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顱彩色都卜勒(TCCS)的臨床應用!

2020-12-06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

經顱彩色都卜勒超聲(TCCS)是利用低頻探頭,使聲束通過成人顱骨透聲窗(顳骨嶙部、枕骨大孔、眼眶、顱骨缺損區)而顯示顱內實質及血管結構,無創評價顱底血管血流動力學的檢查方法。

1982年超聲應用於顱內血管的檢測——經顱都卜勒(TCD)。在過去的20年裡,超聲技術不斷發展改進,TCD得到臨床廣泛應用 。

TCD在使用過程中顯現出諸多不足:如聲窗不好時檢測不到顱內血流信號 ;血管探測不全,「以點帶面」,易造成結論誤導;因探測深度不夠,得出錯誤或不完全的診斷結論 ;常常將側枝血管、動靜脈瘻、血管痙攣和自發再通誤認為是血管狹窄;由於對血管在顱內的位置和走行的不確定,對Willis環正常變異產生誤解,無異於「盲人摸象」。

TCCS 

在TCD基礎上,TCCS開始進入臨床,這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改進。TCCS 結合了灰階超聲成像,彩色都卜勒以及脈衝都卜勒超聲技術,可直觀顯示顱底動脈及血流方向 ,可通過角度校正法測量一定深度的顱內動脈血流速 。

適應症:廣義上腦血管病均可通過彩色都卜勒超聲檢查,了解血流動力學信息。

局限性:受成人顱骨厚度影響,超聲衰減嚴重,透聲窗有限,存在一定盲區,對額、頂、枕葉及小腦的部分血管病變顯示亦較困難。

儀器條件:TCCS使用1.8-3.6MHZ相控陣探頭,深度,聚焦,都卜勒角度可調 ,選用儀器配備專門經顱條件,一般深度範圍100~140mm。 經眶窗探測、頸部表淺部位時選用高頻探頭。

檢查部位:兒童及成人透聲窗採用顳、枕、眶窗及顱骨缺損區。

顳窗:患者取側臥位,探頭置於顴弓上方,眼眶外側緣到耳前的區域,一般在耳前1~5cm顳骨嶙部範圍內,又可將此區劃分前、中、後3個檢測區域,稱顳前、顳中和顳後窗。中青年可採用前中窗,老年人則採用顳後窗。探頭與顱骨表面垂直,進行橫斷面掃查,首先顯示典型中腦水平切面。二維圖像:標誌為「心形」低回聲結構 

彩色都卜勒

彩色都卜勒調整彩色標尺、增益、角度等儀器條件,尋找顱內Willis環的彩色血流,採用能量都卜勒功能可使血管顯像更佳。 

以頻譜都卜勒取樣測量血流速度參數,可以顯示大腦中動脈(MCA)、大腦前動脈(ACA)、大腦後(PCA)動脈及頸內動脈(ICA)末端。正常MCA、PCA的P1段、ICA終末段為紅色血流影像  ,ACA及PCA的P2段為藍色血流影像 ,ICA顯示多節段的橫斷面,為圓形血流影像 

枕窗:位於枕骨隆凸下2~3cm,項中線左右旁開2cm區域內  ,受檢者取俯臥位或坐位,儘量頭頸前屈 。探頭置於枕外隆突下方的凹陷部位,經枕骨大孔,顯示低回聲的延腦斜切面。彩色都卜勒顯示「Y」字型兩側椎動脈(VA)和基底動脈(BA)。

眶窗:位於眼眶眼球上方。選擇高頻探頭、小器官條件,受檢者取仰臥位,將探頭輕置於眼瞼上,可顯示眼動脈、眼靜脈、ICA虹吸部。正常眼動脈呈紅色的血流信號,眼上靜脈呈藍色血流影像,眼動脈頻譜為高阻型,眼上靜脈為低速連續的靜脈頻譜。 

經顱骨缺損處檢查:按照缺損部位採取適當的體位 ,探頭輕置於缺損處,沿手術骨縫多方向轉動探頭,能夠清晰顯示顱內血管的全貌,獲取血流動力學資料。

超聲造影可明顯提高血流信號顯示強度 ,使因顱骨聲窗所致的衰減明顯減輕,能明確提高腦血管病超聲診斷正確率。可應用於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顱內動脈狹窄和閉塞等腦血管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測量血流參數:採樣深度 、聲束角度  、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張末期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

