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科學家發現組蛋白修飾可控制基因的表達

2020-12-05 生物谷

2013年8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通過在酵母中研究基因功能,近日,來自賓州州立大學(Penn State University)等處的研究者通過研究發現,組蛋白的修飾可以控制是否一個基因被允許發揮功能,這對於維持基因的表達潛力非常重要,以便來確定未來細胞的行為;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PNAS上。

研究者Bai表示,基因表達是任何生物活性細胞最重要的一個基礎環節,基因表達的不同程序,甚至是擁有同樣DNA的細胞,其都會表現出不同的細胞行為和功能;比如人類肌肉細胞和神經細胞擁有同樣的DNA,但是其行為和功能並不一樣;基因表達的錯誤調節會影響細胞的適合度並且引發疾病;基因表達趨於在細胞間表現出不同,錯誤調節是在一小類細胞中發生的,而且這些細胞隨後也會發病,因此在單一細胞水平上研究基因調節至關重要。

研究者使用細胞分裂的螢光錄影技術,就可以觀察到一種名為HO的基因在單一酵母細胞中如何進行表達,正常情況下,HO的表達會使得芽殖酵母變性,即從雄性變成雌性;而更有意思的是這種性轉變僅僅是在母體細胞中發生的。研究者發現,HO基因在98%的母體細胞中表達,同時也在3%的子代細胞中表達。

研究者當前發現的問題是,為何在2%的母體細胞及3%的子代細胞中,HO基因的表達調節是失敗的,最終研究者發現問題出在組蛋白上,組蛋白是一種攜帶有DNA的蛋白複合體,組蛋白結構的改變可以影響部分細胞的功能,進而使得HO基因出現錯誤表達;如果HO基因在單一細胞中開啟,其很有可能在該細胞的後代細胞中也被開啟表達,而HO基因表達的這種短期記憶可以通過組蛋白修飾來完成。

後期研究中,研究者希望繼續深入剖析基因表達,尤其是在單一細胞水平上來研究基因表達,這對於理解人類疾病的發展及致病機理非常重要。相關研究由NIH等機構提供資助。(生物谷Bioon.com)

Stochastic expression and epigenetic memory at the yeast HO promoter

Qian Zhanga,b, Youngdae Yoona,b, Yaxin Yuc, Emily J. Parnellc, Juan Antonio Raygoza Garayd, Michael M. Mwangib,d, Frederick R. Crosse, David J. Stillmanc, and Lu Baia,b,f,1

Eukaryotic gene regulation usually involves sequence-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s and sequence-nonspecific cofactors. A large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understand how these factors affect the average gene expression level among a populatio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y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in individual cells. In this work, we address this question by mutating multiple factors in the regulatory pathway of the yeast HO promoter (HOpr) and probing the corresponding promoter activity in single cells using time-lapse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We show that the HOpr fires in an 「on/off」 fashion in WT cells as well as in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s. Many chromatin-related cofactors that affect the average level of HO expression do not actually affect the firing amplitude of the HOpr; instead, they affect the firing frequency among individual cell cycles. With certain mutations, the bimodal expression exhibits short-term epigenetic memory across the mitotic boundary. This memory is propagated in 「cis」 and reflects enhanced activator binding after a previous 「on」 cycle.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the memory results from slow turnover of the histone acetylation marks.

