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嶠合作發現:組蛋白甲基化修飾控制抗原受體基因多樣性的產生

2020-11-26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適應性免疫系統是人們能夠在多病原體環境下健康生存的主要保障,也是免疫力的主要「動力輸出」。適應性免疫系統主要由T、B 淋巴細胞組成,而在淋巴細胞發育早期會經歷由RAG1/2 複合物起始的抗原受體基因的DNA 的VDJ 重排,從而產生多樣性的抗原受體並最終決定了適應性免疫系統識別抗原的能力1,2。而淋巴細胞發育的異常往往會導致免疫缺陷疾病並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抗原受體基因的重排過程涉及到RAG 蛋白複合物與DNA 的識別、切割和重組, DNA或者組蛋白的修飾被認為參與了這個過程的精密調控。然而我們對表觀遺傳修飾如何影響VDJ 重排及抗原受體多樣性的產生仍然認識有限。2019 年7 月26 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朱鶴、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高維強、李力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孫金嶠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了研究成果The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Setd2 is indispensable for V(D)J recombination,該工作發現了組蛋白H3K36me3 甲基化轉移酶Setd2 在淋巴細胞譜系發育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H3K36me3 的表觀遺傳修飾在VDJ 重排過程中不可或缺。

該研究通過利用多種轉基因小鼠模型,分別在造血系統、T 淋巴細胞和B 淋巴細胞中敲除Setd2 基因,發現該基因缺失都導致了分化的淋巴細胞數量和比例的急劇減少。進一步通過分析前體淋巴細胞的發育情況發現T、B 淋巴細胞在VDJ 重排時期發育受阻。通過ChIP、RNA-seq 等技術研究者發現Setd2 缺失導致的淋巴細胞發育受阻是由於該基因缺失後使得抗原受體基因的H3K36me3 水平降低,導致Rag1 蛋白在抗原受體基因的重組位點上的識別能力降低,且DNA 損傷修覆信號受損。這兩方面的因素使Setd2 缺失的T/B 前體細胞中Rag1 蛋白不能高效的介導重組位點DNA 的斷裂,且斷裂的DNA 不能被有效的修復,最終導致VDJ 重排缺陷,T/B 淋巴細胞發育受阻。通過分析大規模免疫缺陷病人的突變信息,研究者在未知病因的免疫缺陷病人當中鑑定出Setd2 的失活突變,進一步為臨床診斷與治

療這一類疾病提供了可靠的靶點和理論依據3。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為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的博士研究生吉忠忠。該研究也得到了仁濟醫院血液科侯健主任和沈麗菁主任醫師的大力支持。                                        

原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467-019-11282-x

參考文獻

1. von Boehmer, H. & Melchers, F. Checkpoints in lymphocyte development and autoimmune disease. Nat. Immunol. 11, 14–20 (2010).

2. Rothenberg, E. V.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of Early T and B Cell Developmental Choices. Annu. Rev. Immunol. 32, 283–321 (2014).

3. Ji, Z. et al. The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Setd2 is indispensable for V(D)J recombination. Nat. Commun. 10, 3353 (2019).

