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學習壓力早已經不緊緊是初中生和高中生才會有的了,甚至連小學生都經常會說自己的壓力太大了。
所以不斷有專家強調,孩子每天的科學睡眠時間應該要達到10小時。但是這一建議讓廣大父母們只能付之一笑,因為這實在是太不現實了。
寶媽曬出小學生的作息表,忙碌程度不亞於中學生
莫女士的兒子今年才小學三年級,但是孩子經常都沒精打採的,還說自己快要「累死了」。
從莫女士曬出的作息表可以看到,孩子雖然下午放學後6點前可以回到家,但是這意味著孩子每天「重頭戲」的後半部分才剛剛開始。
作息表上也寫了,孩子放學後需要在半小時內吃完飯,然後要開始上補習班。
這些補習班從周一到周五各不相同,有課內的也有課外的。
而下了補習班後,孩子還要寫當天的家庭作業,完成作業後最早也10點半了,作業多的時候還會寫到將近12點。再加上洗漱,孩子真正睡覺的時間經常連8小時都達不到。
莫女士直言,雖然她也心疼孩子,但是正所謂不進則退,如果不逼著孩子學習的話,孩子將來升學的時候就會失去競爭力。
和莫女士同樣想法的父母還有很多,這些父母寧可犧牲孩子的休息時間,也要讓孩子多學習的原因也並不難理解。
父母犧牲孩子休息時間的原因
想讓孩子打好基礎
小學生平時所學的知識雖然難度不算太大,但是小學生所學的知識是將來一切知識的基礎。
所以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從小學開始打好基礎,雖然孩子們現在需要辛苦一些,甚至是犧牲應有的休息時間,但是將來升學後才能輕鬆一些。
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
新時代的教育理念下,孩子不僅僅是需要文化成績優秀,品德和才藝方面也是需要同步發展的。
所以新時代的父母也非常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都希望孩子能夠除了課堂知識之外再學習一些才藝特長,這才會讓孩子在課後時間再儘可能地抓緊時間學習其他方面的內容。
雖然父母讓孩子多些時間學習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孩子畢竟還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犧牲孩子的休息時間有可能是拔苗助長,父母們還是需要多注意其中的分寸。
父母如何讓孩子做到休息與學習兼得?
首先,父母應該確保孩子的睡眠時間。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許多孩子每天的睡眠時間無法達到專家建議的10小時,但是父母還是需要確保孩子的睡眠時間在合理的範圍內。
睡眠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父母在看到孩子晚上太晚還沒有完成學習任務時,還是需要考慮讓孩子先睡覺。
其次,尊重孩子的喜好。
父母想讓孩子全面發展,想讓孩子多學習一些課外才藝技能是好事,但是也要尊重孩子的喜好。
只有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孩子才能在學習中不斷收穫成就感,這些才能讓孩子不斷保持對學習的激情和積極性。
最後,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長期處於沉重的學習壓力之下,注意時間又被壓縮,心理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
父母需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情緒低落、暴躁等情況時,一定要及時安慰和開導孩子。
總結
學習並不是孩子生活中的全部,心情愉快、心態健康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點,父母們不能忽略這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