圖為正常顱內動脈血流參數正常值(±s)。

報告基本內容和要求

超聲描述內容應包括:血管的各項血流參數;病灶處描述應包括有無病變、病變範圍、病變嚴重程度、相關血流動力學變化信息、參與供血動脈、顱外段血管血流參數等。

超聲診斷:對於腦血管病的診斷,主要包括定位、定性和定量信息,提示性信息、描述性信息。

技術優勢

該技術無創、無輻射、實時、高效、重複性好,結果可靠。很好地彌補了TCD檢查技術的不足,通過與顱外段動脈的對比觀察,獲取血流動力學信息,有助於腦血管病的定位診斷,Willis環代償功能及側枝循環建立的評價。  

伴隨著血管神經病學臨床實踐和科研需求,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療和預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關焦點

  • 經顱都卜勒超聲讓你輕鬆看清腦血管!
    經顱都卜勒,也被稱作經顱都卜勒血流圖、腦血流圖等,是利用超聲都卜勒效應來檢測顱內腦底動脈環上的各個主要動脈的血流動力學、血流生理參數的一項無創傷性腦血管疾病的檢查方法。其應用低頻脈衝都卜勒技術,通過探頭髮射和接收不同深度組織反射的脈衝聲波,直接記錄顱內血管都卜勒信號,為無創傷性腦血流循環的研究及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
  • 經顱磁刺激治療腦卒中後中樞神經痛研究進展
    重複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常用的經顱磁刺激方法,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法對於腦功能障礙疾病有著明確的治療效果。臨床上已經證實重複經顱磁刺激能夠改善腦卒中運動障礙、偏側空間忽略,在腦卒中言語功能、吞咽功能的治療同樣有明確的效果。
  • 神奇的機器 —重複經顱磁刺激--中國數字科技館
    因此近年來,非藥物治療引起了廣大學者的重視,其中,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作為一種無疼、無創的物理治療方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什麼是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e,簡稱TMS)是Barker等人於1985年首先創立的一種方法,具有無疼、無損傷、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等優點,很快得到了臨床應用。
  • 經顱直流電刺激在感知覺中的應用
    最早的動物實驗已經證明tDCS可以影響視覺的感知和辨別,隨後在一項人體研究中,觀察到tDCS可以調節短序列經顱磁刺激(TMS)誘發的光敏閾值(phos-phenethresholds,PTs),也是視覺皮質興奮性的指標。tDCS在人類視覺皮層與極性相關的主要是對比敏感度、視覺誘發電位振幅、光幻視覺,發現tDCS對視覺皮層有興奮或抑制作用,但許多研究發現對運動皮層的影響更顯著,這與早期的動物研究結果一致
  • 都卜勒效應遠近的聲音
    這組展品分為兩部分,分別向我們介紹了都卜勒效應的原理和應用。第一部分叫做都卜勒效應遠近的聲音,這件展品呢,通過一個音源裝置的勻速運動,使您可以親身體驗到都卜勒效應。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控制盒自身發出的聲音始終保持一致,但在我們聽來,為什麼會產生音調高低的差別呢,這就是都卜勒效應。我們感受到聲音的特點主要受到振動頻率的影響,當波源和聽者相對靜止時,聽著能夠接收到波源單位時間內發出的波,所以音調不會改變。反之,當波源和聽著之間有相對運動,聽著接收到的波的頻率和波源的振動頻率就會有不同。
  • 內鏡經鼻入路治療中央顱底病變的解剖和臨床進展
    內鏡經鼻入路治療中央顱底病變的解剖和臨床進展
  • 重複經顱磁刺激、腦深部刺激治療強迫症的效果有多大?
    01、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強迫症 早在2008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FDA)批准將重複經顱磁刺激應用於難治性抑鬱症患者的治療;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經顱磁刺激治療對於強迫症有相應的文獻支持,但證據有限,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並未批准相關的適應證。
  • 可攜式都卜勒超聲波流量計應用手冊
    可攜式都卜勒流速儀/流量測定儀,利用都卜勒原理可測量非滿管(圓管、蛋形管或其它異形管)流量,可提供瞬時流量值和累計流量值,儀表內置256M數據存儲空間,外置4GSD卡存儲器傳感器可在惡劣的現場和汙水水質下長期工作,可選配簡訊或GPRS無線模塊實現遠程遙測。
  • Neuroimage:如何提高經顱技術靶向腦功能系統的準確性?
    Atlas based on Large-scale fMRI Data Synthesis」.近年來,經顱技術(近紅外成像fNIRS和經顱磁刺激TMS)在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和臨床治療中發揮著日漸重要的作用。
