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直立人遺址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2020-12-05 珞家往事

恩施地心谷有眾多的土家族兒女,在這片土地上,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石埡子老街位於建始縣高坪鎮石埡子村,距縣城40千米,距集鎮8千米,距著名的建始直立人遺址巨猿洞不足5千米。石埡子老街曾是施(南)宜(昌)古道上最繁華的街道之一。

老街古稱石鴨子。傳昔建房時曾挖出兩個型似鴨子的石頭,故名。後訛為石埡子,因該地位於兩山埡間之故。老街始建於明末清初,曾是建始縣最早的集鎮之一。

巷頭盛開的小花,味道瀰漫過舊舊的後院。現在的老街,已經人去樓空~在前往直立人遺址的時候,去了 恩施百年老宅。這處老宅,很有土家族的特色,窗前還有大大的陽臺,適合喝茶曬太陽。

相關焦點

  • 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60萬歲美女是北京周口店人遷徙來的?
    帶著興趣,我們來了解一下60萬歲美女緣何出現在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1993年,南京湯山葫蘆洞出土了兩個猿人頭骨化石。其中一號頭骨保存稍完整,有頂骨、額骨、左眼眶及部分面頰、鼻骨和枕骨等,初步分析為成年女性個體頭骨;二號頭骨僅存額骨、頂骨及部分枕骨,屬成年男性個體。一號頭骨被確認為女猿人,二號頭蓋骨則被確認為智人。
  •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 文化遺產--中國數字科技館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 文化遺產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人」 雕像為了做好公園建設,遺址管理處委託北京城市建築研究所編制《周口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理念基於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與展示,是一個融合了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項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
  • 外國導師在恩施感受斑斕的土苗文化
    Alex來自於美國,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感興趣。今天我們就帶領Alex來到了恩施女兒城,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體驗土苗文化。當看到竹子被做成不同類型的產品,尤其是將藝術與文化融合的表現形式,他表示大開眼界。來到恩施接待客人必定少不了的就是茶,喝茶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家喻戶曉的普通習慣。Alex說和他的家鄉夏威夷喝茶的文化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 印度河谷的哈拉帕文化遺址
    印度河谷文明,先看看這裡的珠子  再敘述印度河谷的哈拉帕(harappa)文化遺址,可能大家都覺得這些珠子似曾相識  以前我們都把它們籠統的歸在西亞其實它們最早就出現在印度河谷 而且延續了上千年時間 並廣泛影響了周邊和遙遠的地域
  • 最早的人類與文化
    元謀人是迄今所知中國境內年代最早的直立人。   ⑵北京人  1929年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裡被發現,同時出土了大量石製品、骨器和用火遺蹟,年代為距今約70萬年。  北京人的模樣與現代人不完全相同,還保留著猿類的某些特徵,但能夠用手使用工具勞動,四肢發展很快,並由於勞動和直立行走,促進了頭腦的變化。
  • 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 探尋遠古文明 豐富文化遺產
    有「贛鄱人類起源,萬年陶邑湧山」之稱的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就隱於此山中。 樂平湧山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是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古蹟遺存,屬喀斯特地貌,南北長約1110米,東西寬約865米,古人類遺址位於雞公山南面半山腰。
  • 水洞溝是我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水洞溝遺址發掘點水洞溝遺址旅遊區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裡發現了史前文化遺址,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 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經科學家研究鑑定,認為所發現的北京猿人頭蓋骨,是距今60萬年前的猿人,而後根據推測還原了猿人的生活場景,建立了遺址博物館。後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圖為進入遺址博物館的標識石碑。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於北京房山區周口店,是1929年由我國考古學家發展,當時震驚世界。
  • 神秘三星堆遺址文化
    自從上世紀我國發現三星堆古遺址,才挖了不到一半,就不敢再挖了,外界也不再流傳關於三星堆古遺址的考古消息了。考古學家是在掩飾什麼?還是刻意隱瞞什麼?還是在挖掘三星堆的過程中發生了詭異事件?據說發現外星人在7000年前曾入侵地球的證據。
  • 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多元一體中華文化建設
