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洞溝遺址旅遊區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西距銀川市19公裡,南距靈武市30公裡,距河東機場11公裡,地處銀川河東旅遊帶的核心部位,北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相接,是連接寧蒙旅遊的紐帶,佔地面積14.4平方公裡。
水洞溝獨特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地造就了魔鬼城、旋風洞、臥駝嶺、摩天崖、斷雲谷、怪柳溝等二十多處奇絕景觀,記錄了三萬年前人類生生不息的活動軌跡。由「橫城大邊」、烽燧墩臺、城障堡寨、藏兵洞窟等構成的古代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成為中國保存較為完整的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
三萬年前人類繁衍生息的聖地。1923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桑志華在這裡發現了史前文化遺址,通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動物化石,水洞溝因此而成為我國最早發現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觀完明長城遺址之後,下一站,大家將隨我進入蒙古野性草原。這裡與寧夏明長城僅一牆之隔。500多年前,這裡是韃靼、瓦剌等遊牧民族馳騁的疆場,也是他們休養生息的地方。在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遼闊的野性草原與沙地、湖泊、林地的結合,接下來,我們可以在前方的野性草原蒙古人家稍作休息片刻,稍後會有草原駝隊帶您進入野性草原的深處去體驗沙漠衝浪、草原越野等項目,沿途我們還會看到成群結隊的犛牛、駱駝、馬和羊等動物。最後會到達野性草原牧家樂品嘗蒙古特色美食。我們整個遊線是環形路線,稍後大家會通過旁邊的天橋到達紅山湖碼頭乘船,景區的最後一站是藏兵洞!

寧夏水洞溝明代的「馬市」遺址是明代寧蒙地區蒙漢以物換物邊貿互市的歷史佐證,蒙古人通過正常的手段獲得了物品,也解決了明朝優質軍馬供應不足的問題,對邊境的和平和安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時生活在寧、蒙交界地帶的各族民眾在此開設鐵匠鋪、綢緞鋪、絨線鋪、雜貨鋪等各種商鋪和蒙古包,在交易最活躍時,形成了長達四五裡許的交易市場。每當開市之時,前來趕市的各族民眾人數眾多,馬市異常熱鬧。蒙古族的各遊牧部落以金銀、牲口、馬匹、獸皮、奶製品以及氈帽等物品來換取漢民族的布匹、絲綢、食用鹽、鐵鍋、農具以及其他物品。
寧夏水洞溝景區通過查閱史料、走訪徵集工作,將當時馬市繁榮的場景進行了完整再現,讓遊客參觀藏兵洞、逛逛明代「馬市」,體驗一下明代「馬市」的繁榮。

新修建的明長城觀景臺,水洞溝明長城遺址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匯處,東至鹽池境內,不到長城非好漢,遊中國古長城,水洞溝非去不可。現在來到水洞溝的遊客或閒庭信步於明長城腳下,或者登上新修建的長城觀景臺,盡覽水洞溝全景。
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地貌盡收眼底。遊客們登上長城觀景臺,一隻腳在內蒙古的土地上,另一隻腳在寧夏的土地上,都顯得十分激動,紛紛在標誌性建築下合影留念。如果身處在明代,他們其實已經在國境線上了呢!長城觀景臺的建設使用,是盡攬水洞溝大峽谷和蘆花谷美景的最佳觀賞地。站在觀景臺上,溝壑縱橫,地形獨特的土林景觀仿佛就在腳下,它跌宕逶迤直達深處。整片翠綠的蘆葦蕩隨風擺蕩,風景蔚為壯觀;時而野鴿飛翔,紅嘴鴨叫聲四起,泉水潺潺發出聲響,匯集成溪。
水洞溝明長城是寧夏戍邊文化的最佳體現地,它充滿著神秘的色彩,是探秘古戰場蒼涼悲壯的絕佳所在,一起領略了中國西北寧夏水洞溝明長城風光,來水洞溝看壯麗雄渾的塞上美景,絕對不虛此行!

水洞溝遺址旅遊區內還保留著一段水岸長城。穿過約3公裡的蘆花谷,就到了水洞溝遺址旅遊區面積最大的一個天然湖泊——紅山湖。在這一片獨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觀裡,出現水域面積1.8平方公裡的湖泊實屬罕見,可更為難得的是:我們看到崖對岸的明長城巍然屹立!大家都知道,我國的長城在修建的時候都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但沒有一處的長城在面積約7.8平方公裡的地方能體現出依山傍水、藉助高15-18米的大峽谷和獨特的藏兵洞、守軍的城堡構成的立體軍事防禦體系。這也是水洞溝遺址旅遊區的一大獨特的亮點。
景點百科:
交通指南:水洞溝位於寧夏靈武市臨河鎮水洞溝村,屬於黃河東岸區域的景點,距銀川市19公裡。【班車】銀川市北門旅遊汽車站上午9:30發車,返程14:30,車票單程15元左右/人。注意回程時間有時不固定,具體時間需要上車後與司機確定。【包車】包車遊覽水洞溝、兵溝、黃沙古渡價格300元左右【自駕】 A.銀川出發→大團結廣場→銀青高速路→臨河出口→銀青高速輔道→水洞溝 B.銀川出發→大團結廣場→黃河二橋向東→銀青高速輔道→水洞溝 C.黃河東濱河大道→銀青高速輔道→水洞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