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失去味覺臉部被蜇,男子海上連續遊泳3200公裡,成歷史第一人

2021-01-15 百家號

英國一名冒險家在長達2000英裡(3218km)的海岸線上,環遊了整個大不列顛大陸,成為歷史第一人。

這位32歲的超級健羅斯·艾德格從肯特鎮出發,繞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和愛爾蘭海域遊泳,通過不登陸的方式耗時157天,並打破了世界上最長的遊泳紀錄。在計劃這次冒險時,他預計需要100天的時間,並告訴家人「對不起,我遲到了」。周日,當他回到陸地上時,他的家人和數百名崇拜者前來迎接他。

艾德格的女友海絲特薩維利表示,艾德格今天抵達終點後能夠完成比賽,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成就」。她在接受採訪時說:「這讓我鬆了一口氣,我真的很高興他能回家。當他上岸時他的嘴是鹹的,他所有的味蕾都從他的舌頭上脫落下來,他的脖子被水母蜇傷,全都是紅的。現在他的鼻子和臉頰上都有水母的疤痕,所以他很堅強的完成了這一壯舉。」

艾德格於今年6月1日離開肯特鎮,以順時針方向遊泳,此後一直沒有踏上陸地,每天遊泳長達12個小時,包括整夜。在此過程中,他遭受水母蜇咬,鹽水浸泡,使他整個臉變得通紅,舌頭失去味覺。

據世界公開水域遊泳協會介紹,8月14日,也就是這項挑戰開始74天後,他進入蘇格蘭內赫布裡底群島時,他已經打破世界最長遊泳記錄(之前記錄為73天)。

艾德格每天需要消耗1.5萬卡路裡,香蕉是他主要的能量來源,在整個過程中吃掉了500多根香蕉。同時他的團隊成員馬修·奈特乘著一艘輔助船一路為他進行補給。

在比賽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艾德格講道:「我感到非常自豪,無論是對我自己還是對整個團隊來說,74天在海上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他走過中途站時,蘇格蘭當地的一名遊泳運動員冒著冰冷的海水向他遊去,手裡拿著蛋糕為他慶祝。「蘇格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一旦我們來到這裡,就意味著我們有機會繞過聖約翰格羅茨山,在英國的夏季結束、冬季真正到來之前到達終點。」他說道:「我攜帶了更多的身體脂肪,這對隔熱很有好處,尤其是在蘇格蘭水域。然後我臉上的頭髮和鬍鬚就會起到保護水母的作用,這在蘇格蘭水域和在這裡遊泳的巨型水母中同樣重要。」

艾德格之前的壯舉包括完成馬拉松比賽同時拖動Mini Cooper並在24小時內完成。但他也經歷過失望,在2017年,他試著從馬提尼克島遊到聖露西亞之間的24.8英裡(40公裡),同時拉著一個100磅(45.3千克)的樹幹。