  • 環保工程師基礎知識輔導:聲波都卜勒效應的應用
    彩色都卜勒超聲一般是用自相關技術進行都卜勒信號處理,把自相關技術獲得的血流信號經彩色編碼後實時地疊加在二維圖像上,即形成彩色都卜勒超聲血流圖像。由此可見,彩色都卜勒超聲(即彩超)既具有二維超聲結構圖像的優點,又同時提供了血流動力學的豐富信息,實際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歡迎,在臨床上被譽為「非創傷性血管造影」。
  • 63歲老太失眠焦慮多年,直到遇上神奇的經顱磁刺激術……
    拿了藥,醫生還給張女士推薦了經顱磁刺激治療輔助,藥物治療配合物理治療,效果更可靠。張女士懷著嘗試的心態做了一次治療,「沒什麼太多感覺,這設備行不行啊?」。治療師告訴她,一要有治療的療程,二要有治療的參數,三要有治療強度和脈衝數,說白了就是有累積效應,效果是靠足夠的療程、強度、脈衝數來保證的。
  • 我國科學家發現快速抗抑鬱的新手段:個體化視覺皮層經顱磁刺激
    除了使用不同抗抑鬱藥物治療,利用經顱磁刺激調控背外側前額葉皮層等物理技術已被用於抑鬱症的臨床治療。然而,目前的額葉皮層經顱磁刺激幹預需要六周起效,治療有效率約為50-70%,而在額葉皮層的磁刺激還常伴頭痛、噁心等副作用,甚至導致患者終止治療。
  •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
    中國醫大一院神經外科完成一例神經內鏡經眶入路中顱窩顱眶腫瘤切除術 2020-06-15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鼻蝶入路垂體腺瘤切除術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所有垂體腺瘤中,除催乳素腺瘤首選藥物治療外,其他類型均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根據手術入路可分為經鼻蝶入路和經顱入路手術。 (1)經鼻蝶入路:經鼻蝶入路是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手術方式,約有95%的垂體腺瘤採用該入路切除。
  • 頭疼躺下就好 警惕低顱壓症候群
    最後經腰穿證實,李女士腦脊液無法流出,即壓力為「0」。檢查脊髓磁共振水成像,發現她的頸胸交界處腦脊液漏,經治療,3天後頭痛消失,活動自如。診斷結果證實,引起李女士頭痛的元兇是低顱壓症候群。  分析:臨床上,這種病例並不少見,然而常常會誤診為其他疾病。醫生分析人體正常顱內壓的範圍在80毫米汞柱至180毫米汞柱。
  • 高速數據採集與任意傳感器功能結合都卜勒效應的應用
    運動物體反射的超聲波信號經模擬乘法器與原信號相乘,濾波得到差頻信息後採樣進行信號處理,進而得到可靠可用的信息,最終計算出移動物體的速率。  系統中應用都卜勒效應測量移動物體速率,發射器與接受器全部靜止,運動物體反射聲波。由都卜勒效應公式推導並簡化得:  其中為實驗中的待測量即移動物體速率, 為都卜勒頻移。
  • 都卜勒原理在超聲波流量測量領域的應用
    這種現象稱為都卜勒效應。 都卜勒效應不僅僅適用於聲波,它也適用於所有類型的波,包括光波、電磁波。科學家Edwin Hubble使用都卜勒效應得出宇宙正在膨脹的結論.他發現遠處銀河系的光線頻率在變高,即移向光譜的紅端.這就是紅色都卜勒頻移,或稱紅移.若銀河系正移向他,光線就成為藍移.。
  • 高頻超聲在細小神經診療中的臨床應用
    本文從頭面部、頸部、軀幹部、上肢及下肢5個部分對臨床常見的細小神經超聲顯像的應用現狀進行綜述。新型定位方法更靠近臨床上的神經卡壓位置,且還有無需備皮、易於消毒、組織顯像更清晰等優勢,增強了臨床對枕部神經痛的認識。枕大神經還與頭痛相關,通過在近端或遠端進行枕大神經阻滯,可以短期內降低頭痛的強度,減少頭痛時間,改善睡眠中斷。 2)迷走神經:為複合神經,其運動纖維起自疑核,與舌咽神經並行,穿出腦幹後經頸靜脈孔出顱腔。
  • 經顱磁刺激治療失眠的效果如何?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術是通過線圈產生高磁通量磁場無衰減地穿過顱骨,在神經組織中產生電場梯度。繼發產生感應電流,使神經細胞去極化。TMS 可使皮質興奮性、血流灌注、代謝和神經內分泌等發生變化,以其可進行深部刺激、無痛、非介入等優點,在基礎和臨床研究與應用中得到迅速發展。5-HT對睡眠-覺醒周期具有調節作用,是NREM期睡眠起始的必要條件。對失眠症進行TMS治療,可以增加突觸間隙的5-H濃度,能夠改善睡眠,改善患者抑鬱和焦慮狀態。
  • 【TMS資訊】假如18歲史學奇才接受經顱磁刺激治療,也許不會因為抑鬱症而輕生
    目前臨床上一線的抗抑鬱藥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代表藥物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代表藥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藥(NaSSA,代表藥物米氮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