相關焦點

  • ...李力及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孫金嶠合作發現:組蛋白甲基化修飾...
    適應性免疫系統主要由T、B 淋巴細胞組成,而在淋巴細胞發育早期會經歷由RAG1/2 複合物起始的抗原受體基因的DNA 的VDJ 重排,從而產生多樣性的抗原受體並最終決定了適應性免疫系統識別抗原的能力1,2。而淋巴細胞發育的異常往往會導致免疫缺陷疾病並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
  • 組蛋白修飾
    組蛋白修飾(histone modification)是發生在組蛋白上的翻譯後修飾,主要發生在核心組蛋白的某些胺基酸殘基上,包括乙醯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特定的修飾狀態可以決定組蛋白的活性,是招募一些蛋白質與之結合,還是解除已結合的蛋白質,從而決定DNA的命運?是打開基因的表達,還是關閉?是進入複製,還是進行修復?這些都有可能受到組蛋白修飾方式的影響。
  • 組蛋白甲基化修飾識別研究獲進展
    組蛋白甲基化是表觀遺傳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其中關於甲基化的識別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甲基化識別蛋白是表觀遺傳信號的執行者,它們特異地識別不同位點、不同形式的甲基化修飾,把信號傳遞給下遊與其相互作用的分子,行使表觀遺傳的生物學功能。
  • 淺談組蛋白修飾
    常見的功能域如CXXC (H3K4me3的reader,可以招募相應的writer SETD1對DNA進行甲基化修飾。又如bromo domain,含有這類domain的蛋白家族通常能夠識別組蛋白上經過修飾的賴氨酸,可以調控基因轉錄活性。 3.
  • 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研究再獲突破
    LSD2抑制OGT引起的腫瘤細胞生長機制示意圖 日前,復旦大學徐彥輝課題組在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研究領域獲得新進展
  • 錢文峰研究組發現組蛋白修飾分工調控基因表達水平和基因表達噪音
  • 學術時間 | 赭麴黴毒素A對HEK293細胞DNA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酶的...
    為方便校內外研究學者溝通交流,提升大家參與學術研究的興趣,官微與河南農業大學學報合作開設新欄目——學術時間。本期推送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李曉紅,羅紅霞,句榮輝,李淑榮,王麗,以及遵義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諶小立的論文——「赭麴黴毒素A對HEK293細胞DNA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酶的影響」。
  • 蛋白質的甲基化修飾
    蛋白質甲基化經常與乙醯化並列,因為它們都是常見的表觀遺傳修飾,經常發生在組蛋白上。不過從化學反應的角度來看,乙醯化可以算作一種短鏈脂醯化修飾,這裡主要討論甲基化方面的問題。 蛋白質的甲基化供體是S-腺苷甲硫氨酸(SAM),受體通常是賴氨酸的ε-氨基和精氨酸的胍基。
  • 圖解表觀遺傳學 | 組蛋白修飾
    組蛋白修飾是一種以共價方式進行的蛋白質翻譯後修飾(PTM),包括:甲基化(M),磷酸化(P),乙醯化(A)等等。由於組蛋白修飾的類型眾多,所以我們需要在稱呼組蛋白修飾時,有一個規則:組蛋白結構 + 胺基酸名稱 + 胺基酸位置 + 修飾類型
  • 相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無須對稱存在
    該文章首次報導了,單個核小體內兩個相同組蛋白上的甲基化修飾狀態並不必須對稱存在。 核小體中有六個主要的甲基化位點。同時,在每個核小體中,各種核心組蛋白都分別有兩個拷貝,但目前並不知道在這兩個相同的組蛋白拷貝上,同一甲基化位點的修飾程度是否必須對稱存在。而這是組蛋白修飾精確實現繼承的前提之一。
  • 《癌症發現》:胃腸癌體細胞突變產生新抗原
    成功的免疫監視和T淋巴細胞清除腫瘤通常是由於識別腫瘤特異性體細胞突變產生的新抗原。 為了檢出新抗原反應性腫瘤浸潤淋巴細胞,Parkhurst及其同事將全外顯子組測序與高通量免疫篩查相結合,分析了體細胞突變導致了錯配修復正常的胃腸癌患者產生新抗原。 研究納入75例患者,突變數量從22至928(中位數= 114),其中94%為單核苷酸變異。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基因與發育》發文解析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基因與發育》發文解析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分子機制  清華新聞網11月24日電  11月15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研究組在《基因與發育》(Genes & Development)雜誌發表了題為「NRMT1催化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的分子機制」(
  • ...生物學科組揭示犏牛生殖細胞發育的形態學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特徵
    高原動物生殖生物學科組立足學科組的前期工作(Wang et al., J Anim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2019),利用組織形態學、免疫組織化學、細胞免疫螢光以及RT-PCR等技術,比較了3月齡、10月齡及24月齡犛牛和犏牛生殖細胞的形態學特徵,並檢測了兩種動物睪丸細胞組蛋白轉甲基酶和組蛋白甲基化修飾情況。
  • 【盤點】2019年一季度組蛋白修飾重大學術研究
    第二篇文章為3月15日發表在Science雜誌,深度揭示了組蛋白甲基化介導的在腫瘤分化發生過程中缺氧環境的關鍵表觀調控機制。第三篇介紹了3月14日Nature雜誌報導的,組蛋白修飾特異性介導RNA m6A修飾發生的突破性發現。
  • 新研究揭示mA通過共轉錄逆向調控組蛋白修飾的現象和機制
    m6A圖譜,並發現METTL3在高CpG基因的轉錄起始區富集,這暗示m6A可能通過共轉錄的方式,直接調控相應基因的表觀狀態和轉錄。該研究首次發現m6A直接逆向調控抑制性組蛋白標記H3K9m2去甲基化的現象和機制,確立了RNA m6A修飾與組蛋白動態修飾之間的直接關係,揭示了環境和發育信號產生轉錄增強和記憶的新機制。
  • PNAS:科學家發現組蛋白修飾可控制基因的表達
    2013年8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通過在酵母中研究基因功能,近日,來自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等處的研究者通過研究發現,組蛋白的修飾可以控制是否一個基因被允許發揮功能,這對於維持基因的表達潛力非常重要,以便來確定未來細胞的行為;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PNAS上。
  • 泛素化是最近發現的組蛋白的另外種重要的化學修飾
    組蛋白磷酸化在哺乳動物細胞和醇每細胞基因轉錄的激活中也發揮著作用。生長因子刺激哺乳動物細胞啟動一系列早期基因如e-fos和c-jun的表達,該過程中,組蛋白H3磷酸化的水平明顯開高,面且磷酸化同樣發生在組蛋白H3第10位絲氨酸上。
  • 高通量基因修飾組學技術揭示T細胞分化新機制
    另外,最近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表觀遺傳調控過程對於T細胞的分化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比如組蛋白的甲基化以及去甲基化等。 胞嘧啶5'-位的DNA甲基化是非常重要的表觀遺傳調控方式。通過粗略比較,作者發現5mc以及5hmc的修飾在各類細胞類型的基因組中的外顯子,內含子,啟動子以及基因間區域的分布大致相同。 進一步,作者希望了解這些修飾分別發生在各類細胞的具體哪些基因中。由於這些受試的細胞均為效應T細胞,作者首先分析了細胞因子相關基因的修飾情況。
  • Nat Struct Mol Biol:證實表觀遺傳標記組蛋白修飾與DNA甲基化之間...
    這些化學標記模式確定著DNA是如何被緊密包被的和某些基因是如何被選擇性地開啟或關閉的。隨著研究人員發現越來越多的這些表觀遺傳標記,他們已開始想知道所有的這些標記是如何關聯在一起的。如今,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建立起人類兩個最為基本性的表觀遺傳標記---組蛋白修飾和DNA甲基化---之間存在的首個關聯。
  • 解析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分子機制
    「NRMT1催化組蛋白氨基末端甲基化的分子機制」的論文,首次報導了人源氨基末端甲基轉移酶NRMT1與人著絲粒組蛋白CENP-A的複合物晶體結構,並通過一系列生化實驗,闡明了NRMT1識別組蛋白底物並進行氨基末端甲基化的分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