他的冒險經歷從一開始就被比作馬修·韋伯船長的壯舉,他在1875年成為第一個橫渡英吉利海峽的人。自那以後,已有1900多名遊泳運動員成功橫渡。

相關焦點

  • 男子親吻安撫醉酒女友,舌頭被她咬斷失去味覺,女子被判賠44萬
    日前,上海一男子見女友喝醉耍酒瘋,想要通過親吻的方式安撫對方的情緒,但女友卻將男子舌頭咬斷,導致男子味覺缺失,語言功能下降,醫院判定為八級傷殘,為此女友也將賠償44萬元人民幣,且兩人的關係也走到了盡頭。
  • 舌頭的味覺及認識盲區
    苦味則是奎寧等500多種化合物產生的刺激,它們往往意味著毒性,早期人類如果對苦味這種味覺不敏感,那麼他們很可能會受制於食物當中的有毒物質,而無法留下自己的後代。盲區6:味覺地圖不存在!       有這樣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舌頭上的特定區域專司一種味覺,舌尖對甜味敏感,舌根對苦味敏感,舌頭兩側則對酸味和鹹味敏感,這就是所謂的味覺地圖。
  • 舌頭「味覺分區」的真相
    利維坦按:早年間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舌頭味覺分區」假說的埃德溫·波林(Edwin Boring)可謂人如其名——boring
  • 闢謠專欄丨舌頭有味覺分區?
    「混居」於味蕾中,味蕾廣泛分布在舌頭表面。因此,舌頭並沒有所謂的「味覺分區」。(圖片來自千圖網)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則「冷知識」:人的舌頭是有味覺分區的,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品嘗出不同的味道。其中,舌頭兩側後半部嘗酸、兩側前半部嘗鹹、舌尖嘗甜、舌根嘗苦。其實,這是一個存在長達約半個世紀的謠言,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重新認識下我們的味覺。
  • 舌頭沒有味覺什麼原因
    舌頭沒有味覺是很多人經常遇到的症狀,下面為您準備了舌頭沒有味覺的原因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舌頭沒有味覺什麼原因1.物理性損傷因素燙傷、放療可破壞味蕾,影響味覺。燙傷引起的味覺障礙是暫時的,一般可以自行緩解。手術導致醫源性的神經損傷,如股索神經損害、面神經麻痺等均可引起味覺障礙。
  • 男子被紅火蟻蜇咬致休克
    記者從市中醫院了解到,該院近日接診一例被紅火蟻蜇咬至過敏性休克的病例。據悉,經過搶救治療,目前該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已渡過危險期,已經由ICU轉入普通病房進行後續治療。國慶長假期間,中山的劉叔叔像往常一樣清晨出門散步,呼吸新鮮空氣舒展活動筋骨,可是劉叔叔出門沒多久,家裡人就接到街坊通知說看到劉叔叔暈倒在戶外。
  •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VS遊泳池的飛魚,誰才是奧運歷史上的第一人?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VS遊泳池的飛魚,誰才是奧運歷史上的第一人?如果說誰是體育歷史上第一人,想必很多人有很多的答案,畢竟體育項目實在是太多了。這兩個人作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和遊泳的飛魚,誰在奧運會歷史上會更勝一籌呢?博爾特,這個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他的強項是男子100米和200米,他是田徑徑賽史上第一個奧運會單項三連冠的得主,而且他的100米和200米都做到了。尤其讓小編覺得厲害的是他在2008年-2016年所有的大賽中能能保持不敗,我覺得這個是特別難得的。
  • 從「舌頭的味覺分區」看偽科學如何產生的
    比如說這個:你的小學老師有沒有告訴你,人的舌頭對不同的味道的感覺是有分區的。如果有過的話,那麼恭喜你,你並不是唯一聽過這個的。根據紐約時報. Clairborne Ray的說法,人類的舌頭的某些部位可能對一些類型的味道稍微敏感(注意,"稍微")。然而,我們並不能清楚地畫出這一區域的輪廓。
  • 從東京到舊金山,這個法國人會是遊泳橫跨太平洋的第一人嗎?
    如果成功,他將是歷史上遊泳橫跨太平洋的第一人。這名51歲的海洋愛好者說,「在我5歲的時候,我父親教我如何在海裡遊泳,所以開闊的水域對我的整個生命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太平洋中遊泳的本 本文圖均為 benlecomte.com 圖在本的計劃中,他每天遊8小時,大約用6到8個月的時間完成這段9000多公裡的橫跨太平洋之旅。每天,他大約消耗8000卡路裡的熱量,晚上在補給船上休息時,他可以吃冷凍乾燥的罐頭食品,在遊泳時則只喝液體補充能量。
  • 原 創:|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味覺地圖真的存在嗎?
    然而,事實上,味覺地圖是不!存!在!的!應該有不少小夥伴曾因看了這破地圖被坑得暈頭轉向。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一個「味覺地圖」理論,認為舌頭上的不同區域負責感知不同的味道,舌尖感受甜味,舌根感受苦味,而舌頭兩側負責品嘗酸味和鹹味。【1】世紀謬誤這是真的嗎?
