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經顱彩色都卜勒超聲(TCCS)是利用低頻探頭,使聲束通過成人顱骨透聲窗(顳骨嶙部、枕骨大孔、眼眶、顱骨缺損區)而顯示顱內實質及血管結構,無創評價顱底血管血流動力學的檢查方法。
1982年超聲應用於顱內血管的檢測——經顱都卜勒(TCD)。在過去的20年裡,超聲技術不斷發展改進,TCD得到臨床廣泛應用 。
TCD在使用過程中顯現出諸多不足:如聲窗不好時檢測不到顱內血流信號 ;血管探測不全,「以點帶面」,易造成結論誤導;因探測深度不夠,得出錯誤或不完全的診斷結論 ;常常將側枝血管、動靜脈瘻、血管痙攣和自發再通誤認為是血管狹窄;由於對血管在顱內的位置和走行的不確定,對Willis環正常變異產生誤解,無異於「盲人摸象」。
TCCS
在TCD基礎上,TCCS開始進入臨床,這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改進。TCCS 結合了灰階超聲成像,彩色都卜勒以及脈衝都卜勒超聲技術,可直觀顯示顱底動脈及血流方向 ,可通過角度校正法測量一定深度的顱內動脈血流速 。
適應症:廣義上腦血管病均可通過彩色都卜勒超聲檢查,了解血流動力學信息。
局限性:受成人顱骨厚度影響,超聲衰減嚴重,透聲窗有限,存在一定盲區,對額、頂、枕葉及小腦的部分血管病變顯示亦較困難。
儀器條件:TCCS使用1.8-3.6MHZ相控陣探頭,深度,聚焦,都卜勒角度可調 ,選用儀器配備專門經顱條件,一般深度範圍100~140mm。 經眶窗探測、頸部表淺部位時選用高頻探頭。
檢查部位:兒童及成人透聲窗採用顳、枕、眶窗及顱骨缺損區。
顳窗:患者取側臥位,探頭置於顴弓上方,眼眶外側緣到耳前的區域,一般在耳前1~5cm顳骨嶙部範圍內,又可將此區劃分前、中、後3個檢測區域,稱顳前、顳中和顳後窗。中青年可採用前中窗,老年人則採用顳後窗。探頭與顱骨表面垂直,進行橫斷面掃查,首先顯示典型中腦水平切面。二維圖像:標誌為「心形」低回聲結構
彩色都卜勒
彩色都卜勒調整彩色標尺、增益、角度等儀器條件,尋找顱內Willis環的彩色血流,採用能量都卜勒功能可使血管顯像更佳。
以頻譜都卜勒取樣測量血流速度參數,可以顯示大腦中動脈(MCA)、大腦前動脈(ACA)、大腦後(PCA)動脈及頸內動脈(ICA)末端。正常MCA、PCA的P1段、ICA終末段為紅色血流影像 ,ACA及PCA的P2段為藍色血流影像 ,ICA顯示多節段的橫斷面,為圓形血流影像
枕窗:位於枕骨隆凸下2~3cm,項中線左右旁開2cm區域內 ,受檢者取俯臥位或坐位,儘量頭頸前屈 。探頭置於枕外隆突下方的凹陷部位,經枕骨大孔,顯示低回聲的延腦斜切面。彩色都卜勒顯示「Y」字型兩側椎動脈(VA)和基底動脈(BA)。
眶窗:位於眼眶眼球上方。選擇高頻探頭、小器官條件,受檢者取仰臥位,將探頭輕置於眼瞼上,可顯示眼動脈、眼靜脈、ICA虹吸部。正常眼動脈呈紅色的血流信號,眼上靜脈呈藍色血流影像,眼動脈頻譜為高阻型,眼上靜脈為低速連續的靜脈頻譜。
經顱骨缺損處檢查:按照缺損部位採取適當的體位 ,探頭輕置於缺損處,沿手術骨縫多方向轉動探頭,能夠清晰顯示顱內血管的全貌,獲取血流動力學資料。
超聲造影可明顯提高血流信號顯示強度 ,使因顱骨聲窗所致的衰減明顯減輕,能明確提高腦血管病超聲診斷正確率。可應用於腦動脈瘤、腦動靜脈畸形、顱內動脈狹窄和閉塞等腦血管病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測量血流參數:採樣深度 、聲束角度 、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張末期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
圖為正常顱內動脈血流參數正常值(±s)。
報告基本內容和要求
超聲描述內容應包括:血管的各項血流參數;病灶處描述應包括有無病變、病變範圍、病變嚴重程度、相關血流動力學變化信息、參與供血動脈、顱外段血管血流參數等。
超聲診斷:對於腦血管病的診斷,主要包括定位、定性和定量信息,提示性信息、描述性信息。
技術優勢
該技術無創、無輻射、實時、高效、重複性好,結果可靠。很好地彌補了TCD檢查技術的不足,通過與顱外段動脈的對比觀察,獲取血流動力學信息,有助於腦血管病的定位診斷,Willis環代償功能及側枝循環建立的評價。
伴隨著血管神經病學臨床實踐和科研需求,在缺血性腦血管病的診療和預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