相關焦點

  • 錢文峰研究組發現組蛋白修飾分工調控基因表達水平和基因表達噪音
  • 2018年Lasker基礎醫學獎:組蛋白結構及其修飾對基因表達的調控
    景傑生物/報導2018年9月11日,本年度Albert Lasker基礎醫學研究獎授予兩位闡釋組蛋白結構及其修飾對基因表達的調控的兩位科學家:Michael Grunstein(UCLA)和Charles David Allis
  • 組蛋白乳酸化修飾調控基因表達
    組蛋白乳酸化修飾調控基因表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4 16:57:06 美國芝加哥大學Yingming Zhao和Lev Becker等研究人員發現,組蛋白乳酸化修飾能夠調控基因表達。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擬南芥基因組水平組蛋白修飾與基因表達...
    該文章通過ChIP-chip技術, 對擬南芥基因組水平組蛋白修飾與基因表達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組蛋白H3的賴氨酸9位點可以被乙醯化及單、二或三甲基化,這些組蛋白的修飾狀態對基因的表達以及染色質的組織結構有一定的影響。在擬南芥中,H3K9ac幾乎毫無例外地與轉錄激活相關,而H3K9me2則主要位於組成型異染色質區。
  • 組蛋白修飾
    組蛋白修飾(histone modification)是發生在組蛋白上的翻譯後修飾,主要發生在核心組蛋白的某些胺基酸殘基上,包括乙醯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等。特定的修飾狀態可以決定組蛋白的活性,是招募一些蛋白質與之結合,還是解除已結合的蛋白質,從而決定DNA的命運?是打開基因的表達,還是關閉?是進入複製,還是進行修復?這些都有可能受到組蛋白修飾方式的影響。
  • PNAS:華人科學家參與組蛋白去甲基化研究
    在基因組中除了DNA和RNA序列以外,還有許多調控基因的信息,它們雖然本身不改變基因的序列,但是可以通過基因修飾,蛋白質與蛋白質、DNA和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影響和調節遺傳基因的功能和特性,並且通過細胞分裂和增殖周期影響遺傳,科學家們將這一種遺傳方式稱為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
  • 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揭示染色質修飾調控植物基因表達的新機制  植物沒法靠遷徙躲避不利的自然困境,它們又是如何適應環境開花結果的呢?8月6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何躍輝研究組,和杜嘉木研究組合作,分別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遺傳學》上背靠背發表研究論文。
  • PNAS:揭示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精確分子機制
    2020年6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分子機制,DNA製造RNA進而製造蛋白質是分子生物學中的一項基本原理,基因表達的過程會以多種方式被嚴格調控
  • 泛素化是最近發現的組蛋白的另外種重要的化學修飾
    組蛋白磷酸化在哺乳動物細胞和醇每細胞基因轉錄的激活中也發揮著作用。生長因子刺激哺乳動物細胞啟動一系列早期基因如e-fos和c-jun的表達,該過程中,組蛋白H3磷酸化的水平明顯開高,面且磷酸化同樣發生在組蛋白H3第10位絲氨酸上。
  • ...孫金嶠合作發現:組蛋白甲基化修飾控制抗原受體基因多樣性的產生
    抗原受體基因的重排過程涉及到RAG 蛋白複合物與DNA 的識別、切割和重組, DNA或者組蛋白的修飾被認為參與了這個過程的精密調控。然而我們對表觀遺傳修飾如何影響VDJ 重排及抗原受體多樣性的產生仍然認識有限。
  • 圖解表觀遺傳學 | 組蛋白修飾
    下面是檢測到的組蛋白三維結構示意圖,細心的你們一定會發現在每種組蛋白結構都會伸出來一小段「線頭由於組蛋白修飾的類型眾多,所以我們需要在稱呼組蛋白修飾時,有一個規則:組蛋白結構 + 胺基酸名稱 + 胺基酸位置 + 修飾類型
  • 組蛋白研究進展速覽!
    組蛋白修飾調節基因表達和發育。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為了解決在人類早期發育中組蛋白修飾如何發生重編程,來自中國的科學家研究了人卵母細胞和早期胚胎中的關鍵組蛋白標記,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3】Nature:研究發現各種癌症組織中廣泛存在的致癌組蛋白!
  • 組蛋白威力過大 控制生命進程「球局」
    或許因為DNA的光環太過璀璨,組蛋白生命活動的控制威力始終「燈下黑」。很早人們便發現,DNA纏繞在組蛋白八聚體上,進而構成染色質,然而,直到1996年前後,一直被認為是結構「邊角料」的組蛋白才被發現也坐在掌控生命王朝的「金交椅」上。
  • 腫瘤產生的乳酸或能表觀修飾巨噬細胞組蛋白,導致巨噬細胞黑化促癌
    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科學家首次發現乳酸可以作為組蛋白翻譯後的表觀遺傳學修飾,調控基因表達這項突破性發現,讓我們對乳酸的功能有了全新的理解,也會促使科學家們重新審視「瓦博格效應 」。 要知道,存在「瓦博格效應」的可不止腫瘤,還有敗血症、自身免疫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和衰老等[2]。甚至,人在運動過程中也會產生乳酸。這些乳酸是不是也會以表觀遺傳修飾的形式,影響人體的健康?給人無限遐想。
  • 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組蛋白修飾重編程規律
    表觀遺傳學修飾參與基因表達調控並調控個體發育。在哺乳動物早期發育過程中,卵母細胞受精後形成具有全能性的受精卵,並經過細胞分裂與分化形成植入前囊胚,後者包含具有多能性的內細胞團(ICM)。伴隨著發育的進行,表觀遺傳學修飾經歷了劇烈的重編程。
  • 【盤點】2019年一季度組蛋白修飾重大學術研究
    組蛋白修飾是表觀遺傳學研究的核心熱點,隨著蛋白質組學技術以及抗體技術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組蛋白修飾以及新穎的調控機制被揭示出來,並見諸高水平期刊。今天介紹的第一篇文章為19年3月發表在Nature雜誌的,首次報導了神經遞質5-羥色胺能夠進入細胞核使組蛋白發生化學修飾(serotonylation),進而調控基因表達。
  • :中科院兩位教授文章解析組蛋白修飾
    遺傳學研究表明染色質修飾會影響春化作用相關基因(FLOWERING  LOCUS  C,FLC)——一種能調控植物開花時間的MADS-box轉錄因子的基因的表達,而且H3K9和H3K27組蛋白去乙醯化和甲基化也與FLC的抑制相關,相反H3K4與H3K36的甲基化能激活FLC的表達,但是有關植物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目前仍然知道的較少。
  • Cell:在細胞分裂時,組蛋白化學修飾也可遺傳,並在維持後代細胞身份...
    論文第一作者、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生物化學與分子藥理學系博士後研究員Thelma Escobar博士說,「基於我們的新方法開展的實驗表明,在關鍵位置上發生基於組蛋白修飾的DNA壓縮是細胞遺傳的基本特徵,並且相關的基因沉默可阻止這些基因在錯誤的情形下表達。」
  • Nature:組蛋白修飾對細胞分化控制機制
    專題:Nature報導最近的Nature在線版刊登了一篇題為:Histone modifications at human enhancers reflect global cell-typ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的文章,主要解析了組蛋白修飾對細胞分化命運的控制機制
  • 研究揭示SHL蛋白對抑制和活性組蛋白修飾的識別機制
    SHL通過自身BAH結構域和PHD結構域分別識別抑制性組蛋白修飾H3K27me3和活性組蛋白修飾H3K4me3的分子機制。  組蛋白的轉錄後修飾作為表觀遺傳中重要的調控機制之一,在包括基因表達調控等多種生物學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組蛋白修飾的識別因子具有對於不同的組蛋白修飾特異性識別的能力,並進而在染色體的狀態調控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