  • 小小百科舌頭的秘密——味覺大測試
    「當然是舌頭啊!」你一定會這樣回答。當我們吃下喜歡或者不喜歡的東西時,整個口腔都會充斥著那種味道。而事實上,我們品嘗食物使用的只是我們舌頭上很小的一部分哦!今天就為大家普及一下舌頭的知識,探究一下有關我們味覺的深層奧秘!
  • 感問感答:關於味覺特點,舌頭上的味覺究竟是怎樣分布的?真的有「味覺地圖」?
    ——素材來源:感官科學與評定~交流群下面是新民晚報關於《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和下兩部分的內容提要,供參考學習。根本不存在的「味覺地圖」為何流行了半個世紀?(上)1901年,德國D.P. Hanig 做了一個實驗,他分別在舌頭的各個部位滴下酸、甜、苦、鹹的味道,以檢測對應的味道嘗出閾值。
  • ...台州一男嘗不出酸甜苦辣-化學藥水 舌頭 味覺 醫生 先生 消化科...
    一口錯喝的水,讓他失去了自己的味覺。跑到醫院,他先後看了口腔科、皮膚科、神經內科、消化科,一圈下來,都沒看出啥毛病。沒有了味覺,生活索然無味,陳先生很鬱悶:我該怎麼辦?  將化學藥水當成飲用水  7月30日下午3點多鐘,家住溫嶺城東街道的陳先生要外出幹活,出門後感覺到有些口渴,便到鄰居家開的玻璃店討水喝。
  • 我們的舌頭是怎麼感受到酸甜苦辣的?動物也有味覺嗎?
    其中在新年的歡樂派對上,能讓我們吃的有滋有味,舌頭功不可沒。舌頭不僅可以起到感受味覺和輔助進食、幫助吞咽等功能,而且舌頭上面滿布的味蕾能讓我們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感受酸甜苦辣的舌頭都有哪些秘密。
  • 吃冰淇淋時舌頭哪個部位感覺最甜?——淺談味覺
    吃東西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不同味道的東西,我們的舌頭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喝很苦的藥時,我們會覺得藥到舌根的時候感覺異常的苦,甚至會引起乾嘔,且舌根的苦味很久才消失;被酸到時,我們會感覺舌頭兩側異常敏感甚至會被酸得蜷起來。可見,我們舌頭的不同部位對味道的敏感性是不一樣的。
  • 男子在海裡遊泳離奇失蹤,鯊魚肚中卻出現一隻戴著結婚戒指的斷手
    據外媒11月6日報導,近日,一名44歲英國男子在法國留尼旺島海域遊泳時離奇失蹤,救援人員展開追蹤後,在一條鯊魚的肚子裡發現一隻戴著結婚戒指的斷手。 留尼旺島靠近馬達加斯加,附近許多海灘一直以來都有鯊魚出沒,政府因此下令禁止遊客遊泳或衝浪,但禁令經常被忽視。10月,法國總統馬克龍曾說,法國政府正在盡一切可能應對鯊魚危機。
  • 舌頭對味覺真的有分區嗎?大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後來發現「味覺分區」這個說法十分深入人心,很多人都認為酸甜苦鹹在舌頭上各佔一個區域,例如舌尖對應甜味,舌根對應苦味。那麼我們的舌頭真的分工這麼明確嗎?實際上這是一個翻譯錯誤帶來的誤會。「味覺分區」的說法最早來自於1901 年德國科學家大衛 · 保羅 · 海尼(David Pauli Hänig)撰寫的論文。
  • 舌頭的第六種味覺 --「肥」,你嘗過嗎?!
    酸 甜 苦 鹹 鮮——肥味——   肥是種味道    不管是饕餮大餐,還是街頭小食,想必你的舌頭已經對五種基本味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也許你還會辯解,還有澀味、麻味、金屬味等等其他的味道,但那些只是基本味覺摻雜在一起的感受,或者是基本味覺和痛感、麻感等味覺與感受混雜的味道。這裡談的基礎味覺,是簡單由食物中的化學物質與舌頭味蕾直接產生作用後的體驗,目前,為科學界普遍認同的只有酸、甜、苦、鹹、鮮五種。    但美國珀杜大學科學家新近確認出第六種味覺——肥。
  • 舌頭也能聞到氣味嗎?味覺細胞中竟含有嗅覺感受器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美國非盈利性獨立科研機構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科學家報告說,鼻子中能夠探測氣味、具有嗅覺功能的感受器也存在於舌頭上的味覺細胞中。研究結果表明,嗅覺和味覺——食物味道的兩大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從舌頭開始,而不是像之前認為的那樣始於大腦。
  • 舌頭真的用不同部位,去感受不同味覺嗎?
    長久以來,很多資料都聲稱舌頭的不同部位,負責了不同的味覺,例如舌頭的前端能感受甜味,舌頭的兩側能感受酸味,舌頭兩側靠後的位置可以感受到鹹味,而舌根能感受到苦味。舌頭的不同位置分別感受不同味覺,這個說法的來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個世紀初,1901年,名叫哈尼格的德國生理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就介紹了他用不同味道來刺激測試者的舌頭後,從他們舌頭的不同位置得到的味覺敏感程度分布。從他的研究結果看,不同味覺在舌頭上的分布其實沒有質的差別,舌頭的任何區域其實都能同時感受到酸甜苦鹹。