    各民族的文化認同既有同質性的內核與紐帶相統一,又有異質性的因素相排斥。這種複雜的情況要求我們在文化認同構建過程中,必須準確妥善地處理好一些重要關係。 首先,要處理好「一體」與「多元」的關係。各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為中華文化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多樣文化相互比較、借鑑、學習、競爭,是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不斷創新進步的強大動力。
  • 中國傳統文化,民族頭飾文化,頭飾文化的多維屬性
    花竹帽總之,我國各民族具有各自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生活在千差萬別的自然環境中,形成了相異的生活習慣和身體裝飾要求,表現在各自的頭飾中,也就是千差萬別和多種多樣的。民族作為人類共同體之一種,不管後來發生什麼變化,但每一個民族及其不同支系都佔據著一定的空間位置,相對集中居住在某一地理區域。故頭飾和服飾一樣,作為我國民族文化一個極為重要的構成要素,與我國各民族複雜的生存環境密切相關,不同程度地表現出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一種頭飾的流行範圍,大則跨省或幾個縣,小則只有幾個村寨。
  • 安然納米集團:弘揚傳統文化 打造民族品牌
    原標題:弘揚傳統文化 打造民族品牌 媒體團走進安然納米集團    近日,中央重點新聞單位走進山東安然納米集團活動順利舉行,來自全國10餘家中央重點媒體應邀抵達山東威海參觀了安然納米集團產業園,並採訪了集團董事長劉潤東先生及總裁梁浩女士。
  • 「又見名城」相遇恩施 山水洞情驚豔京城
    恩施日報訊 (通訊員周文呂)5月31日,由北京品牌協會主辦的「又見名城」——中國城市品牌合作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湖北恩施、新疆巴音郭楞、雲南文山等3個各具文化特色的民族自治州帶來了豐富多彩的城市故事,展現了獨具風韻的人文風情、旅遊景色、歷史文化。醉美恩施以其獨特的山水洞情驚豔京城。
  • 錢塘江上遊的「上山遺址」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
    2000年9月,他們來到了浦陽江的源頭浦江縣,先在黃宅鎮發掘了曲(上「不」下「用」)塘山背遺址,在錢塘江南岸首次發現了良渚文化遺址——「良渚人」跨過錢塘江了,大家都很興奮。  在發現曲(上「不」下「用」)塘山背遺址之後,考古隊員又在附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了夾炭陶片、大口盆、石磨盤、石球。蔣樂平根據附近的「上山堰」老地名,稱它為上山遺址。
  •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英國專家:良渚古城遺址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 2019-——訪英國知名考古學家倫福儒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金晶  中國良渚古城遺址「在我心中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英國知名考古學家科林·倫福儒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 湖北恩施大峽谷打造「東方科羅拉多」
    【解說】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德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23家華文媒體嘉賓,5月18日至19日實地探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恩施大峽谷,華文媒體代表領略了「世界地質奇觀」之美。  【解說】來自印尼《一帶一路報》社長兼總編曾惠陽第一次來到恩施。實地參觀大峽谷後,他不僅被眼前獨峰矗立、雄奇秀美的景觀所震撼,更對當地的土苗文化留下深刻印象。
  • 青藏高原東北部考古新發現 力證古今人類演化 東西方文化交流
    白石崖溶洞遺址保存有豐富的考古遺存,以大量的石製品和動物骨骼為主。多件動物骨骼有火燒、敲擊和切割痕跡。目前的測年證據顯示,遺址已發掘地層形成於距今約19-3萬年前,這是青藏高原上目前已知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考古遺址。以往學界認為距今三四萬年前才有人類在高寒的青藏高原定居,白石崖溶洞的發現刷新了我們的認知。
  • 十堰歷史文化|「鄖縣人」震驚中外 改變「人類起源說」
    1989年、1990年,鄖陽區青曲鎮先後發掘出兩具直立人頭骨化石,直接撼動「人類起源於非洲」的科學定論。從1975年在鄖陽區梅鋪鎮發現「鄖縣梅鋪猿人」開始,「鄖西白龍洞人」、「鄖西黃龍洞人」和距今100萬年的「鄖縣人」接連在十堰境內被發現。隨著對十堰古人類文化研究的深入,十堰被學術界譽為「古人類長廊」。
  • 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舉辦
    >begin--> 11月20日,以「海絲系文脈 僑鄉聯五洲」為主題的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席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廣東省臺山市舉行。
  • 山嶽文化的認同與民族精神的紐帶
    它延綿千年而傳承至今,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本文將以山嶽文化及其香會活動作為切入點,從文化認知、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的視角,全面梳理山嶽文化及其香會活動的文化內涵,充分挖掘山嶽文化及其香會活動的精神實質,喚醒中華兒女的「文化自覺」,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重新構築起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