強候選者,因為它是穩定的,低成本的,應該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廣泛使用。

文章的第一作者Govinder Pawar說:「我們已經證明,我們的LaFeO3光電極具有理想的能帶自動排列所需的能帶結構,無需外部偏壓,此外,我們的材料具有出色的穩定性,經過21小時的測試後,它不會降解,非常適用於水分解目的。我們正在努力進一步改進材料,使其更有效地生產更多的氫氣。」

相關焦點

  • 光催化分解水:開發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有效途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因此,人類急需擺脫礦物燃料,開發出既有創新性又有經濟效益的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水分解是一種製造潔淨、可再生能源的富有前景的方法。基於半導體納米顆粒的新型催化劑,現在已經被證明可促進「人工光合作用('artificial photosynthesis)」所需的所有反應。通過光催化作用將水分解為氫燃料和氧氣,提供了一種特別吸引人注目的方案。但是,模仿生物光合作用,高效地實現這一個過程,在技術上頗具挑戰性。原因在於:這包括了一系列會相互影響的過程。
  • 科學家創造了一種高效的太陽能裝置來製造氫氣
    問題在於,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沒有氫氣基礎設施,也沒有多少氫氣可以及時生產。來自EPFL可再生能源科學與工程實驗室(LRESE)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裝置,該裝置集中太陽輻射,以較低的成本在給定區域內產生更大量的氫氣。該系統採用增強型光電化學系統,與太陽輻射和智能熱管理相結合,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轉化率為17%。該團隊指出,17%是前所未有的效率。
  •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出可實現自擦除的半導體記憶材料
    來自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自擦除記憶體,可用於阻止假冒電子產品或對運輸途中被調包的貨物發出警報。晶片採用的新材料可以暫時儲存能量,並改變其發出的光的顏色。幾天後,存儲器就會自我消除,並可以在需要時隨時使用一束藍光擦除。
  • 一種新的水分解技術,可產生乾淨的氫氣
    電解氫的生產需要使用電能從水中生成氫,理想情況下,電能可來自可再生能源,例如陽光和風。儘管這種生產氫氣的方法是提高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但研究人員必須克服幾個關鍵挑戰才能使其普及。之前的研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從分布在太陽能領域的數百萬個PEC 電池中收集氫氣。在他們的研究中,基於Technion的研究人員試圖開發一種可以有效應對這一挑戰的技術。
  • 創造「再生」奇蹟?電活性生物材料的未來展望
    電活性生物材料主要包括壓電特性生物材料、導電特性生物材料、半導體特性生物材料和電活性複合生物材料。其中,壓電特性生物材料允許通過材料形變傳遞電刺激,而不需要外部電源,適合作為組織工程支架。導電特性生物材料需要通過外加電源來實現電刺激的控制。
  • 新型納米材料可在陽光下分解水以獲得氫氣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由金屬氧化物納米片和吸光分子構建的混合材料,用於在陽光下分解水分子以獲得氫氣(H2)。由於H2可以作為無碳燃料使用,該研究為清潔能源的生成提供了相關的啟示。隨著化石燃料的枯竭及其燃燒帶來的環境問題,開發清潔能源發電技術成為全球關注的話題。
  • 新型半導體材料可拉伸可完全降解
    科技日報華盛頓11月13日電 (記者劉海英)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13日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核心科學》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可拉伸、可完全降解,並能在應變時保持穩定電氣性能的半導體材料。研究人員稱,這一同時具有3種不同屬性的新材料有望在醫療、環境監測、信息安全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 新發明:利用太陽能可同時產生電和氫氣
    11月23日消息,據firstpost網站報導,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新型裝置,可以利用太陽能廉價而有效的製造並儲存能量,不僅能供電子設備使用,還能為新能源汽車製造氫燃料。這種裝置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承擔得起氫燃料汽車的費用,因為它藉助鎳、鐵和鈷來產生氫氣,這些材料儲量豐富,而且比目前生產氫燃料所使用的鉑和其它貴重金屬要廉價得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位教授Richard Kaner稱:「氫氣是汽車的一種絕佳燃料,它是已知最清潔的能源,它廉價而且不會給空氣帶來汙染,只會形成水。」
  • 日本大阪大學研發出新型制氫材料
    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意味著可再生能源迫切的需要替代化石燃料。在這其中最為清潔的低碳燃料是氫能,它可以跟氧氣發生反應釋放能量,作為排放物來說只是沒有任何有害的水。然而,地球上的大部分氫能已經被鎖進了水份裡(或是其它的分子裡),不能直接用來作為能源。
  • 半導體材料可發電!石家莊鐵道大學這項研究取得突破
    石家莊鐵道大學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取得突破半導體材料穿上金屬「外衣」可發電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利)從石家莊鐵道大學獲悉,該校教授趙晉津帶領團隊與英國華威大學合作,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可以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
  • 研究團隊將基於低成本材料的光伏制氫效率提升至17%以上
    好消息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已經將太陽能制氫的效率提升到了 17.6% 。同時基於矽光電陰極的設計,讓材料成本也較其它高性能競爭對手要實惠得多,意味著我們向可負擔得起的清潔氫能生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天津大學研發新型光催化材料 可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央廣網天津3月26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通訊員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成功合成新型帶隙可調的二維層狀鍺矽烷材料。這種新材料可用作性能優異的光催化劑,在常溫光照條件下高效製備氫氣,還能將二氧化碳高效還原成一氧化碳。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
  • ...大學張立軍教授團隊InfoMat綜述—半導體光電功能材料的計算設計
    開發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是提升光電器件性能的途徑之一。以材料功能為目標的計算材料設計已逐步發展成為發現新型功能材料的有效手段之一。結合半導體物理及化學理論、高通量第一性原理計算、智能優化算法以及材料資料庫結構,越來越多的新型半導體光電材料通過計算材料設計被發現並得到實驗證實。
  • 新能源材料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用可再生資源製造新能源
    二、太陽能與風能風能是太陽能轉換裝置的簡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全新能源。太陽能轉換裝置是指依靠太陽能集熱器或太陽能集熱站等光熱轉換裝置從一定的熱源所吸收、輻射或以熱能的形式直接提供熱能的場所。風能是風力發電的簡稱,是利用大氣環流和地轉偏向力把空氣中的能量傳遞出去的一种放出光能和熱能的發電形式。未來風能與太陽能技術方向是鼓勵高能耗的太陽能和風能提供熱能的裝置。
  •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創造新的太陽能制氫效率記錄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新的效率記錄,這種電池可以簡單地利用陽光將水直接轉化為氫。ANU研究中概述的獨特方法還使用了廉價的半導體材料,並使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達到了17.6%。這已接近安裝在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後者的效率約為20%。
  • 王麗麗教授光解水產生氫氣用於癌症治療研究成果發表
    王麗麗教授光解水產生氫氣用於癌症治療研究成果發表 時間:2020-05-21 來源: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理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王麗麗教授在國際材料類學術期刊ACS Applied
  • 光催化劑可快速分解水 或創造新可再生能源
    參考消息網12月17日報導 來自休斯敦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能夠利用陽光從水中快速產生氫的催化劑,這可能會創造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據英國物理科學新聞網站12月15日報導。他們在研究中使用氧化鈷納米粒子把水分解成氫和氧。該研究論文當天發表在《自然-納米技術》雜誌網站上。
  • 科學家認為蝦殼蟹殼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價值巨大
    原標題:海鮮垃圾是塊寶   科學家認為蝦殼蟹殼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價值巨大   科學家應當找出可持續的方式,提煉甲殼類動物的殼,而且政府和企業應當投資這種豐富且便宜的可再生資源。   但這些殼實際包含著有用的化學物質:蛋白質、碳酸鈣、氮和殼質(一種類似纖維素的聚合物)。而這些殼對化學工業的潛在價值時常被忽視。《自然》雜誌撰文指出,科學家應當找出可持續的方式,提煉甲殼類動物的殼,而且政府和企業應當投資這種豐富且便宜的可再生資源。   前景廣闊   科學家預計,幹蝦殼的價值約為每噸100~120美元。
  • 二氧化錫可有效提升太陽能發電效率 半導體也有透明材料?
    能源危機一直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開發新型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才是生產與發展的長久之計。其中太陽能的發展受到全球研究人員的矚目,因為太陽能取自太陽,對人類而言可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太陽能到電能或化學能的轉化效率一直為人所詬病,這也是發展太陽能技術的一大瓶頸。研究太陽能電池就離不開半導體。通常,顏色越透明,導電性能越好,半導體的性能就越優良。
  • 可再生能源進展!劍橋科學家藉助半人工光合作用 成功將水分解為氫...
    可再生能源進展!當水分解時產生的另一種氣體,氫氣,有可能成為一種綠色和無限的可再生能源。由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學者領導的一項新研究,利用半人工光合作用探索生產和儲存太陽能的新方法。他們使用生物成分和人工技術的混合物,利用自然陽光將水轉化為氫和氧。這項研究現在可以用於革新可再生能源生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